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本源于民間,是對群眾體育的提倡與鼓勵,它本沒有嚴格的申批制度與煩瑣的賽前賽后儀式,沒有正規的更談不上高級的運動場館,也不需要統一著裝(赤身裸體在泥濘地上也一樣比賽),取勝者也沒有金牌,只有象征意義的花冠,當然也沒有專業的運動員、裁判員等。
可是,一到統治階級的手里它就變質了,離群眾體育越來越遠,運動場館越來越高級豪華,獎金也越來越多,但體育性卻也越來越少,競技,即:表演性卻越來越多。運動員為了冠軍,傷了的,殘了的,畸形發展的,還有造假的,打激素的,甚至有女運動員需要討還女兒身的,不勝枚舉。它越來越成為錢多得沒處花的資產階級的專賞運動,相當于只為有錢人服務的馬戲團。
眾所周知,毛澤東時代就曾拒絕這樣的競技體育,那時,以發展群眾體育為本,以增強人民體質為目的,主張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反對金牌主義。那時,也一樣有體育外交,也一樣有新興力量運動會。只沒有為一界競技體育運動會,為讓全世界的富豪們玩的開心,如此的耗費大量國資。也不會有掛中國旗的聯合國隊,那只表明:中國是埋單的冤大頭。
試問:在我們的城市和鄉村,還有多少窮人能自由出入的足球場、籃球場與乒乓球館?我們還有多少社區的市縣的業余運動隊?每年還為他們舉辦多少場社區的、市縣的運動會?還有那些奧運后的場館,我們窮人什么時候才能自由的進出?
試問:如果要為這樣的運動會不計成本的耗費大量國資,如果要為這樣的運動會還總要向人低頭哈腰,如果要為這樣的運動會經濟上政治上處處退讓,那么,不辦它又能怎的??
奇怪的是,許多人對經濟上的資本主義深惡痛絕,對體育界的資本主義卻津津樂道,甘愿墮落為資產階級無聊的幫閑。
讓原始的奧運精神回歸,讓資產階級的競技體育見鬼去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