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這里讓我們先重溫一下部分“精英”的經典言論吧,然后大家再對照當前社會的現實,估計會產生很多的感悟吧,以下是部分“精英”們的經典言論:(摘自網絡)
國有資產怎樣改制?在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驚小怪。只要把企業財產經營權改為“法人財產權”,國有企業的一切難題就迎刃而解了。為了達到改革的目標,必須犧牲一代人,這一代人就是3000萬老工人。8億多農民和下崗工人是中國巨大的財富,沒有他們的辛苦哪有少數人的享樂,他們的存在和維持現在的狀態是很有必要的。中國應該用就業促進就業,因為有一批人就業了,賺了錢他馬上會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賺錢的機會。 ——厲以寧
國有資產要就是一碗飯,要往上面吐吐沫。——厲以寧
.中國的貧富差距還不夠大,只有拉大差距,社會才能進步,和諧社會才能有希望。——厲以寧
中國不應該建成福利社會,否則人們便沒有危機感,不好好工作.我建議取消所謂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熱情和能力. 。——厲以寧
許多國有資產是冰棍,不用也會自然消失的,只有運作起來才會產生效益。管理層收購國企,實現了產權和管理權合一的效果。即使是“零價格”甚至負價格轉讓,國家也不一定吃虧,因為很多國企都有很多的負債和職工負擔,這就好比你帶著女兒改嫁和你單身一個人改嫁時的談判能力肯定是不一樣的。
——張維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和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長)
國有企業遲早要賣。既然如此,得先賣效益好的,不然,以后效益不好就沒人要了。
——樊綱(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京城四少”之一)
不妨把這些公共財產看成無主之物,誰先把它拿來賣,這公共財產的產權就算他的。你如果正好當一家國有企業的廠長,就可以和主管部門合伙把這家工廠賣給有錢人,產權就變成私有了。
——盛洪(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
腐敗是否有理?既然掌握公共權力進行公益決策的人不肯輕易放棄和交出他們的權力,而改革又不能從其手中強奪,就只能通過腐敗與賄賂的錢權交易的方法進行購買。改革要利用腐敗和賄賂,以便減少權力轉移和再分配的障礙。腐敗和賄賂成為權力和利益轉移及再分配的一個可行的途徑和橋梁,是改革過程得以順利進行的潤滑劑,在這方面的花費,實際上是走向市場經濟的買路錢,構成改革的成本費。
——張曙光(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理事長)
在公有制下,官員索取剩余可能是一個帕累托改進;因為它有利于降低監督成本,調動官員的積極性。私人產品腐敗的存在,對社會、經濟發展來說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次優的。第二好的。反腐敗力度在把握適當、要非常適度,如果力度把握不適當,間接帶來的負效應也非常大。 ——張維迎
注:按照張、厲、樊、盛等人的“靚女先嫁論”、“冰棍論”、“爛蘋果論”、“吐唾沫論”和“社會財富向精英傾斜論”,20多年來有數以萬億元計的國有資產流失,即全國男女老少平均每人至少被剝削去7000多元,3000萬出生于1940-1950年代的工人下崗。很短時間內,將近90%的中小國企實現了私有化,或者說,流進了私人腰包。根據中科院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教授的2002年的一篇論文統計(1999~2001年):黨政機關一把手們每年從國庫里盜走GDP的14.2%~14.9%,9875億—12570億元之間,是我國4億多農民一年的純收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476元) ,是2002年全國財政教育事業費支出2640億元的近4倍!而現今社會的腐敗與2001年以前相比,更為甚之,腐敗現象更為瘋狂!長此下去國家危矣,民族危矣!
本來今天我是想寫一些東西的,但看到這些言論,以及當前社會的殘酷現實和近期長平之流的無恥表演,心中雖有萬語千言,卻感覺寫什么都顯得那么蒼白,當我們面對一群似人非人的東西,你還要和他們講道理,那是多么的無知和幼稚啊!當我們面對一群喪盡天良的魔鬼,卻只能在這里抒發自己心中的憤恨,那是多么的可悲和無奈啊!中華文化的博大寬容,卻無法讓我寬恕這群寡廉少恥,人性泯滅,禽獸不如,禍國殃民的畜生!中華語言的豐富多彩,卻無法表達我對這個是非顛倒,黑白不分,道德淪喪,鬼魅橫行的社會的憤慨之情!我恨自己的渺小和無能,即使沖冠一怒,也不過血濺七尺,血流五步而已,卻改變不了這卑鄙 齷齪 骯臟的世界分毫!但愿井岡紅旗重新舉起,撥云見日,挽國家民族于危亡之境,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