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辯護[①]
——論馬克思社會主義觀的科學性及其當代價值
石鎮平
[摘 要]馬克思講的是實行社會所有制、沒有商品貨幣關系、沒有階級和國家的社會主義,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之所以長期以來被當作空想而非科學,這是由我們對社會發展階段的認識誤區造成的。實事求是地承認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并非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而只是尚未完成馬克思所說的過渡時期歷史任務的社會主義,這將有助于恢復馬克思學說的科學地位,有助于重塑科學社會主義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有助于糾正長期以來在我們工作中存在的理論與實踐嚴重錯位的問題;有助于增強我們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和說服力;有助于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健康發展,更好地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 ?/p>
[關鍵詞]馬克思 社會主義觀 科學性 當代價值
一、當前國內對馬克思社會主義觀的種種貶低和責難
近年來,國內理論界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特別是如何看待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的問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學者認為,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至今仍然是科學的,對現實是有解釋力的,因此不能要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后來社會主義實踐中的曲折負責。[②]但是,也有一部分學者對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持責難、貶低甚至否定的態度。這種責難、貶低和否定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第一種表現:認為民主社會主義才是馬克思主義的正統,主張以民主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這樣一來,馬克思的實行社會所有制、沒有商品經濟、沒有階級和國家的社會主義自然而然就被否定了。這種主張實際上是在借馬克思主義之名,行否定馬克思主義之實。把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攻擊為暴力社會主義,把馬克思說的社會所有制曲解為私有制,崇尚根本不觸動資本主義統治根基的民主社會主義。這實際上是一種假社會主義,徹頭徹尾的空想社會主義。
第二種表現: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與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對立起來,用前者來貶低或者否定后者。如有人提出,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強調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忽視生產力,忽視共同富裕,沒有回答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問題等等。其言下之意,就是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是過時的、錯誤的;并提出鄧小平的社會主義觀突破了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等。有的認為,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包含著一些不盡符合實際之處,帶有一定的空想成分或曰理想主義成分,已經過時了。甚至有一種流傳甚廣、以訛傳訛的說法,認為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是空想,因為他沒有預料到社會主義仍然存在商品經濟。甚至還有人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斥之為“左”。
第三種表現:以“發展”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為名,變相地貶低或否定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有人認為社會主義的標準是動態的。對于馬克思主義的后繼者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社會主義認識上不一致的地方,就統統用“發展”來搪塞之。缺乏對馬克思及其后繼者在社會主義看法上的一以貫之的科學合理的邏輯解釋。馬克思主義、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當然需要發展,但是,真正的發展應該是在堅持的基礎上發展,如果連堅持都談不上又怎么能夠稱得上發展呢?
第四種表現:把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稱之為“傳統社會主義”,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稱之為“現代社會主義”、“當代社會主義”或“新社會主義”,貶低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皞鹘y社會主義”是一個含糊不清的概念,實際上帶有一種“過時”、“落后”甚至“錯誤”的意思在里面。
第五種表現:把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解為“功能社會主義”、“價值社會主義”,并把社會主義解釋為“普遍幸福主義”,撇開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來抽象地談論社會主義問題。
第六種表現:還有人認為,應當從現實實踐出發,而不應當從抽象原則出發去看待社會主義問題。這種說法貌似有理,但言下之意卻是,堅持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就是從抽象原則出發,只有從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出發來談論社會主義,才是從現實出發,否則就會使社會主義又變成空想。
上述種種說法,或者是由于誤讀馬克思造成的,或者是對社會主義觀從馬克思到當代缺乏一以貫之的科學的邏輯解釋造成的。因此講清楚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是不是科學的、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與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以及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在當今時代的意義,就顯得非常必要。
二、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究竟是空想還是科學?
