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零八、兩千零九年,西藏、新疆接連發生了震驚中外的暴亂事件。一時間,輿論和學界都在紛紛檢討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民族政策上的失誤。寒武紀俱樂部在第一時間發表了會員反思文章,提出我國正經歷“二次民族國家化”的假設。毫不謙虛地說,迄今為止,這也是我看到過的就這一問題最別具只眼、啟人長思的論點。
我向來深感中國主流知識界對民族國家建構這一課題的認識膚淺、觀照淡漠;而恰恰這一課題又關系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日夜思慮之“中國問題”甚巨,以至居于十九至二十世紀中國現代轉型的核心。實在不能不認為這是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知識結構上的重大偏頗和理論視野的嚴重盲點。
長久以來,中國主流知識界在各個向度上深化和拓展著八十年代的啟蒙話語。這種努力對于沖破當時保守教條的思想氛圍所做出的深具歷史合理性的貢獻已廣為承認,卻也在無意中構筑了另幾件意識形態牢籠、挖下了另幾樁思維方式陷阱。這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對西方作為不言自明參照系的總體化想象。在知識界的這種集體意淫中,有三件事被遺忘了。首先,是忘記了歷史還在繼續。即便在歷史的終點——西方,生活也還在不斷提出新鮮挑戰,變化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在各個領域內發生。例如在社會政治心理方面,保守化傾向在加劇、正版的自由主義在退潮;例如在生活方式方面,后工業化時代的來臨造成“未來的震蕩”、亞文化群落雨后春筍般的爆發。并不存在永恒不變、亙古如斯的西方。同理,在空間維度上考察,盎格魯-撒克遜的西方、伊比利亞的西方、斯堪的納維亞的西方以及日本,也很難給人以一個似乎應該是鐵板一塊的西方印象。其次,還忘記了人類在同一顆星球上生活的共時態性質。一種普遍的想象是,歷史老人在一場長跑比賽中拉起了現代化的終點線。選手們由于可能是文化基因的緣故,有的飛奔、有的蝸行,總之依次撞線、排定座次。這種荒唐可笑的線性進化史觀根源于早已過時的機械論世界觀,以及方法論個人主義——以構成國際社會的民族國家為基本分析單位、對其做原子化的想象,而不把人類文明看做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相互影響、相互調節的復雜系統。最后,是忘記了我們民族磕磕跘跘一路走到今天的歷史根據。只是孩子氣地吵嚷各種“應有”卻根本缺乏興趣研究“實然”,終于導致今天大面積的歷史虛無主義泛濫。
并非偶然的是,被遺忘的這三件事都與民族國家建構有密切關系。
要講清楚什么是民族國家,最好的辦法是講清楚一件事,即僅僅兩百年前,人類社會還不是像今天這樣,以聯合國會員國的形式——民族國家的形式——為基本政治形態或者政治共同體組織形式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博會的前身——萬國博覽會方興未艾。這一名稱明白無誤地出示了國際社會第一次以民族國家為單位集合在一起時的榮耀感。無獨有偶,現代奧運會——各國代表以體育的名義集合的盛會——也發端在彼時亦非偶然。
民族國家為什么會伴隨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出現在人類文明地平線上,它的發生機制是怎樣的,至今仍為學術界筆墨官司聚訟紛紜的課題。我們所確知的大略有兩點。其一,現代社會雖早已是民族國家的天下,但仍有少數前民族國家政治形式的遺跡。例如,教皇國梵蒂岡、埃及不受政府管理的沙漠部落、索馬里的海盜、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家族制的黑手黨等等。這些歷史的“活化石”、“活文物”,為我們更透徹地理解民族國家究竟怎樣地在當時是一種新事物、民族國家對現代生活有哪些影響、設若不建立民族國家或建立而不成功會有哪些后果等問題,提供了極寶貴的參照資源。其二,民族國家的建構伴隨社會文化心理的巨大調整。古代人民不知有國家,自我身份認知中也并不包含一國公民、一國成員這樣的意識。從表面上看,中國是一個漢奸傳統源遠流長的國家;然而,這種觀念本身來自于已接受現代民族國家觀念洗禮的今人。事實上,南宋、晚明的漢奸是不能等同于今日所謂漢奸——即叛國者的,正如岳飛、文天祥、夏完淳、史可法等殉國者也不同于現代意義上的愛國者一樣。他們浩氣長存的壯烈舉動出于不同的政治意識和文化心理,這點切不可不察。為充分理解這點,試比較一下兩類“叛徒”:一是洪湖赤衛隊中王金彪式的人物,另一類是最近發生的美俄間諜案中同情古巴革命的美國外交官夫婦。一個明顯的區別是,前者的叛變是因為只知有家、不知有國,而后者建立在有充分意識形態理據的、成熟的理性考量上。這種區別正是現代轉型的結果,這個轉型正是一個半世紀以來先進的中國人——對環境變遷和自身處境的實質與根源有充分省察的中國人——舍命追求的目標。
