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宇太思想文化系列叢書之--大話人生

宇太 · 2010-06-29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宇太思想文化系列叢書之---大話人生(2010-06-29 11:18:08)
 

注:我是礦,存儲較為豐厚,渴求正直而獨具慧眼的開發者,這個人,必將是宇太事業發展的偉大盟友,他(她)將與宇太一道,共同榮辱于這個世界。

                                           ---宇太 

 

 



                                                 

宇太思想文化系列叢書

 

你愿意更加透徹的理解人生奧妙嗎?你愿意使你的人生更加充實和精彩嗎?你愿意使你的人生更加富有魅力嗎?

請看,清風居士公開登壇,大話人生出語不凡

 

他是真人,他是隱人,他是浪人,他是刺人,他是狂人,他是癡人……他思想如海,情緒如濤,歌聲如酒,話語如流,開始精滿自溢……

 

大話人生

 

宇太

 

作者概況(略)

 

內容提要

 

本書根據當代社會人生特點,以講座的方式,探索了人生要點,揭示了一般人生的基本規律、運作內涵、人生奧妙,全面解說了人格魅力結構,提供了人生修養啟示錄,通俗易懂,耐人尋味,多元人文理念的綜合滲透,會給你帶來豐富多彩的人生營養。

本書思想文化內蘊豐富,思路流暢,娓娓道來,親切自然,富有哲理性、思辨性的睿智語段層出不窮,可以說是難得一見、獨一無二的人生精品教科書。

本書由五個部分組合而成。

第一部分為“人生探索”。

在“人生探索中”,作者首先以警句“人生是典型的一次性消費”,引起人們對人生的高度重視,要想不“白白浪費做人的名額”,就必須集中做到兩點,第一是要做個有人性的人,第二是要做個有價值的人。而要保證做到這兩點,又必須首先選定“正確的人生支點”。最后作者又對“命運”,進行了富有啟示性的獨到“辨證”。

第二部分為“人生運作”。

在“人生運作”中,作者以當今大學生就業、創業為主要參照,認為市場人生運作的實踐過程,有一定的心理客觀規律可循,一般需要經歷虛懷、融入、包容、選擇、整合五個階段。作者對每個階段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講解,最后又以“寄語創業者”的方式,對創業者提出了忠告,相信會對你的人生實踐,有不可忽略的參考意義。

第三部分為“人生奧妙”。

“人生奧妙”中,作者以四部古典小說中家喻戶曉的人物為憑借,揭示出他們身上凝聚著的多元的社會人生道理,讓我們充分領略了人生的奧妙。相信你聽了這部分講座,會使你對人生實踐,做到更加心里有數。

第四部分為“人生魅力”。

在人生魅力中,作者揭示了人格魅力與人生魅力的內在聯系,透徹的說明了人格魅力的意義,全面構建了人格魅力的結構,然后對這個結構中的內容和形式進行了辨證,對內容與形式中的諸多因素,包括內容中的心靈與心態、道德、文化,形式中的形體、行為、情緒、文字、語言等,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有條不紊的講解,為全面構建人格魅力,打開了方便之門。

第五部分為“人生修養”。

這部分是唯一不以講座形式存在的部分,在這部分中,作者以語錄的方式,集中了他對人生的全面感悟和切身體驗,對人生很有警示性。

 

 

前言

 

人文學者理當代表人品和情操的前沿,為眾生及時調節精神營養結構。

人文學者不是土地、肥料,而是陽光、月色,使白天黑夜都變得生動而富有靈性,你一定要讓他們象五糧液、甲魚湯那樣實惠,他們還不如一堆白菜幫子,現在就有夫妻雙雙下崗職工,沒人時偷著撿白菜幫子,這充分說明,在關鍵時候,白菜幫子也是能夠充饑的。

宇太,大致可以算作充饑的白菜幫子。

宇太雖然隱居多年,卻也不是死心眼子的人,內心深處也確實沉積了一些烏七八糟的存貨,只是沒有忙于“出山”,沒有急于“嫁人”,沒有及時“接軌”,也懶得“與時具進”,更無視“先富”,因為他頑固主張厚積薄發,不瞅準機會和對象,決不輕舉妄動。由于極想寄語眾生,盡點兒義務,便索性先拋出一磚,但愿引出“玉”來,至于磚的品類功能,任由看官評判,倘為假冒偽劣,毒害少年,毀損青年,癱瘓老年,宇太甘愿受死,以謝蒼天。