在《關于什么是社會主義的討論》中,筆者之所以提出應該以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為標準來判斷我們今天所處的發展階段,這是因為,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是科學的,而絕非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是空想。
第一,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之所以是科學的,這是因為它從根本上超越了空想社會主義,[③]第一次把社會主義的理論奠定在現實的基礎之上,使之成為科學。
空想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空想,這是因為:(1)空想社會主義是以理性原則為基礎的,只是從道德感情出發、憑著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憤恨和對廣大人民群眾生存狀況的同情,而從頭腦中主觀臆造出來的,因而也就不能科學地說明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2)他們把社會主義的希望寄托于某個天才人物的出現,找不到變革社會的真正依靠力量;(3)他們幻想通過階級合作來實現社會主義,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找不到變革社會的正確途徑。這就決定了他們的社會主義不能不是空想。
馬克思、恩格斯所以能夠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就在于:(1)他們揭示了物質生活資料生產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并以此為基礎,對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做出了合乎規律的科學的解釋。社會主義學說在馬克思和恩格斯這里已經不再是從頭腦中臆想出來的,而不過是現實存在的經濟和階級關系的真實反映;(2)他們找到了變革社會的依靠力量——無產階級;(3)他們找到了實現社會主義的正確途徑——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
第二,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之所以是科學的,這是因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從實現全人類徹底解放的高度來看問題的。[④]馬克思所說的社會主義是生產力高度發達基礎上的社會主義,是實行社會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是已經消滅了商品經濟的社會主義,是已經不存在階級和國家的社會主義。在他們看來,只有達到了這些條件,全人類的解放才能真正實現;相反,在不具備這些條件的情況下,所謂全人類的解放就只能是一句空話。除了馬克思的這個標準,還有誰能夠提出一個另外的標準也能實現全人類的徹底解放呢?難道仍然存在私有制、階級剝削的情況下也能實現全人類的徹底解放嗎?難道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也能實現全人類的徹底解放嗎?
第三,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之所以是科學的,這是因為馬克思只是論證了社會主義實現的歷史必然性,并沒有給出社會主義實現的具體歷史進程。馬克思為社會主義規定的這些條件和門檻的確是非常高的,毋庸置疑,這個目標的實現將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個過程的長期性就否認其實現的必然性。恰恰相反,這里體現的正是馬克思看待社會主義問題所持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他們所說的都是他們已經科學地解決了的問題,從來不空談他們不能解決的問題。
第四,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之所以是科學的,這是因為馬克思所說的社會主義的幾個基本經濟特征之間具有合乎邏輯的必然聯系。馬克思的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科學的,因為他所說的社會主義是以生產力的高度發達為基礎的。在他看來,由于生產力的高度發達,其必然的結果就是生產資料由全社會的勞動者共同占有;而由于實行社會所有制,其必然的結果就是,勞動產品直接作為消費品供人們使用,而不需要再通過商品的形式進行買賣和交換,這樣一來,商品經濟自然就不存在了;階級實質上就是人們同生產資料的不同占有關系,而由于實行社會所有制,人們同生產資料的關系已經沒有任何區別,所以階級自然不復存在,作為階級派生物的國家也就必然隨之自行消亡。
第五,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之所以是科學的,這是因為馬克思所說的社會主義是以完成了過渡時期任務為前提的。[⑤]馬克思在論述未來社會基本特征的同時,相應地,也就為過渡時期規定了任務,這就是: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最終使階級走向消亡。因此,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只有完成了過渡時期消滅階級的任務,才算是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只要尚未完成過渡時期消滅階級的任務,從科學上講,是不能夠稱之為社會主義的。
第六,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之所以是科學的,這是由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基本矛盾決定的。[⑥]
我們知道,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也都是私有制的社會,那么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私有制為什么不會被公有制所代替,而只有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才會必然為社會主義的公有制所代替呢?這里的關鍵在于生產的社會化。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雖然也是私有制,但是就這種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制同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關系來看,總體上是基本相適應的。在資本主義以前的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生產規模非常狹小,生產力的發展速度十分緩慢。一句話,在資本主義以前,人類社會的生產都是在孤立的地點上和狹窄的范圍內進行的。因此,無論是奴隸社會的私有制,還是封建社會的私有制,都是基本上同這種低水平的、小規模的生產即小生產、小農經濟相適應的(當然原始社會例外)。當然,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無論是奴隸社會,還是封建社會,生產關系都會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逐步變為生產力的桎梏,并且都會被一種新的生產關系所代替;但是,這種代替只能是以一種生產資料私有制形式代替另一種生產資料私有制形式,這是由當時非常低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所決定的。因此我們就會看到:奴隸社會的奴隸主私有制為封建社會的地主土地私有制所代替,而封建社會的地主土地私有制最終又被資本主義的資本家私有制所代替?! ?/p>
