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和歷史使命
(一)無產階級力量的壯大。隨著國企改制、農村城市化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大批的國企職工、農民、青年學生、小工商業者成為新時代的新無產階級,2.3億農民工、7000萬下崗職工、每年幾百萬畢業學生及待業青年、貧苦農民、慘淡經營的小工商業者及其他無業人員,構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經濟危機的加重、私有化進程的完結性改革使得又一批小資產階級被甩進無產階級陣營;殖民化經濟的后果不是擺脫技術落后的面貌,而是使落后更加劇,整個民族也包括我們的“天之驕子”——大學生也都淪落至“世界工人”的境地。社會的發展總是有其內在的規律性,革命階級的壯大只是準備了革命的物質條件,而革命階級的精神條件即覺悟程度是伴隨著社會矛盾——根本上是基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而成長的,“形勢比人強”(毛澤東語),“無產階級意識常常不是自發產生的,是靠先進分子從外部灌輸的”(列寧語),馬克思說:要使被壓迫階級能夠解放自己,就必須使既得的生產力和現存的社會關系不再能夠繼續并存。在一切生產工具中,最強大的一種生產力是革命階級本身。革命因素之組成為階級,是以舊社會的懷抱中所能產生的全部生產力的存在為前提的。《哲學的貧困》
可見,社會客觀形勢對“階級意識”的形成是主要因素,但列寧同時說,無產階級自發地會產生民主主義的意識,卻不會產生社會主義的意識。在形勢具備的情況下先覺悟的人對其外部的“灌輸”也同樣重要,當然在形勢具備的條件下的這種灌輸其實就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二)無產階級意識的產生及發展階段。
“無產階級經歷了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它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和它的存在同時開始的。 最初是單個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廠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勞動部門的工人,同直接剝削他們的單個資產者作斗爭。…無產者組織成為階級,從而組織成為政黨這件事,…”(馬克思《共產黨宣言》)。“資本的統治為這批人創造了同等的地位和共同的利害關系。所以,這批人對資本說來已經形成一個階級,但還不是自為的階級…但是,當問題涉及到對罷工、同盟以及無產者在我們眼前實現他們組成為階級所采用的其他形式給以明確認識的時候…”(馬克思《哲學的貧困》)
這里對無產階級覺悟程度的描述大致有兩個階段:1.自在階段。是指無產階級沒有意識到自身是作為一個階級存在同時也沒有意識到資產階級的存在,他們的斗爭是感性的、零散的、局域的,沒有形成系統組織。這種斗爭還不是真正的階級斗爭。無產階級在這個時期還處于幼稚階段,或者根本不稱作“無產階級”,因為他還不是一個階級,“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于他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占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列寧語),那集團的定義是什么呢? “集團,是為了一定的目的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的團體。”看來要想成為階級還不是很隨便的事情,要有目的性、組織性、行動性。所以這個時候的無產階級只是作為無產階級的“物質條件”而存在,即一定量的無產者,猶如我們見到一個幼兒時,經常稱之為小孩,而不是稱之為“這個人”,難道小孩不是人嗎?大致的道理就是如此,我們通常指的“人”是“成人”。所以我說這個階段的無產階級還不是真正意義的無產階級,只能稱作無產者。聯系到實際,我們當前的中國沒有無產階級,只有無產者!在“自在階段”的無產者的斗爭是自發性的斗爭,我們觀察實際中的生活會發現,還有大量的無產者即使在剝削壓迫很重的情況下并沒有任何斗爭的表現(如包身工、黑磚窯工人),哪怕是與資產者的言語沖撞、肢體抗議、背后牢騷等。那這種“不斗爭”是什么呢?還有明明是資產者的花言巧語,無產者卻聽之信之轉而同情起資產者來,這樣的“自在”是什么?要說自發斗爭是無產者“少年期”反應的話,那這種不斗爭就是“嬰兒期”的“自睡”狀態。同志們,我們不要看到一些地區、一些工廠出現工潮現象就歡呼雀躍,我們更應該看到大量的無產者還處于這種麻木不仁、任人宰割的“自睡”期,還有多少無產者在做著資產者天天給他們灌輸的“成為資產階級”的春秋大夢!有多少人在為這個夢想“勇往直前”甚至粉身碎骨呢?從資產者偷笑的背后就輕易地看出無產者的愚癡和幻想是多么令人哀怒!
2.自為階段。指無產者開始采取有組織、有目的的對整個資產階級開展的斗爭,這種斗爭最成熟的標志是無產階級掌握了斗爭最有力的武器——馬克思主義,并有了自己的政黨,其目標是直指資產階級政權,實現無產階級的階級統治,實現社會主義直至實現共產主義。或者說由原來的無產者反對資產者的斗爭發展到無產階級反對整個資產階級的斗爭,由經濟斗爭轉到政治斗爭,從而無產階級奪取政權。這個時候的無產階級才是真正成熟的、覺醒的、找到自我的、理性的、名副其實的無產階級。這時期的斗爭已經從自發走到自覺,但是這個階段的階級斗爭仍需分兩個層次來考察,一個是只限于經濟斗爭和某些政治權利的斗爭;另一個是旨在推翻資本所有制和資產階級統治的斗爭。我們看到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無產階級斗爭就是限于前者。
(三)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只承認階級的存在和階級斗爭是不夠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還要承認無產階級專政”(列寧語)、“共產黨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無產階級政黨的最近目的一樣的: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舊社會內部的所有沖突在許多方面都促進了無產階級的發展。資產階級處于不斷的斗爭中:最初反對貴族;后來反對同工業進步有利害沖突的那部分資產階級;經常反對一切外國的資產階級。在這一切斗爭中,資產階級都不得不向無產階級呼吁,要求無產階級援助,這樣就把無產階級卷進了政治運動。”(《共產黨宣言》)
無產階級就是要把自己組織成為階級,進行階級斗爭,最后把矛頭對準最后一個反動的階級——資產階級,推翻它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統治的社會,對資產階級一切殘余的勢力進行消滅和改造,這些殘余是包括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領域內一切的資產階級的勢力。從而徹底地消滅階級和階級差別,進入到“自由人聯合體”的社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