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在維護什么人的利益?
我親眼見到到過幾次城管的野蠻執法行為,在沒有學習馬克思主義以前,我對這種事情也觀的也不太明白。
城管有時沒收報攤的報紙,有時收賣水果小販的車子,還有時沒收賣盜板碟的商販........東北的冬天很冷,12月份-4月份都在零下15-25度左右,穿任何衣服,不到半個小時,身上就沒有了暖意,只余下發抖了。晚上作些小買賣的人,大多是沒有工作,或者工資收入比較低,上有老下有小的底層勞動人民。如果收入高一些,誰也不愿意在大冷的晚上出來受這個罪。有人說,你們東北人不怕冷,習慣了,放屁!城管的建立,實際上就是為了對付這些底層的勞動人民,而且這些勞動人民都是最底層的。
他們租不起門市房作生意,也辦不起執照,所以就成了地攤商。實際上他們的東西賣的都很便宜,靠作這種小買賣,根
本就發不了財,只能是維持低水平的生活。
在2000年以前,在沈陽,占路經營的市場隨處可見。2000年以后,漸漸的這種市場就消失了,大都退路進廳了。
我家住三小區的時候,窗前就有這么一個占路經營的市場,進城賣菜的農民,一般情況下,早上三點,就趕著馬車裝的一車菜或者是糧食、肉、雞蛋來到市場。為什么來得這么早呢?因為來晚了就沒有擺攤的地方了。
這種市場也有管理人員,大多是街道辦事處的人員。這種市場的收費較低,一天有3-4元管理費就夠了。這種市場對周圍的老百姓的夜間休息和交通影響較大,而這種市場要比退路進廳的市場攤位上賣的各種東西便宜很多。
這種市場的存在,就產生了與周圍居民和開汽車的人的矛盾。2000年以前能有汽車的人,大多是富人,但還不一定是剝削階級。因為有時這些人也在市場買東西,所以這時,這兩者的矛盾并不劇烈。周圍居民對這種市場的心態也是矛盾的,既要賣到便宜的東西,又想周圍干凈又不影響休息。所以,占路市場和周圍居民和交通情況的矛盾在當時來講,還不是不可調和的。
可是當固定的市場出現以后,周圍再出現地攤,那么這種矛盾就變得不可調和了。固定的市場里面的經營人員和占路市場的經營人員的利益是不同的,但這可以當作是小資產階級和農民之間的矛盾,在這背后還有剝削階級(資產階級)和占路市場的經營人員之間的矛盾,后面這個矛盾才是出現城管鎮壓占路經營人員的主要原因。
小資產階級在固定的市場購買了攤位進行經營,目的是為了賺錢。可是由于固定的市場還有占路經營的人員,而占路經營的人員的費用和貨物要比固定的市場的經營人員低很多,便 宜很多。這樣的竟爭就使得小資產階級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所以,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在固定市場和占路市場的利益是不同的,雙方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在這種矛盾背后,還有更大的矛盾在涌動,那就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因為,固定的市場的經營人員同占路人員進行竟爭,所以,固定的市場的攤位,也就賣不出去,這樣就影響到了房地產開發商的利益。所以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在占路還進廳的問題上,不可調和的矛盾就浮到了水面上,雙方的矛盾比,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更尖銳、更激烈、更加不可調和。
我們都知道,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三者之間的矛盾外,還有另一個矛盾,那就是國家機器和無產階級不可調和的矛盾。占路人員的經營是不交稅或者是少交稅的;小資產階級在固定的市場是要比占路人員交更多的稅費的;而房地產開發商則是利稅大戶。如果沒有稅收,國家機器就不能運轉,沒有稅收一切都無從談起。
所以國家一定要組成城管來驅散占路經營者,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解示,城管為什么會采取那樣野蠻的和行動來。國家本來就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所以城管的行為,就是階級斗爭尖銳化的一個表現。而大家要管一管城管,好象國家是不會那樣做的。國家的屁股坐在哪頭,要瞧哪頭有更大的利益,因為利更大,國家機器的運轉才有保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