但是,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后,情況發生了根本變化。蒸汽機的發明和電力的廣泛應用,工業、商業、航海業和鐵路的拓展,世界市場的開辟,使社會生產力仿佛用法術一樣從地下被呼喚出來。“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A title="" style="mso-footnote-id: ftn7" name=_ftnref7>[⑦]資本主義的生產力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發展,主要是由其生產的社會化性質所決定的。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生產已經變成社會化的了;但是生產資料仍然掌握在資本家私人的手里。這種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有制是同社會化的大生產不相適應的。生產力的發展是絕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或者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但不可能停止其發展。而資本的運動是無止境的。資本如果停止運動,不擴大資本積累、不擴大剝削范圍,它就不能生存下去,資本也就不再是資本。資本的這種本性決定了它總要力求摧毀交往即交換的一切地方限制,奪得整個地球作為它的市場。[⑧]它不把世界卷入它的勢力范圍就不會罷休。因此,全球化不僅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全球化,同時也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全球化。而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必然要求生產資料也為整個社會所有,即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因此生產資料的社會所有制代替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人占有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而社會所有制實現之時正是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社會主義到來之日。因此,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資產階級的關系已經太狹窄了,再也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A title="" style="mso-footnote-id: ftn9" name=_ftnref9>[⑨]好有一比:我們知道氣球的張力是有限的,假如一直給氣球充氣不止,那么氣球就總有一天會爆炸。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關系同空氣與氣球的關系是一樣的道理。再舉一個例子,比如一個小學生,在讀小學的時候發了一套校服,但是現在已經讀高中了,已經成長為 1米 8的小伙子,如果仍然要求他穿小學時代那套校服,他能不造反嗎?
第七,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之所以是科學的,也是因為馬克思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已經被資本主義發展的幾百年歷史實踐所證實。自從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以來,其生產關系經歷了四次調整:第一次是從單個私人資本到股份資本;第二次是從股份資本到壟斷;第三次是從壟斷到國家壟斷;第四次是從國家壟斷到國際壟斷。從這一過程不難看出:一部資本主義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資本家階級不斷妥協讓步的歷史,就是資產階級面對經濟危機不得不一再對生產關系特別是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進行調整以適應生產力迅速發展要求的歷史。一部資本主義的發展史,也是一部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由最初的單個私人資本性質不斷向社會資本性質發展的歷史,生產資料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每一次調整都是向馬克思所說的社會所有制的進一步靠近。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正在一步一步地逼近社會主義。因此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第八,馬克思的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科學的,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的。人的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是不斷發展的,這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一個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由低級走向高級的過程。隨著人的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學技術是不斷進步的,生產力是不斷發展的。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只能促進或延緩生產力的發展,而不可能阻止生產力的發展。
