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教育思想是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的偉大教育思想,現在中國的教育被某些人搞成培養精英的教育了。國家的發展強大依靠的是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毛澤東說教育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指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毛澤東非常重視農民的教育,因為農民是最沒文化觀念最落后的,人沒文化沒有科學知識就會觀念落后,提高全體國民的文化教育,提高全體國民的思想觀念,提高全體國民的身體健康,建設社會主義的社會公德。
教育只教育出來一些精英人才是不能發展強大國家的,中國的歷史上的精英人才也很多,但是國民大多數是文盲,這是中國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西方發達國家的后來居上的發展完全是因為普及教育全面發展國民教育的結果。現在有些人總喜歡用中國跟西方比發展,怎么比?人家西方發達國家早幾百年就普及國民教育了,整體國民的文化教育普及,科學知識技術普及,中國在1949年絕大多數還是文盲呢,幾億的文盲要想盡快的普及教育也是非常困難的,那些學者用中國的這種情況跟西方發到國家比發展不是愚蠢的就是別有用心的陰謀。一個人才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環境,一個整體國民素質高的社會環境才能更多的出現人才,這樣的人才素質也會更高,我們看為什么有些地方就很容易出現很多人才啊?因為那個地方的民風就是崇尚學習的,為什么有些地方的人都懶惰喜歡要飯啊?一個村子大多是要飯的,或者是都是賣血的,吸毒販毒的,還有偷竊成風的村子。可見一種民風一種民眾的素質是多么的重要,低素質的民眾環境出來的人才也是低劣的,不是當腐敗官僚就是當劣質學者。我國現在的劣質學者太多了,沒良心的學者也太多了。
毛澤東教育思想是重視理論聯系實際的,既重視理論學習更重視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毛澤東說學習要學會學看有子書,更要學會看無字書。人有兩種思維能力,一種思維能力是對書本知識的思維理解能力,一種是實踐性的思維能力,而實踐性的思維能力何對書本知識的思維能力是互相相生的,這樣才能把知識變成創造的工具,而只會背誦知識不會實踐的書呆子是只能背誦原文炫耀自己知識多的庸才。所以毛澤東是非常重視勞動實踐的,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理論指導實踐,實踐總結理論,不斷的發展提高。
在建國后,教育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成了毛澤東教育思想的普遍原則。1958年1月,毛澤東總結了我國廣大師生實行勞教結合方面的創造性的經驗,開始提倡半工半讀。同年9月,他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談到,“幾千年來,都是教育脫離勞動,現在要教育勞動相結合,這是一個基本原則”,“中心問題是教育勞動相結合”。在毛澤東的支持下,半工半讀、半農半讀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教育制度和勞動制度。9月10日,毛澤東批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黨的教育工作方針,是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此后,教育界掀起了學習和貫徹這一指示的熱潮。一批農村簡易小學、農村中學、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等各式各樣的半工半讀,半農(耕)半讀學校發展起來,較好地解決了農村生產第一線的人才、技術需求問題。
現在的教育是逼迫孩子從小學就開始補課讀書,從小學到高中總是學習學習補課補課,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用,哪有時間與勞動實踐相結合?這樣的教育出來幾個人才大師了?學習還是非常重視一字不差的死記硬背,中國人死記硬背的教育都教育2000多年了,教育出來的人才只會寫庸俗的文章,根本沒有創造力,根本就沒有創造性人才,誰背誦的多誰就是國學大師。學而時習之只是經常的背誦,脫離勞動實踐的學習只能學成無用的書呆子。現在有些人用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也會背誦古文經書來證明背誦古文經書是成才的原因,他們不說是因為留學在外國受到了先進教育方式教育的結果。
普及教育提高國民素質是基本國策,是國家發展強盛的基礎,教育產業化是搞教育資源壟斷好發財,不把教育當作提高國民素質的工具,把教育當做個人發財的工具,把教育資源壟斷積累給自己好發財,想學習不?想學習就先接受他們的教育剝削。說什么學生上不起學是因為學費太低了,他們就不說他們那些教授想喝學生血了。
以此文紀念毛澤東誕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