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歌會上的伊恩現象(原創)
忠言 /文
在中國紅歌會上,一位來自英國的“普通老百姓”伊恩,經過12萬人的海選進入海南唱區10強,而后又一路過關斬將,經過120進50,、50進30、30進20多輪廝殺,昂首挺進紅歌賽10強。
這些天,我幾乎每天必看紅歌賽,有時候晚7點30分的首播無法看,就等12時看重播,看完到兩點多鐘,但卻沒有絲毫的睡意,還要對歌賽過程、以及評委們對參賽選手的精彩點評來一番回味。
中國紅歌賽,經過數年的打造,已經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眾性歌詠平臺。今年的紅歌賽吸引了不少外國人士和海外華人華僑的參與。英國小伙子伊恩就是其中之一。還有一位美麗漂亮的美國姑娘唐伯虎也差點走進十強。
伊恩是一個頗具才華的青年,據說他精通五國語言,其中他的漢語幾乎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他演唱的紅歌是純而又純的紅歌,其中有《社會主義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人民志愿軍軍歌》、《游擊隊之歌》、《毛主席的書我在愛讀》、《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國際歌》等等。
看伊恩的演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他的演唱常常加上許多表演動作,表情十分豐富,而且詼諧幽默,但他的詼諧幽默不是調侃、不是逗樂,而是充滿真情實感地認真投入,他是在用心歌唱。這也許是他能夠打動一個個評委和眾多觀眾的原因所在。
伊恩說不知道為什么就喜歡上了紅歌。他曾在俄羅斯的莫斯科工作過,期間接觸了原蘇聯的紅歌,很喜歡,從此就開始搜集紅歌、學紅歌、唱紅歌。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伊恩對紅歌的戰斗精神、對紅歌的向上力量、對紅歌的昂揚旋律肯定是十分認同的,紅歌精神與伊恩的情感世界在產生共鳴。
歌為心聲。伊恩演唱紅歌不是為了名利,因為他不是演員、不是專業歌手,他只是一個歌者,一個勞動階層的歌者。其實,這也正是尹恩的魅力所在,當他進入10強時,是與第二次參加紅歌賽的實力強大且具專業水準的選手PK,但最終伊恩贏了,他讓純屬為獲獎而歌的熊思佳顯得十分渺小而尷尬。伊恩在很大程度上演繹著中國老百姓對紅歌的情感、對傳承紅歌精神的期待與褒獎。
看當今中國,文化樣式越來越豐富多彩,音樂界各種流派爭奇斗妍。但是滲入中華民族血液的歌曲當屬紅歌。紅歌,絕不是一般的歌,它是中華民族崛起之歌,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之歌,它是全國各族人民心聲的抒發。紅歌里有無數革命先烈的靈魂,有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
中國需要紅歌,尤其是當今的中國。因為將近一個世紀的歲月,革命勝利也有一個花甲,許多人把紅歌淡忘了,把紅歌精神淡忘了。淡忘紅歌精神的人不僅有當年的革命參與者、親歷者,也有他們的后代,更有遠離那個年代的不諧世事的年輕人。一些人已經走向或者開始走向紅歌精神的反面,他們厭惡勞動、鄙視甚至欺壓勞動人民;他們養尊處優、追求物質享受和感官刺激失去了精神支柱;他們表現出對強權和邪惡的懼怕,失去了革命者的戰斗意志;他們抑或是在變成一堆行尸走肉。
紅歌,無疑是有極高藝術價值又來自生活的歌曲,紅歌又不僅僅是歌曲,紅歌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伊恩現象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