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馬列毛左派

李民騏 · 2011-12-11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馬列毛左派

李民騏

       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突出地表現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所謂經濟危機,概括地說,就是資本循環的正常過程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以至于資本積累發生了嚴重困難,陷于停滯乃至萎縮。

       我們探討經濟危機問題,決不是單純把它作為一個學術問題來探討的。經濟危機發生的時候,往往也是階級矛盾激化和階級斗爭高漲的時候。

       為此,有必要區分兩種不同性質的經濟危機:普通的周期性危機和長期的、結構性的危機。普通的周期性危機是每隔幾年發生一次的、資本主義經濟的短暫的衰退。雖然周期性危機也會給勞動人民帶來失業、生活水平下降等痛苦,但是一般不會影響到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正常的再生產,在一定意義上屬于資本主義經濟自我調節的一種形式。

       長期的、結構性的危機則不同。長期的結構性的危機指的是比較長時期的、全球范圍的資本主義經濟趨于停滯和不穩定的狀態。在長期的結構性危機期間,周期性危機會變得更加頻繁、更加深刻。長期的、結構性的危機反映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嚴重失調,說明當時的特定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經嚴重地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狀況。因此,長期的、結構性的危機也可以叫做資本主義總危機。

       在資本主義總危機期間,由于當時特定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經嚴重失調,階級矛盾往往嚴重激化,因而資本主義總危機往往伴隨著世界革命高潮。這種世界革命高潮,其結果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在整個資本主義制度其歷史使命尚未完成、歷史極限尚未充分發揮的情況下,世界革命高潮的最終結果一般是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質變。必須說明的是,即使是局部質變,也必然伴隨著世界范圍政治經濟制度相當重大的調整。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世界范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以及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后世界范圍的新自由主義反動,都屬于這種情況。第二種情況,是資本主義制度已經完成了其歷史使命,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極限已經被充分發揮。在這種情況下,世界革命高潮必然導致整個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的滅亡。

世界資本主義的長波

       長期的結構性危機的概念是與長波的概念相聯系的。所謂長波,就是世界資本主義比較長時期的相對快速增長時期與相對停滯時期交互更替的情況;一次長波的跨度大約是50年。附圖一說明了世界經濟自1900年以來的經濟增長情況。由于數據限制,1950年以前只有幾個主要年份相互之間的平均增長率,1950年之后則采用10年移動平均增長率以顯示比較長期的趨勢。

       1900-1913年,是世界資本主義相對穩定快速發展時期。列寧所講的壟斷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時代在這個時期已經完全形成。1913-1950 年,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大蕭條、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是世界資本主義的總危機和世界革命高潮的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帝國主義的霸權完全確立,世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生了重大調整,一度出現了整個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高速增長的所謂“黃金時代”。附圖一中,1950-1973年,世界經濟的10年移動平均增長率一直是趨于上升的,這是世界資本主義長波的擴張階段。

1973年以后,世界經濟的10年移動平均增長率直線下滑,至1983年才基本上制止住跌勢。這個下滑期的前半段,與1968-1975年的世界革命高潮期部分重疊。1983-1998年,是世界經濟的相對停滯時期。在這個時期,世界資產階級發動了新自由主義的反革命復辟。蘇聯解體以后,中國又進行了大規模私有化。以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為標志,新自由主義秩序在世界范圍完全確立。

總的來說,1973-1998年,屬于上一輪世界資本主義長波的收縮階段。1998年以后,由于美國出現了所謂“新經濟”的短暫繁榮,以及中國全面加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帶動所謂“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全面興起,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進入了相對快速增長階段,這個階段一直持續到2008年。

目前,種種跡象表明,本次世界資本主義長波的擴張階段已經結束,世界經濟已經進入了新的長波收縮階段。換言之,我們正處于新的世界資本主義總危機的開始階段。按照以往的歷史經驗,這次總危機將一直持續到本世紀中期。當然,這次總危機也可能以世界資本主義的滅亡和世界無產階級的勝利而告終。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三種形態

       根據恩格斯的經典論述,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社會大生產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度之間的矛盾。一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都是這一基本矛盾的表現,但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在不同類型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危機的具體表現形態是不一樣的。

