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文藝新生

滾滾黃沙 獵獵紅旗——觀《橫空出世》

沉冰 · 2008-04-11 · 來源:電影新世界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滾滾黃沙 獵獵紅旗——觀《橫空出世》

作者:沉冰

我不厭其煩地反復提及這部所謂的內地主旋律電影,不是因為它出色的攝影、美術、錄音等技術層面的因素——雖然它的制作非常考究,曾戲言《橫空出世》就像《指環王》橫掃奧斯卡那樣橫掃了金雞華表——而是因為被其中真摯的情感打動,被演員準確的表演征服。
  
  (上)動人的情感

  激情

  一直很喜歡發生在建國前后的故事,總覺得那個年代的人很純粹,也只有那個年代的故事才會讓我熱血沸騰。
  激情,是影片打動我的首要元素。
  一部電影可以沒有親情,沒有友情,甚至可以無關愛情,但絕不可以沒有激情。在一片死氣沉沉萎靡不振的呻吟聲中,總該有一聲怒吼來振奮一下民族精神。這些男導演總算拍出一部有陽剛之氣的電影來了。
  影片在夸張的蓋章聲中拉開帷幕,畫面中是一份份沒有生命沒有感情的檔案材料。“你愿意一輩子隱姓埋名嗎?”簡簡單單一句話重似千斤。對于以陸光達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最大的犧牲不是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而是精神上的孤獨。如果陸光達不毅然決然地投身戈壁,也許他也會得諾貝爾獎。物質上的優厚待遇對知識分子來說并不重要,他們需要的只是一種肯定。而陸光達放棄了所有的榮譽和光環,放棄了家庭,連這聲肯定也放棄了。在放棄中有一種堅守,“一輩子隱姓埋名”。這是面對孤獨苦悶面對懷疑審查對祖國始終不改的忠誠。
  西部,一隊志愿軍在歸國途中神秘失蹤。如果說陸光達的犧牲是自己清醒地選擇,那么戰士的犧牲則是國家賦予他們的使命。
  茫茫戈壁,一支隊伍蜿蜒前行。隊伍中傳達著一句話:“不知道干什么,不知道到哪里去。”相對于偉大的國防事業,他們是一個個渺小的個體,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改寫著歷史。而他們無怨無悔,一樣地賣命,一樣地奉獻犧牲。此時傳來豪邁的音樂,一股悲壯的感覺在我心底油然而生。在這些無名英雄對祖國無條件的服從中自有一種崇高,一種更加純粹的崇高,這種崇高令我肅然起敬。
  無論是陸光達恪守信仰的理智,還是戰士忠于祖國的情感,到一聲巨響震驚全世界的時候,都化為發自內心的激動和喜悅。影片真實地再現了當年的情景,彌漫在歡呼雀躍的人群中的是當代人難以體會的堅定信念實現理想的單純的幸福。
  本片是有氣魄的,但不失浪漫。燃燒的激情被富于詩意地表達出來。主角馮石本身就是個詩人,他把原子彈工程比作寫大詩寫好詩,這種革命浪漫主義使他極具人格魅力。從“千古飛天夢,何日上九天”的翹首企盼,到黃沙漫天中的夯歌,再到蘑菇云升騰時的淚光閃現,革命激情化作鏗鏘的詩句洶涌而來。
  
  友情

  記得有人說過,比愛情更動人的是男人之間惺惺相惜的友情。這樣一部大氣的影片能用如此細膩的筆觸描述兩個男人的友情是我意料之外的。
  友情,是我觀影的意外收獲。
  兩人并非一開始就十分默契,他們有隔閡,甚至有爭執。他們的矛盾代表著知識分子和軍人在觀念上、作風上的種種沖突,這種沖突和兩人感情一波三折的發展使影片具有了戲劇性,也使友情成為本片的一大看點。
  第一次爭執,關于水。陸光達的一絲不茍和毫不妥協給馮石上了一課,讓馮石意識到與他合作的是認真嚴謹的知識分子,他馮石面對的是生死攸關的大工程。
  第二次爭執,關于是否起用違反規定的汽車團。我想這次是馮石給陸光達上了一課,他要讓陸光達明白,他手下的士兵不是冷冰冰的數據、機械,而是生死與共的兄弟。原子彈光靠技術是搞不出來的,還要靠戰士的出生入死,他們的赤膽忠心傷不得。
  這兩件事與其說是爭執,不如說是磨合。在磨合中,他們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著對方,被感染的同時也欣賞著對方。
  馮石開始對陸光達生活無微不至的照料也許只是對人才的一種憐惜。比如,為陸光達送去自家縫制的布鞋,準備好咖啡,讓車開得慢一點以便陸光達休息。而后來陸光達為馮石帶來《毛澤東詩集》,帶來下酒菜,則幾乎完全是朋友間的情分了。
  寒夜里爐火的茲茲聲中陸光達平靜的訴說,夕陽下馮石情難自已的傾吐,飛機上的相視而笑,人群中緊緊相握的手掌,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感到男人間心靈的對話原來也可以這樣的令人沉醉。
  
