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忘言西游(五)

東土取經 · 2012-02-20 · 來源:作者博客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篇之十:問題(二)——須菩提祖師究竟是誰兼及兩界山之名的寓意

   

  

上篇說到太白金星引唐僧上了大路。可是,大路并不好走,很快,唐僧就又陷入“危急之際,只見前面有兩只猛虎咆哮,后邊有幾條長蛇盤繞。……三藏孤身無策,只得放下身心,聽天所命。”如果唐僧真的聽天由命的話,那取經事業就如此刻場景所暗喻的那樣:“虎頭蛇尾”了。創業者在此刻最好的辦法就是回顧創業的初心,即為什么要創業。借回顧初心,從而振奮斗志。在此,《西游記》作者借用了自己寫作的初心來助力唐僧度過難關。這就是劉伯欽的上場。劉伯欽,綽號鎮山太保,是個典型的山野人物、草莽好漢。“伯欽”者,可以解作“最初之欽佩”。對吳承恩來說,年輕時最先震撼他的大約就是《水滸傳》,開啟了他的白話小說夢。鎮山太保劉伯欽的上場,就是對水滸108將的致敬和紀念。

然而,劉伯欽卻過不了兩界山。據他說山那邊虎狼不歸他降伏。實際上,這里已經在準備孫悟空的回歸了。這是五百年后的回歸,是痛定思痛后的回歸,好勇斗狠、爭強使性早已讓孫悟空悔青了腸子。而這也就意味著《水滸》式的英雄在《西游記》里能發揮的作用將少得可憐。故爾,“伯欽”又是“不欽”或“白欽”。因此,兩界山首先是《水滸傳》與《西游記》的分水嶺,也是作者向以往的偶像做的告別宣言。這種告別的一個標志就是劉伯欽與孫悟空打虎功夫的對比展示。老虎還要老孫來打嗎?它給老孫送衣服還來不及呢!降龍伏虎已經是小兒科的把戲了,以后,老虎將專由八戒來解決了。

那么,悟空干什么呢?除六賊。說白了,就是去修行了。當觀音往長安路經五行山時,孫悟空大聲而痛快地說:“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條門路,情愿修行。”而當時,作者完全不提五行山改名的事,因為修行還沒開始。而今,到了唐僧解放孫悟空的時候,這也等于開啟了孫悟空修行悔改的歷程。因此,兩界山也是孫悟空告別過去、開始人生新階段的分水嶺。

說到孫悟空的過去,我們就不能不提及他的啟蒙師父:須菩提祖師。

須菩提祖師究竟是誰?

這是《西游記》中必須認真加以探究、且十分重要的第二個問題。然而,這卻一直是一個懸案。既然是懸案,解決起來必然不很容易,所以,各位朋友,請多準備些耐心往下看。

扯開一句。可能有朋友會有疑惑,解讀到現在,處理過的問題已經很多了,為什么到這兒還只是第二個問題?在筆者看來,解讀和破案一樣,也和做學問類似,最重要的還不在破和學,而在問。問題問對了,解讀或破案就成功了。而我所強調的問題,一定是我覺得容易被忽略又很關鍵的問題。一般容易被問到的問題,無須特意強調,碰到了,解開謎底就行了。而在看似平常的地方挖出不平常來,才能收到“于無聲處聽驚雷”的奇效,會給解讀帶來重要的突破。不過,這樣做的時候必須圍繞主題,而不能無事生非,節外生枝,搞什么“歪批三國”,“研究”周瑜他媽娘家姓什么,這種無厘頭的貨色。

說回來。

說到須菩提祖師,他是令孫悟空有能力大鬧天宮的最關鍵人物。沒有他,就沒有孫悟空,也沒有吳承恩版《西游記》。然而,如此重要的人物,在全書中僅出現兩回,便從此銷聲匿跡了。這完全不合常理,且屬于嚴重浪費“資源”的“奢侈行為”(就文學創作而言)。對此,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這符合作者的創作主旨,為了傳達主旨,必須舍棄這么重要的一個人物。然而,借助下面的分析,我們將會看到,須菩提祖師并沒有真正消失,相反,他以一種極其隱秘、難以覺察的方式回歸了,而且是回歸得一塌糊涂,可以說充斥于《西游記》的每一處角角落落之中。

