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時代:回看毛澤東(一)
按語:謹以此文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13周年
歷史是面后視鏡,向后看是為了向前行,中國人是很重視歷史,中國古代的學術分類沒有數理化,是按經史子集,史是排在第二位的。而切每個朝代的君王都要修國史,對于歷史經驗的總結是很重視的,宋朝有位皇帝專一讓他的大臣司馬光編一本書,總結歷代興衰的經驗教訓,書叫《資治通鑒》,為什么呢?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祖宗們在血與火的斗爭中留下來的東西,是我們的寶貝,我們是要珍惜的,那是我們的文化之根,民族之根。
西方的圣哲黑格爾曾說,“我們從歷史中學到的是什么也沒學到”,精通辯證法的黑格爾用辨證的語言形式嘲笑那些不重視,不懂得歷史的歷代君主。黑格爾是他那個時代最博學的人物,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他開創了新的歷史觀,這一歷史觀的根本觀點:人類的歷史是理念的進展。這一觀點直接導致了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誕生,從此歷史的研究方法發生了根本的逆轉,它被打造成一只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利器。
有人說“毛澤東是最精通中國歷史的”,這不是恭維,也不是隨便一個人說的,而是一位追隨毛澤東大半生,性格耿直,說話率性的老帥說的,可為嘆服了。如果用博古通今來形容一個人的知識淵博,毛澤東無疑是這樣一個人,然而也無疑是不夠的,毛澤東對歷史的精通更體現在活學活用,把握住精髓,而不在細枝末節上吹毛求疵,他掌握的是活的歷史,近年公開的毛當年內部講話也是很能說明這一點的。
這一精通不打緊,竟然精通出來了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瓜來,這一結合也不打緊,竟然兩條槍勝過了飛機加大炮??梢哉f就憑這一中一外兩條槍,中國共產黨一路過關斬將,打下了江山,坐了北京城,建了新中國。毛澤東也正是由于通曉中國的歷史,研究了中國的實際,把握住了中國問題的實際,又借助于馬克思主義系統的的理論武器,給中共黨史和中國近現代史描繪了一頁頁生動、雄壯、極具魅力和感染力的畫卷
戰略時代-回看毛澤東之二
回顧黨的歷史,毛澤東在轉關換節的危急時刻,在生死存亡的命運關頭,一次次撥烏云見青天,蕩出人們心中的迷霧,指出前進的方向,堅定人們的信念,帶領人們從失敗走向勝利,從勝利走向勝利.
當隊伍中有人對革命的前途認識不清,對革命的形勢估計不足,對革命的信念動搖不定時,毛澤東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僅點燃了人們心中的革命烈火,也點燃了紅色割據遍地開花,熊火燎原的赤色高潮.
由于左傾的錯誤導致了中央紅軍遭受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嚴重挫敗,被迫無奈走上戰略大轉移的漫漫征途,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難時刻,中央領導又驚慌失措、手無寸計,這個時候,毛澤東一句北上抗日,隊伍又找到了魂,前進又找到了方向,被動變成了主動,遭人詬病的長征成了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創造了空前絕后的兩萬五千里來.
西安事變,舉國大震,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驚恐,有人愁,有人蠢蠢欲動,有人左右為難.大局未定,社稷飄搖.毛澤東和平二字,點破奸人詭計,明確敵我是非.從而揭開了國共合作,全民族一致抗日的序幕.真是出人意料之外,又在事理之中,穩定了大局,搞清了方向.雖然其后大半國土淪喪,但伴隨著反法西斯戰線的的形成,最后一戰,日本侵略者掃地出門,同時積極抗日的游記策略,既占了地盤,又做大做強了隊伍,為下一階段的奮斗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其后布局東北,轉戰陜北,千里躍進,三大戰役,迂回西南,無不顯示其戰略眼光之高遠,戰略手法之精妙.然而最令人嘆服的是他主導的一場中國政治體制的大變革,一句向我開炮,從而完成了中國政治戰略的階段,又為下一階段經濟戰略的展開做了預留管線.真可為大象無形,暗變乾坤.如何品味這段歷史,以及如何評價這段歷史?由于大量的當事者都還健在,酸甜苦辣,人盡可語.但作為戰略研究者,拋開個人的恩怨得失,為著民族計,為著國家計,他的用心良苦,以一種別樣的方式把自己請下神壇,完成了一個斗士追求的最高境界:個人的犧牲意味著群體的再生.實在不能不生出由衷的敬意.
