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的老師是病人
小學生
我要講一點花最少的錢防治常見病,又能取得“神奇”效果的小故事。實踐出真知,你懂得的可能不比我少。不過,須要相互交流。就怕你看了我的故事會遺憾,哎,相聞恨晚!但愿你遺憾過后,千萬不要忘了告訴更多的人。
我體會,病人確確實實是神醫的教課書。
神醫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讀遍醫書就能讀出來的,你就是藏有包治百病的祖傳秘方,也還要看人、看癥下藥。
神醫的玄妙到底在哪里呢?一句話,從幾千個,幾萬個病人的觀察比較得來的。同樣的病,個體有個體的差異,一個處方治幾十個病人,就不能成神醫。只靠物理檢查,機器診斷,只講共性,不講究個性,就不能成神醫。現代也有神醫,硬碰硬是手術臺上做出來的,斷肢再植,肝移植,做一個總結一個;不上手術臺,不恥下問病人,不放過一個個病人的個性,心里裝有幾百數千上萬個活病歷的有心人,也是神醫。神農嘗百草,由百而神。望聞問切,沒有多功夫,細功夫,廣功夫,就出不了神。因此,我也是神醫的老師之一,因為我也會生病。現在我就當一回這樣的老師。
如今我們要多點主觀能動性,至少要當自己半個醫生。事實上,自古中國民間就是個中草藥大醫院,常見病大醫院。過去百姓是上不上醫院的,也沒有醫院。
一、一片含片保平安:
我說的是普通含片,如西瓜霜,銀黃含片等。更換使用可能更好。
那年我患了牙周炎,即牙床,或者叫牙肉,發炎腫脹,反復發作。生過牙周炎的人知道,一腫飯不能吃,且每次要腫到熟透了,出膿了才了。一家大醫院,一家專科醫院,方子一樣:潄口水,抗生素片,消腫后拔牙。拔牙的理由是,反復發作,牙根受損。
而三個措施我都不喜歡。
潄口水,是醫院自制的,味道真不好,潄過口還要用白開水清理,否則口腔難受,還不如鹽水好,不用清口,鹽汁反倒可以多保留一些時間。
抗生素片,效果慢,多吃了容易產生抗藥性,心有疑慮。
拔牙,心不甘。
正好身邊有兩粒含片,想到局部用藥效果好,于是在牙床外側的患處放一粒,睡下。不說奇跡發生了,半夜醒來,感覺已經消腫,這時含片的殘片還存留在患處。
第二天已咀嚼無恙。當晚再用一片,竟就好了。
但不到兩個月又發了,仗著勞保,去醫院,碰上一個算是老先生了,潄口水,抗生素,這回沒說拔牙。我只好推說,家里還有潄口水。問能不能開點含片,話沒落音,迎來一個冷眼。于是,出來將處方丟掉,去藥店買一盒含片,三天共三片又吃好了。之后又治兩回復發(間隔一次比一次長),病根居然就斷了。
舉一反三,從此含片是寶,感覺要感冒了,嗓子眼不適,或輕微咳嗽。睡前一片含片(注意:一定是睡下,含片化的慢)置于牙床外側,注意,一定要外側,以防熟睡后,堵住嗓子眼。人靜靜睡去,讓藥汁緩緩流經咽部,滋潤細無聲,一片當可作用數小時。多則二晚,防治結合,藥到病止。對防止感冒的并發癥:咽炎、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等,有特效。感冒不是大病,但并發癥可能成為大病。
如果未及時用藥,并發癥已經很兇,如扁桃體腫大,燒熱;如咳嗽厲害。最好半夜醒來連續用藥,甚至一次用兩片。含片是針對炎癥的,對感冒病毒可能無用,還要多吃開水,或同時輔以感冒片之類。至于小兒和年事過高的老人,可能不宜。
同樣,粉劑(如西瓜霜粉劑)噴喉,也可代替含片。一次咳嗽厲害,我用了效果一樣好。也必須睡前,還要自覺不吞咽。或者嚴重時與含片并用。
我感覺,感冒及其并發癥,有點沾不得,很纏人,你接連把它堵在“門口”,它也就不喜歡你,難得光顧了,你也省得招待了。
總之,要摸索。任何實踐都是創造性運用,都要變成自己的。同樣的方法,含片在我手里是寶,如果你不靈活運用,不根據病情變化而變化,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比如時機,我說預防肺炎,不是說治療肺炎,已經感染肺炎了,含片的力道是進不了肺部的。
這樣用含片的唯一缺點是里面有糖分,或不宜濫用。只要及時,一般只須一次,多則二次,就可防止。但蟲牙無效。
我在報上看到一位中年患者介紹防治牙周炎的經驗,牙刷不用硬毛,說最好用兒童牙刷。我記住他的話,用中軟。想必也是得益的。
