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文革!
“出水才見兩腿泥!”“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歲月崢嶸。幾度風雨幾度春秋!中學六年,苦樂年華。生活困難是一苦,忍一忍,熬一熬,不也過來了?六年不算太短,一個個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毛丫頭,也長成了大小伙子大姑娘,風華正茂呢。新興的國家,正在建設復興發(fā)展的途中,內外敵人猖狂得很。底子薄,人口多,前途光明遠大,困難很大很多。發(fā)憤圖強,此其時也!時代的需要與個人的發(fā)展是那么密不可分地聯系在一起。作為一名中國人,你不能也不應該成為局外人,旁觀者,僅僅是指手畫腳。作為新中國教育培養(yǎng)下成長起來的年青人,更不能“三分鐘的熱情”,停留在“指點江山”上。憤世嫉俗沒來頭,你面對的是那么一個火熱的年代、奮發(fā)向上的人!像話劇《年輕的一代》里的林育生一樣經營自己的安樂窩嗎?革命洪流滾滾,勢不可擋,昂揚的歌聲充塞天宇與大地之間,祖國大地每一個角落都有人在大干、在奉獻,哪里還容得下“蓬間雀?”祖國的需要,黨的號召,人民的呼喚,那么急迫,那么實在,那么莊嚴!一個青年人,你的命運,你的前途,你的人生,早已被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被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大革命運動”所安排,所鋪就。大的框架已經如此。你別無選擇。你無須選擇。你沒有必要另搞一套。你不可能另搞一套。你沒有這個自由。你也不需要這個自由。在一個推翻了專制、打倒了黑暗、消滅了腐敗與污毒,絕大多數人都在自由的陽光下自由地呼吸,如果你還感覺渾身不舒服不自在不自由,哪你可真要注意嘍!你站在哪一邊?
真的。你別再瞎操心了。你的工作,你的生活,組織的安排,你就請好吧,你就服從吧。
中學生,畢業(yè)了,“修業(yè)三年,成績合格,準予畢業(yè)”。升學就業(yè)兩條道,說得明明白白,“一顆紅心,兩種準備”,都需要,都光榮,都大有作為,前途無量!如果落榜了,你回家了,父老鄉(xiāng)親沒有誰會嫌棄你,而是歡迎你期待你,一大堆要文化人才能干的事情正等著你!當個會計?教咱們的娃?開拖拉機?學農技?你還是當個生產隊長吧,科學種田咧,俺們缺文化水,趕不上形勢了!閑不著!用武的天地廣闊的很!不要愁眉苦臉,“天藍藍,海藍藍。大地平展展。哪兒見愁云一絲一片?”考不上學上吊自殺?沒影兒的事!至受不過蒙頭睡上幾天,那也是累的,緊張的。覺睡足了,醒透了,爬起來,擦把臉,精神煥發(fā)----迎接新戰(zhàn)斗!
升上大學的,上大學去吧。不愁上不起,更不愁什么“畢業(yè)即失業(yè)”,不會有什么學不致用,用非所長。祖國的需要正像撤開的大網,莘莘學子,盡在網絡中!皇糧鐵桿,鐵桿皇糧么!因此,二年,三年,四年五年,你將再次走出校門,走上祖國建設的崗位!你可能是一個工程師,一名研究人員,一位大夫,一名教師,一名記者,一個作家,也許是一位官員!平等的社會,平等的人,平等的地位。不是絕對的平等,而是差不多。懷著差不多的熱情與心情,付出了、付出著、并且還將繼續(xù)付出差不多的勞動,拿著差不多的錢,后代受到差不多的教育,過著差不多的日子。當然,受過高等教育,與沒受過高等教育的同齡人、同窗同學,生活的差別就比較大了。但當官員的可能性并不特別大。干部培養(yǎng)選抜大都來自工農業(yè)生產第一線,有崇高而堅定的信仰,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有魚水般的干群關系,有滿腔的熱情與并不衰減的革命干勁。是的,這后一點實在太重要了。你以為革命到底了呢,“船到碼頭車到站”,養(yǎng)尊處優(yōu),沒有那么一種精神,那么一種干勁了,黨與人民怎么放心把重要的責任讓你承擔?而文化專長并不是特別重要的。司令員要有戰(zhàn)略頭腦,機槍手卻非專業(yè)莫屬。而且,從學校門直接到機關門,還是我們黨用人的一大忌諱呢。總之,我們各行各業(yè)的工作就是盡職盡責,盡力而為,積極奉獻,任勞任怨,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爭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功勞屬于黨組織,屬于集體。一個要比一個更出色,大家都差不多的出色。我們的人生就是很穩(wěn)定的,有序的,簡簡單單的,又是向上的健康的,多姿多彩的。
