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黨校的教授們講黨課有一定的模式:先把共產黨大罵一通,然后,再把一些邊邊角角的小資產階級人物頌揚一翻。如果你只低著聽這種黨課,你還以為是美國中情局的特工要策反你,狠狠擰一下自己的臉,清醒一下,才發現,卻原來是某些黨校教授們在講黨課。
我聽了若干場黨校教授的課,得到這個印象。
教授首先說一段佳話。北京城古建筑很多,49年解放軍準備攻打北京城時,派地下黨找到梁思成,求梁先生標出重要文物保護點,避免攻城時受損。講課的教授說這是一段佳話,意思是說梁先生為北京城的保護做出了貢獻。
就算這是一段佳話,這也是共產黨的佳話嘛,怎么就成了梁思成的佳話。這段佳話的主角是毛主席、共產黨、解放軍,梁思成無非是個配角、打醬油的,沒有梁思成,李思成、王思成、張思成也可以為共產黨提供一下北京古建情況,不是嗎?
攻城中保護古建,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呀,要付出重大犧牲的。毛主席、共產黨、解放軍下定決心、不怕犧牲也要保護這些古建,體現了對國家、對人民、對民族的高度責任感,與蔣介石的炸毀、燒毀、搬走等令人發指的犯罪行為構成鮮明對比。幸好,北京和平解放了,仗沒有打,這當然有傅作義一份功勞,但主要功勞仍然是毛主席、共產黨、解放軍,而不是傅作義。
梁思成在其中打了一次醬油,成了佳話。毛主席、共產黨、解放軍不怕犧牲、保護古建,卻被刻意忽視。
其實,共產黨倒沒把這當回事,保護工廠、古建等各種建筑設施,這是我黨我軍的職責,算不得什么。要說這是佳話,那共產黨從1921年建黨到今天,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佳話多了去了,車載斗量,數不勝數。比如,解放上海時,“瓷器店里打老鼠”,“要文打,不要武打”, “既要捉住老鼠,又不能把那些珍貴的瓷器打碎”,“寧肯多犧牲,不準用炮轟!”,“有時,我軍要殲敵一個營,就要付出傷亡1000多人代價”。在北京填了龍須溝,老舍先生編成戲劇予以頌揚。這些算不算佳話?不算,小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從來不愿意提這事。但是,請梁思成幫助劃一下北京需要保護的古建,就成了佳話,大肆宣揚。為什么?就是無聊文人要提高自己的地位,有意無間地被別有用心的勢力利用了,拿梁思成說事,用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壓共產黨,為此不惜偷盜共產黨的佳話,硬貼在梁思成臉上。
梁思成這個人還是不錯的,是個負責任的知識分子。他本人恐怕對自己的那些事未必太愛炫耀。只是當前的社會意識環境下,有些人“借雞生蛋”,無事生非。
再往下,教授們還說,建國初梁思成建議,共產黨不要住在北京城里,不要住中南海,應該住在城外,比如在石景山再建一個黨中央、政務院的辦公城。這樣才有利于保護中南海里的古建。
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痛”、“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
知不知道共產黨是窮人的黨,建國之初國家一窮二白呀?蔣介石逃跑臺灣,把黃金、白銀等所有值錢的東西,能拿的拿走,不能拿走的炸毀,沒打算給我們留什么。新疆、西藏、四川、西康、云南、貴州、湖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南島、福建、臺灣以及東南沿海島嶼還沒有解放,新解放區還有蔣介石留下來的幾百萬土匪、特務、反動會道門人員還在殺害共產黨干部和革命群眾,物價上漲,城市工人失業率很高,大量工人需要救濟,哪不需要錢呀?哪有錢蓋什么新辦公區呀!1949年10月建國,兩月后毛主席出訪蘇聯三個月,三個月后朝鮮戰爭爆發,四個月后中國出兵抗美援朝,一打就是三年,期間還有土改、鎮反、三反、五反、援越抗法,抗美援朝、援越抗法戰爭還未結束,毛主席就馬上與蘇聯談判中國工業化建設問題,編制史無前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一化三改”,克服三年自然災害,解放浙東沿海諸島,援越抗美、支援第三世界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備戰、備荒,中蘇論戰,治黃河、治淮河、治長江,醫療衛生革命,教育革命,三線建設,等等都是舉世無雙、空前絕后的大工程。主席去世前,中國恢復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地位,世界“大三角”格局形成,基本完成工業化,建設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人口增加三四億,既無內債也無外債。你看看,哪里還有人力物力財力、有那個閑心去搞一個自己的辦公區?