       一般馬列毛同志比較熟悉的危機形態,是廣大勞動人民購買力相對不足與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趨勢之間的矛盾所導致的危機,簡稱消費不足的危機。這是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最常見的危機形態,因而也是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重點強調的危機形態。過去的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和我們國內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一般都只強調這種危機形態。

       但是,除了消費不足的危機以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還探討過其它的危機形式。在《資本論》第1卷第25章中,在說明“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時,馬克思曾經指出,在一定條件下,比較快速的資本積累會大大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如果勞動力供給的增長跟不上對勞動力需求的增長,那么“產業后備軍”就會萎縮(也就是說,失業和半失業人口會暫時減少)。這樣,在一個時期內,就會出現工資比較快速上漲的趨勢,甚至導致資本家的利潤減少,進而引起經濟危機。

       在《資本論》第3卷中,馬克思重點討論了由“資本有機構成”上升所導致的利潤率下降趨勢的規律。簡單地說,就是資本家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而大量使用機器和自動化設備。在一定條件下,固定資本與勞動力的比率會上升得比勞動生產率還快,從而資本家的投資成本越來越大,這就會導致利潤率下降,并最終導致經濟危機。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國際上的馬克思主義者對以上三種危機形態分別做了總結,并且與利潤率的公式聯系起來。通過學習這個公式,有利于同志們更好地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并將有關知識運用于實際斗爭中。

       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獲得利潤,而利潤率就是每單位資本獲得的利潤多少。利潤率高,資本家的投資積極性就高,資本積累順利,經濟增長率也比較高。利潤率低,資本家的投資性就低,甚至可能不投資,資本積累就會陷入困境,經濟增長率就會下降甚至發生經濟危機。所以,利潤率是我們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一個基本指標:

利潤率 = 利潤 / 資本 = (利潤 / 產出)* (產出 / 資本)

       這里,“利潤”指的是一切形式的資本家階級的收入,包括公司企業利潤、非公司企業利潤、利息和租金等?!爱a出”指的是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創造出的全部價值,一般用國民收入或與之相似的指標來代表?!百Y本”指的是資本家為了贏利而在生產活動以及與生產活動相聯系的交換、分配活動(如商業和金融業)中投入的全部預付資本,原則上應該包括一切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不過由于數據方面的限制,“資本”一般只用固定資本來代表。

       利潤與產出之比又叫做“利潤份額”;產出與資本之比又叫做“產出資本率”。       如果是發生了消費不足的危機,也就是說由于勞動人民購買力的增長趕不上資本主義生產能力的增長,因而發生越來越嚴重的生產過剩并導致危機,那么在利潤率的公式中,就有可能表現為一方面利潤份額趨于上升(也就是勞動者在整個國民收入中的份額下降)、另一方面產出資本率下降。在消費不足的情況下,產出資本率會下降,這是因為,在生產過剩的情況下,資本家的廠房、辦公樓、機器設備都會嚴重地利用不足,因而生產過剩會導致資本能力過剩,在統計上表現為產出資本率下降。

       在有的時候,消費不足的危機也會表現為利潤份額和產出資本率雙雙下降的情況。這是因為,如果發生了十分嚴重的生產過剩,價格暴跌,并且商品價格下跌的速度大大超出了工人名義工資下跌的速度;這個時候,資本家的利潤反而會比工人的工資下降得更快,因而導致利潤份額萎縮。

       如果危機是由于產業后備軍不足、工資上漲過快引起的,也就是說是由于工人階級斗爭能力暫時增強引起的,那么在統計上就會表現為利潤份額下降。

       如果危機是由于資本有機構成上升引起的,也就是說由于資本家過度采用資本密集型的技術引起的,那么在統計上也會表現為產出資本率下降。所以,如果我們觀察到了產出資本率下降,還必須區別兩種情況,一種是由于消費不足、生產過剩所導致的產出資本率下降;一種是由于一個時期的技術發展趨勢所導致的產出資本率下降。要區別這兩種情況,還必須參考同一時期的其它經濟數據,比如價格、工資是上升還是下降,并進一步判斷危機的真實原因。

美國歷史上的經濟危機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史又比較長,有比較完備的經濟統計數據。因此,我們以美國為例,來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各種形態。

