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東之博文《走出狼牙時代》及文后評論讀后感
蕭老邪
久未上網讀書,今偶見孔慶東之博文《走出狼牙時代》及文后評論(詳情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da36101009689.html#cmt_624585),忍不住有話要說。
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一切否定和謾罵毛澤東的人,都是披著人皮長滿狼牙的家伙,都是百姓的敵人,都是真民主的劊子手!
但我們必須看到,出現這樣的局面,也是世界歷史背景下,新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為歷史從來就不是按直線發展的,而總是螺旋曲線的發展,是否定之否定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利己與利他的矛盾,人性與獸性的矛盾,資本主義與人本主義(本質就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矛盾,一直在持續不斷地斗爭著。
也許再過10年,這個地球上絕大多數人,能夠真正明白“一生只干了兩件事”(指毛澤東同志“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和發動了“文化大革命”)的毛澤東,對人類未來的發展道路,看得很清楚。毛澤東思想,是迄今為止的人類歷史上最具有人性、最具有前瞻性,因而也是最具有前途的科學思想體系。
那些狂妄的叫囂的蟲豸當中,也許有一部分會被毛澤東思想的光輝與溫暖所感化,蛻去獸性而成人;也許有一部分將永遠在獸性中沉淪。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今天是聯合國宣布的第13個讀書日,所以咱們胡亂多讀點書,必須的。
當然,在這個“讀書苦、讀書難、讀書有個啥用場”的美好時代,光說讀書也挺讓人“硌硬”的,所以咱們也花插著說點別的,熱乎鬧的。
前兩天看“流金歲月”,回顧20多年前的《狼犬歷險記》,幾位嘉賓都很激動。特別是說到那頭警犬“狼牙”已經和主人一起在執行任務時中彈犧牲了,令人沉默。該片導演張輝沒有到場,我非常喜歡他在《冰山上的來客》中扮演的二班長,英俊、睿智,兩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他積攢了很多抗美援朝的資料,準備拍片之用。可是退休后卻都燒了,因為這個時代不再需要他那些資料了。我想起老舍的《斷魂槍》,中華民族的魂,又一次到了需要保衛的時候。當編劇王興東談到這些時,忍不住熱淚滾滾,主持人潘亦霖也眼睛濕潤了。狼牙犧牲了,可是這個時代的人心,卻長滿了狼牙。
《徐州師大學報》07年5期上,孔繁嶺、申在文的《簡論近代中國留日學生的特點》一文材料翔實,分析入理。南京國民政府主要依靠留日的海龜辦理對日外交,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對日政策。同期吳曉明的《博客新聞崇拜的終結》對博客傳播機制的剖析非常及時,特別是指出“傳播工具的改革不代表新聞理念的改革”。當前中國一味娛樂化眼球化的大眾傳媒造成的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使得民主的實現不但更加遙遠,而且連民主是什么,都搞得亂七八糟了。
昨天下午去中華世紀壇,參加了“觸摸中國”科學探險的啟動儀式。我在發言中說:
我覺得這個探險的意義,不僅僅限于自然考察和地理考察,《中國國家
地理》從前只是個科普刊物,現在這本刊物的分量為什么越來越重?是我
們的國家發展到有能力也有必要去探尋自然之極的程度了,我們必須從振奮
民族精神的角度看這個觸摸中國的活動。大家多不是科學家,未必能考察出
某種科學結果來,但這次活動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我們中華民族在精神上,
可以面對各種挑戰。剛才各位講了,2008年的中國,內憂外患,但這也是
一個考驗。我們到了風極、干極、熱極之后做什么?就是通過這樣的征服,
表現中華民族的精神。這些極,我相信古人都去過,漢、唐時代英勇的前輩
都去過,我們現在科學這么發展,已經有的是錢了,為什么不能去?它的意