第九,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之所以是科學的,也是因為馬克思、恩格斯對待未來社會的態度是科學的。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的,他們關于未來社會的展望只限于揭示未來社會的基本特征,而從來不作詳盡的細節描述。 1881年1月6日 荷蘭工人領袖斐·多·紐文胡斯寫信請教馬克思:如果社會黨人取得政權,為了保證社會主義的勝利,他們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首要的立法措施應當是什么,馬克思 2月22日 在回信中說: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提得不正確。在將來某個特定的時刻應該做些什么,應該馬上做些什么,這當然完全取決于人們將不得不在其中活動的那個既定的歷史環境。但是,現在提出這個問題是不著邊際的,因而實際上是一個幻想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唯一的答復應當是對問題本身的批判。如果一個方程式的已知各項中不包含解這個方程式的因素,那我們就無法解這個方程式?!?A title="" style="mso-footnote-id: ftn10" name=_ftnref10>[⑩]1886年恩格斯在致愛·皮斯的信中指出:“我所在的黨并沒有任何一勞永逸的現成方案。我們對未來非資本主義社會區別于現代社會的特征的看法,是從歷史事實和發展過程中得出的確切結論;不結合這些事實和過程去加以闡明,就沒有任何理論價值和實際價值?!?A title="" style="mso-footnote-id: ftn11" name=_ftnref11>[11]正如列寧所指出的那樣:“馬克思絲毫不想制造烏托邦,不想憑空猜測無法知道的事情。馬克思提出共產主義的問題,正像一個自然科學家已經知道某一新的生物變種是怎樣產生以及朝著哪個方向演變才提出該生物變種的發展問題一樣?!?A title="" style="mso-footnote-id: ftn12" name=_ftnref12>[12]只限于揭示未來社會的基本特征,而不作詳盡的細節描述,這是馬克思、恩格斯看待未來社會科學態度的又一體現。
第十,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之所以長期以來被我們當作空想而非科學,這是由我們對社會發展階段的認識誤區造成的。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我們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并且說這就是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其實,我們遠遠沒有達到馬克思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的標準,按照馬克思的理論框架,我們今天只不過仍然處在過渡時期的一定階段。實際上我們是混淆了過渡時期與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的界限,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提前宣布進入了社會主義。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實際上是遠未完成馬克思所說的過渡時期任務的社會主義,是不合格的社會主義。由于我們提前宣布進入社會主義,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一切從我們今天的現實需要出發來談論社會主義。凡是我們今天現實生活中有的或者仍然需要的,就認為是社會主義應該有的,比如多種經濟成分和商品貨幣關系;凡是我們今天不需要的或者暫時做不到的,就認為是社會主義不應該有的,比如計劃經濟。這樣一來,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自然而然地就被貶低或否定了。
三、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今天是否已經過時?
現在,有人提出,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產生于19世紀,而現在人類社會已經進入21世紀,實踐是不斷發展的,人的認識也是不斷發展的。所以對社會主義的看法也應該是不斷發展的,因此今天的人們不應該拘泥于馬克思100多年前對社會主義的預測,而應該與時俱進地發展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 ?/p>
在這個問題上,筆者的看法是這樣的。實踐是不斷發展的,人的認識也是不斷發展的。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也是需要不斷發展的,這是因為馬克思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也是有局限性的。他的社會主義觀只限于對未來社會基本特征的認識,他沒有也不可能結束對社會主義的認識,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的確給后人留下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這里有一個如何發展的問題。這里的首要問題是: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還要不要堅持?是在堅持馬克思社會主義觀的基礎上去談發展呢,還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在我看來,我們應該在堅持的基礎上來談發展。也就是說,要在堅持馬克思對社會主義基本特征認識的基礎上來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社會主義觀的具體內容。拋棄馬克思對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的認識來談發展馬克思主義、發展馬克思的社會主義,這其實不是在發展,而是在否定馬克思主義、否定馬克思的社會主義?! ?/p>
我認為,堅持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說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1,堅持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實事求是地承認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并非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而只是尚未完成馬克思所說的過渡時期歷史任務的社會主義,將有助于恢復馬克思學說的科學地位,有助于重塑科學社會主義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1936年,當斯大林在蘇聯宣布已經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的時候,會場報之以長時間的熱烈鼓掌,人們奔走歡呼,無不為之歡欣鼓舞。然而當人們冷靜下來以后,才逐步發現,原來人們心目中美好的社會主義也就不過如此。令人們更加困惑不解的是,在現階段仍然存在階級、剝削,甚至還有剝削階級的情況下,也叫社會主義。