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我的鳳姨

昏鴉 · 2010-11-07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古老的資江堤岸上一路蜿蜒路,沿著它橋北走到將軍廟一路向前行走,能看到遠處的會龍山,堤岸下石街兩邊古宅群落,吊樓,閣樓,青瓦連成一片,散發著濃郁的古鎮氣息。臨街的各式店鋪,行人攘攘,小販走夫賣菜的吆喝此起彼伏,熱鬧非凡。而緊挨著的堤岸上視角的另一邊,視眼卻是相當遼闊,天高云淡,天空如此蔚藍,霞光如此燦爛,色彩純美如畫,即便不是詩人也能感覺到那份詩意。
  再往前走就是將江水一分為二的郁郁蔥蔥,秀美靈性的青龍洲。外婆的老屋便在青龍洲對岸關王廟后的垸子里,長滿青苔的石階上老屋坐北朝南,很大很氣派,堂屋里屋有十好幾間。木板的閣樓是我們的最愛,常常在閣樓上玩躲貓貓。
  屋后是大片竹林,菜地,屋前有一地坪,屋的東邊有兩眼大池塘,中間一條小路相隔,前面的池塘養魚,后面的種著蓮藕與菱角,一到夏天荷花便開滿了池塘。
  外婆很精明能干,從她的五個兒女就能看出來。大女兒漂亮能干,早早嫁到城里做干起了個體。二女兒考上了北京人民大學,成為最令她驕傲的轟動鄉里的新聞。排第三兒子勤勞智慧,由一個當年拖板車的到包工頭到建筑商乃至如今小有名氣的地產商。小女兒呢也跟著老二做起了律師在京城混得不錯。
  唯獨老四,就是我的鳳姨。如今還在喂豬,種菜,賣菜。黝黑的臉,又瘦又小,著實看著心疼。
  我今天要講的就是我鳳姨的故事。或許她的命運非常普通,她確實是位平凡的默默無聞的人。即便我懷著最美好的情感把她寫在了文字里,也改變不了這一切。
  我對鳳姨很有感情,因為當年我和弟弟都是她帶大的,帶到6、7歲。甚至后來小姨的孩子也是放在她身邊帶到6歲才回北京上學的。不用說她身邊的我舅舅的孩子也要照顧,加上她自己的孩子,她就是我們家族的帶孩子專業戶。吃苦耐勞的勞動人民本色在她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鳳姨羞澀膽小,逆來順受的性格,可能源自她排行居中的緣故——既沒有老大的權威,又沒有老小的受寵。家務活干的最多,也沒有多少空間接受教育學習文化。但是,大自然賦予她最本質的潛力,那就是善良。也許熏陶在這樣的自然環境,在日復一日的勞動中她感受的風景的優美,她的思想境界,純美得有如音樂與詩歌,。她就是不會表達,但這種藝術的細胞確是深深地印在她的骨子里。她以為那些只是為她所景仰,卻并不知道自己本身就是。
  記憶中年輕時候的鳳姨雖不算出眾漂亮。但穿著格子裙,小巧娉婷,依稀有山口百惠的影子———那個年代不管誰時髦可能都有點類似,服飾,發型。因為當年日本劇流行的緣故。
  鳳姨出嫁了,婚姻也算完滿,對方在市中心的大渡口百貨商店當經理。年紀稍大個子不高,有文化分子的基因,能說會道。雖然有些愛顯擺——城里人的通病,本質卻很老實本分的人,
  新房就在百貨商店二層。流行的家具,沙發,地板是流行的紅漆。墻上掛著碩大的婚紗照,精美的壁燈,桌上逼真的朔料假花,鮮美無比,在八十年代,也算考究了。
  我以一個猜測的心態衡量,在那個年代,鄉下姑娘到百貨商店當營業員,盡管是臨時的,也不可謂沒有跳龍門的意味。但膽小甚微的鳳姨并沒有因此快樂,反而平生第一次嘗到了壓抑自卑的滋味。她過于拘謹,接待顧客總不能做到落落大方,學東西也總是難以開竅。這更加加劇了那些女同事們在背后的冷嘲熱諷,說三道四。國有企業的員工最熱衷也最擅長這一套了。
  盡管說鳳姨不知道為什么城里人總優越于鄉下人。但她的單純與善良讓她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內心,面對一切外來的壓力,暗中歧視的目光,任由自己的內心一次次地受傷創,從不記恨,總是逆來順受,從來不與之抗爭。
  記憶中鳳姨敞開懷,給嬰兒喂奶的樣子,極其圣潔。幸福滿足的光暈頭一次那樣完完全全展現在她的臉上——因為她頭一次在城市里感覺已不再孤單。母性的力量讓她無比地盼望,孩子日后能成為自信,優雅的人上人。
  因為是生的是女兒,婆婆借此刁難,總是指桑罵槐,不冷不熱。鳳姨平常最為溫順,但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沒料到,原來城里人也是紙老虎,欺軟怕硬。一但你豁出去了,她反而蔫了。幾個回合下來,竟然也磨煉出了些膽量。從此在家庭中,總算腰板硬實了許多。
  日子在鍋碗瓢盆的叮當,孩子的啼哭中飛逝如走,可不到兩年,國營的商店竟然倒閉了!