義是在這里,我們最后觸摸的是自己,挑戰和征服的是自己心理上的極限,
看看那些極限,到底在哪里。
深圳一讀者來信曰:“孔老師,讀了您轉摘的張宏良教授的文章,真讓人震驚,讓我們不上火才怪了!看到《控股中國銀行--劫難第一單》這標題,突然間蹦出了沙奶奶的唱段:“你們是漢奸、走狗、買國賊,少廉無恥,喪盡天良!”在這樣的世道人心之下,也越加深刻領會到東博書院所秉持的"教育興國"的意義和價值了。”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近日在博客上說,中國門診醫生誤診率高達五成,即使入院檢查,誤診率也達到三成。廖是世界少有的在博客上經常撰文的高官,且常有驚人之言,其網名“醫生哥波子”。他說,美國的誤診率介于15%至40%,英國的誤診率約五成。他因此希望患者對醫學和醫生要有正確認識,不要認為見到醫生,就有希望了。他說:“醫生永遠是無奈的,因為他每天都面臨著失敗。”
不是說西醫“科學”嗎?怎么一半的病都看錯了?其實中醫西醫的區別不在于哪個更“科學”,二者的關系是“科學”內部的矛盾。堅持為人民服務,救死扶傷,那么中醫西醫就都是觀世音菩薩。堅持以病創收,視病人為搖錢樹,那中醫西醫就都是殺人犯。
我今天午飯后去看牙,30分鐘花了800元。一個護士把我按在床上不讓動,一個醫生拿著一大堆刑具對我實行慘無人道的“專業打孔”活動。據說使用了高級進口設備,還是弄得我非常疼,滿嘴是血,頭昏腦漲,差點求告護士說:“好姐姐,饒了我吧。”想起20年前在哈爾濱看牙,只花了5塊錢,通達醫院的一位中年醫生,看了兩個多小時,還哼著“你到我身邊,帶著微笑,帶來了我的煩惱……”我嫌他磨磨蹭蹭,可過程很輕松,不但不遭罪,而且此后多年沒再牙疼。過了十多年,是在北大看牙,也就花了100多元。醫生是北大俄語系劉克勇教授的夫人,嫻熟而又親切。她說“我包你兩三年不用再看”。今天的醫生卻告訴我,最好三四個月就來看一次。
我想起在日本的時候,幾位朋友告訴我,最好別在日本看牙,因為他們會給你小病看大。開始是洗牙,然后動員你修牙、補牙,最后往往發展到拔牙、鑲牙。我開始還不信,我說:“人家資本主義的大夫,不是都道德高尚,民主自由么?”回答說:“屁!民主坑人,自由騙錢還差不多。”結果我的一位朋友,去看了一次牙,就把牙縫給弄大了,企圖讓她永遠離不開牙醫,她識破了鬼子的“七三一部隊”伎倆,第二次就借故不去了。另一位同事林教授去看牙,真的發展到動員他拔了牙。他一共去了8次,因為每次只給他看15分鐘就打發他走了。聽他敘述拔牙的過程,切開牙床掏心掏肺的,慘不忍聞。那一陣子他的臉都變形了。不過說句公道話,日本的醫療保險制度是非常先進的,絕大部分醫療費都是國家出,你就是把滿口的牙都拔光,再換上一口金牙,個人也花不了幾個錢,少吃幾頓中華料理就行了。那個醫生之所以讓他去8次,也是要從國家那里拿8次錢。作為患者,心領神會,主動配合一下,有助于促進醫患感情也。所以在日本的朋友都說,看牙還是回中國去看吧,一是中國牙醫的技術高——因為中國患者多,他們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二是費用低,三是時間少,不會讓你跑8次,四是不會故意把你的牙給弄壞呀。可是從今天的經歷看來,時間確實少,其他則不敢保證,起碼費用是不低的,相當于在日本看牙8次個人所繳納費用的總和了。
高中時經常跟七班長李學軍放學同路,路過一家“鑲牙所”,門前用不規范的三表簡化字寫作“鋃牙所”,我總是高聲念道:“狼牙所。”李學軍便忍不住大笑。我說,你笑啥呀?人家這里是專門培養狼牙山五壯士的。竟不料我的咒語這么靈,居然念出了一個狼牙時代。
我與程光煒等主編的人大版《中國現代文學史》第二版,寄來了新的印本,紙張比較薄,這大概是為了定價低些,照顧學生,但里面的插圖印得有點深了。
河南電視臺《首播》07年9期刊載了我的《人道的莊嚴》,該刊物辦得比較有追求,能夠思考一些大的問題。澳門社會進步協會《九鼎》創刊號07年9月號刊載了我的《關于東西方衛生》。
上周去當代語文學會聽毛繼東秘書長談工作,見到了史紹典老師等。我稱史老師具有湖北人的“碼頭大哥”氣派。學會在包明德、謝冕等老師的指導下,開展的“名師育名師”活動取得了很大成效。出發前在路邊買了一本黑澤明的自傳《蛤蟆的油》,5塊錢。有的朋友見我經常花幾塊錢買書,就認為一定買的是盜版書,非也。盜版書往往是現在的暢銷書,其中的“好書”并不多。什么是“好書”,只有讀書破萬卷的“老饕”才知道,而且光讀書多還不行,還要具備一定的圖書版本知識和磨煉多年的專業素養。這樣才能從一大堆書中,幾眼就發現好書。而且為了低價買到手,還必須不動聲色,免得老板抬價也。像灑家這樣的買書大師,估計全國也不到一萬人吧。
