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腸草
斷腸草,亦稱水莽草,蔓生,類金銀花,劇毒,人畜誤食半葉即無藥可解。此物于湘、鄂、贛、閩、浙、粵均有野生。據傳,死于斷腸草者,不得輪回,必再有毒死者始為“替死鬼”以代之。
昔楚人祝生于途燥渴思飲,誤飲“水莽鬼”寇三娘之斷腸草,至家門而卒。遺一幼子,妻不能守而改醮。祝母自哺遺孤,劬瘁不堪,朝夕悲啼。祝生于地下聞母哭,甚愴于懷,故攜鬼妻同歸。鬼妻,寇三娘也。三娘不慣操作,然承順殊憐人。由此居故室,遂留不去。女請母告諸寇家,寇家媼翁,聞而大駭,命車疾至,視之果三娘,相向哭失聲。媼視生家良貧,意甚悼。既歸,即遣兩婢來,為之服役;金百斤、布帛數十匹,酒胾不時饋送,小阜祝母矣。一日村中有中斷腸草毒者,死而復蘇,競傳為異。生曰:“是我活之也。彼為宿鬼所害,我為之驅其鬼而去之。”母曰:“汝何不取人以自代?”曰:“兒深恨此等輩,方將盡驅除之,何屑為此?且兒事母最樂,不愿生也。”由是中毒者,往往具豐筵禱祝其庭,輒有效。積十余年“為幽驅鬼”之功,上帝策為“四瀆牧龍君”。
自祝生“牧龍”去,人世之水莽鬼再行猖獗矣。
粵之高州有以“利源”為名者,于各處廣開財源,匯溪流為大海,終聚億萬資財于一身,終先富,得為先進生產力之典范。利源所經,錢流滾滾,青山為之脫衣,大地為之蛻皮,江河為之沸騰。然錢何以得自流焉?有疏通之人秉鋤為流而不舍晝夜也。彼秉鋤者,實為各處守土之地方。地方愿秉鋤為流,所圖,利源之疏通費也。
某財源處曰“八甲”,依三等九品推之,八甲,當為中上者流。故守此財源之黃某,非等閑之人也。僅三年,黃某得利源之“疏通費”三筆計三百五十余萬。所疏,皆利于源:一曰“購買木山(實為山之木)”,二曰“辦理施工證”,三曰“疏通有關政府部門以及當地之集體、村民關系”。利源八甲,先富者稔知白貓黑貓論,于貓情有獨鐘,每聚,必斃活貓于湯釜,精燉細煨,佐以輔料,細嚼慢咽,輕吹重吸,深得貓之精髓。奇之所在者,乃精于捕鼠之貓,竟具鼠之代表權也。
歲杪,利源赴八甲看“木山”畢,與黃某再食貓肉。利源狂飲貓湯,一碗半方下肚,抬眼倏見黃眉心紅記若隱若現,此水莽鬼之印記也!驚而戟指,似有言,然腸已斷矣。
夫秉鋤守流者,蓋必先具為虎作倀之賤骨,繼而必有落井下石之狼心,此乃水莽鬼置他人于死地而后生之“精華”所在也。
烏呼!斯利源者,曠世奇才,一貓兩吃,雖財源處處,隨身幾何?何不一效祝生,為他人驅鬼于泉下,積陰騭于后人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