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周恩來對梅蘭芳的關心和關懷
沈鴻鑫
上世紀40年代后期,周恩來在上海思南路107號主持中共代表團上海辦事處的工作。他十分關心文化界的愛國人士,當然也很關心當時居住在上海的梅蘭芳。他經常讓他的堂弟周翕園去看望梅先生,同他談論國家大事。約在抗戰勝利后,梅蘭芳有幸會見了周恩來。但這一次是由他的朋友余賀安排的,余賀是中法大藥房的藥劑師,也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他是國民政府第一任衛生部長劉瑞恒的妹夫,早年與周恩來在天津南開中學是同班同學,他因認識梅蘭芳的好友李桂芬而又認識了梅蘭芳。這次梅蘭芳與周恩來的會見就在余賀家里進行的。周恩來非常熱情而誠懇,他對梅蘭芳說:希望你不要隨國民黨撤退而離開上海,希望你留在上海,我們歡迎你。梅蘭芳深表同意。隨后,上海地下黨又委派夏衍、熊佛西前去拜訪周信芳和梅蘭芳,希望他們拒絕反動派的脅迫,留在上海迎接解放。周信芳陪同夏衍、熊佛西,一起到梅的住處拜會了梅蘭芳,梅蘭芳深為共產黨的誠意所感動,他明確表示:“國民黨的倒行逆施失盡民心,我是哪兒也不會去的。”在中國光明和黑暗決戰的關鍵時刻,梅蘭芳、周信芳都作出了明確而正確的抉擇。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5日,他就接到上海市市長陳毅的邀請,出席了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談會。6月下旬,他又接到邀請,赴北京出席第一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在出發前幾天,陳毅對梅蘭芳說,周恩來副主席來電話說,毛澤東主席想請您在文代會期間唱幾場戲,不知是否可以?梅蘭芳說,當然可以。6月24日梅蘭芳和周信芳等登上火車北上,梅蘭芳還帶了行頭和幾個配角演員一起赴京。
7月2日至7月28日,第一屆文代會在北京懷仁堂隆重舉行,梅蘭芳受到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這是梅蘭芳第一次見到毛澤東。那天他回到招待所興奮地告訴夫人福芝芳:“今天我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毛主席是那樣的和藹可親,令人敬愛。周副主席對每位代表都十分關懷。周副主席對我說,三十年前,南開校慶,我們排演了話劇《一元錢》,北京文藝界曾邀我們來京演出。他說到這里,我想起來了,就說:您在《一元錢》里演一個女子。演過以后,好像我們還開了座談會。周副主席笑著說:對,雖然那是青年時代的事,但我們可以說是同行。”文代會期間,梅蘭芳演出了他的名作《霸王別姬》,毛主席等領導人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演出,演出結束謝幕時,毛主席同大家一起站立鼓掌。那天演出回來,梅蘭芳向家人激動地訴說當時的情景:“我一出場就看見了毛主席,坐在樓下第五排中間。他穿的是短袖白襯衫,神采奕奕地觀看了演出。說實在話,這個戲我演了1000多場,都沒有今天那樣淋漓酣暢。”文代會將閉幕,周恩來接見時,希望梅蘭芳回到北京工作,并囑咐有關方面做適當的安排。
1949年9月下旬,梅蘭芳又與周信芳、程硯秋、蓋叫天、袁雪芬等一起應邀從上海赴京出席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梅蘭芳作了大會發言。10月1日,梅蘭芳參加了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城樓上,他再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
這一段時間,梅蘭芳經常來往于上海、北京之間。1950年冬,在第一屆全國戲曲工作會議上,周恩來講話后舉杯祝酒,首先與梅蘭芳碰杯。1950年12月31日晚,梅蘭芳率劇團到中南海懷仁堂為中央首長演出《金山寺、斷橋》,梅蘭芳飾白娘子,梅葆玖飾小青。第二天元旦,梅葆玖繼續到懷仁堂演出。周恩來對梅蘭芳說:“除夕看老一輩藝術家,元旦看青年一代,你來看戲,一定很高興吧!”在休息室里,梅蘭芳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含笑對他說:“昨天看了《金山寺、斷橋》,你的白娘子扮相與眾不同,想得很妙,渾身穿白,頭頂一個紅繡球。”梅蘭芳聽了很有感慨,他想,毛主席看戲可真仔細!這么多年了,從沒有人談起過白娘子的扮相。的確是費了很多時間來研究,才改成現在這個樣子的。