       附圖二顯示了美國歷年利潤率、利潤份額和產出資本率的變化情況。

       大蕭條期間,1929-1933年,美國的產出資本率和利潤份額都急劇下降。當時的美國經濟表現為典型的嚴重生產過剩,商品價格和工人的名義工資都大幅度下降。所以,這個時期的產出資本率下降顯然是由于生產過剩而不是由于采用了過度資本密集的技術所導致的。

       由于美國資產階級頑固地抵制必要的社會改革,羅斯福的“新政”還被最高法院宣布為違憲,大蕭條一直持續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美國經濟全面轉入戰時軌道,各種基本消費品都實行了配給(也就是“憑票供應”),實際上實行了準計劃經濟,這才一度比較徹底地解決了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時代長期揮之不去的生產過剩問題。

       從戰前最后一次經濟危機的1938年至1944年,美國經濟的產出資本率由原來的約60%暴漲到120%以上。這個數據說明,在戰前,美國大約有一半的原本可以利用的廠房和機器設備處于閑置浪費狀態。這充分說明了計劃經濟的高效率,也充分說明了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對生產能力的巨大浪費。

       在同一時期,統計上的利潤份額也大幅度增長。不過,在戰時,美國資本家被迫繳納很高的公司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還被迫認購大量的政府債券,因而資本家的實際所得并不高。美國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準計劃經濟經驗對于未來通過改良的方式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比如,在城市勞動人民普遍缺乏住房、農村水利常年失修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實行準計劃經濟、向資本家征高額所得稅的方式,將資本主義浪費的生產力都動員起來,大修水利、大建公有廉租房,造福城鄉勞動人民。

       戰后,美國基本建成了以大政府、凱恩斯主義和福利國家為標志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制度。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關系有所調整。1950年與1929年相比,利潤份額(也就是資本家階級收入占整個國民收入的比重)減少了約5個百分點,說明美國資產階級在國民收入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讓步。

       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初期 ,通過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政策和實行福利國家,資本主義固有的階級矛盾和一些經濟矛盾確實有所緩和。不僅整個世界經濟增長比較快 ,而且資本家的利潤率也比較高。1950-1965年,美國經濟的利潤率始終保持在20%左右。

       然而,在經過了一個比較長時期的快速發展以后,其它形式的資本主義矛盾就爆發出來了。到了六十年代中期,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西方其它國家,戰后原有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都基本上枯竭了,這樣資本主義正常運行所必需的產業后備軍就大大減少了。加上福利國家制度使工人階級的斗爭能力有所增強,西方國家的工人實際工資一度普遍快速增長。

       由于工資上漲幅度超過了勞動生產率增長的幅度,資本家的利潤份額不斷下降。1965-1970年,在短短五年間,美國的利潤份額下降了約5個百分點。為了應付工資上漲,資本家大量投資購買自動化設備,這又導致資本有機構成迅速上升,導致產出資本率下降,進一步加深了利潤率下降的危機。

       在整個七十年代,美國資本主義經濟深陷所謂“停滯膨脹”的泥潭,面對高失業和高通貨膨脹的局面無所適從。里根上臺以后,美國開始全面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積極打擊工會,逐步削弱福利國家。美國的大公司將制造業的大量生產活動轉移到亞洲。美國工人階級一蹶不振,工人實際工資逐年下降。資本家的利潤份額穩步上升。

       至九十年代中期,美國的利潤率基本恢復到了戰后的平均水平,開始出現了所謂“新經濟”的繁榮。然而,這種趨勢是不可持續的。本來,福利國家和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政策對于現代資本主義緩和階級矛盾和經濟矛盾都是不可或缺的。新自由主義主動削弱這些對于資本主義正常運行已經不可或缺的制度和政策,雖然有助于恢復利潤率,必然加深資本主義原有的消費不足和生產過剩的危機傾向。

       另一方面,在同一時期,其它的資本主義國家也紛紛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搞得經濟蕭條、民不聊生,于是都想通過出口導向的增長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于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美國的貿易赤字逐年擴大。在美國國內,則是依靠接二連三的資產泡沫(先是股市泡沫,后來又加上了房地產泡沫)鼓勵消費者借債消費,暫時掩蓋了矛盾。

