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理利貞庫
首先,本人在此對參加本人佐文討論的朋友們表示敬意。
其次,都是在我們的家園《烏有之鄉》互相學習。是故,個人在此繼續討論你提到的一些個看法的看法:
關于您所指出的“兩個不當”。我是這么認識的——
所謂:“《報告》與《紅樓夢》不可比”的問題?這就需要仁者見仁的事情了。首先,它們都是作品對不對。誰說政治報告不是作品?至于體裁不同,仍然否認不了是作品。人類的靈魂則是普遍存乎其中的。是靈魂的不同形式的表述和表達而已。難道可以這樣說:政治報告是嚴肅的作品,文學藝術的作品是嘻嘻哈哈的作品么?毛澤東說:“一切文學藝術都是為政治服務的”。誰說文學作品中沒有政治?我不久前就中國清代“四大名著”有過專門的討論。認為,它們首先是哲學與政治的。其中就提到曹雪芹是大思想家與政治家(工人出生的當家紅學家:周汝昌亦是這么肯定的)。一部《石頭記》以人類靈魂為主線,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王朝的靈魂與生活的腐敗和沒落。他在號召人民在物質享受問題上應該采取超脫的信念。所以就有“...一把辛酸淚。...誰解其中味”。而且是開誠布公!難怪至今的《紅樓夢》全部拍成了歌頌封建王朝的大黃片呢...!因此。“大義”在靈魂?!拔娘L”正是首先您自我肯定了它們都是作品。不同表達形式而已。按您的說法,恰恰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二者是可比的。你說呢?
關于《報告》的認識,你有兩條理由與一個結論——
第一個就是“一般官方...可以從以往的一些國家文件及一些主流文章中可以領會”。這就對了。關鍵是“以往”。以往的事情怎么能夠拿來代替《十七大報告》呢?我在這里有關文章中是這么評論的:
一,具有承前啟后劃時代的偉大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不是任何“以往”;
二,正是張教授首先肯定了:“六中全會(胡主席力挽狂瀾實行了)偉大轉折”。那個時候就不是您說的以往了是也不是?更何況“十七大”特別是《報告》呢?對照張教授的肯定,您又作何感想呢?
三,關于您承認“有毛澤東思想”。這就足夠了。比某些個無中生有強。所謂“有”和“無”?二者是哲學的最高境界。而您在這句話里,恰恰是肯定。而且是毛澤東思想的最高哲學境界呢。至于后期的表達,您用“沒有”形容。正是“無”是吧?又對了。不直接表達就是最科學的表達。一切盡在不言中。毛澤東思想基礎之上的務實與創新發展。所以,您在第二中同時也承認有“基礎”呢?
四,這“基礎”二字在《報告》中的文字表達是非常嚴密和科學的。大家看,首先:“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笔裁词恰爱敶袊??而且還是“一切發展”!加上“進一步”。又什么叫“政治前提”?自然是指毛澤東思想這個明確政治前提是也不是?而且開誠布公地講:“我們要永遠銘記”,包括“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毛澤東思想這個“根本”呢!甚至包括毛澤東思想形成的“制度基礎”。你所強調的“后期沒有表達”?文字不在多,完全在于表達在根本點子上。您所引用的這一段話,恰恰是《報告》的綱中綱,核心中的核心,是整個《報告》的靈魂!所以我才有與曹雪芹《紅樓夢》一比。包括:“自然,報告中的每一個字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非常令人回味而且無窮...”!和“即:充分肯定了《報告》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圣君所思所想,不是爾等凡胎可以完整理解得了的”;“有如曹雪芹著《紅樓夢》之‘...一把心酸淚,...誰解其中味’”;“可能要待后一代人才逐漸明白之...”一說呢?
五,綜上所述。你的最后結論:“我個人認為,十七大報告中,并沒有利用毛澤東思想;對毛澤東思想的評價還是不實際的;還是有距離的”。在我看來,完全是自相矛盾的主觀臆斷。也是典型的誤讀與莫須有。而且,十分荒謬。還有,對于“澤東小學生”來說,難道您學習的目的一直都是在“利用”毛澤東思想的么?!您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