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哺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新農村
對于中國農業發展的一點設想
總綱:
即每年營利達到**以上的企業必須對中國農業實行反哺
企業每年拿出一定的資金投入到支農賬戶中去,由農業管理部對配對后的農村地區進行反哺。
農業管理部有權從支農資金中提取資金投入到當地農村的農業生產中去,將當地的所有農業人口實現類似于城鎮居民的工資制度,并協助政府對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醫療、養老、教育等反面的改善提供幫助。所有的投入將分別在支農賬戶及收支帳戶中體現出來。
作為農業管理部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利用企業的發展觀 ,信息人才的優勢組織農業生產,提高勞動生產力,增加產值,并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督。最后的收益將進入支農賬戶。(母企一般無權對支農賬戶的資金進行運用,若收益大于投入,多出部分按一定比例以分紅或其他形式,由企業和農村共同享受。——由企業為當地的農村居民發放工資,繳納保險,工資水平不能低于當地城鎮居民的最低工資水平。——這是這種辦法的最大特點。以這樣一種手段來達到幫助建立中國特色新農村的目標。
配對后的農業模塊的管理公司是支農企業的下屬子公司,他將成為這種方法能否成功的關鍵,主要負責這樣幾個部分的任務:
1組成農業管理部必須有這樣四部分:農業科技人才(我國農村現有的農技站);企業下派的財務及管理人員;政府的協調監管人員;居民代表。
2對所屬農業模塊的生產特點進行考察,并制定生產計劃書,做好各項預算。
3負責制定相關的獎懲制度。
4對屬地上的農業人口的就業安排非常重要,必須優先安排本地的農業人口,對于在外務工的流動人口,應根據科學計算所需勞動力,剩余勞動力要鼓勵他們繼續在外創業,不足部分要回流部分人員,對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要提供幫助。
5組織好農業生產,力求將商業運作的各項優點模式帶入其中,盡量提高生產力,最大化生產成果,做好農產品的銷售。
6妥善管理企業下撥的支農資金、技術材料等,建立支農資金賬戶。
7每年的農業收入可歸為公司效益。
8企業與當地政府應相對獨立,政府對居民的各項服務行為保持不變,只是對于生產部分主要負責監督與協調作用,并重點審查企業遞交的生產計劃書。
具體做法:
1、將全國年GDP在***以下的農業用地(糧、棉、林等)分成各種規模的小分塊(簡稱農業模塊)如:1級,2級,3級,……各農業模塊上的農業人口附著其上。
2、將全國所有規模達***以上的企業包括國有、集體、民營等,按規模劃分為若干等級,如:1級,2級,3級等,……
3、制定相關以工哺農的法律法規,考慮當前的社會現狀,這些法律法規的強制性仍有必要。
4、以適當的方法如自愿選擇或按屬地或其他方法,實行工業企業與農業模塊配對,配對后的企業必須對附屬其上的農業人口的生產、生活、就業,養老,教育,等方面負責。同時,享受該模塊的生產成果。
5、必須成立專門的仲裁維權機構。
篩選企業 劃分定級 建立支農賬戶 配對 篩選農業模塊 劃定等級 建立受支帳戶 組成管理部 建立最高監管部門 建立基層監管部門 審核計劃書 完成計劃書 支農賬戶 收支帳戶 農業生產 制定獎懲 激勵制度 銷售成果收益進入支農賬戶 建立相關法律法規
需要面對的問題:
1、企業規模的分級評定,農業模塊的分級劃定及標準。
2、國家對于參予其中的企業的補貼與監管。
3、企業對其配對農業上的農業人口是否全部或部分負責。
4、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
5、企業對農業模塊的生產的自主權有多大。
6、對農業人口的負責的深度,如養老保險教育投入就業安排等的力度。
7、配對企業與配對農業的當地行政單位之間的協調關系。
8、工業企業對于農業生產的了解與認識有局限性,必須形成專門的農業生產指導性單位及人才的培養。
9、要有專門的監查與協管部門。
10、配對的年限問題,一般為5年,同時必須在正式配對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完成反哺計劃書。
11、配對企業對反哺農業的管理反面的問題。
12、若配對企業在五年計劃內規模下降或破產等其他原因造成無法繼續反哺,將如何處理。
13、生產成果的分配、享受等問題。
14、由于就業、升學、婚姻、等原因脫離本模塊的人員涉及的問題。
15、初級達標企業配對較大農業模塊是否可行,方法等。
16、契約到期與簽訂之間的緩沖期如何介定。
17、契約到期后的續簽所涉及的問題,農業部分與工業部分的選擇權如何評定。
18、對于企業可能利用所屬模塊的農業人口的各項公民權利出現的賄選腐敗等問題。
19、年收入相當于最低達標企業的個人是否必須反哺,及方式。
20、操作程序的多樣性,自營?聯合?委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