  社會正悄悄進行著大變革,城里人的日子也變得不再安逸,不少工廠重組,倒閉,工人也開始下崗了。這對于她的丈夫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無異于晴天霹靂。茫然的隨大潮———外去打工的吸引,也同樣的考驗這個家庭。
  外面上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齊秦的歌唱出了一個時代的縮影。鳳姨正是帶著憧憬與希翼,同丈夫與女兒一同來到祖國的首都——北京投靠二姐來了。二姐與二姐夫,恪守待客之道,游景點,吃麥當勞。該玩的都玩了。磅礴大氣的京城的繁華讓鳳姨一家如同做夢一般,見識了外面的世界。
  不久,在天安門廣場上,花光了積蓄,夫妻兩轉讓到了一個報亭,賣飲料、地圖之類。這在當時,可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啊,真是信心滿滿準備大干一場。露天的廣場陽光猛烈,餐風露宿,鳳姨又帶孩子又做買賣,還沒有完全適應下來呢,可沒想,沒多久,天安門廣場上所有的報亭便拆掉了。
  至今鳳姨依然耿耿于懷,總念叨說。北京就是不知道哪一天一個政策下來,說拆就拆的地方。我能想象,她所遭受的心靈上惶惶然,恐懼,無奈,感覺自己多么渺小,無助。
  鳳姨從北京回來的那一天,我恰好在外婆家。天還沒有亮,忽然聽見鳳姨的聲音,咣當響的行李:媽媽誒!開門啰!我們回來了!
  那時交通尚不發達,下了火車要坐客運,從車站到家要步行很遠很遠。當然在鄉下這最平常不過了。而令我驚訝的是,鳳姨的聲音是如此歡快,清脆悅耳,充滿希翼與活力。一點沒有勞累與悲傷的影子。
  也許,在她的潛意識中,她是希望回來的。盡管她嫁到了城里,甚至遠到過首都,卻并沒有能在城里立住腳,這些經歷沒有帶給她多少自豪感與自信,相反是無盡的對自己的否定與自卑!還是這里好啊,這里才是真正屬于她的地方,這里能給與她內心渴望的安全感與歸屬感。
  看,雞群歡快地在地坪里啄食,菜地里一片郁郁蔥蔥,釀酒師傅正甩開膀子在堂屋中翻動熱氣騰騰的釀酒的谷糟,空氣中彌漫著特殊的香味,她呼吸著這這樣的自由,真實的空氣,溫暖而熟悉的感覺向她襲來!她回來了!帶著無限的感慨,帶著丈夫與孩子,回到了鄉下娘家!
  外婆家是殷實的,從此繁瑣的家務的重擔便壓在鳳姨身上,外公釀酒,酒窖師傅徒弟,加上舅舅還未分家,一家大小十幾口人吃飯。光是一日三餐便是很大的工程。鳳姨整日里就像個長工般忙活于灶臺上下,房前屋后。盡管舅娘不太好相處,但這些委屈與勞累相比起外頭的沒著沒落,對她來說已算不上什么。
  至此,她的旅行回到了生命的原點。她沒有能走出去,相反,除了年幼的女兒外,還帶回一個沒有干過粗活的城里丈夫,這個角色的轉換真的很有跨時代感和戲劇性。這位口頭表達能力很強,實際能力并不很強的百貨商店的經理。從此在酒窖里干起了體力活,多年后沒有人能把他和鄉下人再區分開來。
  隱忍與磨難總是最具改變力,他們很快融入這個大家庭,仿佛一開始便是這樣一般。
  外婆相當具有包容力,沒有埋怨,只寄予她安慰。表面上一切很安靜,但這并不能改變鳳姨內心所泛起的羞愧的波瀾——她把這一切歸咎于她沒有本事,沒有文化。
  大姐那么風風火火干練的本領,二姐那樣聰明能學有所成。她們的成就多少影響了她的人生坐標,她暗暗下了狠心,無論自己受多少委屈也好,受多少罪也好,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才,將來有本事有文化,堂堂正正,被人瞧得起,走到城里也不比任何城里孩子差!!!相對與鄉里鄉親來說,她切實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畢竟她是出去見過世面的。
  或許鳳姨悟到了自己性格膽怯的原因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鼓勵與肯定太少。在對孩子的培養上她傾注了百分的關愛與鼓勵!!孩子在北京時剛好開始學說話。于是她堅持女兒講普通話!這在湘北的鄉土風俗來說,顯得那樣不同凡響!!5歲時便學習二胡,寒來暑往,周周上課,從未間斷。一輛舊自行車,搭載她嘎吱在鄉間的堤壩上。小小年紀,就會拉上一首首動聽的《東方紅》,《南泥灣》。不知贏得多少鄉親們的稱贊。
  時光飛逝如箭,在這十幾年的光陰里,鳳姨日復一日,辛苦勞作,看著女兒一日日的成長,內心卻無比的充實與欣慰!