       從附圖二中可以看出,實際上,1997年以后,美國已經出現了典型的消費不足危機的特征。一方面,利潤份額仍然在波動中趨于上升,另一方面,產出資本率卻已經趨于下降了。這種矛盾的趨勢終于難以為繼,最終導致2007-2009年的“大衰退”。

當前的世界經濟危機

       如何判斷當前的經濟危機是普通的周期性危機還是長期的結構性危機?如上所述,近年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主要是由消費不足傾向造成的,而消費不足危機又是長期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也就是私有化、市場化)、劫貧濟富的必然結果。所以要解決當前的危機,必須要徹底廢除新自由主義的各項制度和政策。而這些問題,決不是普通的周期性調整能解決的。要重建正常的世界資本積累條件(如果這是可能的話),整個世界經濟、政治的格局必須發生大的變化。

       從利潤率的運動來看,美國的利潤率早在1997年就達到頂點,此后一般趨于下降。利潤率的長波與經濟增長的長波不完全一致。如果利潤率的長波已經進入下降階段,那就預示著經濟增長的長波也將進入收縮階段,從而資本主義經濟將進入長期的結構性危機。

       過去的幾次長期結構性危機,最終都通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內部的調整或者局部質變得到克服。這次長期結構性危機,是否依然可以通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內部的局部質變得到克服呢?

       首先,在新自由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主要特點是消費不足危機。要真正解決消費不足危機,世界各國的資產階級必須放棄劫貧濟富的反動政策,并且對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做出一定的讓步。然而,從歷史經驗來看,除非是世界革命高潮嚴重威脅到了資產階級的統治,以至于世界資本主義的生死存亡都成了問題,資產階級是很難做出像樣的讓步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可以預期,當前的世界經濟危機將不斷深化,直至世界革命高潮全面爆發,才可能有轉機。

       第二,即使是資產階級愿意做出一定的讓步,危機也未必能夠解決。這是因為,要克服危機、緩解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必須要在資本主義范圍內加強國家干預。過去,只要資本主義各國的政府大規模增加政府支出或者減稅,危機一般都會得到緩解,從而避免了最嚴重、破壞性最大的危機。然而,現在,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普遍深陷債務危機,基本上已經喪失了實行強有力國家干預的能力。以美國為例,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現在已經達到約70%,為和平時期歷史上最高水平,這還不算各州和地方政府所欠債務。根據美國國會預算局的預測,按照現有趨勢,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有可能在2040年前上升到約200%。如果這一預測成為現實,美國將陷入希臘式的債務危機,財政全面破產(見附圖三)。

       第三,世界資本主義體系要克服當前的危機,不僅要求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在生產關系和階級關系方面做出調整,還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霸權國家能夠協調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維護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整體利益。而目前的實際情況是,一方面,美帝國主義已經全面衰落,另一方面,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其它大國有能力、有意愿代替美國領導整個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渡過當前的危機。這種群龍無首的局面,將使整個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在經濟上、政治上陷于長期混亂。

       第四,過去,世界資本主義可以充分掠奪世界上豐富的資源和環境。而現在,世界上的各種主要資源迅速枯竭,而整個世界生態體系已經瀕于崩潰。如果世界資本主義果真進入新的一輪長波擴張期,那么世界資本積累的再度高漲幾乎肯定將導致世界生態系統完全崩潰,并威脅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存續。

       由于以上幾個方面的理由,目前正在發生的世界資本主義的長期結構性危機將不同于以往的結構性危機。目前的危機將有很大的可能無法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歷史范圍內得到解決,從而即將來臨的世界革命高潮將不僅僅是導致資本主義的局部質變,而是有可能發展成為埋葬整個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高潮。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馬列毛左派

       以上關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討論與今天中國的馬列毛左派正在進行的斗爭有什么具體的聯系呢?