醫生給我的診斷,原則上完全沒錯,反復發作,不拔牙他們也沒辦法,拔牙也能好,無非是你少了一顆牙,醫生總沒白做,為你解除了痛苦。但我的辦法比他的好,如果最后這位醫生,問我一句為什么要含片,我會如實相告,醫生也就多了一種辦法,如此,他向一百位病人問話,如果其中有幾個人的辦法值得參考,他就又多了辦法。這么不懈地探討下去,他還有綜合分析,升華,他可能就是神醫了。
二、抓住“熱療”肩周炎頓去
我生了一次肩周炎。中醫也看,西醫也看。吃藥、理療、鍛煉。鍛煉很苦,爬墻爬樹,甩膀子。一兩個月,不見好。后來從一個同事的岳父口里得知,他的肩周炎是在浴缸里泡好的。聽了心有所動,腦子里跳出“熱療”兩個字。隨即我采用保暖+熱敷的辦法,不久痊愈。辦法是,睡眠時(正值盛夏),改穿背心為汗衫,肩頭墊上兩層毛巾,再敷上熱水袋。吃藥、理療、鍛煉暫免。記得好得很快。
適當的功能鍛煉是要的,醫生總少不了囑咐你鍛煉,但疼痛期,我感覺無補益。放在恢復期為好。
紅外線理療應該是好的,可能因為忽視夜間,好的就慢了。
所悟,至少我的肩周炎是貪涼引起的。從此,再熱的天,不穿背心睡覺,以防為主。要訣:抓住“暖”字,防治結合。而這個要點,好像明確知道的人不多。如今又發現,美麗凍肩的女士們,趕肩周炎的熱鬧多起來,此方或可為你服務。
三、重壓之下得伸曲
好危險做了鐵拐李。自行車斗不過大汽車,摔碎了下半個膝蓋骨,也叫髕骨。上六院,記得不錯的話:手術將碎骨摘除,無附著的韌帶上拉,先在余骨上鉆眼,再用羊腸線將韌帶固定上去。六七四十二天拆石膏,膝關節強直,成拐子。問醫生,“蹬”,多一個字不說。也怪腦子不轉彎,雞毛當令箭,可吃苦頭了,幾個月,進展甚微。
終于聞說華山醫院有體療室。用力學原理,人仰躺在長桌上,病膝下,支個(不同角度規格的)三角架,然后腳面上放(不同重量規格的)沙袋,施壓,循序漸進,非常科學。十日一療程,一日十分鐘,從低三角,幾斤重開始,也是科學行進。只是我自受傷已快8個月,角度這時是136 度,壓力顯然不夠。但要求跳級不行,偷偷加重,挨批。
所幸已經找到了辦法,回家,倒騎椅子,病膝支在靠背上,大腿與板凳垂直,成最大作用力,壓力從15斤起累加,很快達30斤左右,每日6次,每次20-30分,根據感受。(醫院,最高重量23斤,三角架,到頂仍有坡度)。我一面應付,一面接受理療(光浴+短波)。
記得從88年3 月23日-7月18日,去節假日,十個療程100天,角度進到110度后,基本無進展。其間,也出現幾次徘徊。這時我將自己鍛煉的情況告訴醫護,他們不可想象,甚至認為可能被壓壞了。醫生多次向我交底,重新手術,可能是唯一辦法,但不保證,因為大腿韌帶也可能粘連,所以18號這天終于判下“死緩”,結束體療。
告別醫護,回來仍不甘心。重量謹慎地向三十斤外突破,加壓時,膝部配以熱敷,日六次,時間依承受。另外將小腿綁在椅腿上,人坐下,每次堅持一小時,日三次。角度突破90度后,輔以下蹬和爬樓梯。90度是勝利關,突破就意味著摔掉跛子,繼續進展,上樓爬山便無障礙。到十月分,離生理角度已經不太遠。
必須說明,醫生不平庸。但沒有體驗,沒有先例,只能堅持理性判斷。如果以我為例,他們的摸索就能突破。這樣我就能當一次醫生的老師了。
四、飲食。衛生第一,但酸甜苦辣冷熱生不忌為好,五谷雜糧,酒肉穿腸,不宜嬌貴,特別老齡。從003年起,我堅持早起嚼食一片生的生姜,用溫水送服。是從蘇軾的故事里學的。只是感覺胃液分泌增多,飲食需要增加油脂。腸胃平安,未見什么不好。
五、咀嚼需要伴侶。一塊瘦肉,切忌單獨咀嚼,與花生米等豆類,或蔬菜,或飯食一起咀嚼不易塞牙,不信試試。最佳搭配還得請你自己摸索。特別老齡,加強咀嚼是牙部健康的首選,最好要碰硬。不要以為菜燒爛了就好,一是牙床易萎縮,二是破壞營養。
以上講過程是提醒大家,重在摸索,自己的事,自己要開動腦筋,切莫迷信現成結論。
順便提醒,如今不能全聽醫生的,明知不必要的藥,應當說明。因為有人已經不是醫生,而是商人了。
毛導師說過:做小學生。可以肯定,醫、護、患三結合,比專家制好,比專家制科學。治軍是這樣,治廠是這樣,治醫也是這樣。原理是一樣的,少數人的能動性壓著多數人的能動性,肯定不好。何況又實際劃分服務等級,主要面向的是少數人。總而言之,向醫生請教,中外古今皆然,我們固然要堅持。也要向病人學習,互相學。古人也說過:久病成良醫。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病人和眾人就是神醫的教課書。
愿天下人健健康康!
2006年7 月, 2008-2-21補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