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沖以“仙人液”稱世,無何,地方于村、邑間新建公路卅余里,其闊逾十丈。途經處,高樓林立,酒幡壓云,霓虹蔽月。寶馬香轎,龍車鳳輦,絡繹不絕于途。為弘揚文化,尚于酒泉外建萬坪之廣場。移土以填壑,東山不復存焉。昔戒躁大師古廟,已滄海而桑田矣。廣場之央,矗狐僧戒嗔之銅像,高九尺九寸九分,黢黢生輝。
沖西之蘭若另起神殿二座,其一為戒嗔生食煙火處,金碧輝煌;其一非道非佛,乃哥特式基督大教堂也。有專家云:“和諧社會,東西合璧,彰顯包容”。
楊戩昔日之嘆謂幾成讖語。“道德已廢,雖真人無真知;標準不存,況俗眾有俗求乎?”已為地方充分解讀,新開發之“仙人液”系列酒,即有“真人知”、“俗眾求”諸多品牌。據悉,“俗眾求”乃“百姓喝得起”之入門版,售價僅一千八十百金;“真人知”為進級版,司馬司徒司空“三公”專用,售價一萬八千金。
某日,李白過“太白居”,為酒香所誘。竊思:“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胡不小酌以解憂?雖囊中無多,姑作“俗眾求”,未嘗不可。詣店,呼酒一戽。飲次,視賬單,驚呼:“丹丘生”耶!雖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亦未足其數也。店小二尚彬彬有禮,曰:“此處非大唐,太白亦非星君。無真金白銀,勿得作少離想。”正窘處,有大堂經理排解:“無妨。詩仙之靴,雖破敝不堪,權貴高力士嘗代為除之。此乃雅物,聊補酒資可矣。”李白得跣足而亡,自此不復言“將進酒”,終身惟有“萬古愁”耳。
初,除凡界外,偶有酒鬼、酒仙于辛沖作散聚飲。既久,上界諸神日漸“深入基層”。較之凡人,神仙乃“無量佛”,飲酒不計量也。為確保“市場剛需”,地方予酒泉以規模疏浚,敷設地下管道直達數十處分裝坊。
未及一年,杭州有急報上傳,曰:“西湖涸矣!”上問于欽天監,監正回稟:“西湖干涸,孤山不孤,斷橋不斷,長橋不長,臣所見也。錢塘托國運昌和,連年風調雨順,亦臣所聞也。然數月以來,湖水急退,個中原委,臣所未聞也。臣已遣派精要,偕同水利、地質各司赴杭勘驗。據初報,湖底似有暗河西去,年失水約一千四百萬立方米,恰符西湖儲量。諒不日即有詳報。”
同日,玉帝得報:自上界沉溺于“仙人液”,各神衙遷往“基層”公務,天宮日冷;且“九卿”以下各路小神,假司馬司徒司空之名,終日作“三公”消費,“天庫”入不敷出矣。
異史氏評曰:“酒醉繁華,三公失安舟之舵;金迷盛世,九卿得溫柔之鄉。歌舞杭州,非北望原有錯;后庭商女,縱水月亦無光。春芳歇于鶯啼,百花將謝;鼙鼓止于管弦,萬馬齊喑。興邦首自居安思危,安民先必臥薪嘗膽。謹哉斯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