這就使得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從天上跌到地下。社會主義簡直成了一根橡皮筋,可以隨意地拉長,也可以隨意地縮短。加上長期以來,在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簡單化、庸俗化的理解和宣傳,結果導致今天人們普遍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不感興趣。其實,在我看來,人們普遍不感興趣的是被嚴重歪曲了的、“哈哈鏡”中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而并非科學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茖W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仍然是受人們推崇的,世紀之交西方世界“千年偉人”的四次評選就在一定程度上生動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實實踐的發展迫切要求我們“回到馬克思”,講清楚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為什么是科學的,以及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與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系,這將有助于消除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種種誤解,有助于恢復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社會主義的信念?! ?/p>
2,堅持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實事求是地承認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并非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而只是尚未完成馬克思所說的過渡時期歷史任務的社會主義,這將有助于糾正長期以來在我們的工作中存在的理論與實踐嚴重錯位的問題。
現在,我們在理論上認為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盡管仍然處在初級階段,但畢竟已經是社會主義),說的是社會主義的話;但手頭上干的仍然是過渡時期該干的事。這樣就形成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矛盾與錯位。比如,按照馬克思的理論,既然已經進入社會主義,那就不應該有多種經濟成分,不應該有商品經濟;但現階段卻非要發展多種經濟成分和市場經濟不可。再比如,現實生活中不僅有階級,而且還有剝削,甚至還有剝削階級;但理論上卻非要以馬克思說的社會主義無階級為依據來淡化甚至取消本來仍然客觀存在的階級斗爭事實。若是對了,功勞全在自己;若是錯了,責任全歸馬克思?! ?/p>
再比如,一個時期以來,在不少人中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是空想,因為他沒有預料到社會主義仍然存在商品經濟”。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馬克思所說的沒有商品經濟的社會主義(即共產主義第一階段),是以生產力高度發達為基礎的,實行社會所有制的社會主義,這樣的社會主義必然沒有商品經濟、沒有階級和國家;而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根本沒有達到馬克思所說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因此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仍然存在商品經濟,并不違背馬克思的邏輯。如果馬克思還活著,他一定會起來為自己辯駁:你所說的社會主義和我所說的社會主義不一樣,因此我也不否認你的社會主義仍然存在多種經濟成分和商品貨幣關系。不是我空想,而是你魯莽!打個比方,比如一個人住在哈爾濱,但他忍受不了哈爾濱的冰天雪地,有人就建議他去廣州,說廣州冬天不下雪。于是他真的坐上了去廣州的火車,在火車上迷迷糊糊睡著了,忽然聽到廣播說好像廣州火車站到了,于是匆匆忙忙提著行李跑下車,結果一下火車,發現這里也是鵝毛大雪,于是就非常生氣,破口大罵建議他去廣州的人。等他清醒過來,才發現原來這里并不是廣州,而是鄭州。是他誤把鄭州當作廣州,稀里糊涂提前下車了。實際上錯的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廣州冬天是不會下雪的,但是你才來到鄭州,下雪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3,堅持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實事求是地承認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并非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而只是尚未完成馬克思所說的過渡時期歷史任務的社會主義,這將有助于我們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性和說服力?! ?/p>
現在,廣大群眾和青年之所以對我們的政治理論教育不感興趣,就是因為在他們看來,我們的理論不能夠科學地解釋現實,而現實的實踐往往也不以理論為指導,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的現象。這種“兩張皮”的現象使得我們的思想政治理論缺乏科學力、邏輯力、說服力和戰斗力,因而在實踐中就顯得蒼白無力。
比如,關于為什么社會主義優越于資本主義,以及現實社會主義為什么在許多方面還不如發達資本主義等等問題,長期以來,理論界為了闡釋這個問題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很難說已經有一種令人滿意的、有說服力的回答。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把本來仍然處在過渡時期的不合格的社會主義混同于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其實,在筆者看來,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列寧所說的社會主義)在各個方面都必然優越于資本主義,但是,由于現階段我們仍然處在向共產主義第一階段迂回過渡的時期,[13]所以在許多方面還落后于發達的資本主義,也就不足為奇。