中國人民能夠從一盤散沙到團結到一個整體,全國一盤棋,一個聲音,步調一致,這是亙古未有的天大的好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也就體現在這里吧。人人盡在網絡中。人人都是東方巨人身軀上的一個健康而活躍的細胞!每一個人,都是一部巨大的機噐的不可或缺的螺絲釘,一個部件。
因為經驗不足,也許強調過分,更有不良分子的干擾,也會有偏差。工作如此,用人亦如此。先進與落后,骨干、積極分子與一般成員,靠攏還是不靠攏,聽話還是不聽話,是刺頭、二楞子?有看法、有意見有牢騷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容人與不容人,重用還是打入另冊……如果說從幼兒園就已開始也許言過其實,小學里確實就有這種評價觀念了。當然,還有犯錯誤與如何對待犯錯洖,更有不可避免的出身問題。不計較不當回事絕對不行!過了頭也會讓人失落、委屈、不平、無所適從。當班干部,入少先隊,參加共青團,有明杠杠,也有暗杠杠。總有人靠邊站。比如升學,個人表現看似無形,但學校、老師和個別班干部的評語分了等級,也已計入升學考試分數。你只知道“在分數面前并不平等”,這還不是指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烈士子女工礦子女加分。這也非常應該。而是“操行評語”“出身”也算了分。怎么算,算多少,本人并不知道。不讓你知道。掐著你的命脈的是少數幾個非常有責任心的人。組織上絕對信得過。你還有什么不相信的嗎?錄取的結果與分數不符,一些很不出名的學校里卻招收了一批高分學生!畢業(yè)分配工作也與在校學習成績并不完全一致。你感覺遭了“暗算”?不是。組織怎么會暗算革命同志?至多有點個人成見、偏見在里邊,有些個不公罷了。服從吧。你可能碰上了官僚主義。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發(fā)生了。三年的沖沖殺殺,拼拼搏博,過后又持續(xù)了共十年。學業(yè)中斷。幾茬人,老三屆也好,老五屆也罷,命運全因文革而改變。人生的軌跡,因坐標改變而成了另外一種。夢想化成泡影。理想與現實并沒有掛上鉤。眼看著煮熟的鴨子又飛走了,與雞毛飛上天相比,似乎也并不更多神話。安排好了的,早己鋪就的人生,也會打破。既然是一場革命,看似正常的秩序被打破,也是必然的。何況正常里早已萌發(fā)滋生了不正常呢!這又有什么好說的呢?
暫時停止上課,高考延期半年,改革高考招生辦法,我們驚訝,失落,迷茫,不是有更多的同齡人為此奔走歡呼嗎?黨和政府做出停課決定也不過是接受了我們的同齡人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最最最最強烈的要求!請注意:是要求,強烈的要求,而不是請求。當我們班的同學注意到北京等地的紅衛(wèi)兵在致毛主席黨中央國務院的信中措詞之不當不恭以至有些傲慢無禮而對“請求”與“要求”的含義的感情色彩差異、寓意的明顯的不同細微的差別而爭論不休的時候,北京的紅衛(wèi)兵早已喊出了“天下者,我們的天下,我們不干,誰干?我們不說,誰說?”走出校園,走向街頭了!你落了后了,你還小雞肚腸、疑神疑鬼、患得患失、喋喋不休、挑三窩四?潮流來了,得風氣之先者聞風而動、勇立潮頭!僻遠閉塞,被動無奈,你也將為潮流所沖擊所裹挾,懞懞憧憧、跌跌撞撞被卷了進來。先知先覺的,后知后覺的,不知不覺的,也無論哪一部分的,哪一派哪根線上哪條溝里的,男的女的,大的小不點兒,最終都激動起來,激烈起來,瘋狂起來。不能自己。是,是激動。從思想,感情,到行動,從內心,到外表,都與突如其來的全中國全世界都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同步共振,共鳴共舞!七億人的吶喊,載歌載舞,地球都顫抖!