附言:
如果本文最末一段是符合歷史真實的話。他實在是一位燃燒了自己身軀來補天的英雄。他拼著同歸于盡的代價撼動了中國官國傳統這塊癌瘤的基石,他預備”要跌的粉碎“,再把中國官僚主義的護身符“皇帝”真正的埋葬。他再鳳凰涅槃式的自我犧牲式的斗爭中,真正成了中華民族空前絕后的民族英雄。我們應該跪下,為他哭泣。他是我們無數先烈無數民族英雄的接觸代表!
戰略時代:回看毛澤東(三)
毛澤東一生經歷了兩個重要的戰略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軍事戰略階段,是以把"蔣委員長趕到小島上"為終結;第二個階段是政治戰略階段,是以把自己請下神壇,揭了黨的蓋子,順利交班為終結.這就是毛澤東的自我評價,是站在戰略的高度,站在歷史的高度的評價.對第一階段的評價沒有多大疑義,對于第二階段的爭論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也是毛澤東對身后事的預見,歷史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我們又一次見證了毛澤東的戰略洞察力.
作為八十后的一代,我雖然沒有生在毛澤東萬歲的年代,但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是毛團隊的核心成員,一手導演了中國的經濟戰略,其手筆和運做與毛也可謂為一脈相承.除去政治領域的不說,就是經濟領域,我們也可見深得毛家真髓、雄才大略的企業巨子.中國最牛的企業華為,其總裁任正非,還在部隊的時候就已是毛澤東思想的學習標兵,甚至因此還受到中央領導接見.在其創辦華為之后的一系列手筆無不顯示其戰略運籌的功力,與毛氏戰略可謂形似神同.中國近年發展最快的企業蒙牛,其迅速崛起和縱橫捭闔的手腕也具毛家神韻。中國智業的領軍人王志綱工作室的創辦人和首席策劃王志綱先生,以他一貫的引領作風,開創的中國特色的戰略咨詢體系和獨具一格的語言風格,也可見其與毛氏思想淵源流長。
中國經歷求生存的軍事戰略階段、圖穩定的政治戰略階段、謀發展的經濟戰略階段,當前已進入穩步壯大的文化戰略時代。文化戰略時代是中國的政治經濟進一步走向深化,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階段。面臨著家門口的國際化競爭,面臨著利益多元化的深層激蕩,我們需要用更高遠的眼光來透視世界的大勢,更博大的胸懷來包容多樣化的差異,更智慧的方法解決沖突和矛盾。然而我們從哪里吸取信心和力量以支撐我們的未來呢?我們只能把我們的根深深地扎在中華這塊大地之上,盡量地吸收她的精華和營養,把枝伸向世界的天空,充分接受陽光的照射。這就是文化戰略的涵義,只有埋下頭挖掘和梳理自己的東西,把積淀了幾千的東西真正弄出來,讓國人受惠,讓世人共享,才能實現我們的偉大目標,這也是中華文化的歷史使命,我們修了幾千年,可能就為這一天。
文化戰略時代已經到來,我們應當如何向我們的先驅和前輩毛澤東學習呢?向他學習什么呢?我們應當學習他的眼光,學習他的胸懷,學習他的智慧。因為這是毛澤東之所以成為毛澤東與眾不同的東西,而這也是中華文化最精髓的、最值得挖掘的東西。這些東西集中體現在毛澤東的戰略思想體系之中。因此我們學習毛澤東最首要的是學習這一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