  社會悄然的變化正改變著一切。首先說學藝術的孩子越來越多,學費越來越高。名目繁多,城里的孩子,可能是花父母工資的小部分去學藝術,對于鳳姨那是辛苦勞作的血汗錢,幾乎是全部!!而后來只有靠借債!不消說鳳姨這些年,怎樣勤儉,辛勞,舍不得一切吃穿用度好不容易蓋下的房子至今還裸著墻。只為了給老師的不菲學費。去省城的車馬生活費,各種考前培訓,買昂貴的專業二胡。可憐的鳳姨一度傷透了腦筋,她怎么能懂這一切的根源其實是日益畸形發展的藝術高考,你為刀俎,我為魚肉。只有套得更加勞靠,被剝削得更加徹底的份!!我不愿過多的描述,大家盡可能去想象,罄竹難書形容也不為過。
  其次最令人難過的是,曾經一度對小佳佳贊賞有加的鄉親們,眼看一個家庭因為學藝術而變得貧困,都忍不住暗地嘲笑,當面給她潑涼水。面對風言風語,鳳姨出奇的表現堅定。一種對美好向往,使得她苦行僧般的生活注入了思想的光輝,是她堅守前進的動力,她深信,現在盡可瞧不起她,有一天大家會來羨慕她的!
  在這些年間,城郊也在悄然發生著巨變。大家紛紛辦起了民營企業,挖沙的挖沙,開磚廠的開磚廠,拉鋼絲的拉鋼絲,大卡車一趟趟地拉活,揚起大片的黃土。熱火朝天,天翻地覆。鄉親們都思路大開,到處是裸露的黃泥,一眼眼的池塘填埋掉,一座座房子蓋起來。菜地沒有了,辦起了預制板廠,采石廠等等。
  與這火熱截然相反的是,大堤因為年年水災,不停地往上加高。沿河堤的人家全部拆遷了。青龍洲沒有了人煙,一邊隔斷把江水都填埋截留了,成了一彎死水,你走在那曾經的美景里感覺到無比凄涼,到處蕭條破敗,滿目瘡痍。
  但確實大伙錢袋都滿了,都勤勞致富了,那些成績差,沒文化的孩子一個個都出落得財大氣粗,牛氣得很。讀書無用,賺錢才是硬道理的風氣,盛行無阻。在這個只有錢為尊的時代里,周圍那些靠著改革的春風富裕起來了土八路般的人物。鳳姨對孩子的培養,對美好藝術付出,向往與景仰,這一切此刻只是人們眼中的笑料!!而她埋頭在菜地干活的的樣子竟然也那顯得寒酸!不合時宜!可憐!沒文化的他們總是加載輕描淡寫地顯擺他們的財富,心安理得,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讀書有么子用?學這樣學那樣有么子用?都是燒錢!!讀完就是待業!”
  鳳姨更加沉默寡言了,臉更黑更瘦了,飽經滄桑。她還在為女兒考上藝術學院的巨額學費發愁。即便不吃不喝,吃再多苦也不能頂用啊。她只有更加拼命的勞作!!仿佛勞動能舒緩麻痹她高壓的神經。!可能她無法理解,為什么她如此努力,還是跟不上時代?為什么她反而不如人?這是怎么了一個個成為了老板,頤指氣使的指揮家?他們都沒有念過書,怎么都成了人上人?難道不是靠讀書靠知識改變命運的嗎?
  她心里唯一的希望還在,一團小小的火苗支撐著她的生命之焰。她的詩歌,她的音樂,有人已代替她去追尋。這是一種對生活的美好態度,還有什么更偉大的藝術家,能熱愛藝術到傾其所有把她一生的勞動成果當成祭臺上的供品呢? 這就是我的鳳姨,如今還在喂豬,種菜,賣菜。黝黑的臉,又瘦又小,著實看著心疼的鳳姨的故事。 
        她種的菜,甚至連捆綁碼放都非常精細化與講究,而且沒有農藥化肥,在如今雞蛋都含有激素與二惡英,吃什么都不放心的年代,她幾乎代表了環保與可持續,代表著一種可貴的品質的堅守。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2.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3.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4.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5. 劉繼明|隨想錄(20)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10.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222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rrrr | 中文字幕黑人在线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专区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