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心Dammos 2007/09/06
一個企業增加工資或者增加雇工,必然會使得總需求有相應的增加,但這些新增的需求要被成千上萬的企業瓜分掉,使得我們幾乎無法實際觀察到這種增加,與之恰恰相反,我們會清楚地看到這家企業的衰敗。但是,如果我們采取一項強制的政策措施,讓所有企業一起加薪,則總需求和總就業的增加是顯著的,是可以觀察到的(在數學上相當于零乘無窮大的問題)。一般而言,我們被前面提到的壞現象所迷惑,而看不見后面的好風景。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提出“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論斷,現代的系統論、機體論、全息理論等各種學說從多個方面和角度進一步地推進了對“整體與部分”的研究,還發現有時候“整體小于部分之和”(許國志,2000)。這就是說,個別企業加薪導致衰敗的結論,并不能直接照搬到全體企業。目前,出現在就業問題上的理論困境,完全在于我們過分依賴基于微觀層次上的膚淺經驗,完全停留在關于一廠一業的結論上,從而妨礙了我們從宏觀層次上去認識和把握問題的本質。整體觀點是系統思想最核心的觀點,系統科學是關于整體性的科學。凱恩斯創立的總量分析方法,就是整體性的科學方法。而本人對就業問題的研究,擺脫了微觀層面的束縛(卻不失微觀基礎),從整體性上把握了事物的本質。
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欲擴大國內需求,取得經濟發展,就要不斷調整要素分配比例,使工資所得份額不斷提高。中國未來10年的發展,應當把重點放在提高工資所得份額上,使工資所得份額由2005年的11%,上升到10年后的40%左右。這將極大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擴大國內需求,為建設和諧共富社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許國志,2000,《系統科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21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