請看:須菩提祖師在第二回驅逐孫悟空時說:

  

“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么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很明顯,祖師是個法力極其廣大的人,不論孫悟空在何時、何地、以何方式說出祖師的名號,他都能知曉,并能施行最嚴厲的處罰。可這樣的人卻小心到了近乎病態的地步,連愛徒都不認了!避禍的意識如此強烈,哪里象是一個可獨步三界的祖師級人物呢?況且,他身邊那么多的弟子,保密的事情基本是不用想了,又干嘛要費這個事?這是說不通的。

但我們的前提是假定作者說什么都自有其合理性,直到獲得明確的證據,確認或推翻其說法。

我們必須回到作者的講述中去。

在第一回中,對須菩提祖師的描述是佛道雜糅,其門派是極為模糊的,可以確定的是他修為很高,是:“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其他還有兩個突出特征:門徒無數。且長年不斷;以及江湖經驗十分豐富。這樣的大師,在《西游記》的世界里,本該隨處可見其門徒,隨處可聽人稱揚其名號。但偏偏在整本書中,一次也沒看到。這又是一個“說不通”。什么樣的人才能把自己的本領散布得滿世界都是,而滿世界卻無人知其大名?這樣的事,根本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黑社會老大也做不到這么徹底)。以致于我們很難不懷疑到底有沒有這么一位叫“須菩提祖師”的人物。

再看第二回。祖師講道、傳道體現出了許多道家色彩;半夜傳道的故事又是移植于佛教禪宗《六祖壇經》中的故事。因此還是佛道雜糅,并且其中的江湖色彩更加鮮明起來,講“市語”、講“三災利害”就是例證。

這里要解釋一下什么是“三災利害”。

關于此,祖師是這樣介紹的:“丹成之后,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這“雷災”是什么東東呢?其實,就是平常生活中,紛紜復雜的社會對學成本領又初出茅廬者的考驗、打擊乃至算計。接著是“火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啥是“火災”呢?就是一個人經歷種種考驗、最后功成名就之后,自己搞起腐敗,或腦子進水犯大錯,自毀長城。再來是“風災”——“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熏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赑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過。”三災中,最難對付的就是這“風災”:一個人,尤其是名人,年老身衰只求安度晚年或者已經駕鶴歸去,但社會上忽然刮起險惡的傳言之風,捏造栽贓、抹黑丑化,無所不用其極,力圖從人格到事跡,從本人到親友,徹底詆毀、瓦解其聲名、榮譽,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以上即是神秘的“三災利害”。任何一個普通人光聽聽這些名堂就足夠膽寒心驚了。孫悟空也是如此。于是立即央告祖師,學習了七十二變。

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祖師的世俗化的色彩。到了要趕走孫悟空時,這一色彩更是毫不掩飾地呈現出來:

  

“祖師……叫:‘悟空,過來!我問你弄甚么精神,變甚么松樹?這個工夫,可好在人前賣弄?假如你見別人有,不要求他?別人見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禍,卻要傳他;若不傳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各位看看,祖師是如何看待自己身邊的這些弟子的:分明是一群世塵中貪利使性的俗人,哪里是什么“物外長年客,……一塵全不染”!尤其當這些師兄弟們看到孫悟空學會筋斗云時說的話,十足顯露出他們的世俗本性:

  

“祖師卻又傳個口訣道:‘這朵云……一筋斗就有十萬八千里路哩!’大眾聽說,一個個嘻嘻笑道:‘悟空造化!若會這個法兒,與人家當鋪兵,送文書,遞報單,不管那里都尋了飯吃。’”

  

既然祖師的弟子皆是俗人,祖師又怎么會是什么大法師呢?有這樣沒眼力、盡招些俗物的大法師嗎!被我們分析至此,吳承恩如果不是胸有成竹的話,估計是要崩潰的。還好,還好,我們的分析才進行了一半。我們尚無資格來批評作者,還是要按著作者的表述來完成這個分析。下面繼續。朋友,你的耐心還剩余多少?加油,咱離真相已經越來越近了。

