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大哥翻造了蘇學士的“人生識字憂患始”,于是“人生識字糊涂始”了。不知為知之,糊涂人識糊涂字,“自己本是胡涂的,寫起文章來自然也胡涂,讀者看起文章來,自然也不會倒明白?!彪m則“除了故意大顯本領的講演之外”?!斑@‘胡涂’的來源,是在識字和讀書。”
“糊涂”本不打緊,然而做起文來,不免信馬由韁信口開河胡說八道了。于是,撒謊也就跟著來了。“人生作文撒謊始”是我翻造的?! ?/p>
孩子的成長歷程大概是這樣的:上學——識字讀書——糊涂——作文——撒謊。而教孩子寫作文的是語文老師,所以語文老師是第一責任人?! ?/p>
說“語文老師是第一責任人”,并不是說全是語文老師的責任。學者葛紅兵發表博文《誰在教中國人撒謊?》,一面說語文教師教中國人撒謊這話有點兒絕對,一面又把板子全部打給了語文老師,顯然有失公允。
中小學語文教育已引起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北大于2004年成立了語文教育研究所,由溫儒敏擔任所長,有一大批實力型學者加盟到語文工作的隊伍中來,如:陸儉明、何九盈、周先慎、錢理群、陳平原、曹文軒、蘇培成、沈陽、劉勇強、高遠東、吳曉東、杜曉勤、姜濤、孔慶東等。錢理群退休后還堅持到中學上課。盡管他們保持著謙虛的態度,溫儒敏自稱“敲邊鼓”、 錢理群笑曰“門外談”,但“對全國產生了具有核心作用的影響力”。溫儒敏認為,語文教育不是文人教育,而是人文教育。錢理群認為,語文教育要為孩子的成長打下精神的底子。
“在我看來,教育的本質就是將學生內心深處的善良、智慧等等這些最美好的人性因子激發出來,加以培育和升華,以此來壓抑人的內在的惡因子。——按照我的人性觀,人是善惡并存的。問題是我們要‘揚’什么,‘棄’什么。而善的激發,是需要一種愛心的?!薄 ?/p>
所以,這樣看來,教孩子寫“拾金不昧”的故事、“勇于助人”的故事、“愛國勝過愛家”的故事、“和落后父母斗爭”的故事,并不是教唆撒謊,而是對真善美的弘揚。持讀書就是為了香車美女的論調,在其本人那里,真是真,卻是丑、是惡,沒有把“最美好的人性因子激發出來”,反之,誘發了“人的內在的惡因子”。范跑跑一跑,跑丟了靈魂,暴露出當前道德缺失、精神干癟的一面?! ?/p>
語文是生活,作文“來源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學生的生活是兩點一線——學校、家里,整日埋在書山題海之中,已沒有了看花看月的興致。寫作文變成了比生孩子還痛苦的事情,先天不足,寫出來的東西味同嚼蠟。套路作文,束縛個性,形成“八股”, 匠氣跟進,敗壞胃口,于是就養成了說假話空話大話的毛病。每年高考作文,都會發現有大量的套路作文,事先背好的。1998年我參加高考,作文題目是《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結果就有很多考生把活得好好的父母給寫死了,把四肢健全的自己給寫殘廢了;以此證明自己多么堅強,戰勝了脆弱。
沒有生活,只好“為賦新詞強說愁”了。情感泛濫,追求華靡的文風,堆砌辭藻,華而不實。總想著“如何把文字寫得漂亮,怎樣用某些套式,加上某些漂亮的格言、警句、人生感慨、歷史掌故,等等”, 卻缺少思想內涵。溫儒敏一針見血的指出,“文筆”不是作文教學的第一要義。作文教學第一要務是文通字順,有一定的思想內涵,然后才談得上其他。孔慶東感同身受,“有些本科生甚至研究生,文采絢爛、口若懸河,但黑白顛倒、是非混淆,腦子里一團漿糊,這就不能說他的‘語文好’?!薄 ?/p>
我很向往陶行知的南京曉莊師范,一座沒有圍墻的學校,學生們就在做中學,學中做。我小時候一放學就要下田跟父母干活,有時還要請假,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于我深有體會。而現在看一些小孩子搖頭晃腦地背,吃飯吃零食的時候又什么都不記得了?!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就是作文的源頭?! ?/p>
不過,生活被現實擠壓,理想易在現實中破滅,常常出現“葉公好龍”式的愛與恨。2009年在近10萬份上海高考考卷中出現一篇滿分作文,這也是2006年以來上海高考惟一一篇滿分作文。據說這篇文章在閱卷中心組里被從頭到尾朗讀一遍,有些專家當場被感動,經過激烈討論,最終決定給這篇文章滿分。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篇作文呢?
原來考生把鄉村田園化,稱“他們從小生長在故鄉的青山綠水中,純潔的靈魂在田野里抽穗拔節”,文章講到:“記得一位記者問一個打工子弟學校的孩子,學成后是否會回到家鄉時,小姑娘毫不猶豫地說:當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點落下淚來,為他們的成長?!鼻嗄陮W者王曉漁指出:“在記者面前,這個小姑娘有沒有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她是不是按照預設的標準答案回答?在回到家鄉和留在城市之間,小姑娘能否自由選擇?作者沒有考慮這些問題,而是差點落下淚水,這種淚水是善良的,也是天真的,更是無力的。事實上,小姑娘根本沒有決定留在城市的權利,她對鄉村的選擇是被動的,甚至稱不上選擇,只是不得不接受這個結果。如果可以自由選擇,至少一半以上的‘他們’會選擇留在備受歧視的城市,而不是牧歌式的鄉村?!薄 ?/p>
“口”不能代表“心”,“手”又在美化“口”,提筆作文,也就謊話連篇了。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育理想與生活現實中,帶著鐐銬跳舞,沒有話語權,一切要聽充斥著官話、套話、假話、謊話“權力話語”。如此,教學生作文不撒謊也難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