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仍然是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銳利武器——詹姆遜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當代價值的新反思
付文忠
在全球化背景下,批判地解讀現代與后現代、普遍與特殊、多元與一元等重要理論問題爭論,辯證分析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詹姆遜一直把辯證法看做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征,是馬克思主義重要的哲學傳統,同時強調辯證法也是研究社會歷史與文化現象的重要方法。20世紀末,面對“突如其來的歷史劇變”,后馬克思主義認同了“馬克思主義危機論”,并且認為辯證法是導致馬克思主義陷入危機的主要原因。面對后馬克思主義和后現代主義對辯證法的否定與拋棄,詹姆遜挺身而出為辯證法辯護,旗幟鮮明地批判馬克思主義終結論,多角度地闡釋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當代價值。詹姆遜對辯證法當代價值的新反思,集中反映在他2009年推出的新著《辯證法的多維性》這部600多頁的巨著中。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是面對未來的現代性思維規劃
詹姆遜在《辯證法的多維性》一書中,首先考察辯證法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表現出的三種形態,詹姆遜稱其為“辯證法的三個名字”,分別是:作為哲學體系的辯證法、作為思維方式的辯證法和作為辯證關系的辯證法。詹姆遜贊同對辯證法的第二種解釋,認為第一種解釋是把辯證唯物主義等同于辯證法,第三種解釋是把各種辯證關系混同于辯證法,無法掌握辯證法的統一性。他明確指出對于辯證法的研究仍然是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中心,但是要理解辯證法的本質特征必須從歷史敘事學的角度進行思考。
在辯證法性質的界定上,詹姆遜根據當代哲學理論的新發展,提出了新解釋:辯證法是和現代性的進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辯證的思維方式是現代性的產物。詹姆遜說黑格爾和馬克思對辯證法的開創性研究是制定了現代性的思維規劃,在這種情況下,辯證法具有面向未來的新使命。辯證法既不是關于過去事物的產物,也不是哲學史中的某一章節,而是對尚未實現的未來的思考,是對未來歷史趨勢的闡釋。辯證法為什么是“尚未完成的現代性思維規劃”呢?一方面,辯證法還是一種尚未被普遍接受的認識事物的思維方法,另一方面是與辯證思維方法相適應的具體社會生活形式還在發展過程中。
詹姆遜的意思非常清楚,如果辯證法的抽象思維形式確實具有某種真理的東西,那最好是把思維形式的展開看做是一定歷史階段生產方式的展開。既然這樣,作為抽象思維形式的辯證法的秘密就應該在具體的生產方式中去尋找,辯證法和當代其他發展著的哲學思潮也有血緣關系。辯證法具有歷時形態與共時形態,共時形態是馬克思對生產方式的結構分析,從歷時形態看,黑格爾的辯證法是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產物,而馬克思的辯證法則是資本主義勞動力被普遍商品化的產物。
由此可見,詹姆遜是從現代與后現代的關系角度思考辯證法,把辯證法的產生與現代性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借用哈貝馬斯的現代性理論,詹姆遜把辯證法定義為一個思考未來的現代性思維規劃。
重建馬克思主義歷史批判敘事是辯證法的新使命
當代世界面臨嚴重挑戰,在后現代與全球化條件下,經濟危機、生態危機與道德危機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前途與命運。市場價值的普遍化、霸權意識形態的不容置疑性,消解了歷史批判意識,在差異、多元與偶然理論的擁護下資本主義被普遍化。重建馬克思主義歷史批判敘事與解放新規劃是辯證法的新使命。詹姆遜指出,作為一個有待實現、尚未完成的現代性理論規劃,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仍然在三個方面富有生命力。
首先,重建意識形態批判。辯證法理論需要回應當代世界的多元化和主體身份多重化趨勢的挑戰,意識形態的原初意義就是主體對自己處境的反思?,F代哲學面臨著的新任務,就是尋找走出受傳統束縛的反思之路,轉變觀察時代的思維方式。詹姆遜認為,這種自我意識反思方法,就是黑格爾所說的辯證法。今天,面對新自由主義價值觀流行,面對資本瘋狂掠奪全球財富、貧富差別迅速加大,詹姆遜說“令人吃驚的是,對如此令人吃驚的現象,人們不再吃驚”。因此,關注現實,重建意識形態批判向度是辯證法的當代價值所在。重建意識形態批判,更新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論,也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新任務。