分析到這,我們已經推翻了所謂“大法師”的神話。那么,作者是否也是這么安排的呢?請看:祖師趕悟空走時,嚴令他不許說出自己的師承淵源。而悟空是如何回答的呢?“悟空道:‘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他這么說了,也這么做了。在拜訪東海龍王求兵器報家門時,自稱是“花果山天生圣人孫悟空”,完全沒祖師什么事了。這是孫悟空出師門后踏入江湖第一次報家門,完全抹去了師父的痕跡。在以后長長短短十幾次抱履歷時,他要么完全不提有師父這回事、號稱天生就會或自學成材;要么含糊掠過,朦朧帶過。說的最明白的一次也只是說:靈臺山上有個老仙長,傳他長生之法。而其他本領則是自小就會(第17回)。孫悟空這樣隱匿師承,妄言“自通”,其實就是撒謊,還撒得理直氣壯。其性質幾近欺師滅祖,實在不是一個頂天立地、“有仁有義的猴王”甘心愿做的。哪怕有師父的嚴令,最多就是保持沉默了,決不應如此猥瑣卑劣。因此,作者一定有更強有力的理由來支持孫悟空這么理直氣壯、毫無愧疚地大聲宣揚。這種理由也必定只有一個,即孫悟空說的就是事實,或是符合基本事實。

至此,我們的大膽分析得出了以下兩個要點:

1、大法師是假的;2、孫悟空說本領是“自家會的”或偶爾說有些本領是高人傳授的。這些說法都不是撒謊,而是事實。這兩條本身是不矛盾的。但卻和吳承恩講述的故事是完全沖突的。然而,以上分析又是從吳承恩的講述中合理推論出來的。我們該相信哪個?如果相信這一分析,那就等于相信吳承恩,因為這兩條就是按他的講述推出來的;而相信吳承恩,就不能再相信他表面的講述了。

所以,我們只能推翻吳承恩表面所講述的故事,去挖出他隱藏在故事表象下的真實意圖。

既然,吳承恩很輕易地讓“祖師”消失了,那這位“祖師”就沒有我們當初以為的那么重要了,也就是說,須菩提祖師并非什么重要人物。同時,孫悟空也確實是自家會的,主要是靠自家會的(有部分本領得過高人指點)。把這兩條合起來,我們隱約看到:孫悟空似乎是拜過師的,但師父只教了他一點東西,其余主要是孫悟空自己領悟修通的。這樣說,還不能令人滿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這個推論。

假設,孫悟空拜過的不是一位師父,而是雜七雜八拜了一大堆師父呢?那把他們集合成一個人,似乎就有點須菩提祖師的影子了。而且,也和孫悟空說“自家會的”不矛盾了,因為要把雜學來的不成體系、乃至相互抵牾的學問修通、融合,鍛造(實則是創造)成一個高明出眾而內在和諧的體系,主要還是靠自己的悟性和修煉,那當然可以說是“自家會的”。解開了這個死結,須菩提祖師的身份之謎,也有了一點眉目了。就是說,美猴王在外游學訪道二十余年,曾拜訪了不計其數的高人、道友、雜家、隱士,學到了許許多多有用沒用、正道旁門、偏方左道的學問、秘術,號稱七十二變;他體會了江湖險惡、人心不古,也見過質真淳樸的好人。一句話,見識了真真切切的世間百態,得到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學成了種種可在人前炫耀、惹人驚艷的大小本領。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吳承恩本人三十歲之前人生經歷的真實寫照。吳承恩青年時代的游學經歷,在他的詩文集里,有不少反映。在此不妨拈出幾例,大家一起粗粗感受一下《西游記》的創造者的青蔥歲月:

  

附錄:吳承恩部分詩文摘錄(對古詩文不感興趣的朋友可直接跳過這部分)

----------------------------------------------------------------------------------------  

古意

日出滄海東,精光射天地。俄然忽西擲,似是海神戲。曦和鞭六龍,能驅不能系。勞勞彼夸父,奔走更何意義?余自塵世人,癡心小塵世。朝登眾山頂,聊復飲其氣。

  

贈雅宜王丈

仙子乘鳳車,飄然下庭除。吐氣若芳蘭,流光比神珠。殷勤啟玉檢,授我三緘書,丹綈繡綠字,宛宛龍盤紓。讀之苦茫然,但驚辭旨殊。經營動精魄,無由報區區。永言寶中笥,感激當何如!

