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繩之擰:民眾錯話無罪,領導錯話才無價
作者 蘇 杜
時間 2008-01-18
說真的,我以為,汪洋書記關于“允許領導同志講不準確的話或者允許他講錯話”的要義在“廣州再解放思想”上,是為“膽子再放大一點”開路的,對“領導同志講話”允許到什么程度,倒是其次的一個問題;然而,網上討論卻大都集中在其次上,有的資深評論家熊培云就提出,“領導講真話可貴,講錯話尤其無價” 。自然,熊先生的“錯話”是帶引號的,他解釋說, “講錯話并不可怕,因為真相本來就是在一次次‘試錯’的過程中獲得的。” 我覺得這真是對極了的。熊先生又說,“一個人有著區別于其他人的觀點,即使這些觀點被多數人理解為‘錯話’,他仍然有講‘錯話’”的權利。” 我更覺得這簡直就是真理,盡管熊先生在這里并不是“推銷真理”。熊先生還說,“允許講‘錯話’,實際上更意味著對日常改造的認同”;“敢于說‘錯話’,不趨炎附勢,不諂媚大眾,其實也是一種擔當。”這些話,真是說得好極了。
不過,這些說得好極了的話,這些“權利” “認同” “擔當”,不能只適用于“領導同志”,平民同志也能共享才是。“領導錯話”之為“無價之寶”,是在平民錯話無罪的環境中生成的。“領導同志”是社會精英尚且可以“試錯”,平民群氓乃愚與不屑,更應該有“試錯”的權利,不能總是隨著牧主的鞭子縮頭縮腦或跑去跑來。不趨炎附勢、不諂媚大眾是一種“擔當”,不興炎造勢,不忘記大眾更是一種擔當。“解放思想”那樣的“上層建筑”我們是無權或不必提及了,“說話”這樣的“民事權利”,如果也不包括了平民百姓,只是在“領導同志”與“政協委員”之間討論“假大空真”的“說話允許度”,平民百姓大致是洗耳恭聽的份兒,那末,什么“權利” “認同” “擔當”呀,雖然不能是“錯話”,但恐怕也只能是些好聽的詞兒。
熊先生最后太息曰:“君不見,那些在前一時代被群起而攻之的‘錯話’,在另一時代或有可能收獲偉大意義?”這是極應該“見”到的,“此一是非彼一是非”本就是古訓,不過,這“前一時代” “另一時代”的,不太像“假話”,也不太像“真話”,自然也不是“空話”,多少有點像是“暗話”。“時代”雖然可以“發出最強音”,但歸根結底,“發出最強音”的,還是人。
有時,我就覺得,不包括平民在內的“講話”,盡管可以自謙為“普通話”,自誓為“真心話”,自文為“諍言”,自認為“預言”,或者干脆就坦承“真話不全說”, 但恐怕終于是“不像話”。 民眾面對“領導同志” 所賜予的“權利” “認同” “擔當”,如果連說“錯話”的“權利”也沒有,只是“無話”,那就不用說是“話”的效力有限,恐怕連“血”也在碧不了多久,“君不見”,夏瑜的血不就是用饅頭蘸了做藥,“前一時代”十五歲女兒劉胡蘭的血,“另一時代”也成了教授的“實話”嗎?民眾總是無言的看客,意義也許就偉大在這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