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時代生產力不發達,多數家庭飯碗跳,民間說唱向窮人鼓吹埋兒養母、殺子奉親,似乎要斷送人脈后勁;韓詩:“夫為人父者,必懷慈仁之愛,以畜養其子也。”西漢王褒比況洞簫聲“如慈父之畜子也”,可見也有虎毒不食子嘛。清末,先進的人們思想民主,傳播平等觀念,守舊的秀才借《重修孝子祠記》驚呼:“降而至于自由平等之說,則人倫凘滅,其去禽獸不遠矣!”說明眼界不同、際遇各異的同一代人也有鴻溝,不止跨代隔膜。毛主席總結封建社會父子關系,說是孩子在家沒地位,哭了就是一巴掌。
民國盛傳石器時代的農耕倫理:“屋檐水,點點滴,點點滴在舊窩池。”意思是家長言行要被后人仿效。共初民主改革,五世同堂、六世同堂大家庭解體,諺語依然流行,散布這一機械唯物論。我家五代純孝,檐水點滴,窩池轉移,不在原點了。祖上不具論,只說我父女。
別急,先自況。一九八四年八月四日,我領取第一筆工資五四.七五元,給父母妹侄、奶奶和媽寫了兩封熱情洋溢、情真意切的信,拿出三十八元分贈,爸爸媽媽二十元、妹妹和奶奶各五元、侄女、媽、羅公公同羅婆婆各兩元,送出月薪的百分之六十九。
女兒去年最后一天參加工作,昨天下午隨深航班機飛成都,我們租車送吃食到工作人員通勤口等她,互贈年節賀禮,她前天領了上月工資三千多元,分發紅包,合影留別。另外,我給孩子買的鴻運人壽保險,孩子十八周歲返還第一筆一千元,她高矮不要,早就讓我把它全額送給爺爺奶奶,不料孩子發話前,她媽媽說既然娃娃不要,那她就要了,我折中處理,各占一半,哪頭都不能得罪。如此算來,女兒第一個月實際收入四千多元,分贈直系親屬該算二千一百元,即公公婆婆五百元、爺爺奶奶五百元、爸爸媽媽一千元、表弟一百元,表妹因為不在身邊暫缺,我相信以后見面了,孩子不會虧待她表妹的。概算一下,一九八九年底出生的女兒,作為實習空乘第一次領工資,分贈親人占總收入一半,比值雖較我略低,實惠卻比我給出的還大。
論購買力,我送父母的錢可買一四五斤大米,或者二十八斤豬肉;女兒送給父母的錢,可買五百斤大米,或者七十斤豬肉。但是,我們那陣房租五分錢、孩子房租八百元,因為暫時未簽合同,她還沒有享受公司的福利待遇。因此,早晨妻子和我商量,孩子才成年,獨在異鄉為異客,我們回饋她一個紅包吧,于是我立刻丟下本文,跑去匯款六百元到孩子建行卡上。實收她四百元,可買二百斤大米,或者三十斤豬肉,還是比我強啊。以第一筆工資處置渠道來看,時隔二十四年,代溝在縮小啊,老小互相親愛,不見埋兒養母悲劇,更無遺棄親尊鬧劇。如果硬要說離禽獸不遠了,那也未見得是主流啊。
學齡前我大病三年,爸爸背來背去,唯恐獨子勞形翻病;女兒上眉八好的,健康快樂,依然要爸爸背上抱下,抱到十一歲了還要出門就:“爸爸抱。”我樂從,也自責:“人家的閨女有車飆,爸爸我錢少汗勤拋,背負懷抱安步調,前程萬里雁翔高。”說來該掌嘴,一次騎自行車接老婆,前路人一晃,我龍頭幾歪歪,一跌兩損傷。還好,孩子小時候和我一樣清瘦,搭車也不搖晃,我騎得飛快。從代步方式看,也沒有突變,越背越大,可見代溝迅速縮小了嘛。
一九七九年,中國悍然邁出了一胎化斷腳,代溝一詞由日文引入中華,從此魔怪舞蹁躚,獨孩肆虐三十年,本來剛好一代人,有的說十年一代溝,有的說八年,有的說三五年,有的說兩年,貓論賺錢,先富搶食,代距短到要論月了。
代溝哪朝沒有,為什么共國才立詞?別家不敢惹,只翻家史。公元前五五〇年,王宮外谷水激蕩洛水,周靈王打算筑堤堵防,他十五歲的長太子、王家受姓祖姬晉要求疏導,在堵與疏的認識論上,父子思想的差異客觀存在,究竟是心坎還是代溝出了問題呢?太子晉注重天人合一,順應自然規律,受到毛主席器重。
代溝的出現和叫囂,父子各打五十大板。為老不宣,抹殺家史,悶頭變牛驕縱、寵溺、捧殺后代,導致一些孩子不知有父,無論國、族,缺乏信仰,無所不為;獨孩在家,眾星捧月,為晚不肖,頂撞老者、殺虐親人的有,妄自尊大、叛國背祖的有。種種不法,豈止代溝二字能夠概括,心坎先就斷裂了,播龍種、收龍蝦。要挖掉心里那道坎兒,以心換心,屋檐點滴,首先要父子平民化同吃同住同勞動,不要伙食一付、萬事大吉,講家史,知甜頭。父不講,父之過,孩不聽,孩有錯。
愿我家屋檐水越滴越歡快,愿九州父子兵越戰越親和,葆心除坎,傳代填溝。
二〇〇八年二月六日丁亥除日成都永豐路仰韶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