  

圍棋歌贈鮑景遠

海內即今推善弈,溫州鮑君居第一。我于二十五年前,已見縱橫妙無匹。當時弱冠游淮安,后來蹤跡多江南。……能棋處處爭雄長,一旦遇君皆悵惘。甲第公侯飾馬迎,玉堂學士題詩訪。去年我客大江東,雞鳴寺中欣相逢。四方豪雋會觀局,丈室之間圍再重。……

  

后圍棋歌贈小李

昔年鮑景遠,吾當贈之詩。縱橫妙無匹,謂是棋中師。今來邂逅得小李,未知與鮑誰雄雌?但見其精神炯炯,迥如孤隼揚秋姿。……男兒不藝則已矣,藝則須高天下人。李君謂我能談藝,苦苦索詩攀鮑例。讀書博塞總亡羊,況復我才非蓋世。……儂家自愛虛窗日,未肯輕于局上消。 

  

贈沙星士    

平生不肯受人憐,喜笑悲歌氣傲然。小院朝扃燒藥坐,高樓春醉戴花眠。黃金散盡輕浮海,白發無成巧筭天。孤鶴野云渾不住,始知塵世有顛仙。

    

  

贈賈山人    

塵滿長衫鬢滿霜,腰間深系虎皮囊。白魚生以書為命,烏賊時將墨自藏。好我只緣無俗調,逢人自詫有仙方。年來四海勞求友,不得中行必也狂。

   

  

太白樓   

青蓮居士登臨地,有客來游興不孤。山水每緣人得勝,賢豪多共酒為徒。云飛醉墨留朱拱,花擁宮袍想玉壺。獨倚欄桿傾一斗,知君應復識狂夫。

   

  

西江月 為夢鶴道士作   

昨夜神游何處,倏然與鶴俱升。天風吹碎珮環聲,兩翼晴云穩控。   俯視乾坤一氣,歸來星斗三更。梅花紙帳月籠明,鶴與先生同夢。

   

  

浪淘沙   

駕個小湖船,放入湖天。月輪今夜十分圓。看得嫦娥才仔細,恁的嬋娟。    爛醉扣船舷,信口成篇。滿身風露桂花煙。不縱詩狂并酒興,不是神仙。

   

  

風入松  和文衡山《石湖夜汛》(注:文衡山即文徵明)   

洞簫一曲倚聲歌,狂殺老東坡。畫船占斷湖心月,杯中綠、先酌嫦娥。試問滄州寶鏡,何如鳷鵲金波。    筆端萬象困搜羅,無奈此翁何!玉堂回首驚殘夢,無心記、往日南柯。想見年來江上,桃花亂點漁蓑。   

-----------------------------------------------------------------------------------  

  

說到這,有朋友可能要質疑了:假如孫悟空只是學了這么一堆大雜燴,怎么能成就大鬧天宮的本領呢?乍看這個問題,確實會覺得問得有理。但如果能聯系明代中后期的思想、文化、社會發展等總體狀況,就會恍然發現,原來,那時的人們正處于一個類似于春秋時代的創新萌芽的時期,有人在匯總既往學問之大成,編纂、修訂了諸如:《農政全書》、《天工開物》、《本草綱目》一類的工具全書;有人暢游天下寫成《徐霞客游記》;有人繼承前人白話小說傳統,加以完善創新,寫出了數量眾多的優秀小說,其中就包括《西游記》、《金瓶梅》;有人鉆研內圣外王之道,集心學之大成而獨領風騷百余年;有人改進音律在世界上首創十二平均律,為音樂發展做了杰出貢獻……這些標志性的成就,實際折射出那個時代各個領域正在發生和進行著的“總結再創新”的大大小小的奇跡和探索,正在改寫著各自領域的版圖。我們倒不妨將其稱為是良性的“大鬧天宮”。所以,不必將“大雜燴”貶義地理解為“收破爛”,而要將其放在那個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去體察那個政.治上日趨衰退沒落、但其他眾多領域卻是百花齊放、姹紫嫣紅、欣欣向榮的時代。

行文至此,應該可以給最初提的問題下個結論了。   

原來,“孫悟空”(吳承恩的化身)真正的師父其實是那些知其名或不知其名的世間凡人,至多有一些是高手。但是,透過他們,我們卻可以看到一個博大淵深的文化體系,那是吳承恩所身處的生機勃勃、日新月異的時代文化,既是傳統的,又是新生的,三教九流、諸子百家,海納百川,無處不在,無處不有。這就是“與天同壽”,可“歷劫”而長存的“大法師”。   