終于明白了,終于自覺了,終于積極起來了。熱情,高度的熱情,以天下為己任,盡匹夫之責一決國家民族之生死存亡,就在今日!我們不干,誰干?!你說狂熱,有點兒。你說盲目,也有點兒。面對一場轟轟烈烈、席卷一切的革命,作為一個青年學生,你不能那么理智,那么清醒,那么循規(guī)蹈矩、四平八穩(wěn),而不是連一點點激動也沒有。有一點兒盲從、沖動與狂熱,才叫正常,才叫與一場大革命的親密接觸,才不至于擦肩而過、失之交臂!這就叫“經過走過,千萬不能錯過”!三生有幸,千載難逢也!
風光不過三載,呼喊沖殺已厭倦!已無人喝彩,不,是無人理彩。當初唯恐其不興不起不狂熱者,今日則只盼其速速消亡!河東河西任倉桑!狂熱過后是迷茫,是消沉,更是失落。運動越深入越復雜,越接觸實際越激烈----不在表面不在形式而在內里,新生政權的運作更能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而且“紅衛(wèi)兵小將們”越插不上手,人們越敬而遠之,越感覺礙手礙腳!紅衛(wèi)兵啊,紅衛(wèi)兵!你這個“天馬行空”的獨行俠,你這個呼風喚雨、包打天下的英雄!你也有今日嗎?吃冷豬肉了?被疏離、被邊緣化,你TMD也靠邊站了?既有今日,悔不當初?晚了!你早該明白這一天遲早要來的!學生么,敏感,接受新事物快;熱情,反應快,出手也快;沒負擔,少框框,一旦行動起來就往前沖。但是,你是先鋒隊,是生力軍,是火力偵察先遣隊,卻不是主力軍,不是大部隊,最終解決戰(zhàn)斗的還是工農兵,還是各條戰(zhàn)線各行各業(yè)本單位的人。你的任務完成了,你的歷史使命終結了。該撤就撤,該畫句號就畫個句號。從書本,從親身經歷的這一場大革命實踐上,應該、能夠而且必須懂得了:革命有先有后,不分先后;革命的階段性與革命的連續(xù)性之關系;主角與配角,生力軍與主力軍之關系。更應該懂得:看一個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標準呢?拿什么去辨別他呢?只有一個標準,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實行不實行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
沒有不散的筵席。再熱鬧的戲文也有收場的時候。
明白了這些,你是不是就該心平氣和一些了呢?
