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社會貧富懸殊就不可能有公平
“一個貧富懸殊的社會不可能有公平。”
這是不久前在CCTV8播出的電視連續劇《西安事變》中周恩來的一句臺詞。當時,應西安事變發動者張學良、楊虎城的邀請,周恩來受中共中央的派遣到西安協助張、楊處理這次事變。在與張、楊談話時,周恩來說了這句話。
周恩來的這句話是針對當時國民黨、蔣介石反動統治下的中國現狀而說的。當時的中國社會,就是一個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的社會。以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為代表的極少數經濟和政治寡頭,掌握著中國的經濟命脈,也掌控著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大權。他們都過著奢侈無比的生活,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國老百姓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然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反動集團,置這樣的客觀現實于不顧,卻經常以公平、正義、平等、博愛之類的美麗動聽的詞語相標榜,用以欺騙輿論,欺騙人民。正是針對當時中國社會突出地存在的這種現實狀況,周恩來說了上面的話。
周恩來的這句話雖然是針對當時的現實情況說的,但是,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和現實,這句話所蘊涵的道理卻有著普遍的意義。也就是說,它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在時間上,無論是在過去、當時還是在后來;在空間上,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這句話都是適用的,都是顛撲不破的客觀真理。
道理很簡單,從根本上來說,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他的經濟狀況。
任何人都只有在有活干的情況下才能生存。當他失去了工作機會時,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機會。當社會的財富被極少數富豪掌控的時候,他也就掌控著別人的命運;因為一切的工作機會都掌控在他的手里,別人只有依賴他才能有活干。而財富本身的規律就是要盡可能地使自己保值和增值。為此,他們總是不惜采取各種手段地去從那些給他干活的人們的身上去榨取。而那些沒有了獨立生存的條件,不得不給富豪干活的人們,為了生存,只能接受富豪們所提出的種種苛刻條件;否則,他們便會被解雇,被開除,被趕出企業的大門而流落街頭。
試想,在這樣的現實狀況下,社會能有公平么?顯然是不能的!
這就是為什么“在一個貧富懸殊的社會不可能有公平”的道理。不管這個社會以什么名稱相標榜,也不管當局承認還是不承認,只要存在著貧富懸殊的客觀情況,社會就沒有公平可言。如果當局硬要許諾公眾以公平,那只能是欺騙。
另一方面,在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的社會條件下,對于廣大的窮人來說,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產生貧富懸殊、兩極分化的根源,卻又企求名符其實的公平和正義,那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夢想;而如果有人許諾說維持這樣的社會基礎也能實現社會的公平,那只能是欺騙!
“一個貧富懸殊的社會不可能有公平。”我們大家都應該記住周恩來這句飽含真理的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