       在今日中國,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實際上都認識到,中國在未來的一二十年將不可避免地在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等方面發生巨大的、根本的變化。各派政治力量所爭奪的是這種變化的方向和性質。

       中國會怎樣變?這不取決于任何人的主觀意志,也不是由什么抽象的、超歷史的“普世價值”預先決定的,而是由客觀歷史條件及其發展規律所決定的。

       有一點是肯定的。無論哪一種政治力量,要站住腳,都必須解決中國當前和未來的經濟問題。如果解決不了中國當前和未來的經濟問題,“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那么肯定是站不住腳,肯定要退出歷史舞臺。

       什么是中國當前基本的經濟問題呢?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完全依賴對廣大廉價勞動力的殘酷剝削。然而,這種剝削也有一個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它造成了廣大勞動群眾購買力的嚴重不足,以至于無論是勞動收入還是居民消費,現在都降低到了僅占國內生產總值35%的歷史最低水平。

       勞動人民購買力相對不足與市場經濟生產無限擴大趨勢之間的矛盾或遲或早要導致嚴重的消費不足的危機。中國之所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爆發這樣的危機,一是過去一直依賴對西方國家的出口,二是依靠世界經濟史上罕見的高投資。

       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深陷危機泥潭,出口增長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長期過度投資已經導致制造業等部門的嚴重生產能力過剩。依靠地方政府舉債投資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泡沫等辦法也很難長期維持。如果在未來五到十年,中國依賴高投資的增長模式仍然得不到根本改變,那么一旦投資崩潰或金融危機爆發,局面將不可收拾。

       中國投資占GDP比重現在高達約50%。據筆者推算,比較合理的投資比重是30%(即使是30%的投資比重在世界上也是偏高的)。但是,投資相對于GDP要減少20個百分點,消費相對于GDP就必須相應提高20個百分點。但是,要提高消費在GDP中的比重,勞動者的收入就必須相應提高,資本家的利潤就必須相應減少。

       中國資本家的利潤十分巨大。據筆者推算,中國資本家的稅后毛利潤(包括各種形式財產收入,含折舊)約占GDP的50%,也就是與總的投資水平相當。如果去掉折舊,凈利潤約占GDP的35%?,F在,如果利潤占GDP的比重要減少20個百分點,凈利潤占GDP的比重就必須減少到約15%。也就是說,中國的資本家階級必須放棄他們的總凈利潤的約60%,中國的宏觀經濟才能實現基本平衡。這樣一大筆錢到底由誰來出呢?中國的資本家階級愿不愿意做出適當的讓步以實現“可持續剝削”呢?

       如果我們觀察一下中國現在的經濟精英集團,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集團:外國資本、港澳臺資本、國內買辦資本以及與他們相聯系的出口制造業資產階級;國有資本;主要與國內市場相聯系的一般私人工商業資本。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開公布的各種經濟類型的工業企業利潤分布,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約占全部工業企業利潤的30%,外國資本和港澳臺資本約占25%,私營資本和非國有控股的股份制企業約占45%。考慮到私營資本中的一部分屬于買辦資本或出口制造業資產階級,那么就財富分配來說,上述三個集團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

       就權力分配來說,近年來中國幾乎所有的經濟政策和外交政策都是有利于上述第一個集團的,即買辦資本和出口制造業資產階級;該集團并且控制了絕大部分的主流媒體,并且已經滲透到軍隊院校和政治工作部門中,散布恐美崇美思想。

       如上所述,中國經濟要實現宏觀平衡,中國的資本家階級必須放棄他們的總凈利潤的約60%。這筆損失在資本家階級中將怎樣分配呢?與現有的財富分配情況相比較,不難看出,要解決未來的中國經濟問題,將很可能需要犧牲三大經濟精英集團中至少兩大集團的根本利益。

       左派和右派目前關于中國未來前途的設想無非是以下三種。

       第一種前途,就是資產階級自由派和左派中某些所謂“民主革命派”贊成的前途,即實行所謂“政治體制改革”,按照“普世價值”建立所謂“自由民主”制度,改旗易幟,全面公開復辟資本主義。

       這種前途的實質就是買辦資本和出口制造業資本集團伙同私人工商業資本之一部或大部,共同瓜分剩余的國有資產,并妄圖將私有化的非法所得永久地據為己有。為了掩蓋他們過去和未來侵吞國有資產的罪行,他們需要打出“自由民主”、“普世價值”一類旗號以取得所謂合法性,為此必須與共產黨的革命歷史做徹底的割裂。