在日本的時候,看了黑澤明的《亂》和《夢》,感覺確實是大師水平的,但也沒有斯皮爾伯格吹噓的那么高不可攀。他說“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其實電影界是不可能出現莎士比亞那樣的超級文豪的,因為電影越來越是一種商品,越來越遠離藝術了,除非你擴大詞義,說比爾•蓋茨是“科技界的莎士比亞”。不過黑澤明的這本自傳還是寫得非常樸素感人的,文字具有天然的鏡頭感,對日本的美國殖民地心態也有所透露。這么一本既不是古籍又沒有美女的書,擠在亂七八糟的書攤上,很不起眼,老板可能連黑澤明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可能以為這是一本用蛤蟆油治病養生的書吧,所以他說6塊,我說5塊,立刻就成交了。
《下半月》07年9期10期合刊,編選了中國新詩90年90家,大體上選得還算慎重得體。但80年代以后成名的詩人占了一半以上,未免在比例上過于“厚今薄古”。胡適的詩選了4首,而郭沫若徐志摩李金發戴望舒艾青都是3首,聞一多馮至穆旦才2首,也不合適。還有90家里居然沒有郭小川、李瑛,而且近十幾年來成名的詩人也占了好幾個,都是缺乏文學史眼光的。假如當年胡適編一本詩人90家,他是不會漏掉龔自珍黃遵憲而選上劉大白沈尹默的。
劉良華的《教育自傳》(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收入了我的《遙遠的高三•八》,多加了一個“班”字。書的裝幀設計不好,封底的字又小又看不清,因為跟背景的顏色太接近。但書中的若干教師自傳是較有參考價值的。
胡廷楣寄來《黑白之道——圍棋名家訪談錄》(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里面的訪談均生動而富有哲理。胡廷楣還要寫一本小說。
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小組,針對北大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現狀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在《北大校園改造》報告中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停止在未名湖以北地區鋪設草坪,恢復天然灌木植被和濕地植被;
二、在未名湖以北地區避免利用水泥重新鋪設駁岸,避免湖底的水泥化;
三、盡量保持河湖體系的連貫性,避免湖底干涸的情況重現。
二十多年來,我們對環境的破壞已經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了。很多糊涂人都把環境破壞的原因歸咎于文革,其實文革時期是中國環境保護最好的時期之一,既做到了經濟高速增長,又給子孫種了樹,治了水,留了田。那時候糧食、煤炭、石油等戰略物資的儲備,都是以年計算的。夏天的馬路上,晾曬著金河銀河一般的戰備糧。不像現在,各地的糧倉都是空的,總理去視察的時候,就那么幾車糧食,悄悄跟著總理,走到哪兒表演到哪兒,造成糧多倉滿的假象,從朱镕基騙到溫家寶。這么大的國家,發電廠的煤居然是按天儲備的,一場雪災就讓全國癱瘓。
赫魯曉夫時代,有人指責蘇聯糧食供應緊張時,這個一心向美國討好獻媚的“民主改革家”居然說:“這都怪斯大林,他只留下了十年的糧食儲備!”從這句話里也可以看出,斯大林的功績是多么偉大,連叛徒時代都給一起養活了。現在帝國主義及其走狗揪住斯大林的專制和肅反不放,整天大罵斯大林,結果不但使俄國人民淪落為三等公民,而且很可能促使俄國出現比斯大林專制十倍但也比斯大林無能十倍的統治者。用“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來形容文革時的社會,也許很多人要反對,但用來說那時的自然環境,是差不多的。很多城市的郊區,那時候還有狼,小學生放學,家長都不放心。現在連兔子都沒有了,但家長更不放心了,因為人已經都變成了狼,幾天照顧不到,你孩子的腎可能就被摘走,倆月之后移植到歐洲美洲的某位慈善家身上了。
但我還是堅信,中國人民會憑著自己的文化和智慧,走出狼牙時代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