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照例去上課,上午的最后兩節恰好是銀行會計學。按照教授的介紹,其中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業務的核算,是商業銀行負債業務中比較重要的一塊。任何銀行的柜員、出納都要了解這一部分的內容!
按照商業銀行的理論,計息有兩種方式,1是提前支取2是按期支取
而接下來的內容,則更讓我欣慰,這一理論,的確重要!的確重要!
眾所周知,國家在不斷的調息,而計息的方式,對于老百姓,也就息息相關了。
按照國家新的計息規定:在按期支取的情況下,如果存期內遇到利息率變動,則按照開戶時利息計息,不再分段。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不斷減息的日子里,我國一直是奉行分段計息,就高不就低的政策。在當今國家不斷加息的情況下,國有商業銀行出臺此舉,無異于是給廣大儲戶當頭一棒!利息本來就是負的!老百姓一點點養命錢存在銀行,沒有利息,還在貶值!那么息是給誰加,樣子是給誰擺?
而提前支取的規定,則更加苛刻,按照原來的規定,是按照實際存期同檔次的利率來計算的。而新的規定,則直接把提前支取的行為當作活期存款來計息。
據說,僅僅這兩項政策的出臺,每年就可以使商業銀行少支付300億元左右的利息!那么零存整取呢?整存靈取呢?存本取息呢?定活兩便呢?
利息,是窮人的命根,他們存一輩子的錢,或許為了養老,或許為了住房,或許為了教育......這是他們的根,他們的本。而每年的300億,與挖木之根,斷水之源,又有何異?
既然斷人民之根源,那我倒要問問,這是誰的銀行!這是誰的錢!
300億,又歸了誰,難道歸了西部貧困的農民?難道歸了災區的百姓?難道歸了上不起學的貧困生?連最簡單的發放利息都不可能,難道會千里迢迢送到貧困縣?送到災區?送到娃們的手里面?
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前些日子看到的張宏良教授論國有銀行資產流失的文章。再看看,豁然開朗!原來這已經是外資控股的天堂!買辦來了、精英來了,人民辛辛苦苦五十年,何止是一夜回到解放前!或許是民國都直接忽略!直接回到清末那個私有制加專制的時代!而所謂的國有,也如同所謂的皇上一樣,成了列強吸食中華民族血液的吸管!
嗟乎!我中華民族,何時才能重振雄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