4,堅持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實事求是地承認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并非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而只是尚未完成馬克思所說的過渡時期歷史任務的社會主義,這將有助于我們制定更加科學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更好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比如,在現階段發展發展多種經濟成分和商品經濟,利用資本主義,并不違背馬克思的邏輯,因為我們現實的社會主義只不過仍然處在過渡時期的一定階段;但是,我們卻在理論上認為已經進入社會主義,并且說,這就是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第一階段。這樣一來,又是社會主義,又要實行商品經濟,社會主義和商品經濟就形成了一對矛盾,因為在馬克思的社會主義那里是根本不存在商品經濟的。怎么辦呢?于是為了自圓其說,我們只好說,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是空想,因為他沒有預料到社會主義仍然存在商品經濟;于是我們就提出,商品經濟是中性的,甚至是社會主義的。這樣一來,再要對商品經濟進行監督、限制和斗爭就沒有了理論依據。因為商品經濟本身就是中性的,甚至是社會主義的,發展商品經濟就等于發展社會主義,哪里還有必要對商品經濟進行限制、監督和斗爭呢?結果就造成對商品經濟只利用,而不斗爭或者斗爭不力,這是長期以來貪污腐敗、假冒偽劣等等各種社會頑癥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因此,承認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仍然處在過渡時期,對于糾正理論與實踐的錯位,制定更加科學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健康順利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p>
在筆者看來,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是從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定性的角度講的;鄧小平同志講的“社會主義本質”、“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以及我們對社會主義“還沒有完全搞清楚”等等,是從現實的落后國家應該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角度講的。二者都在講社會主義,但是講社會主義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從什么是社會主義的角度講,社會所有制、計劃經濟、無階級無國家,似乎沒有什么難以理解的;從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順利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角度講,現階段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就不能不利用多種經濟成分和商品經濟,不能不利用資本主義。從這樣的角度理解,馬克思的社會主義不存在商品經濟,與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現階段仍然離不開商品經濟,并不矛盾。其實,馬克思如果今天仍然在世,也不會反對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仍然存在商品經濟。我們今天常常說,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這是從什么意義上說的呢?在筆者看來,這里的“社會主義”,理解為“社會主義道路”,或者“向社會主義過渡”可能更準確,而不應該理解為“社會主義制度”或“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即列寧所說的社會主義)的意思。正如列寧在新經濟政策時期所說的那樣:“看來,也沒有一個共產主義者否認過‘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這個名稱是表明蘇維埃政權有決心實現向社會主義的過渡,而決不是表明現在的經濟制度就是社會主義制度”。[14]
我們常常說,我們發展了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在筆者看來,其實,我們并沒有發展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我們發展的只是馬克思的過渡時期理論。從十月革命以來,自列寧開始一直到今天的馬克思主義者們,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是如何實現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歷史還沒有給我們提出發展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論的任務?! ?/p>
[①] 2007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列的過渡時期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07MLB004]”階段性成果。
[②] 參見程恩富《論〈資本論〉研究的發展態勢》(《世界經濟文匯》1987年第2期)、智效和《馬克思社會主義觀的解釋力》(《當代經濟研究》2007年第6期)等。
[③]參考智效和《辯證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觀》(載于《經濟科學》2002年第4期)。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同上。
[⑦]《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頁。
[⑧]《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3頁。
[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8頁。
[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43頁。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6頁。
[12]《列寧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7頁。
[13] 石鎮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向社會主義迂回過渡的初級階段》載于《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14] 《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0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