宇太  于牛年驢月狗日

 

 

 

 

目錄

 

前言

開講

 

第一部分:人生探討(共八講)

話引

第一講、做個有人性的人(上)

第二講、做個有人性的人(下)

第三講、做個有價值的人(上)

第四講、做個有價值的人(下)

第五講、人生需要支點(上)

第六講、人生需要支點(下)

第七講、命運辨證(上)

第八講、命運辨證(下)

 

第二部分:人生運作(共二十一講)

話引

第一講、虛懷(之一)

第二講、虛懷(之二)

第三講、融入(之一)

第四講、融入(之二)

第五講、融入(之三)

第六講、融入(之四)

第七講、包容(之一)

第八講、包容(之二)

第九講、包容(之三)

第十講、包容(之四)

第十一講、選擇(之一)

第十二講、選擇(之二)

第十三講、選擇(之三)

第十四講、選擇(之四)

第十五講、選擇(之五)

第十六講、整合(之一)

第十七講、整合(之二)

第十八講、寄語創業者(之一)

第十九講、寄語創業者(之二)

第二十講、寄語創業者(之三)

第二十一講、人生案例:項羽與劉邦

第三部分、人生奧妙

A、點評《三國演義》人物(共二十五講)

第一講:開場絮語

第二講,關于劉備(之一):劉備成功的四件法寶

 第三講:關于劉備(之二):劉備成功的四件法寶

第四講:關于劉備(之三):劉備成功的四件法寶

     第五講,關于劉備(之四):劉備的“仁”與“情義”

第六講,關于劉備(之五):劉備看待女性缺乏男性公德

第七講,關于劉備(之六):劉備的接班人問題

第八講,關于孔明(之一):孔明的意識結構

第九講,關于孔明(之二):合理的知識結構與修煉到位的心性結構

第十講,關于孔明(之三):謀劃的嚴密性與科學性

第十一講,關于孔明(之四):置疑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意義

第十二講,關于關羽(之一):關于文圣和武圣

第十三講,關于關羽(之二):關羽的武藝與殺人特點

第十四講,關于關羽(之三):關于“失荊州”

第十五講,關于關羽(之四):辯證“華容道”

第十六講,關于關羽(之五):關羽的人格魅力結構

第十七講,關于關羽(之六):應該如何看待關羽、學習關羽

第十八講,關于《三國演義》中的統帥

第十九講,關于曹操

 第二十講,關于《三國演義》中被氣死的人

第二十一講,《三國演義》所顯示的普遍原理(之一)

第二十二講,《三國演義》所顯示的普遍原理(之二)

第二十三講,《三國演義》所顯示的普遍原理(之三)

第二十四講,《三國演義》所顯示的普遍原理(之四)

第二十五講,關于英雄的界定與評判標準

附:點評《三國演義》人物功勛

B、點評《西游記》人物(對話錄)

一、開場:

二、關于吳承恩

三、關于唐僧

四、關于孫悟空

五、關于豬八戒

六、關于沙僧

七、小結

C、點評《水滸》及其人物

一、《水滸》的結構當屬“牽羊”式

二、投降主義路線何以落實

三、《水滸傳》里的女人:女爺們和淫蕩婦

四、關于宋江

A篇:宋江是另類英雄

B篇:寧當受封狗,不做逍遙人

五、晁蓋與宋江的區別

六、《水滸傳》是“罪犯”的頌歌

七、吳用:缺德的智慧

八、李逵:炮筒子、傻義氣

九、魯達:豪爽正義、大事清醒

十、武松:膽大心不細

十一、林沖:忍耐英雄

D、《紅樓夢》選點(隨筆)

一、標題與姓名

二、論寶玉挨打

三、論寶玉無能

四、論寶黛之別

五、論王熙鳳

六、如何看探春

七、曹雪芹鐘情老二

八、為什么賈寶玉更喜歡林黛玉

第四部分:人生魅力(共十三講)

話引

第一講、人格魅力的意義

第二講、人格魅力的結構

第三講、心靈冶煉與心態調整

第四講、倫理道德之父母道德

第五講、倫理道德之子女道德

第六講、婚戀道德之一

第七講、婚戀道德之二

第八講、朋友道德

第九講、職業道德、公共道德、五官道德

第十講、文化營養

第十一講、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

第十二講、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二)

