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無產階級在文化上的絕對劣勢
三十年前聽到毛主席的“有人用小說反黨”的警告時,心中其實不以為然,總感覺我們的黨是在二十幾年的革命戰(zhàn)爭中與中國人民命運與共的,一小撮人想利用小說來離間黨和人民是不可能得逞的。
可是,在毛主席逝世后的短短十幾年了,那一小撮人的小說、電影、電視、小品、學者演說等等,竟然成功地“離間”了黨和人民!更可怕的是,這次不僅是“離間”,還是改造,他們成功地改造了黨!毛主席的警告終于成了現(xiàn)實!
走近看看如今二、三十歲的青年人吧,即使是工農家庭出生的,有多少人還信仰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有多少人還愿意為社會主義而奮斗?小說與影視成功地把一代人變成了資本主義的馴服奴仆!
這一切是怎樣實現(xiàn)的?一切都是從“黃土地”、“霸王別姬”、“傷痕”等小說與影視作品開始的。當人們滿眼都是對一個時代的丑化、控訴時,特別是這種丑化與歪曲是以高超的藝術手段來實施時,有多少人能夠抵御它的侵蝕?更不要說那些正在成長的青少年了!
當年毛主席反復告誡我們要注意文藝領域里的階級斗爭,并且親自組織了一系列的批判運動,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還占據(jù)主導地位時,好像無產階級在文化領域里非常強大,敵人不過是偶爾“冒個泡”而已。現(xiàn)在看來事實并非如此,即便是在毛澤東時代,文化領域里的強者仍然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只不過是反 右之類的運動壓制了他們的表達空間罷了。
盡管毛澤東時代強調在教育領域里貫徹階級路線,要優(yōu)先培養(yǎng)工農的子弟成為新時代的知識分子;可是這些工農的子弟由于兩方面的原因,絕大多數(shù)都選擇了科學與技術,而放棄了文學與藝術。一個原因是國家的需要,當時國家要在一個幾乎完全沒有工業(y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礎上建設一個具有強大經(jīng)濟與國防的社會主義強國,急需大量科技與工程技術人員,工農子弟當然要首先服從祖國的這一要求;另一個原因是工農本身直接從事生產,自然更看重科學與技術而不是文學與藝術。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封建階級、資產階級傳承的文化優(yōu)勢。封建階級、資產階級在過去千百年里已經(jīng)積累的文化與政治的豐富知識,他們不僅通過學校教育傳承,更通過家庭教育傳承。在這一點上,工農是無法與之相比的。所以,盡管毛澤東時代培養(yǎng)了一大批工農的子弟成為新時代的知識分子,可是在文化、藝術領域里,昔日的“有錢人”的子弟仍然占有優(yōu)勢。
如果三十年前,人們還看不清工農在文化上的絕對劣勢,那么現(xiàn)在該看的清清楚楚了。這種劣勢已經(jīng)不僅表現(xiàn)在文學、影視領域里,甚至在歷史、在政治領域里,也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了!
看看董存瑞被否定,劉胡蘭被污蔑,雷鋒被惡搞中的主流話語吧!否定董存瑞、污蔑劉胡蘭、惡搞雷鋒傷害了哪些人?傷害了董存瑞的親屬?傷害了劉胡蘭的鄉(xiāng)親?傷害了雷鋒的戰(zhàn)友?當然。可是更重要的是這些東西直接損害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名譽,損害了中國共產黨的名譽!
非常可悲的是,你可曾看見中國人民解放軍站出來維護自己的榮譽?這里我說的是解放軍總政治部,或者中央軍委這樣的有權代表解放軍的機構。你可曾看見共產黨站出來維護自己的榮譽?同樣,這里我說的是有資格代表黨的機構。
為什么當解放軍的敵人、共產黨的敵人否定自己的英雄、誹謗自己的烈士時,解放軍與共產黨的“法人”沒有站出來維護自己的榮譽?……
現(xiàn)實的教訓太深刻了,太沉重了!工農大眾必須好好接受這個教訓。作為實際可以采取的行動,我建議工農大眾從此要注意引導自己的子弟努力進入文學、藝術領域,打破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對文化、藝術的壟斷的戰(zhàn)役應當打響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