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改革開放以來的各項政策也應當以一分為二的態度對待之
[ 數學 ] 于2008-02-20
對于改革開放以來的各項政策也應當以一分為二的態度對待之
根據鄧小平的觀點,改革開放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既然如此,就不能夠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摸的每一塊石頭都是正確的。此外,也不能夠接受某些左派的觀點,就是以為改革開放一團漆黑,什么成就都沒有。至少,我們沒有象南斯拉夫和印尼那樣解體,也沒有象蘇聯那樣解體,也就是說,在某些歷史的關鍵時刻,改革開放的某些政策和措施,比如說一些犧牲了生命的共和國衛士,也還是值得紀念的,但是現在可能連說都不敢說。
此外,在某些方面倒退到資本主義,也有可能有政策制定者的長遠戰略考慮,比如說,為了祖國統一大業,創造環境吸引臺商港商及海外華人來大陸投資,當然,產生的副作用也是很大的。
此外,讓許多人這一生同時具備兩種社會下生活的經驗,比如出國留學的人經歷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的生活經驗,而在大陸的年紀比較大的人經歷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下的社會的生活經驗,這樣的生活經驗還是寶貴的。至少能夠對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有了更為深刻和全面的認識。這也是實踐出真知的過程。
因此,我以為,也許可以把改革開放以來的各項措施分為三類,一類是肯定的成果,一類是肯定的錯誤,一類是到現在仍然沒有爭論清楚,在學術上還有待探討的政策。
我對目前市場經濟的看法,是在許多小商品小技術小改革,及小商品的多種多樣性方面,市場經濟無疑還是有成果的。但是對于大件,就是說大飛機的制造,一些核心部件,如集成電路的核心部件的研究,汽車發動機的研究,計算機操作系統的研究,還是停滯不前的,但是,近些年來也有了改善。
因此,改革開放也可以說是分階段的,如果要紀念三十年,則三十年的各個階段的情況也各不相同的。
要說到一些失誤,比如說,1984年制定的收容遣送條例,有可能是不太好的事情。據小崗村的資料,當年小崗村二十三年未向國家交一粒糧,而且能跑的能蹦的都出去要過飯,說明在毛澤東時代并不攔著農民去要飯,農民出外要飯是自由的,沒有聽說過有什么收容遣送回原地的政策。但是這個政策已經被現政府所糾正,成為《救助管理條例》,這就很對頭,因此救助管理條例應當屬于改革開放的成果。而且這個成果應當是民主的成果。
改革開放的一個巨大成果,就是互聯網上的強國論壇的誕生,如果要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則強國論壇的誕生不可不紀念,這肯定是相當正面的東西。
我以為,今年實施的《勞動合同法》也應當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成果,因為,實施了這個法律,這共產黨才象個工人階級政黨的樣子,一個工人階級的政黨,理所當然地應當為工人階級的利益最大化而努力,這也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推導出來的結論。否則的話,談何工人階級政黨?
不管怎么說,還是毛澤東的那句話,就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勝誰負的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這句話是毛澤東在我們大家當時都以為社會主義一定勝利,這個問題已經解決的時候說出來的。而在蘇聯解體的時候,許多人又以為誰勝誰負的問題已經解決,但是,后來又有了亞洲金融危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