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
針對復旦大學在去年年底通報三起學術造假事件及處理結果一事,
教育部發言人最近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據我了解,教育部有關部
門現在正著手制定《學術規范導讀》和《學術不端行為處理意見》等文
件,我相信這些文件出臺以后,各個學校、各個有關科研部門將在處理
學術道德事件的時候有章可循?!?BR>
按照這位發言人的說法,在這些文件出臺之前,各個學校、科研部
門對學術造假事件難道就無章可循?復旦大學的做法豈不成了沒有政策
依據?且不說對學術造假的認定和處理可依據學術界慣例,即使是政府
部門的有關文件,也早就發過了。例如早在2006年11月,科技部就發布
了《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2007年1月1日起施
行,并在2007年1月18日宣布成立了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接受對科研
不端行為的舉報,組織和協調調查處理工作。
但是該辦公室在宣布成立之后,就在媒體上消聲匿跡了。整整一年
過去了,盡管有不少國家科技計劃實施中的不端行為和腐敗現象在媒體
和網上被揭露出來,有的還引起了相當的反響,但是至今沒有見到該辦
公室有任何的動作,更沒有有任何人受到科技部的處理。復旦大學這次
公布的造假事件中,一個獲得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資助,一個獲
得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基金資助,都在科技部科研
誠信建設辦公室的管轄范圍之內,為什么就聽不到該辦公室的聲音?就
算此前沒有接到舉報,現在復旦大學已經做完調查了,該辦公室應該也
有相應的處理吧?
要遏制學術腐敗,光靠民間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有官方機構
的參與。由于利益關系,光靠學校、科研部門的自律也是不夠的,需要
有國家權力部門的介入。我一直在呼吁中國應該建立一個國家級的專門
機構來接受科研不端行為的舉報、調查和處理,但是我也擔心在現在的
環境下,這樣的機構成立之后,是否會真正管事,是否會暗箱作業,只
打蒼蠅不打老虎,甚至名義上在打假實際上在護假。
我希望科技部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能向公眾匯報一下這一年來的工
作情況,讓我們知道這樣的擔心是多余的。嚴肅地處理一個重大造假事
件,起到的威懾作用要大于發布十個文件。希望科技部、教育部、中
科院在2008年不要只顧著發文件、繼續只做表面文章,而能有切實的舉
措,讓大家對中國學術有點信心。
2008.1.3.
(XYS20080108)
◇◇新語絲(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