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請大家不要誤會,這個群丑的“丑”不是說演員都長得很丑,而是說許多演員所飾演的角色是丑的。就說那個長得非常漂亮的宋丹丹、黃宏、范偉等等,他們本人并不丑,只是扮演的舞臺角色丑陋而已。
自從毛澤東主席逝世以后,工農兵的形象也先后都隨著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從文藝舞臺上被迫“退休”“下崗”了,那些飾演正義凜然、威武剛烈、機智勇敢、大公無私的英雄人物的演員也在舞臺上沒有了蹤影。但是,令人不解的是:那些扮演反面人物的演員們反倒吃香起來。比如飾演南霸天和黃世仁的陳強、飾演唐司令和胡漢三的劉某、飾演日本鬼子軍官和老地主的葛存壯、飾演敵情報處長的陳述等等,都曾經風行一時。后來連他們的兒子也有人沾上了父輩們的“丑光”而走紅了起來。例如陳佩斯和葛優二人,這些年來,一直在舞臺上、熒屏上“英勇”的活躍著。雖說他們本人也有一定的個人表演天賦,但是,如果他們沒有沾上老子的光,而只是某偏僻鄉村的普通老百姓,恐怕現在也是正在哪個黑廠或者黑煤窯里打工。真的是“父‘丑’子貴”啊!一個人,所出生的家庭地位不同,命運也就會有很大的不同的。過去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現在的社會證明了這一點,將來還會證明這一點的。有些人出了名,卻不承認這個客觀現實,吹噓什么主要是靠個人的天資和努力云云!那都是真正的扯淡。
我至今也想不明白?改革開放以來,一些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們在文化領域上得了勢、占了上風,可為什么在文藝舞臺上,也總是那些丑角們在一直伴隨著他們于始于終。難道是有什么天意在昭示著一些什么深刻的寓意嗎?
不信大家就繼續往下看:后來,那幾個飾演“反派人物”的老同志在臺上表現不動了,就又上來一些新的“丑角”。其中有我們剛才已經提到的葛優、陳佩斯、黃宏、宋丹丹,還有郭達、侯耀華、趙本山、潘長江以及現在的小沈陽等等,他們這些一個個以丑角為形象、或者是丑化農民的形象為主題的演員們一個個粉墨登場,并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受到了社會上一些人們的極度推崇。這是為什么呢?
如果大家的記性如果還好的話可以回憶一下,在不遠過去,我們的社會曾經是以推崇那些偉大崇高思想和高大的英雄人物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學習榜樣的。而到了如今,這些丑角們的言談舉止竟然會成為一種社會上的文化時尚和流行語。我們的胡錦濤總書記一直早大力提倡著讓他們去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而這種低俗的文表演和先進文化沾得上一點兒邊嗎?這種反常的文化現象真的是應該令人深思、發人深省啊!
以胡錦濤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上任伊始,就向全黨和全社會大力倡導“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向全社會大力提倡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大力弘揚社會正氣,嚴厲打擊歪風邪氣。使整個社會的正氣明顯的上升了很多,歪風邪氣整體下降了不少。與此同時,那些舞臺上的丑角們也開始有些不吃香了,他們失去了明確的諷刺的對象,已經開始感到有些無所適從了。特別是近幾年來,由于正確路線的實施和社會形式的發展。那些政治界、經濟界、文化界精英們開始退出社會舞臺了,這些丑角們也開始在陸續的退出了文藝舞臺。去年的春節晚會上,他們只是推出了“小沈陽”這個不男不女的角色作為他們的最后謝幕人,這些丑角們終于“黔驢技窮”了。
可以斷定,小沈陽不過是一朵形態怪異的曇花而已。他的身上沒有高尚的思想、沒有深刻的意義、沒有藝術的幽默、沒有鮮活的生活氣息、沒有淳樸和善良。他的表演除掉娘娘腔什么也沒有。只不過是耍一點令人發膩的噱頭而已。
我們不能全去責怪這些演員們,他們也只是隨社會和時代的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文化衍生物。他們的一時走紅,是充分的印證了“文化是政治在經濟上的反映”這一科學論斷的正確性。作為出色的丑角演員,他們以后還一定在舞臺上出現的。不過以后的出現絕對不會是象過去那樣只會嘲笑正義和善良,而是應該淋漓盡致地諷刺和揭露那些屬于真正的歷史小丑們過去在社會大舞臺上的種種丑惡表演,根據他們這些演員的藝術表演水平,他們一定會把那些精英們表演的非常形象和生動的。因為他們之間曾經有過親密的接觸。在不遠的將來,是一定會出現這種真正令人民大眾無比開心的滑稽節目的。
我給大家揭開謎底吧:等到以后我們的政治舞臺上把那些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的丑角都驅逐干凈了,我們的正面人物才回到我們的社會主義文藝舞臺上來。那些“文藝丑角”也才會到他們應該呆的位置上去。因為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他老人家說過:文化是政治在社會生活中的反映。這話是絕對不會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