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接著這個題目簡單的談一談文化是如何反過來影響人、人的進化和人類社會的。
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夠生存下來的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環境變化的。”
“It is not the strongest species that survive, nor the most intelligent, but the ones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 – Charles Darwin”
我們現在一直把“evolution”翻譯成“進化”。這其實是一種有政治傾向的誤讀和誤導。因為“進化”就有先進和落后的意思,似乎是現在的物種比以前先進了,或是物種有先進和落后之分。而達爾文用的是“合適”,那就是沒有好壞,合適就行。所以應該翻譯成“演化”或“演變”。嚴復最初的翻譯“天演”還是科學和準確的。達爾文的理論應該是“天擇論”。“進化論”是拉馬克的“用進廢退”的理論。
達先生的話一方面說出了物種演化的原理,同時也道出了環境對物種演化的重要。環境決定了物種朝哪個方向演化。環境不能定向的改變基因編碼和物種,環境是定向的選擇合適環境的基因和物種。
地球上的萬物由“上帝”(自然)來決定,“上帝”造出各種各樣的環境來引導萬千物種朝適合環境的方向演化。
然而“上帝”一不小心造出了個“人”,人這種特殊動物發明了科學和技術。人發明了科學技術之后就不再聽“上帝”的話,并且還時不時向“上帝”挑戰。
人和地球上其它物種的不一樣的地方是其它物種是受自然主宰,是自然對它們進行選擇,選擇合適的,淘汰不合適的。
而人自從發明了科學技術以后已經有能力反抗自然,獨立于自然在自己“進化”。人給自己制造了各種各樣的文化環境,并運用這些“人創造的文化環境”對人類進行選擇。這個選擇方式主要是通過法律下的殺戮和懲罰以及文化引導的婚姻來實現的。
我們考八股文年代的文化選擇的是“文人”;
1949年前的文化選擇的是“富人”;
60年代的文化選擇的是“雷鋒”;
文革中的文化選擇的是“工農兵”。
改革開放中選擇的大概是“萬元戶”吧。
所有年代懲罰淘汰的都是“反抗政府者”和“道德罪犯”。
這種人類的文化使得人種中有一些人種被淘汰了,另一些人種被繁殖了,使人類朝人類認為“正確”的方向“進化”。
但是我們可不要太得意,我們的“正確”在很多的時候是“反自然”的。
現在的環境是一個物質競爭的環境。在這個特定的文化環境里,“適者” 就是聰明、物欲強、和競爭性強的人。這樣的競爭環境選擇出來的有“官員、企業家、商人、發明家、律師等”,同時也有躲過法律的“貪官、奸商、騙子和小人”。
所以人類的文化環境對人類的“進化”和人類社會的進步至關重要。一個由貪官、奸商、騙子和小人組成的社會肯定不是一個我們想要的社會。如果我們想要建成一個有“好人和善人”組成的社會就一定要改善我們的文化,創建一個鼓勵和選擇“好人和善人”的文化環境,懲罰“貪官、奸商和騙子”的法律。
按我們現在“朝錢看”的婚姻文化,我們在選擇人類朝“商人”的社會“進化”。
文化,決定了人類的進化方向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
因此,如果我們要建設和諧、美好和健康的社會,我們需要限制和弱化“物質競爭文化”,提倡“和諧文化”,揚善懲惡。
該說的話說完了。寫到這里,順便提一下“社會達爾文主義”,因為有人會把我的觀點和右派“社會達爾文主義”混為一談。
最早提出“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想的是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斯賓塞提出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只是一個科學概念,只是把達爾文的科學理論應用于人類,因為人和地球上的其它物種一樣,也是物種的一個。
社會達爾文主義本身并沒有任何政治傾向。然而就像原子能能夠被用來發電造福于人類;也能夠被用來制造原子彈去毀滅人類一樣,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被資本主義右派和種族主義者利用來強調人種差別、優生、階級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戰爭不可避免等保護資產階級利益的理論。
我這里也是希望盡量中性的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人類進化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把達爾文原理運用于人類。
但問題一涉及人類和社會,就很難避免其政治傾向。如果說政治傾向的話,我們可以把“社會達爾文主義”分為左派和右派,“左派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右派社會達爾文主義”。
我說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政治傾向和右派正相反,是在承認人有能力不同(不是高低貴賤,是不同)的事實上,強調人對社會貢獻的相同和分享物質財富權利的相同。自然界的物種是沒有政治意義上的高低貴賤,都是食物鏈上的重要一環。缺了哪一個物種,對地球上整個物種的生存都有影響。人類更是這樣,不同能力的人做不同能力的事情。社會需要總統,也需要清潔工,缺了誰都不行。
當我們真正科學的把達爾文原理應用于人類的時候,得出的結論不是優生,而是共生;不是一種人比另一種人高貴,而是彼此不同。有機社會、各盡所能、共同富裕,這才是真正科學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