梁思成書呆子,不辯是非、不知輕重、不明緩急,目光短淺,片面看待問題,可以原諒他。可是你們這些專家特別是黨校的專家教授,難道不知道剛建國時百廢待舉的局面嗎?幾十年過去了,看歷史應該看得更清楚了,居然還拿梁思成當火棍頭挑事,梁思成的建議有什么意義?無非是個書呆子的胡話。
再說,共產黨不應該住中南海嗎?如果說共產黨還在井岡山打游擊,還在“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不像個國家的樣子,那寒酸點也屬理所應當??墒?,共產黨進城了,建國了,要接待外賓了,總不能還住馬棚吧?蘇聯人來了,請布爾什維克黨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同志住馬棚吧,最好的馬棚!行嗎?老對頭尼克松來了,請人家住馬棚,還有礙國際觀瞻呀。不要說蘇聯美國,就是第三世界朋友,第二世界、美國蘇聯的共產黨來訪,看你們共產黨住那房子,怎么能相信你們能建設好社會主義國家,這直接影響世界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工作、辦事能力的信任,盡毀黨、國、軍、民形象。
建新辦公區沒錢,辦不到,只能找個地方急就著,湊合著。請黨校教授、專家學者們到北京城里看一看,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哪辦公合適,哪個親郡王府、部司衙門駐得下那么多人?!
共產黨中央、政務院住中南海體現了毛主席那一代革命領袖勤儉建國、體釁人民的階級情懷,合情合理,恰如其分,沒有一絲問題。相反,把中南海那么多房子用來搞旅游,才是不務正業,徒靡公帑,對不起人民。
當然,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一些,可以作別的考慮。但是,建國時候是絕對不行。
教授們又說,建國幾年之后,共產黨又干壞事了,把北京城的城墻、大門、門樓子都扒了,老北京風貌弄沒了。教授們講得慷慨激揚、口吐白沫:梁思成教授說扒一段城墻等于拆他一根骨頭,毀一座城門樓等剝他一層皮??纯矗伯a黨就是沒知識、沒文化、沒眼光,不聽梁思成的,結果,亂拆一通,老北京的局面不復存在,古都風采沒有了,后果很嚴重。接下來繼續埋怨,現在中國的城市千篇一律,沒有特色。共產黨、解放軍填龍須溝、疏通水道、清理街市的事,提也不提。
保留城墻也可以,拆了也沒有什么不對。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特殊歷史背景,有其特定的歷史使命。不拆城墻怎么搞建設,怎么平龍須溝?怎么通車?我們當然要好看的,但是,我們更得要好吃的、好用的。
現在的確中國的城市都沒有特色,弄得千篇一律。這會子想到了梁思成了。請問,“城鎮化”是誰提出來的?據說是位叫作辜勝阻的什么學者,你們提城鎮化的時候,沒有看到、沒有想過開發商蓋樓千篇一律嗎?資本只管騙錢,會管什么文化的事嗎?推行住房商品化政策的時候你們干嘛去了?住房商品化政策不是你們提的嗎?
回頭想想,中國古代的城市就不千篇一律嗎?龜城,六門,城墻,中間是縣衙,左文廟,右武廟,城隍……就不千篇一律了嗎?又有哪個城市布建敢有自己的特色?愛旅游的人應該看過最多的是廟宇,你們看看中國的所有廟宇構造布局,有什么區別?是不是千篇一律?
有利于宣揚小資產階級文人“功德”的事,反復宣揚,不惜盜竊、篡改共產黨的佳話為自己貼金;共產黨、毛主席、解放軍所做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好事,只要與小資產階級文人無關,再偉大、再光榮、再高尚,再是佳話,也要被忽視、隱匿、歪曲。把梁思成當火棍用,用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壓共產黨,是不是有些心理陰暗?難道黨校教授、老師應該是這種學識、立場?難道首都北京文化建設應該是這個樣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