地球上大部分民族并非民族國家這種政治組織形式的內生搖籃,卻統統都在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響應中被迫走上了這條路。由于涉及民族文化心理這種最基礎、最保守的上層建筑調整,走完這條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以美國為例,開國國父們只是實現了獨立,距離真正民族國家的建設完成還差得遠。這一任務是在林肯手上完成的。南北戰爭的偉大意義固然可以從不同角度審視。例如一種最淺薄的論調當然是自由戰勝了奴役的二元話語;中國人所熟悉的價值尺度則來自馬克思從全球產業分工再調整角度揭示的命題——弱小的美國工業通過拒絕初級資源供給者的地位獲得了與大英帝國競爭世界工廠的機遇。這一命題后來更是被沃勒斯坦、弗蘭克等人發展為進步的工業資產階級戰勝了反動的流氓資產階級從而主宰了美國在下個世紀命運的敘事。然而一個始終被忽略的視角則是民族國家建構的最終完成。林肯通過解放黑奴重新肯定和確認了建國文獻所申明的基本價值,從而獲得了充分的道義力量和道德資源;他明智地利用了這些資源,一舉掃蕩了那些“只承認自己是弗吉尼亞人而不承認是美國人”的前現代意識,在合眾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實現了“合眾為一”的理想。
遠離歐亞大陸紛擾的美國尚且無從避免全球經濟競爭壓力,需要通過一場內戰,脫胎換骨成為合格民族國家來為未來開辟道路,況乎那些直接處在歐洲人槍口和炮火威脅下的民族——即是處于他們直接奴役下的民族,條件成熟也一樣會走上這條路。歐洲人教育了全人類:落后即要挨打,無國家主權遑論個人生存權!除非經由民族國家的政治形式團結起來,任何家族、行會、城邦、莊園都不再能夠保障尊嚴與秩序了。好萊塢巨制《加勒比海盜》以迪士尼風格記錄了這一大轉變時代失敗者的落寞:海盜時代永遠過去了,起義歌很久未唱響了,海盜公會在船堅炮利、武裝到牙齒、為利潤奔走于每一片海域的英帝國殖民公司面前再也不能保有它的傳統與自由了。
第三世界享有的共同命運和因此而鑄就的共同意識,甚至遠比全世界工人階級的共同命運和共同意識來得直觀和深刻。這解釋了新中國為什么能夠一開始就摒棄外交上的意識形態偏見、在險惡的國際環境下執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拒絕與蘇東集團抱團、始終站穩第三世界立場。因為美國理所當然地把這個新生國家看作蘇聯的亞洲堡壘,而蘇聯也想當然地把她視為自己應該當仁不讓插手管轄的政治附屬國,新中國有條件利用此中戰略判斷不對稱的空間,摸索自己的戰略定位;等美、蘇回過神來,一個三足鼎立的全球政治格局已然成形。新中國出乎他們意料地成為第三世界的自覺代言人。這一定位由于占據了道德制高點、掌握了真正的軟力量,而使其獲得了與自身工業實力并不完全匹配的國際影響力。由于中國的榜樣和示范作用,也由于它真金白銀的無私援助(既非托洛茨基式的輸出革命,也非勃列日涅夫式的武裝侵略,而是鼓勵第三世界反抗美、蘇霸權,從其不計較受援國國體、政體可以見出),戰后第三世界民族獨立浪潮蓬勃高漲,最終重塑了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這是十九世紀歐洲革命以來,地球上最大一波民族國家的噴發式涌現。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在這片古老土地上創建現代民族國家努力的基本成功。這一成就來之不易。將散居南北、各營生計的人民,打造成分享作為國家這一特殊政治共同體一員意識的公民,僅靠宣傳教育是絕對不行的,需要趕上能夠幸運地提供實踐資源的時代。林肯即趕上了這一時代,或者說歷史把機遇擺在了他面前。他巧妙利用了這場戰爭中內含的道義感召,將其描述為一場考驗,一場對一切孕育于自由中、并承諾人人生而平等信條的國家能否在地上長存的考驗,極大激發了各州人民的命運共同體想象,最終塑造出美國公民。類似的機遇對像中國這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則要容易尋找得多。一百多年來不屈不撓、抵御外辱的奮斗經歷,提供了模鑄現代中國人的資源。這是為什么一個世紀綿延不絕的內戰總是通過訴諸推翻帝國主義在華代理人獲得合法性的原因,這也是為什么新政權要大力宣傳嘎達梅林式的少數民族英雄的原因,這更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必須上溯至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原因。非如此,內戰豈非皆為毫無意義的同袍相殘?非如此,五十六個民族合而為一的中華民族概念從何而來?非如此,不同集團領導的不同性質斗爭如何能夠接續進同一道統?
