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太:反對電視臺對人民的視覺侵略

電視臺對觀眾一直在進行視覺侵略,乃至視覺污染,或曰視覺侮辱,這種丑行,已經達到了令人惡心的程度。
首先是放肆地做廣告,占去大量時間,我在東南臺看電視劇《紅色搖籃》時,插播的廣告象小型電視片,幾乎近半個小時,煩死了。廠家宣傳了商品,是獲利的一方;電視臺收廣吿費,是獲利的一方;表演廣告者,既出名又創收,也是獲利的一方;只有廣大觀眾,是受害的一方,受辱的一方,被粗暴踐踏的一方,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硬塞給你看,因為他們往往要用電視劇勾著你,你要看電視劇,就得看他們硬塞給你的私貨。市場經濟社會,的確難以禁止做廣告,但應該有所節制,適當考慮觀眾情緒,豈可肆無忌憚,任意妄為?
其次是讓觀眾看一味應和低級趣味、心靈受污染的節目,遼寧臺趙本山那一窩子,開始還可以,現在已經越來越不像話,不斷弄些淺薄名人到那里胡扯,簡直在拿觀眾當猴兒耍,只要形式上的笑聲,不嚴謹過濾其中的內涵。過去我把趙本山吹得像一座大山,這會兒當了小品王了,封頂了,再演也是那樣兒了,我看他開始危險了,不是要摔倒,就是要走下坡路。很多臺也效仿,天津臺整了個郭德綱,整天沒事兒找事兒耍嘴皮子,統統都是小孩兒過家家那一套。河北臺有個小姑娘,長得還挺好看,主持的也算不錯,但內容經常讓人起雞皮疙瘩,前天她主持的節目,讓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兒唱起了“大阪城的姑娘”,當小孩兒上氣不接下氣地唱到“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我”的時候,臺下的父母不但不難為情,反而樂得滿臉開花兒,估計還可能是花錢上去的,電視臺你不花錢去不了。我就納悶兒了,這到底是對小孩兒身心健康有好處呢?還是對升華觀眾有好處呢?還是對教育思想有幫助呢?我真服了他們了。干電視臺的,缺乏新點子,干什么都一窩蜂,光光頭主持就不止一家,到處都有電燈泡子閃光,成了一道風景線,有意思嗎?
其三是放肆地談自己想談的問題,這種事兒多了去了,大抵是要給某個人或書做廣告,肯定是收了錢的。只考慮創收,誰考慮觀眾需要?中國文化有的是好玩意兒,不整,沒文化,浮躁的要命。
其四是電視人利用特權宣傳自己,比如同是給地震災區捐款,盡管電視節目主持人捐款不多,但鏡頭卻不落下,而且還挺醒目。比如朱軍捐的一萬塊錢,誰都看見了,顯而易見嘛。本來靠耍貧嘴已經混成了大名人兒,豬肝兒臉已經發紫了,還要不失時機地顯擺,太貪婪了,就不能給那些無名英雄們留點兒機會和空間。
最可惡的是袁騰飛那小廝,一個四六不懂的小青年兒,根本就不大認得毛爺爺,卻好像看著領袖長大的,瘋狂污蔑開國領袖,沒有毛主席,能有新中國嗎?這實際上是公然污染黨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嘛。全國這麼多電視臺,為何不大力宣傳毛澤東?他的語錄,他的著作,他的詩詞,他的功德,他的人品,他的情感,他的魄力,他的胸懷,他的圣跡,他的大愿,他的大智,他的大策,他的一切,哪一樣不感人至深?哪一樣不是人民大眾所歡迎的?人民喜歡的,你們不干,人民不喜歡的,你們硬塞,難道你們要與人民誠心對抗嗎?
電視臺成了誰的電視臺?想咋折騰,就咋折騰,全然不尊重人民大眾的視覺感受。當然,電視臺就像做菜,的確眾口難調,但你是不是認認真真地做,拿不拿客人當回事,客人還是能感覺到的,客人不都是只會喊“哇塞”的傻子嘛。多年實踐表明,根本沒拿人民當回事,逢迎政客,吹捧名人,迎合低級,顯擺自己,什么東西?
我是很少看電視的,知道不免要受辱,但有些片子又不能不看,諸如《紅色搖籃》、《亮劍》、《激情燃燒的歲月》、《籬笆、女人、和狗》、《闖關東》、《三國》等等。
不光是電視,電影也有作踐觀眾的問題,在同一個片子里,一個人演兩個角色或多個角色,純屬拿觀眾開涮,誰會認不出來?明顯假嘛,明顯降低藝術感染力嘛。為了表現自己啥都能演,戲路子多,不惜強奸觀眾視覺,真自私也,真放肆也,真無聊也。難道演員死絕了嗎?多如牛毛嘛,搶都搶不到一個角色嘛。既如此,何必造假?這就是演藝界里面的特權,演藝界里面的腐敗。
還有一條歷史經驗值得注意,大凡伶人張狂日,必是國家疲軟時,商紂王時如此,唐玄宗時如此,南唐后主李煜時也如此。在中國民生疲軟之際,宛如蛋殼似的巨款建筑,中國大劇院,卻別別扭扭地半臥在大會堂后院里,真乃“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也。嗚呼,此建筑傷風敗俗,實為不祥之兆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