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贊革命閃光諸橋梁
一、 葉挺獨立團攻取的汀泗橋:
雄跨咸、浦,建于古、修于今,勃勃英姿連廣宇;
喜收汀、泗,褒其名、揚其姓,姣姣美譽溢中華。
草履竟成功,福桑梓、利兒孫,辛苦丁公揮汗血;
鐵軍果奏捷,表心聲、抒志趣,歡欣郭老撰詩文。
直搗湘鄂咽喉,鏖兵三鎮,橋頭鼓雄風,獨立先鋒降魔傳捷報;
高舉炎黃旗幟,抗戰八年,河畔挫鏡氣,和平勇士打鬼奏凱歌。
二、 桑植賀龍橋:
斬浪劈波,三把菜刀三賀氏;
騰云駕霧,一身鱗甲一龍橋。
望軍旗,魂牽夢繞,步步徘徊,橋堍橋頭尋蹤跡;
思元帥,心往神馳,聲聲呼喚,村前村后覓影形。
桑植起兵、南昌舉義,進出廊橋,多次登臨多載譽;
陳家點火、江氏扇風,焚燒拱屋,幾番銷毀幾逞兇。
三、 首創教導隊的龍江狀元橋:
出軍事人才,教室操場成勝跡;
構自然風景,飛虹流水入畫圖。
兩會井岡山,樂見小橋經偉岸;
首創教導隊,歡呼文閣出將軍。
四、 井岡山會師橋:
橋跨大江,抑浪平波濃畫意;
碑鄰高閣,揚眉吐氣溢詩情。
掌槍桿、奪政權,握手橋頭聞笑語;
展鴻圖、成大業,開顏岸上見豐碑。
五、 第三次反“圍剿”大捷處尤源口橋:
虎踞咽喉,萬馬千軍難入隘;
龍蟋源口,丸泥一卒可封關。
憑十六字方針、一拳頭戰術,早安排兩路夾攻,大捷橋頭。喜盈盈人歡馬叫、虎躍龍騰,草木燎原星星火;
驅九千余卒子、三百里路程,沒想到八方挨揍,慘敗龍口。悲戚戚豕突狼奔、狐逃鼠竄,煙灰來跡縷縷魂。
六、 第四次反“圍剿”大捷處登仙橋:
置身玉宇瓊樓,粉底藍衫登仙境;
抬眼銀盤金鏡,紅光紫氣繞佛門。
詭計出獨夫、魔爪伸三路,耀武揚威,嶺下進攻張虎口;
良謀自兩位、大仗贏四回,出奇制勝,橋頭伏擊斷狼頭。
七、 長征第一橋——武陽橋:
豎樁、橫梁、鋪板,百姓齊心,芳草虹橋情切切;
頂袋、背簍、提籃,萬人空巷,長亭古道意綿綿。
何以這次失敗?問蒼天、詢大地,頓足捶胸,送別橋頭悲戚戚;
果然今朝凱旋!聽軍號、望紅旗,敲鑼打鼓,迎回鎮上樂陶陶。
八、 毛澤東詩贊的瀘定橋:
歷三百年風風雨雨,展雅態雄姿,匾額高懸昂氣宇;
經二萬里水水山山,抒豪情壯志,詩篇遠播抖精神。
森森崖壁、滾滾江流,險阻何妨,展翅鯤鵬一心凌大渡;
熊熊火光、紛紛彈雨,危難不懼,開韁騏驥萬里赴長征。
枕高山、橫大渡,經歷雪月風花,憶皇帝題書、疆臣監督、工匠牽連,喜盈盈鐵索九根、橋樓兩座;
通梵府、上京城,溝通東西南北,看命使來往、商賈交流、郵傳絡繹,歡暢江山一統,勝跡千秋。
九、 紅二方面軍飛奪的三關橋:
冒彈雨槍林,兩手作蹄爬索道;
穿火光煙霧,雙肩生翼上樓臺。
聲震三關,濤聲、號聲、沖殺聲,聲聲震大地;
色染二面,山色、火色、流血色,色色染長空。
十、 八路軍活動的蒼巖山樓殿橋:
打鬼步樓橋,奪路上山,簇簇紅霞籠勁旅;
祭靈登殿閣,獻花灑酒,層層紫氣撲蒼巖。
登三百級臺階,直趨蒼巖,贊嘆云封不鎖樓、月照無燈殿;
賞一千年勝境,朝拜廣福,驚呼寺聳開鏡拱、山扛敞肩橋。
十一、新四軍與韓德勤決戰的黃橋:
一戰固黃橋,新局打開蘇、魯、皖;
兩圍搖興化,殘棋了斷李、翁、韓。
注:李、翁、韓指國民黨頑固派李守維、翁達、韓德勤。
決戰于黃橋,仆仆風塵,策馬泛舟溱、曲、泰;
運籌在姜堰,昭昭日月,推心置腹李、陳、韓。
注:李、陳、韓指國民黨中間派李明揚、陳素運及愛國耆老韓國鈞。
決戰黃橋,有膽有識有功,求生存分敵友辨賢愚,一仗點燃星星火;
永載青史,無私無畏無悔,為獨立表忠貞揚義勇,千方著就片片紅。
、
十二、彭德懷指揮攻克的蘭州黃河鐵橋:
欲渡黃河,牽鐵索、系蘭舟,僉事朝朝聯喜鵲;
誓登白塔,舞紅纓、揮雪劍,將軍節節縛蒼龍。
河欲溝通,只要兩索念舟,耿耿三公謀方略;
城求解放,何需千軍萬馬,錚錚一將取長虹。
十三、美機炸不斷的鴨綠江鐵路橋:
抗美援朝,打虎過大橋,友誼常青虧志士;
保家衛國,殲狼登峻嶺,和平永綠賴英雄。
惡魔手段、強盜心腸,欲割咽喉,濫炸狂轟殘且缺;
志士情懷、英雄氣慨,誓保要道,連修趕造斷還通。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救鄰兼救已;
風凜凜、神奕奕,凱旋丹東市,保家衛國,編史亦編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