第十三講、對打造人格魅力的建言

 

第五部分:人生修養

內功修煉

一、力主人性進化

二、理性透視成功可能

三、冶煉心性

行為調整

一、找準點位

二、顯露藝術

三、掌控行為準則

四、培植根基

五、洞穿交往常識

六: 情緒運用

參照系數

一、參照系數之一

二、參照系數之二

內在尺度

一、內在尺度之一

二、內在尺度之二

修心養性

交往心態

守住自己

   后語

 

 

開講

大家好,眾所周知,對每個人來說,人生都只有一次。如何看待人生,決定著你如何對待人生,如何對待人生,又決定著你如何實踐人生。所以,人生態度至關重要,因為它既決定著人生導向,也制約著人生質量。

有一句很糟糕的話,說,“這輩子沒戲了,下輩子再說吧。”那我不禁要問,有誰能承諾,有誰敢承諾,我們一定擁有下輩子呢?我們有什麼理由,把希望寄托在虛無縹緲的、甚至根本不存在的下輩子身上呢?

所以,我提議,我們必須、也只能寄希望于這輩子,集中精力、不遺余力、竭盡全力,打造好這輩子。

我之所以選擇“大話人生”,作為我的總話題,唯一目的,就是要大家活好這輩子。如果我的見解,能對大家有所啟示,就算是達到了我的預定目標。

好,現在我們開始講第一大部分,人生探討。

 

話引

我們是什麼東西?我們是人。人是什麼東西?人是高級動物。怎麼才算高級?我們高級了嗎?體現高級了嗎?既然我們是人,就得有人性,我們有人性嗎?怎樣做才算有人性呢?我們不能糊里糊涂的活著,這些問題,作為人的我們,必須首先作出回答。所以,我們探討的第一個話題是:做一個有人性的人。

之所以首先選擇這個話題,也是因為,這是人本的最基礎性建設。

 

第一講、做一個有人性的人(上)

 

一,強化人的概念

 

我以為,在人類創造的所有概念里,最重要的概念,就是“人”這個概念。而我本人,對我們中國人最不滿意的,就是對“人”這個概念的理解、重視程度,始終沒有達到我所希望的境界。

為了強化人的概念,首先,我請大家粗略回顧一下我們的人性發展史,看看我們是怎麼走過來的。

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為了活著,曾經與各種野獸搏斗,搏斗的結果,無非兩種,或者殺死野獸,或者被野獸吃掉。我以為,那時候,人性還處于朦朧狀態,人的概念,是相對模糊的,無論是人的形式,還是人的內涵,都還沒有嚴格與其他動物徹底區別開來。

在奴隸社會,一個奴隸主死了,往往要殺死許多奴隸陪葬,他們殺一個奴隸,同殺一只羊,宰一口豬,并沒有什麼兩樣。顯然,這個時候,絕大多數奴隸,形式上是個人樣兒,而實際上,只相當于牲口。

在有皇帝的封建社會,只看看皇宮里的人生,就可以窺見那時的人性狀態,天下美女被集中于三宮六院,供皇帝一人消費。由于皇帝的消費能力有限,致使大量宮女一生得不到皇帝寵幸,從而與男人絕緣,成為擺設女人。為了不使這些大量被閑置的女性資源受到污染,他們還采取了慘無人道的綠色工程,所有進宮的普通男性服務人員,也就是太監,全部被閹割,成為人為的殘廢男人。不要說天下蒼生,就是這些進入上層社會的宮女和太監,也已經變成了擺設人和殘疾人。即便是混的最好的太監高力士和李蓮英,也只不過是李隆基或者慈禧身邊的一只狗。實際上,整個天下蒼生,都只為皇帝一人活著,有時,連宰相的基本人權和人性正常都得不到保護。

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雖然趕走了皇帝,但國人人性并沒有因之產生質的飛躍。我們只需讀一讀魯迅的小說,就可以得到印證。阿Q們、祥林嫂們、孔乙己們,肉體被摧殘,靈魂被踐踏、精神被毀滅,人格被扭曲。我們看到的,仍然是千瘡百孔的人性。大多數中國人,仍然麻木的演繹著人不人、鬼不鬼的人生。

可歌可泣的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徹底摧毀人吃人的舊世界,在其領袖毛澤東的正確引導下,終于打出了一個新中國,從而在中國人性發展史上,展現了最光輝的一頁,使大多數中國人突然升華了人的感覺。這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