遺憾的是,長久以來,中國知識分子似乎完全忘記了近現代史的民族國家建構性質,也全然不去考察今日中國諸種病灶中隱藏的民族國家問題。吉登斯嘗謂現代性四個維度,中國媒體知識分子念茲在茲的啟蒙只是其中之一,并且任何稍有健康理性的人都會承認,其仍處于歷史的展開過程中。而作為另一大維度的民族國家建構又何嘗不是這樣?主流話語——以及官方話語,卻都顧此失彼、一葉障目,其終于導致現代化建設的跛腳和畸重就不奇怪了。即以西藏、新疆動亂為例,兩大強勢話語固執于自身狹隘視野,用膚淺的意識形態呢喃堵塞了更敏銳學理性思維的進路,以至各大媒體上完全見不到對事件的更深沉反思,而居然只有八零后一輩青年學子的文化沙龍——寒武紀俱樂部,觀照到了事件背后的民族國家建設危機。
在簡要回顧了民族國家的理論與歷史之后,我們應該清楚,中國的國家統一不是必然的。首先,歷史文化共同體的論調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中國本就是一個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帝國,歷來以文化分親疏、辨夷夏,共同體的范圍遠及東亞和印度支那,現代民族國家浪潮不還是輕而易舉地瓦解了朝貢體系嗎?其次,近現代團結抗擊殖民主義的史實也已無多大用處。因為民族國家說到底是想象的共同體,沒有什么必然因素能夠保證共同體的界限、疆域、規模恒久不變;而欲維持既有的界限、疆域、規模,最根本的,是有能力持續提供對目前界限、疆域、規模合理性的想象。正如前述,近現代兄弟鬩墻外御辱的共同經歷提供了這種想象。而今時移事易,新的想象正在少數民族地區生根發芽,即為應付當代全球化經濟競爭、更公平地分享發展利益,共同體的合理界限、疆域及規模,應該是民族地區自成一國。
反駁這種觀念并不容易。并且最根本的是要認識到,即為“想象”,本就是虛妄觀念。因此克服這種觀念根本不在于辨清客觀事實的真偽,而在于消除為其存在提供合理性證明的實踐土壤。做到這一點,首先倒是要求祛除漢族中普遍存在的某些狹隘幼稚認識。考慮這樣一個問題:既然少數民族今天縮減了對于共同體合理界限、疆域和規模的想象,為什么漢族卻舍不得放手,仍堅持認為目前的界限、疆域和規模是合適的呢?毫無疑問,這一定是因為我們相信維持現在的共同體對我們更有利。事實也的確如此。問題恰在于少數民族不一定有對稱的信念。因此講白了,是漢族有求于人而非相反,漢族需要少數民族遠甚于少數民族需要漢族。這種需要也并非完全自利,在根本上我們相信,只有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團結共同體——中華民族的民族國家——能夠保障漢族和少數民族雙方在這顆星球上的利益,否則唯有被帝國主義分而治之一途。可惜有這種清晰戰略頭腦的人在無論漢族還是少數民族群眾中都不多。漢族群眾中還流行兩種截然相反、卻一樣糊涂的認識。一是以大漢族主義的憤青姿態要求鎮壓少數民族,另一則是看不出民族地區的重要性以至認為不如聽其獨立。新中國奠頂之初,黨內相當部分高級干部中就流行前一種觀念。登高望遠的毛澤東不得不就此苦口婆心地向這般人說明:有些人以為給少數民族架個橋、修個路,就自以為了不起,要求人家感恩。須知少數民族加入中華民族大家庭就是巨大政治貢獻;我們常說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其實是少數民族地大物博、漢族人口眾多;既要反對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狹隘地方民族主義,但主要是反對大漢族主義。——所有這些提醒至今也不失其價值。