     愛情

    自從那年春節在北京臺一個電影專題中看到了夫妻大雨中重逢那場戲,我就再也忘不掉了。之后別人又多次對我講,我也多次對別人講這場戲,足見其感染力之強。
  愛情,是我觀影的全部動因。
  對言情劇不甚感冒,倒是常常對主旋律中的感情戲津津樂道,可能是因為我認為最好的言情往往在非言情中。愛情只有放在一個精心構建的背景下才顯得厚重、崇高,有了深度和高度的愛情才更有滋味,不會失之膚淺和蒼白。
  也一直很喜歡知識分子的愛情故事,志趣相投、心有靈犀,平淡溫婉卻不失學人的浪漫激情。就像陸光達和王茹慧這樣的學者夫妻,兩情相悅、志同道合。
  因為不是全片的主線,他們的愛情并沒有完整的故事,追求的是華彩段落的沖擊力。在麻省理工如何相知相戀無從想象。回想一下,他們的故事不過四個擁抱。
  第一個擁抱帶著陸光達長期不回家的歉疚,雖然他們分居是迫不得已;第三個是在作為臨時的家的窩棚里,昏黃燈光下的溫情讓人倍感溫暖,第四個是勝利時刻的含淚相擁;當然最難忘的是第二個。
  這次重逢最后一次相見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那次相見兩人中間還隔著衛兵,而且不僅僅是衛兵,忠誠信仰、階級斗爭等等太多的阻礙,但再多的障礙也隔不斷那情絲纏繞。
  相見前有很長時間的鋪墊,吊足人的胃口。當陸光達看見水中的妻子,王茹慧也看見雨里的丈夫時,他們反而都愣住了,王茹慧急急忙忙去找掉進水里的咖啡,在發現找不到時,一臉孩童般的沮喪,沮喪中似乎還帶著上次丈夫回家時沒為他準備好咖啡的自責。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情節設置,就像動人樂章前的休止符,所有的感情都在那一刻凝聚,然后再爆發出來。滂沱大雨、晃動的鏡頭、激昂的配樂都極具感情色彩。小小的咖啡罐差不多有催淚彈的功用。
  朋友怪我向她推薦的愛情故事太簡單,幾個擁抱而已。而我笑了笑說,一個擁抱足矣。
  
  (下)準確的演繹

  李幼斌

    我很高興在這部電影里看到了李幼斌許多的笑容:投籃命中時得意的笑、對馮石會心的俏皮的笑、望著妻子幸福的笑……這些笑容既如孩子般沒有一絲雜質又有智慧的靈光閃耀,它讓人相信正在微笑的這位男人只能是頭腦最復雜、心底最純凈的知識分子。
  僅從這些笑容就可以看出李幼斌在塑造陸光達時十分用心,更何況用心之處還遠不止于此。
  在風沙中觀測氣象表現出知識分子的嚴謹,飲酒時微微皺起的眉頭表現出知識分子的文弱,果決地否定蘇聯專家表現出知識分子的自信。
  打傘一場是耐人尋味的,其中透露的不光是陸光達的傲骨,還有一絲他作為知識分子的稚氣與直率。我想如果一位外交官遇到類似情形,可能會巧妙地反擊而不是自己站在雨中。
  我最欣賞的是李幼斌表演的含蓄。少有肢體動作,沒有夸張的表情,語氣平穩,感情內斂。但這些并不影響他表演的魅力。在李雪健的爆發力和陳瑾的投入的映襯下,他的含蓄反而異常突出。與眾人的歡呼雀躍相比,陸光達壓抑的淚水最令我動容。
  可無論是形象還是表演,李幼斌都延續了他慣常的硬朗風格,這就使陸光達和我們一直以來心目中的知識分子形象略有差距,觀眾和專家一時都難以適應。可以說這是他表演的不準確,不過不拘泥于傳統模式何嘗不是一種新意?這也算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陳瑾

