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紀(jì)念岳飛的詩詞之南宋篇
西溪寨將官子弟(宋)
經(jīng)略中原二十秋,功多過少未全酬。
丹心似石憑誰訴,空自游魂遍九州。
建康人(宋)
強金擾擾我提兵,血戰(zhàn)中原恨未平。
大廈已斜支一木,豈期長腳誤蒼生。
武昌軍士(宋)
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義不全尸。
武昌門外千株柳,不見楊花撲面飛。
網(wǎng)友附注:以上幾首詩是在岳飛遇害之時,南宋平民和下層軍士冒死所作,在秦檜專權(quán)期間大興文字獄的艱險背景下,這些為岳飛鳴冤的詩竟能留存后世, 實為不易。
燕風(fēng)過趙曰:愛國軍民齊下淚,中原興復(fù)可問誰?
吊岳飛
胡銓(宋)
匹馬吳江誰著鞭,惟公攘臂獨爭先。
張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
堪憫臨淄功未就,不知鐘室事何緣。
石頭城下聽輿論,萬姓顰眉亦可憐。
燕風(fēng)過趙曰:詩人把岳飛比作楚漢相爭時伐魏破趙、攻齊滅楚,最終被害于長安鐘室的韓信,然而岳飛與韓信最大的不同是:為國盡忠,為民仗義,大公無私,所以更能得到人民的擁戴。而作者胡銓本人就是一個愛國政治家、文學(xué)家,比岳飛大一歲,在任樞密院編修官時曾上書宋高宗,聲明“義不與(秦)檜等共戴天”,要求處斬秦檜等人,否則自己就赴東海而死,于是被貶廣州監(jiān)管鹽倉,后來又先后發(fā)配到新州(今廣東省新興縣)、吉陽軍(今海南省三亞市)。胡銓一生堅決站在主戰(zhàn)派一邊,反對議和,抗金愛國之心矢志不移。
書憤
陸游(宋)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實未聞。
劇盜曾從宗父命,遺民猶望岳家軍。
上天悔禍終平虜,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報國,尚憑精意祝爐熏。
(陸游《劍南詩稿》卷二十五)
燕風(fēng)過趙曰:“劇盜曾從宗父命”指的是當(dāng)金人南侵,北宋山河大片淪陷的時候,許多北方的農(nóng)民起義軍和民間武裝聽從愛國將領(lǐng)宗澤的指揮,為民族大義奮不顧身。“忠義民兵”這一稱號就是這一時期開始出現(xiàn)的,后來,在岳飛北伐的時候,“忠義民兵”給予了許多軍事上和情報上的支援。
感事
陸游(宋)
堂堂韓岳兩驍將,駕馭可使復(fù)中原。
廟謀尚出王導(dǎo)下,顧用金陵為北門!
(陸游《劍南詩稿》卷三十四)
燕風(fēng)過趙曰:“韓岳兩驍將”指的是愛國將領(lǐng)韓世忠和岳飛。陸游指出:當(dāng)今朝廷的國防與外交政策連東晉的王導(dǎo)都不如,王導(dǎo)還知道以淮水作屏障、以建鄴(即南京,又名金陵)為都城,當(dāng)今朝廷竟然拿往日的都城當(dāng)做國防前線,自己龜縮在臨安(今杭州),怎能不讓愛國的民眾義憤填膺!
夜讀范至能《攬轡錄》,言中原父老見使者多揮涕,感其事,作絕句
陸游(宋)
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
遺老不應(yīng)知此恨,亦逢漢節(jié)解沾衣。
(陸游《劍南詩稿》卷二十七)
南宋紹熙三年(1192)冬,陸游作此詩于山陰。范至能,即范成大。《攬轡錄》,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三月,范成大以特使身份出使金國,要求金把歷代皇陵歸還南宋,交涉無效,八月還朝。他把出使途中所寫的日記,取名叫《攬轡錄》。書中記載他過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時,遺民常向宋使痛哭、跪拜,傾吐他們的愛國情懷。
陸游由此百感交集,寫了這首詩。詩中揭露了南宋統(tǒng)治集團殘酷迫害抗金將領(lǐng)的事實,肯定了中原父老的愛國熱忱。此詩大意是指,在南宋初年,以奸相秦檜為首的賣國求榮派當(dāng)權(quán),抗戰(zhàn)派宗澤和岳飛等被排擠和受到迫害,淪陷區(qū)的父老雖不知這些可怕的事,但他們看到宋朝使者,也忍不住流淚。
燕風(fēng)過趙曰: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遺民思興復(fù),廟堂太無情!
建安葉紹翁題西湖岳鄂王廟
葉紹翁(宋)
萬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復(fù)堪憐。
如公少緩須臾死,此虜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塵空偃月,堂堂遺像在凌煙。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鴟夷理釣船!