今天,后現代主義認為普遍性的主體已經解體,后馬克思主義者厄尼斯托•拉克勞宣布用主體立場代替主體概念。主體立場的多樣性是對當代世界多元化的回應,也是對自我反思方式的挑戰。普遍主體的解體,導致各種各樣的主體概念失去了意義,面對新情況與新變化,需要新的辯證法話語與新的意識形態批判理論。
其次,歷史重大變遷的批判性解釋。歷史辯證法不是一種哲學立場,而是貫穿于歷史敘事中的一種批判性運用。要對歷史的因果關系與歷史的重大變遷進行批判性解釋,必須把握歷史必然性。馬克思說資產階級哲學是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中興起,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從一般到具體的過程中興起。詹姆遜認為,馬克思對他的辯證法的產生條件的解釋對理解馬克思視閾中的辯證法非常重要,但是,什么是馬克思說的“具體”呢?既不是一般,又不是普遍性的抽象。詹姆遜認為,現在還找不到一個滿意的概念來描述馬克思的“具體”范疇的內涵。其實,具體范疇是馬克思對現代性批判的成果,馬克思用具體的普遍性取代了現代主義抽象的普遍性。
最后,把握當代世界的深刻矛盾性。全球化條件下,經濟危機、生態危機與道德危機是人類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詹姆遜認為矛盾范疇仍然是辯證法的核心,黑格爾、馬克思、德里達、布洛赫都是矛盾中心觀辯證法的代表人物。當代世界的鮮明特征就是當代思想與理論的多元化趨勢,導致當代思想與理論充滿沖突與矛盾,這是對當代世界充滿深刻沖突與矛盾的反映。盧卡奇說辯證法與歷史觀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歷史辯證法推動著社會制度的總體性轉變,把握歷史變遷過程中具有的不可調和的矛盾與沖突,是辯證法歷史敘事的深層邏輯。詹姆遜認為,把握當代世界矛盾與沖突的不可調和性,“總體化”、“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原理仍然有效,辯證法仍然是在實踐中解釋矛盾與改變世界最有效的方法。
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仍然是把握當代世界的有效思想武器
詹姆遜認為,面對新自由主義價值觀的流行,意識形態問題并沒有消失,而是發生了變化,呈現出許多新變化與新特點,以新的形式出現,市場價值觀與消費主義就是兩種主導性的意識形態。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化,商品作為意識形態被普遍化,這些趨勢逐漸演變為晚期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詹姆遜指出,在意識形態終結論的掩護下,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客觀趨勢”的話語,成為貧富差別加大與富人持有巨額財富的辯護詞。當代世界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哲學問題,而是需要解決的歷史與社會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借助馬克思主義辯證理論的新審視。
詹姆遜對辯證法當代價值的新反思具有以下啟發意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特征,后馬克思主義拋棄了辯證法也就是拋棄了馬克思主義;英美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研究中的一系列理論成果是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新發展,是對后馬克思主義否定辯證法當代價值的有力回應。在全球化背景下,批判地解讀現代與后現代、普遍與特殊、多元與一元等重要理論問題爭論,辯證分析方法是不可或缺的。辯證法仍然是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銳利武器,為了更有效地研究當代世界的新情況、新變化、新問題,需要推動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研究向著更廣泛的學術領域延伸;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是把哲學與解放規劃聯系起來的橋梁。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34期,摘自2012年1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