  王茹慧戲份之少和拿獎之多形成鮮明對比。陳瑾笑稱:“我也不知道王茹慧有這么大魅力呀。”
  在這部影片中陳瑾將表演的細膩發揮到了極至。寥寥數場戲,僅憑體態表情就將知識女性的柔弱矜持與孤傲準確地傳達出來。陳瑾總能讓人誤以為她就是她所扮演的那個角色。
  看到分別已久的丈夫踉踉蹌蹌地走進家門,有一絲驚訝和不知所措,更有一絲憐愛和嗔怪;面對誤解,用隱忍和壓抑的微笑詮釋一名知識女性應有的素養;在丈夫的懷中,她癡癡地笑著,清高的外表下原來也有著連綿不絕的似水柔情。
  最為人稱道的是給老將軍上課的一場戲。全場戲她只有一句臺詞。王茹慧忐忑地走上臺階、走進教室,當她明白眼前的一切意味著什么的時候,她的眼圈微微發紅、喉頭微微顫抖,翻書的動作也因為緊張而變得不熟練。
  所有的表演在沉默中完成,非常細致,有層次感,我甚至可以聽到她急促的呼吸聲。而能用手演戲這一點幾乎可與《鋼琴課》的女主角媲美。
  也許就在這一刻,王茹慧已不知不覺抓住了觀眾、也抓住了評委,那些紛至沓來的獎項陳瑾受之無愧。王茹慧就有這么大魅力。
  
  豪華龍套

  高明因為之前和陳國星導演有過多次合作,所以這次甘當綠葉,友情出演了一個小角色。可回首老爺子漫長的演藝生涯,這個小角色卻在角落里熠熠生輝。
  高明是有官相的,這次飾演的老將軍也很有威嚴和震懾力。他老人家的勃然大怒讓馮石氣勢洶洶地來,灰溜溜地走。
  不過更迷人的是他那很有感染力的笑,那笑差點讓冷面李幼斌忍俊不禁。笑里透著一點狡猾,透著一點瀟灑,透著“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舉重若輕。一位深明大義的老將軍的魅力就在這笑里散發出來。
  老爺子的表演張弛有度、灑脫中自見功底。原來龍套也可以跑得這樣帥啊。
  另一位老帥哥在這部影片里才被我發現。他白發蒼蒼、風度翩翩,舉手投足間有革命家的風骨,甚至有些周總理的風范。后來我才搞清楚他叫張勇手,從年輕一路帥到老,堪稱“跨越半個世紀的偶像”。
  我不知道觀眾會不會注意到片中一個不起眼的演員——騰汝俊。這位不顯山不露水的影帝的表演非常貼近認真得有點一根筋、愿為科學奉獻終生的知識分子。他昂著頭全神貫注地聽陸光達講制造原子彈的構想,一絲不茍地記筆記,老土的眼鏡片還泛著光。這嚴謹得有些刻板的形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影片最高潮慶祝勝利的一刻,他的表演十分投入,比其他任何一位演員都要投入。
  這幾位豪華龍套讓我深深感到,大明星塑造的小角色在不經意間也會放射出燦爛的星光。
  
  終于等到了俏佳人降價的那一天,我樂呵呵地把《橫空出世》買來收藏,盡管那滾滾黃沙、獵獵紅旗,那激情與崇高、歡笑與淚水早已在我記憶中永存。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青木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4.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7.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8. 泰緬綁架更多內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9. 雙石|大勢已去,無力回天——西路軍基本解體
  10. 這或許是特朗普拿命競選的首要原因?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 |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 亚洲色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午夜视频黄 | 综合网在线观看AV网站 | 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