給中國人的奧運熱情澆點冷水 (2007-01-24 21:37:10)
2008年就要到來了,隨著奧運的日益臨近,國人的熱情也日益高漲。奧運已不僅僅只是一項體育盛會,而是一種綜合了各種內容的重大節日,而且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能讓我們脫胎換骨的重大分水嶺。普通人這么看,國家也這么看。
對于奧運會舉辦的重大意義,很早以前我們就做過分析。而且常常拿日本和韓國來說事,說它們正在通過奧運會的舉辦實現了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的轉變。大家都認為中國也可以通過這次奧運來實現自己的涅槃,一洗百年的沉悶,重新喚回大國的自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這幾年,奧運經濟已成為一個時髦的詞匯。門口賣糖葫蘆的也自吹是北京奧運指定專用糖葫蘆。
這么些年來,國家為競技體育已經投資成千上萬元,反正是花了無數的錢。靠了我們引以為豪的舉國體制,我們在世界大賽的舞臺上收獲了不少的金牌、銀牌.我們說這是很多國家所不具體的優勢.當然,所謂的舉國體制,就是動用國家財政的錢,動用國家機器的力量,納入到統一的國家軌道之中.于是我們以金牌論英雄,金牌至上.金牌,成為了運動員踏上賽場的唯一夢想.因為,金牌等于利益.有多少師徒反目,有多少丑陋的故事,這都不影響金牌指揮棒對中國體育的魔力.
于是,我們雄心勃勃,不但想繼續前幾屆奧運的輝煌,而且盼望利用在北京舉辦奧運地利之便,一舉登上金牌總數第一的寶座,實現中國競技體育發展的新輝煌.
在種種繁榮種種輝煌的背后,體育的真正精神實質,卻被遺忘中國的鄉村角落里,無人問津.在中國競技體育蓬勃發展的背后,是中國基礎體育設施建設的落后,是中國人總體體質的下降.尤其是在中國廣大的小城鎮和鄉村,人民大眾很難找到鍛煉身體的場所和設施.每個縣都有體育局,有人員有編制,卻沒有什么作為.很多縣從來沒有開過全縣性的運動會,最多只是組織中學生開了運動會.
而我們的中學生,大多陷入書本的森林里,轉得暈頭轉向,戴上800度的近視鏡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想起了毛主席那樸實而經典的話,雖然這句話目前已很少再被人真正重視: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體育的本質應該是什么?奧運會是經濟,奧運會是政治,奧運會是宣傳,奧運會是象征,可奧運會應該首先是一個普通的體育競賽.而體育,最本質的還是生命的需要,是對健康的追求.在社會主義的中國,體育的本質首先應該是為了增強人民體質.
可這么些年來,為了面子,國家和地方對競技體育的投入都是不惜血本,而對大眾體育開展卻無心重視.雖然也象征性地舉辦一些什么農民運動會,但那都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廣大的小城鎮,除了實力較強的之外,很少有專門供一般群眾活動的體育場所,也很少有體育知識的推廣普及.
在我們這個縣城,以前文革時還有幾個藍球架.可這些年來,不但沒建起體育場,連幾個藍球架也沒有了.打個藍球不去學校就得去電力局文教局等單位內部.而且領導從來就沒有考慮過這個事.體育局是和文教局合并在一起的,稱為文教體育局,但大家只是簡稱文教局,都知道那是管老師的,沒人以為還管什么體育.
2008年奧運會有多大的象征意義,有多大的政治意義,有多大的經濟意義,得多少金牌,不見得中國人的體質會在會上大幅提高多少.
我看有錢第一還是花在基礎體育上.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