       這部分經濟精英勢力很大,得到幾乎所有主流媒體的支持,在黨內也有后盾,在國際上有聲援和財援,并且暫時仍然可以欺騙一部分小資產階級。

       不過,普世派精英的如意算盤還是不宜打得太早。二十一世紀不是1989,中國也不是前蘇聯。中國的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已經經過正反兩方面教育,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懷念毛主席、向往社會主義、堅決反對資本主義復辟。如果馬列毛左派能夠堅持目前的工作方向,到群眾中去、到工人階級中去,端正方向、注意策略,并在堅持原則立場的前提下保持內部團結,那么,在未來的緊要關頭,依靠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徹底粉碎普世派的復辟陰謀是完全可能的。

       萬一普世派陰謀暫時得逞,也不要緊。普世派精英如果暫時得逞,并喪心病狂地將剩余的國有資本全部私有化,從而使社會財富更加集中到一小撮資產階級手中,那么必然使原來就已經很難克服的消費不足的矛盾更加激化。其結果,很可能是導致經濟危機提前到來,并使經濟危機更加嚴重、更加深刻。那樣,問題就不僅僅是什么“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而是實實在在的資本主義經濟全面崩潰。這就必然為第二種前途鋪平道路。

       第二種前途,就是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經過一個時期的思想上和理論上的準備以后,利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導致階級矛盾全面激化的客觀形勢,吸取俄國1905年革命、俄國1917革命、中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等歷次革命的經驗教訓,奮起反抗并徹底推翻新興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徹底清算一切非法私有化以及買辦資本,沒收他們的一切非法所得,同時對一切暫時保留的私人資本實行工人監督,將血汗工廠、黑磚窯黑媒窯、開胸驗肺等丑惡現象一概掃盡歷史的垃圾堆。

       如果真地走第二種前途的道路,對于資產階級來說固然是滅頂之災,勞動人民恐怕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那么還有沒有第三種前途呢?要解決中國未來的經濟問題,中國的經濟精英集團必須做出大的讓步。中國的經濟精英集團要想保全一部分利益是可以的,但是要想不讓步或者僅做一點象征性的讓步,最后都是難免失敗的。

       如上所述,要解決中國未來的經濟問題,需要犧牲三大經濟精英集團中至少兩大集團的利益。可以犧牲國有資本集團和一般私人資本集團的利益來保全買辦資本和出口制造業資本家集團的利益嗎?如果是那樣,買辦資本勢必將他們所侵吞到的國有資本和一般私人資本利益全部或大部據為己有,而決不會拿出來與勞動人民分享。

       可以犧牲國有資本集團和買辦資本集團的利益來保全一般私人資本集團的利益嗎?一般私人資本集團無論在政治和經濟上都沒有力量單獨挑戰上述兩個集團,而且,離開了上述兩個集團的庇護,一般私人資本集團也不可能站住腳。

       唯一可以設想的方案是,國有資本集團在將來適當的政治條件下,下決心與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在政治上結盟,清除、消滅買辦資本集團,從而保障自己的根本利益。同時也有必要迫使私人資本集團在工資、勞動時間、勞動條件等方面對無產階級做出相當的政治讓步。

       要實現這種前途,固然需要廣大的馬列毛同志進行堅持不懈的斗爭和努力,需要市場經濟的發展客觀上為無產階級的發展壯大準備條件,也需要黨內的有識之士在適當的時候對黨做出正確的引導。特別是在未來危機來臨之際,黨內的有識之士要善于將危機當契機,果斷地與買辦資本集團割裂,在社會上依靠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經濟上依靠國有企業,在專政機關中依靠毛澤東思想,必可實現黨和國家的全面左轉。如此,則功在國家,利在個人。

       如果能走上第三種前途,那么就可以避免第一種前途、擱置第二種前途,對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有利,付出的代價又相對較小。對黨內有識之士以及曾經對國有企業的發展做出過貢獻的人士來說,則可以避免被普世派清算的尷尬下場,并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

       如若不然,那么就必然要走向第一種前途;然而第一種前途終究也是走不通的,最后必然還要走向第二種前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勿謂言之不預也。點擊查看下一張

附圖一:世界經濟歷年增長率(1901-2010年)

點擊查看下一張

附圖二:美國經濟歷年利潤率(1929-2010年)

點擊查看下一張

附圖三:美國歷年聯邦政府債務占年GDP比重(1900-2040年)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5.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批判《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一文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网站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免费 | 一伊香蕉久在播放线 | 亚洲福利一区福利片三区 | 在线不卡视频V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