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論毛\東的中庸之道 或兼論毛\東執政時所取的中庸狀態1
在人們的眼里,中庸就是中庸,還分什么孔子的、毛-東的、周\來的嗎?
作為當代最有成就的社會科學—哲學家、總體社會人學說與辯證唯物主義先驗論學說的創始人--澤東小學生(自封的),以他獨到的眼光,看到了中庸的不同事物與狀態;因而認為中庸內容所含的豐富事物,要比現實中人們對中庸的認識多的多;決定不同狀態或對象為中庸者,乃是主體能動的精神意志或把握事物的理念、極其主體為實現理念而作用于對象的活動。
那么,什么是毛\東的最具特點的中庸之道呢?答案是一句話,那就是保持社會有活力且能促使社會進步發展的社會運動狀態;這種狀態,也是毛\東時代所說的革命性。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左”。
人們不禁要問,“左”就是“左”,不是中,是事物的一極,與“右”相對,如何成為中庸呢?這里就要靠學問了,發現這個事實與原理,就是學問所在。——當前中國意識形態之爭的焦點之一,就是對這個左的認識上的分歧。
中庸意為平和、與不偏不倚之類的主張與狀態;有人進一步理解為掌控成平衡狀態(請參閱《關天茶事.中庸的真諦》——作者劉尚東),這沒錯,這也是中庸之意;但這還不夠,這與事實還有差距。
這里有兩個重大真理作宣傳,希望這樣的真理能夠對各國的發展有益。
一、 中庸存在于一切事物于一切認識活動的全過程之中。
毛\東認為物質是無限可分的,后來果然發現了人們已認為不可再分而不存在的“毛粒子”。無論這個結論以后是否正確,但社會科學不需要那么精細,到這里為止,已經足夠可以證明任何事情都可以有中間、或中庸了。
這個結論意思是說無論是事情的中間還是頂端,無論是事物的哪一節,他都有中庸的存在。
大人有大人的中庸,小孩有小孩的中庸;大事有大事的中庸,小事有小事的中庸;國家大事有國家大事的中庸,平淡無奇的百姓事,有百姓事的中庸;而且每一個細節都有中庸。這個中庸是否是中庸,關鍵是主體的主觀意志與實踐活動的組織結構,或組織系統.這樣的事例到處可見,為節約文字,這里不舉了。
二、 毛\東的中庸有兩大特點:
1、 “左”而又“左”與“右”之間的中庸。
2、 社會歷史發展實質之中的中庸。
第1個特點:“左”而又“左”與“右”之間的中庸。毛\東在文化大革命中,為了全面地發動文化大革命,因而在某個短暫時期里、某些地方容忍了“左”而又“左”的辦法,例如,紅\兵大串連等;為了保持革命的穩定性和保持革命成果,在有些地方采取了“左”的辦法,例如:創造了十大樣板戲;在保守派過強的情況下,罷免了幾位,并提拔一些新生力量與中間力量;為了約束某些地方的極“左”,有些地方采用了右的辦法,例如:在后期關押了幾位極左人物,又在許多地方約束了一些極左人物與事件,還保護了一些右派人物。總而言之,毛\東將文化大革命的千頭萬緒、千變萬化的事件,在總體上使社會向著革命(或發展)的方向不斷前進的運動狀態、或“左”的狀態。這就是毛\東的中庸之道的一大特點。(當然,實際的實施結果,可能精確毒不夠,但又有誰能做得更好呢?沒有吧!所以不能因此而不見成績的西瓜,只見相比成績而言的過失這個芝麻,所以毛把這次運動打了70分,這是客觀的).
第2個特點,也是本文的最大成就(亮點),那就是社會歷史發展實質之中的中庸。
社會歷史發展實質之中的中庸,也就是說,從社會歷史發展的實質上來考察,毛\東的“左”道,實際上并不左,而是“中”。
那么,這個結論,到底是如何理解的呢?其道理是這樣的:
單個的人、或小團體、或社會的總體的本質特性,與自然物、與人們行為所引起的單純事件本身(即不包含人的能動的主觀意向的本質特性的)的特性是不一樣的,后者是就事論事的,沒有或剝離了人的能動的主觀意向性的本質特性,而前者卻包含著人的意向性的、具有生命力和發展性的各種理性的積極與主動的主觀能動的發展狀態,包含者人的主觀意愿的本質特性(以后另文論述)。因而后者的中庸,往往是比較注重事件、或事物的本身的、并因此而確定的死得中庸;而前者除了事件本身以外,還要考慮到人的這種主動發展的特性,因而它是活的中庸。
平時我們往往用他的情感、志向、計劃、設想、動機、目的,能做什么、發展下去將是怎樣等等來考察人的行為。這就是說要考察一個人或一個團體,不是只看他已做了什么事做到怎樣的程度。這就是與具體的評價一件事物不一致的社會存在。
毛\東把人、把社會看成是活的、是有理性能力并正在發展著的一個實在,因而他不把中庸定在能夠一目了然的死的表象上,而是定在了能夠保持社會有活力且能促使社會進步的社會運動狀態,即是革命性狀態。這是符合人或社會求發展這個本質特性的。
其實這才是人與社會的真正的客觀的實在,這才是符合科學的客觀與真理。
毛\東看到了人與社會的本質。
而右派們一方面由于眾所周知的其他的原因,而另一方面由于目光短淺,看不到人與社會的本質;因而把人與社會看成是機械,死的,沒有能動性的,因而把中庸定在了就在眼前的、看得見的現象上,而不是本質特性上,因而產生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一系列不良的結果。
――這是世界普遍性的問題所在
所以毛\東的中庸之道,是科學的中庸之道,是對中庸文化與實踐的進一步發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