1951年3月,梅蘭芳奉命到北京籌建中國戲曲研究院。特地在琉璃廠榮寶齋訂裱了空白的宣紙冊頁,分送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領導請求題詞。周總理送來的親筆題詞是:“重視與改進,團結與教育,二者不可缺一”。3月下旬,毛主席派鐘靈同志送來親筆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并題寫了“中國戲曲研究院”的門匾。梅蘭芳發現毛主席并未寫在送去的冊頁上面,就問鐘靈同志是否紙不好,所以換了。鐘靈告訴他,主席第一次是寫在送去的冊頁上的,但不夠滿意,就換紙再寫,這一張是第三張了。梅蘭芳琢磨著毛主席的題詞,對福芝芳說:“毛主席曾對延安平劇院提出推陳出新的指示,這針對的是京戲改革。現在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毛主席題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這個口號提得好。過去有些人認為京劇是老大哥,我就覺得不合適。中國有那么多地方戲,都有它的特色,應該按照百花齊放的方針,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1951年4月3日,中國戲曲研究院正式成立。梅蘭芳被任命為院長,程硯秋、羅合如、馬少波為副院長。當天,在北京的大眾劇場舉行了隆重而熱烈的成立典禮。從此,梅蘭芳調北京工作,隨后他的全家從上海遷回北京,定居于護國寺街1號。
上世紀50年代初,梅蘭芳萌生了參加共產黨的意愿。梅夫人福芝芳在《憶蘭芳》一文中曾說:“蘭芳參加革命后,曾經對我說:我希望成為一個共產黨員,但現在還不夠條件,要進行思想改造,我是從舊社會過來的,思想改造是非常重要的。1957年蘭芳赴西北演出,離京前,他表示,這次巡回演出歸來,準備申請入黨。回京后,蘭芳就積極寫入黨申請書,寫自傳”。周恩來、陳毅、周揚等領導同志都具體關心過梅蘭芳的入黨問題。周恩來得知梅蘭芳提交入黨申請書后,便向中國京劇院黨委書記馬少波說:“1957年程硯秋同志入黨,我做了他的介紹人,今年梅蘭芳同志入黨時,如果他有此要求,我也愿意做他的介紹人。”馬少波把總理的意思告訴了梅蘭芳,梅蘭芳懇切地說:“總理關心我,我很感動,總理做硯秋的入黨介紹人,我也感到光榮。但是我想文藝界像我們這樣的人很多,如果大家入黨都由中央領導同志做介紹人,那就負擔太重了。我是一個普通人,不應特殊,最好找最了解我的同志做我的入黨介紹人。所以我希望您和張庚同志做我的入黨介紹人,這樣可以經常幫助我。”隨后馬少波向總理匯報了梅蘭芳的想法,總理十分贊許,他說:“梅蘭芳同志思想境界很高,真是一個好同志。”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考察,1959年3月16日,梅蘭芳經批準,光榮入黨。7月上旬,毛澤東主席得悉梅蘭芳入黨的消息后,特地打電話作了具體指示。
1961年7月,梅蘭芳病了。其實1960年梅蘭芳就有病了,福芝芳回憶說:“蘭芳從1960年起,覺得胸間隱隱作痛,以為是胃病。”只是拿些治胃病的藥來服用,照樣還是辛勤地工作著。直到1961年5月,梅蘭芳還在登臺演出,5月31日,他率領梅劇團到北京中關村,為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演出了《穆桂英掛帥》。演出結束,謝幕時,中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登上舞臺,與梅蘭芳熱烈握手,祝賀他演出成功,并合影留念。幾天后,梅先生收到科學院送來的合影照片,他還興奮地在照片上題寫了演出的年月日及小跋:“是日觀眾情緒熱烈,而余演來亦酣暢淋漓也。”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次竟是梅蘭芳舞臺生涯中最后一次演出。
1961年夏天,梅蘭芳又感到胸部不適,后到北京阜外醫院治療,據醫院檢查是心絞痛,冠狀動脈硬化。當時就要留院治療,但沒有把病情全部告訴梅蘭芳,所以他不愿住院。第二天,文化部藝術局負責同志親自到梅蘭芳家看望,希望他停止對外一切活動,按時去醫院治療。7月30日下午,梅蘭芳心絞痛突發,進阜外醫院住院搶救。文化部副部長齊燕銘在會議席上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打電話給北京各大醫院的內科主任醫師,請他們馬上到阜外醫院會診,并親自趕到醫院主持。醫院施行急救,并經首都醫學專家會診,確定為急性冠狀動脈梗塞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癥。決定采用中西醫合作的方法救治。
8月4日,正在北戴河開會的周恩來總理聞訊后特地趕回北京,到阜外醫院探視梅蘭芳。他對梅蘭芳說:“我在北戴河開會,聽說你得了心臟急病,住院治療,特地趕來看你。”梅蘭芳說:“這大熱天,驚動您,我心里很不安。”接著,總理坐在床邊給梅蘭芳號脈,他說:“我懂一點中醫,你的脈象弱一點,要好好靜養,好在你會繪畫,出院后,可以消遣。”梅蘭芳說:“這次新疆有一條鐵路落成,約我去參加慶祝通車典禮,飛機票都買好了,可是怕走不成了,真是遺憾。”總理安慰他說:“等你病好了,愿意到哪里就到哪里,國內國外都可以去。”總理怕談話太多累著梅蘭芳,便起身告辭,梅蘭芳想撐著坐起身子,總理輕輕按住了他,說:“心臟病,就要躺在床上靜養,不要起來。”隨后,總理對醫生們說:“你們平時就注意我們中央領導同志的健康,像梅院長的病,應當早就發現。這次經過搶救,希望能轉危為安,你們要用心護理。”總理臨走時又對梅蘭芳說:“我明天回北戴河,下次回來再來看你。”
在阜外醫院,經中西醫悉心治療,并加強護理后,梅蘭芳左心衰竭的病情一度略有好轉,梅蘭芳還想著要去新疆,他原來是與姜妙香約定8月8日乘飛機去烏魯木齊的。但是,由于梅蘭芳心肌梗死的范圍相當大。8月8日清晨4時許,病況突然惡化,心臟停搏,呼吸停止,雖然全力搶救,終告無效,一代大師于清晨5時與世長辭,享年67歲。
摘自2007年9月20日《人民政協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