相信歷史辯證運動的人不會認為民族國家構成另一樁“歷史終結”——政治共同體的最后組織形態。事實上民族國家的組織形式有諸多弱點。也許我們可以暢想一個超越了民族國家地平線的人類未來。我不揣冒昧地認為,那一時刻將伴隨現代性其它維度的同時轉換,因為它明顯觸及到人類社會最根基的課題——或者用馬克思的話——歷史之謎的解答。然而,在今天這樣一個已被證明即使全球化都不能削弱民族國家的作用相反還凸顯了其功能的時代,我們實在不能過于沉迷于這種象牙塔里的理想主義烏托邦。
這自然是對于寒武紀俱樂部會員以及與我們持有相近理念的人們的提醒。對于中國知識界那些于民族國家建構命題根本不聞不問的人,威脅則來自另一個方向,即王紹光指出的將國家能力與政治體制混為一談的危險。當然,這對于那些弱水三千取一瓢飲的人是很自然的。我們只關注如此行事的后果。如果說民族分裂勢力甚囂塵上、少數民族群眾離心離德即為后果之一,難道還有什么問題嗎?民族國家既然接管了形形色色前現代政治組織形式的功能,政府職能就不可能不拓展。本質上說,現代政府都是大政府。因此,諸如美國中西部反聯邦保守主義勢力的行為及主張,根本上是要反動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妄圖回到美國的弗吉尼亞時代。聯邦政府理所當然地要打擊這些地理概念不超過自家農場的犯罪分子。說來真是諷刺,當今保守主義思潮最猖獗的美國,其政府居然是一個能夠掏空中國人民口袋喂養美國人民、為防范本國暴力襲擊能遠涉重洋打擊看不見的敵人、張開羽翼強力庇護自己人民的全天候保姆型政府,還不足以給主流知識界補上一堂民族國家的課,令其懂得國家能力與政治體制的區分嗎?
除開虛構的政府/社會二元對立,主流話語還傳播一種不負責任的極端個人主義話語。作為對過分強調為國家、集體犧牲個人私利——有時往往是合理私利的反撥,這種話語在自我加強中逐漸走向病態,以至于范跑跑居然成了文化英雄,而這樣的人本來在大西洋兩岸任何一個文明國家都將毫無疑問遭受唾棄的。主流話語雖然也不時強調西方個人主義的真實意涵并不等同于國人想當然的自私自利,無奈在傳播效果上卻實實在在鼓勵了后一種認知。結果,個人主義在西方導致了人民主權的民族國家,在中國反倒強化了根深蒂固的家族私利。要知道中國人的“私”,根本不是正宗個人主義的“私”,而是鄉土社會最落后的血緣之私。結果,在一個多世紀抗爭和奮斗中好容易積累的國族認同流失殆盡,歷史又走回頭路掉入了為門戶計的泥淖。在主流話語的視野里,除了個人,就是個人的敵人——國家,其它中間組織形態仿佛是空氣。說到底,還是源于對民族國家理論的無知——或刻意無知!
今日中國面臨的危機是深重的、挑戰是巨大的。用腳投票的人才外流正愈演愈烈,代替敗亡清帝國的現代中國民族國家已岌岌可危。如果不從民族國家建構的視角系統清理人民尤其是知識精英的混亂意識,如果不能在改革發展的實踐中開掘激勵民族國家想象的新鮮資源,如果不厲行二次民族國家化,我擔心真的有一天,一覺醒來,原來稱作中國的這塊土地上,會多出湖南共和國、東北聯省自治州、泛長三角城市同盟和國際自由港上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