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6 | 什么是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兩條腿走路,市場需求要發展,生產力要發展。現在我國的市場經濟是瘸腿走路,那條瘸腿市場需求跑外國找個拐杖當假腿。正常人不當,非要把自己的一條腿打成瘸腿當殘疾人。國民的生活水平不提高就不能發展市場需求,沒有國內市場需求的發展只能到外國找市場。這個外國市場就是拐杖,這個拐杖怎么也不如自己長的腿方便安全的。
中國的經濟落后是因為中國的經濟是坐吃山空的經濟,坐吃山空就是靠山吃山不養山不保護山,吃空這座山再吃那座山。中國的官僚和貴族地主是靠剝削人民這座山,人民這座山都成了禿山了你吃什么?中國的資本家地主都是低級資本家地主,智商極低。還有那些為資本家剝削創造理論根據說剝削有理有功的垃圾學者專家也是一樣的低智商。
中國研究經濟的經濟學家不懂得全體國民的發展需要是最大的市場,還說什么發展市場經濟。發展市場經濟首先發展國民的生活,讓國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國民的發展需要才能提高,這就是市場需求,有市場需求才能發展市場經濟。中國的經濟學家不懂得發展自己國家的市場需求,到外國找市場,用本國的低工資打擊自己國家的市場發展去滿足外國人的市場需求。垃圾!垃圾!太垃圾!那些洋海歸學的洋經濟學還沒有我這個初中生明白經濟呢。全部都是洋思想乞丐而已,除了會背誦洋教條哪有什么創新???
中國的經濟是靠瘋狂開發自然資源的坐吃山空的經濟,中國的經濟是靠犧牲自己本國國民的經濟收入搞低工資依靠外國市場的經濟。
中國的經濟走的是初級資本主義經濟階段,靠剝削勞動者的收入積累生產資本,用那些剝削來的財富到外國找市場來發展生產發展經濟,而不是走提高國民收入發展本國市場購買力,本國的市場發展起來了還用依靠外國市場嗎?中國有十多億的市場需要發展,發展市場經濟首先應該發展本國的市場,十多億人的發展需求的就最大的市場,十多億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市場購買力就提高,十多億人的高購買力是吸引外資的最好市場,就不用犧牲本國利益吸引外資了。
經濟如何發展?企業如何發展?經濟發展必須符合多數人的普遍發展需求才能發展,不能只符合少數人的需求。企業的發展必須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和員工的發展需求。社會的發展需求就是市場需求,員工的需求就是勞動力的主動積極性。社會發展需求和企業發展需求和員工發展需求三位一體統一發展,這就形成了社會的整體力量,這種力量是整體的功能,不是企業管理者個人的力量,這樣企業才能穩定發展。
企業領導應該是個領袖人物,應該有思想,這個領袖人物的思想喚醒了員工的覺悟獲得了員工對這個人的信仰,這就形成了企業的發展思想,這個企業的發展思想和員工的發展思想形成統一就產生了企業的信仰凝聚力。這個企業的發展思想再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就會產生社會對這個企業的信仰凝聚力,這種信仰凝聚力能吸引社會上的大量人才到這個企業尋求個人發展。這個企業才能發展壯大。
作為企業管理者必須要明白企業發展的動力是整體的功能,員工整體的素質和對這個企業的信仰是企業整體功能的決定要素。
對于國家也是一樣,國家的國民整體素質和對國家的信仰決定國家這個整體的功能大小強弱。我國古代也有很多文化精英學者,為什么不能強大呢?為什么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國家了?原因就是國民的整體素質太低,大多數國民是文盲,再有偉大的文化也沒起作用。荒土地里就是長出幾個壯苗也提高不了產量,肥沃的土地才能長出更多的壯苗,多數莊家也能多長糧食,這就是整體的功能。靠少數精英不能提高整體功能。
就是一個人的企業,沒有員工,個人做買賣,個人的發展也必須先調查社會的發展需求,也就是市場調查,個人的發展必須是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才能獲得自己的發展。這時候你個人的發展也是整體社會的力量決定你的發展程度的,如果社會大眾都很貧窮,社會需求量就小,你的個人發展也受限制發展不了多強。所以說社會整體的發展才能保證個人的發展。這就是我說的私心是人行為動力,公是私發展的環境,大公才能獲得大私。這就是個人與社會的對立統一相生相克的關系。
有些人發展中國的經濟不研究中國社會大眾的發展需求,他們研究外國人的發展需求,然后讓中國的勞動力用低工資來滿足外國人的發展需求。這樣的經濟發展不符合中國社會大眾的發展需求,中國社會總體力量如何發展強大?就用那些外匯和GDP就能證明中國社會整體力量的發展強大嗎?中國社會大眾的發展需求沒有提高,只是少部分人提高了。怎么能整體力量的強大呢?真是豈有此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