燕風(fēng)過趙:作者葉紹翁深為精忠報國卻被無端讒害的岳飛痛惜,甚至因此冒出了一個偏激的想法:早知道最后被害于西湖風(fēng)波亭,還不如像范蠡那樣歸隱江湖!但是,岳飛聽到這句話,很可能不會同意,民族危亡之際脫身歸隱,作為一個軍隊指揮官,作為一個大宋子民,是多么大的恥辱!
六州歌頭 題岳鄂王廟
劉過(宋)
中興諸將,誰是萬人敵?
身草莽,人雖死,氣填膺,尚如生。
年少起河朔,弓兩石,劍三尺,
定襄漢,開虢洛,洗洞庭。
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
過舊時營壘,荊鄂有遺民,憶故將軍,淚如傾!
說當(dāng)年事,知恨苦,不奉詔,偽耶真?
臣有罪,陛下圣,可鑒臨,一片心。
萬古分茅土,終不到,舊奸臣。
人世夜,白日照,忽開明。
袞佩冕圭百拜,九泉下、榮感君恩。
看年年三月,滿地野花春,鹵簿迎神。
六州歌頭 淮西帥李忱和仍為書廟額
劉過(宋)
高皇神武,善駕駛豪英。
攘北狄,驅(qū)群盜,命天膺,救蒼生。
奈夢繞沙漠,隔溫情,屈和好,
召大將,歸兵柄,列樞庭。
公指汴京。威已振河洛,不顧身烹。
失一時機會,嗟左衽吾民,痛岳家軍,孰扶傾?
久沉怨憤,七十載,還復(fù)遇,帝王真。
表遺烈,錫王號,日照臨,激士心。
始識安劉計,寧禍已,是忠臣。
我乘傳,訪壁壘,想精明。
英氣凜然若在,仍題匾,昭揭天恩。
笑原頭荒草,一死不能春,交怨天神。
燕風(fēng)過趙曰:劉過者,陸游、辛棄疾之友也。
觀岳侯石像
薛季宣(宋)
萬死何知獄吏尊,威名蓋代古難存。
二桃豈以功高賜,一舸不容身退論。
幾見飲江思道濟,繆為圖像肖王敦。
沉碑千古蛟川恨,付與無窮客斷魂。
<秦檜專權(quán),侯祠初毀,道士不忍壞候像,沉浸溪中,因得不壞.>
(注:侯指岳飛,岳飛生前曾被封為武昌郡開國候)
燕風(fēng)過趙曰:“一舸不容身退論”!只能同舟共濟,共拒外敵!
觀岳侯石像
劉仙倫(宋)
昔年槌鼓事邊庭,公相身為國重輕,
四海幾人思武穆,百年今日見儀形,
筆頭風(fēng)月三千字,齒頰冰霜十萬兵。
天亦知人有遺恨,定應(yīng)分付與中興。
和岳王廟壁上韻
呂午(宋)
當(dāng)年誰說岳家軍,紀(jì)律森嚴(yán)孰與鄰。
師過家家皆按堵,功成處處可鐫珉。
威名千古更無敵,詞論數(shù)行俱絕塵。
擬取中原報明主,亦勞余刃到黃巾。
<祁閶西一舍有庵,曰東松。紹興初,岳鄂王提兵經(jīng)吾郡西上,士卒秋毫無犯,夜宿人門外,足不敢一越限內(nèi)。嘗憩是庵,留題。>
燕風(fēng)過趙:岳家軍,八路軍、新四軍之先聲也。
武昌
蘇泂(宋)
南樓絲管日紛紛,一帶春江浸碧云。
遺老相逢問年幾,白頭閑話岳將軍。
燕風(fēng)過趙曰:委曲求安逸,昏然棄國民!