一場革命,它的意義與影響,對民族國家人民對歷史,還有對個人的人生之路,是不盡相同的。你要從歷史從發(fā)展從整體上考慮,你也不能一點兒不想到個人的利弊得失。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發(fā)生已經四十年,業(yè)已結束、宣布結束,也有三十年。評價文革的書汗牛充棟。“文革”熱、“研究文革”熱一陣陣撲面而來,歷久不衰。從國外熱到國內,從國內又熱到國外。熱源在國內,國外是熱輻射。一紙公文否定它,是容易的,忘掉它,忽視它的存在,則是不容易的。文革也是千人千面孔。一千個人眼里也有一千個文革。真正的文革確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毛主席親自發(fā)動和領導的、有億萬人民以不同形式參加過的,而且歷經十年之久的文革!它曾是那么實實在在的可見可聞可感可嘆可喜可氣,那么生動,那么激動人心。它就擺在那兒。它打上了毛澤東的印記,也打上了那個時代的印記。它的意義與影響,就在于它曾經發(fā)生過,存在過。沒有誰能夠再復制一場原汁原味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那怕你特別地愛它想它喜歡它,也是不可能的。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主席親自發(fā)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已成絕版。它是屬于毛澤東的千古絕唱!今后可能有袖珍版。也可能有重修版。不能盜版再版。一切至今心有余悸的人們,盡可以安枕高臥了!其實,如果一種生活方式是公正平等合理的,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的,是人類社會發(fā)展所必須的,又何必杞人憂天、惴惴不安、日夜擔心引發(fā)一場群眾革命呢?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有人恨來有人愛。至于有人詛咒它,一千年以后還會有。我還堅信:一萬年以后,仍會有人高唱“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還有更讓人失落、喪氣的呢。過程已是反反復復,難以捉摸,結局更讓人難以接受。古往今來的革命,本來是有人歡呼有人愁,這原本也沒有什么。可是,歡呼的,拼殺的,不得正果已是千奇百怪,只是被“罰”了、遭報應了,才叫郁悶憋屈呢。冒險挺身而出,出了力流了汗,不僅沒論功行賞,還被打了一悶棍,一下子打入十八層地獄,呼天叫地沒人應!所謂決定個人的命運,從此也就是天差地別了。一直是兩派、三派爭斗絞殺。罵得狗血噴頭,斗得一塌糊涂,昏天暗地,該吃吃、該喝喝、愛誰誰、想咋咋。最終還是一派掌權,最終是擁護當權派的一派掌權。于是,革命換來的成果,革命后的利益,來一次分配。桃子熟了,有福之人不用搶。最直接的,關系個人利益、出路、生計的:招工,推薦上學,參軍,入黨,提干……幾乎總打上了“派”的鮮明印記。雖然鮮紅的公章代表的是一級一級、一個一個部門的權力。我們那一派,號稱造反,時興了兩年,就沒戲了。像變戲法一樣,我們這一派翻了船。“樹倒猢猻散”說是要把頭頭與下邊分開,那是上邊的精神與要求,是大局。但到了下邊,一具體到利害沖突,那就是表面,是安慰;實際是不依不饒,斬草還要除根,先撂倒大樹再捉猢猻。我們的對立面卷土重來!報復的快意是顯而易見、絲毫也不加掩飾的。睚眥之怨必報,一網打盡定不饒!這個時候,你才知道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愿來就是場革命,你死我活,絕不稍貸。而自作多情的溫情主義、理智派、策略派如我輩者,該是多么可笑!和對手相比,何止是“嫩一點”?越往后看的越清,越往后感受越深。造反革命,自古就是禍滅九族的殺頭之罪,而今留下人不一條命,你還不覺得是“皇恩浩蕩”,要五體投地,山呼萬歲,“謝主隆恩”?身歷一場史無前例的的革命,如果說有所得,這一條非要列為“首條”,“置頂”不可!人是要有點記性的。現實往往是:不提階級斗爭,要比“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還厲害!
群眾組織代表,革命干部,軍人,老中青三結合。革委會的中心也不斷演變,真正運轉起來還是原來的當權派說了算。一番炮轟火燒,一番頑抗,終于揭丑亮相,解放,結合,大權再握。毛主席怎么說,咱就怎么辦。至于究竟用什么人,毛主席也是“鞭長莫及”。很簡單很分明很自然:對立面一派的同學“成果共享”,“利益均沾”:舉凡上學,招工,提干,吃皇糧,論功行賞。毛主席還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還正進行,真正擁護支持的一派已被冷落,另一派名為擁護支持文革、實則堅決維護當權派及原有秩序的,卻把文革成果侵占了去。看似轟轟烈烈,實則不徹底,虎頭蛇尾,不了了之。后來,文革被否定,造反有罪,保皇有功,這些人更名正言順、心安理得地“分一杯羮”。我們這一派的同學至多當個民辦教師!1977年后,當官的繼續(xù)當官,編織他們的網絡。民辦的上了大專,轉了正,當一輩子教師。當然,沒有文革,歷史將重寫,國家民族的,還有個人的。但文革畢竟發(fā)生了,你也參加了,一切承蒙關照,大家也一路走過來了。這也行啦。面對現實,要比多幾個假設實在的多。你還抱怨什么奢求什么呢?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