這個時代文化(既有主流,也有支流)的各路弟子自然是“不計其數”的,也是龍蛇混雜的。而要把這個文化體系匯總成一個形象,又只能是在作者的內心世界里完成。因此,象征著時代文化的須菩提祖師(他原本就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征符號)也肯定要住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至于說祖師不許悟空說出自己的名字,也是吳承恩因為冒著相當的風險創作《西游記》,不愿禍及自己的師友而作的一個隱喻罷了。   

由此可見,只要取經人還行走在大地上,“須菩提祖師”又何嘗消失過,“他”始終一刻未間斷地如同背景一般,佇留在取經人的身后呢!   

吳承恩是深沉的,又是頑皮的,還很有幽默感,他是個與讀者“斗智斗勇”的行家,文字游戲的大師!   

然而,孫悟空終究還是要和過去告別的。在作者的眼里,祖師所代表的文化,終歸逃不出“術”的層面,孫悟空正因為迷戀“術”,而輸在了代表“大道”的如來手上。所以,孫悟空“棄道從釋”、“情愿修行”,就是要棄術求道(大道的“道”,而非道家的“道”),就是要取真經(也不是佛家的佛經)。因此,他要和過去劃清界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以至作者必須為此將“五行山”更名為“兩界山”,以彰顯其洗心革面的強烈決心。   

  

最后,再說一點關于《西游記》作者的話。   

有不少人主張《西游記》是由對佛道認識很深、修為很高的人寫成的。這一點應該大致不錯。由此,他們認為僅僅是無名無位一儒生的吳承恩,不可能是《西游記》的作者。這是一個情有可原的誤解,但又讓人從中隱約聞到精英意識作怪的味道。   

首先,認識很深也罷,修為很高也罷,他們都無法確定出一個相對明晰的標準,給高和深定一個基準和范圍(實際上這也是很困難的)。于是,出于各自的理解,往往就高不就低,硬要拉佛或道派中的頂尖人物來做參照,似乎只有能參與“華山論劍”的絕世高手才有寫《西游記》的水平。其實,他們誤會了。《西游記》是一部小說,不是學術文章,它以普渡眾生的理想為號召,以通俗易懂為創作的自覺要求,在貫徹了作者強烈的濟世精神的同時,還體現出極高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如果單論其中的“吳氏心法”,則又有一點類似今天的“科普”文章。寫科普文章的可以是最頂尖的科學家,也可以是較優秀的科學工作者,甚至是有一點心得的一般愛好者。再者,世上還有不為人知的頂尖高手,遺世獨立,不愿開山作祖,寧愿笑傲江湖,神龍見首不見尾。寫一部小說,就當游戲,同時還兼具普渡眾生的價值,何等快哉!   

《西游記》的內核被作者隱藏得如此之深,搞得十分隱秘和難懂,這首先就是出于作者的一片傲世之心。《西游記序》中說:   

  

“彼以為濁世不可以莊語,故委蛇以浮世。委蛇不可以為教也,故微言以中道理。道之言不可以入俗也,故浪謔笑虐以恣肆。笑謔不可以見世也,故流連比類以明意。于是其言始參差而俶詭可觀,謬悠荒唐,無端崖矣,而譚言微中,有作者之心傲世之意。夫不可泄也。”   

  

他熱愛人世,但又厭惡濁世;敢于挑戰污濁,但又不愿污手,更不愿禍連無辜。于是,采用了一種童稚也能懂、卻高人也難猜的象征手法來表現主題(筆者能解讀到這個程度,也只是下了死功夫,用了笨辦法而已)。說到象征,這里又涉及到了《西游記》的文學屬性,準確地說,是它的奇幻特色。能寫《西游記》的人,一定是一個熱愛奇聞異事、廣搜神話、鬼話乃至“餿話”的、心胸開闊而好奇心極強的雜家高手。關于這一點,我們將在下一篇窺探其間的真相。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5.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6.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最新国产精品自产在线观看 |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 亚洲精品字幕乱码 | 婷婷色制服中文字幕 | 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