岳武穆王墓
王英孫(宋)
埋骨西湖土一丘,殘陽荒草幾經(jīng)秋。
中原望斷因公死,北客猶能說舊愁。
題岳忠武祠詩三首
袁甫(宋)
兒時曾住練江頭,長老頻頻說岳侯。
手握天戈能決勝,心輕人爵祗尋幽。
堪嗟爝火當(dāng)時滅,誰信長川萬古流。
機會莫言今到手,卻愁無飯飽貔貅。
背嵬軍馬戰(zhàn)無儔,壓盡當(dāng)年眾列侯。
先輩有聞多散軼,后生誰識發(fā)潛幽。
傷心咄咄權(quán)臣事,滿眼滔滔債帥流。
槌剝到今渾似鬼,向人休說是貔貅。
當(dāng)年老檜肆欺謾,忠武哀哉抱寸丹。
賴有皇天為吐氣,豈無青名更誅奸。
字留陳跡何年泯,煙鎖空山盡日間。
世事關(guān)心眠不得,今朝下涕為潸潸。
謁岳王墳
鄭超(宋)
我來拜謁岳王墳,松柏蒼蒼上宿云。
臣子報君終一死,權(quán)奸賣國欲中分。
鷹揚當(dāng)日誰能及,雁叫中原不可聞。
石馬石人山寂寂,英雄于此憶將軍。
初入淮河四絕句之二
楊萬里(宋)
劉岳張韓宣國威,趙張二相筑皇基。
長淮咫尺分南北,淚濕秋風(fēng)欲怨誰。
題曹仲本出,自素天仗以下皆紀(jì)畫也
楊萬里(宋)
德壽宮前春晝長,宮中花開宮外香。
太皇頤神玉霄上,都人久不瞻清光。
今晨忽見肅天仗,翠華黃屋從天降。
一聲清蹕萬人看,天街冰銷樓雪殘。
北來又有一紅繖,八鸞三騑金轂端。
輦中似是瑤池母,鳳舄霞裳剪云霧。
太皇望見天開顏,萬國春風(fēng)百花舞。
乃是慈寧太母回鸞圖,母子如初千古無。
朔云邊雪旗腳濕,御柳官梅寒影疏。
向來慈寧隔沙漠,倩鴈傳書鴈難托。
迎還騩馭彼何人,魏武子孫曹將軍。
將軍元是一縫掖,忽攘兩臂挽五石。
長揖單于如小兒,奉歸慈輦?cè)缯壑Α?BR> 功蓋天下只戲劇,笑隨赤松蠟雙屐,飄然南山之南北山北。
君不見岳飛功成不抽身,卻道秦家丞相嗔。
燕風(fēng)過趙曰:楊萬里一生力主抗戰(zhàn),反對屈膝投降,他在給皇帝的許多“書”、“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陳國家利病,力詆投降之誤,愛國之情,溢于言表。
鄂王墓
貫酸齋(宋)
劍戟橫空殺氣高,金兵百萬望風(fēng)逃。
自從公死錢塘日,便覺江山把不牢。
岳鄂王墓
董嗣杲(宋)
將軍魂夢繞旌旃,偃月謀成尚忍言。
一旦風(fēng)波誰左袒,八陵荊棘自中原。
更無雁帶邊頭信,惟有天知地下冤。
郁郁棲霞霞外樹,墓門不掩鸛雀喧。
春步岳園二首
董嗣杲(宋)
暖風(fēng)晴日艷芳天,獨客心情不忍言。
何處有花春掠眼,金陀坊里岳家園。
將軍墓域在杭州,如此家園入夢游。
誰惜再傳無嗣續(xù),至今匙鑰屬官收。
(廬山集)
岳鄂王墓
徐集孫(宋)
百戰(zhàn)收功指顧間,岳家軍令重如山。
班師似出高宗意,逢惡徒成秦相奸。
往事不成空浩嘆,黃鸝無緒自間關(guān)。
金戈鐵馬縱橫地,古廟猶存落照間。
古木號風(fēng)抱不平,百年忠義日爭明。
墳前人馬空存石,何似當(dāng)時聽用兵。
(竹所吟稿)
岳王祠
林景熙 (宋)
寥落一抔在,英雄萬古冤。
孤忠懸白日,遺恨寄中原。
樹老殘霞澹,塵深斷碣昏。
東南天半壁,往事泣寒猿。
水調(diào)歌頭 題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樓
戴復(fù)古(宋)
輪奐半天上,勝概壓南樓。
籌邊獨坐,豈欲登覽快雙眸。
浪說胸吞云夢,直把氣吞殘?zhí)敚鞅蓖裰荨?BR> 百載一機會,人事恨悠悠。
騎黃鶴,賦鸚鵡,謾風(fēng)流。
岳王祠畔,楊柳煙鎖古今愁。
整頓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為酬。
杯酒不在手,雙鬢恐驚秋。
讀岳武穆王傳
吳龍翰(宋)
鬼蜮為妖天地昏,將軍那可一朝存。
泰山頹喻哲人死,東海旱為孝婦冤。
當(dāng)日主和甘下策,到今無計復(fù)中原。
清風(fēng)凜凜一編史,拭盡英雄幾淚痕。
讀岳鄂王行實編年
胡仲參(宋)
飛鵠來何意,英雄此日生。
山河張膽氣,宇宙載風(fēng)聲。
一片堂中紙,千年身后名。
至今墳上木,猶作不平鳴。
題祁門岳王廟
方岳(宋)
神京鱗介腥衣裳,三精霧塞天地光。
鼬啼鼯嘯紛披猖,中分宇宙尊犬羊。
誰其與者淪綱常,受計于虜扼我吭
王心凜凜天蒼蒼,以次束縛歸朝堂。
字南自北諾已償,焉用與虜為婿戕。
為讎報讎胡不臧,至今淮塹為河湟。
每觀王傳心催傷,怒發(fā)為立膽為張。
皇畀余邑于祁閶,聞王有像西山崗。
欲往從之潔予觴,簡書之言不我遑。
今且去此何敢忘,牲飛酒香時日良,
金戈鐵馬山茫茫。
鄂王墓
陳允平(宋)
鄂王墓在棲霞嶺,一片忠魂萬古存。
鏡里赤心懸日月,劍邊英氣塞乾坤。
蒼苔雨暗龍蛇壁,老樹煙凝虎豹幡。
獨倚東風(fēng)揮淚客,不堪回首望中原。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hù)。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