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改革開放富起來”
[ 田嘉力 ] 于2008-04-28 強國論壇
張也是個臺風很正的歌手,她演唱的《走進新時代》端莊典雅,優美的歌聲令人難忘。歌詞唱道:
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
啊 我們意氣風發走進那新時代。
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
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
……
我贊成“當家作主站起來”,卻質疑“改革開放富起來”。我們的改革開放目的是什么?難道,僅僅是為了“富起來”?當今世界最富的國家是美國,美國就是我們最高的榜樣和表率?
當年毛澤東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現在呢?能不能說:走美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十年土地革命,八年抗日戰爭,三年解放戰爭,成千上萬的人獻出了生命,“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成千上萬人流血犧牲的目的就是為了“富起來”?
誠然,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可是“富起來”就是社會主義?比如美國,比如已經“崛起”的那些個“大國”,就算是實現了社會主義?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目的是為了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建立起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改革就要建立起科學合理、公正公平的社會收入分配體系。改革所需要解決的深層次問題要復雜得多。豈是一個“富”字打得住的?
改革的目的要高遠得多,改革的任務要艱巨得多?!案母镩_放富起來”,把改革說歪了吧?把改革簡單化了吧?
事實上,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人沒能夠“富起來”。30年來能夠“富起來”的只是少數。而我們付出的代價卻是連“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都要重新爭取的地步。
站在平民的立場上,我們更在意的是“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而不是“富起來”?!案黄饋怼敝皇清\上添花,“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才是雪中送炭。改革開放應該首先保證普通民眾的“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然后再說“富起來”的話。否則,就是誤導公眾。
我們明知道“富”不起來,我們也就不奢求。我們只要求“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就足夠了。不要用“富起來”吊我們的胃口,紙上的大餅會讓公眾失望的。
有人說中國百姓有“仇富”心理。這才是冤枉。只要滿足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即使他們把全中國的財富、全世界的財富都搬回他家去了我們都沒意見。他們發財是他們的福氣,我們普通百姓,只要“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足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