遺憾的是,新中國條件下的國人人性,雖然有了巨大飛躍,但仍然存在著諸多缺憾。

按我個人的粗略劃分,新中國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以改革開放為界,前一段是以政治為核心的階段,后一段是以經濟為核心的階段。前一階段是毛澤東時代,后一階段是鄧小平時代。我們可以實事求是地說,這兩個時代,都有毀損正常人性的悲哀。

文革有沒有毀損人性現象?的確是有的。比如,一個普通人民教師,根本就沒有能力“走資本主義道路”,也不可能成為“反動學術權威”,但有的卻仍然被打、被批、被自己的學生隨便收拾,這肯定是侮辱人格、傷害正常人性的。這是政治活動毀損人性的例證。

改革有沒有毀損人性現象?恐怕更多、更慘。比如,貪官為示威,私設公堂;礦主為賺錢,不斷出礦難;奸商為發財,制作毒奶粉。不少無辜生命,做了殉葬品。他們視錢如命,視命如草芥,人道不容,天理不容。這是經濟活動毀損人性的例證。

我們不禁要問,難道突出政治也好、發展經濟也好,就一定要以毀損人性正常、破壞天道人規,為必要前提嗎?為必須代價嗎?就不能盡可能避免和擺脫嗎?自己也是人,渴望被尊重,但卻不尊重別人,為什麼就不能將心比心,在人格面前一視同仁呢?

所以,我一向主張,人性必須擁有不可侵犯的絕對獨立性。搞政治,應盡力不以毀損人性為代價;搞經濟,也應盡力不以毀損人性為代價;搞文化,同樣不要以毀損人性為代價。不管是以政治為中心,還是以經濟為中心,或者以文化為中心,都不能脫離人這個最根本的中心。一個家庭、一個團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過日子,過的是人,而不是人外之物。不管你以什麼為中心,最終都要落實到以人為中心。社會是個圓,圓心是什麼?是人。社會是大廈,地基是什麼?是人。

作為由人構成的社會,第一位重視的,就應該是人性。一個開明的社會,一定會體現在與人性的貼近與保護上,而不可能體現在與人性的遠離和毀損上。所以,保護人性、完善人性、捍衛人性、升華人性,是社會文明與發展的第一主題、第一要務。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強化人的概念,首先要把自己當人看。從今天的執政理念中可以看出,他們開始關注人本、關注人道,關心人性,關心人生。但要建設一個以人為絕對核心的社會,光領袖人物有這樣的理念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是全體中國人,十三億中國人,都有這樣的意識。

我常聽到,有的下級埋怨上級不拿自己當人看,有的員工埋怨老板不拿自己當人看,但我不禁要問,你自己拿自己當人看了嗎?假如你自己為了得到利益,廉價出賣人格已經成了習慣,說明你自己就在首先毀損自我人性的規范,又有什麼理由指責他人呢?你自己把自己當成“器具”,還有理由埋怨被他人隨便使用嗎?你自己把自己當成“千里馬”,還有理由埋怨被他人隨便騎嗎?你自己把自己當成“老黃牛”,還有理由埋怨被鞭子打嗎?你應該明白,“器具”是物,不是人;“千里馬”是馬,不是人;“老黃牛”是牛,不是人。作為一個比喻可以,作為一個修辭,也可以,但作為人的實在社會地位,絕對不可以。你好好的人不做,甘心當牛做馬,是反人性的。如果人人都心甘情愿當牛做馬,那還是人的世界嗎?整個動物世界嘛。所以,強化人性,當首先從自我做起。自己有人性、懂人性,才可能理解人性,尊重人性,捍衛人性。

只有人人強化人性的理念,彼此都把對方當人看,各種人際關系才能進入正軌,主奴關系、雇傭關系、依附關系等一切毀損人格獨立的不正當關系,才能轉化為人與人的正常關系,人性也才會由此提高自己的應有地位,社會文明才會因此上一個臺階。

歐洲文藝復興之所以偉大,首先在于它確立了人的地位,奠定了人的尊嚴,樹立了人性的權威,使人成其為人,使人成為構造社會的絕對核心。同時,確立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格面前人人平等,這就在全社會豎起了一面最為光輝的旗幟,那就是,人性的絕對獨立權威。

也只有人對人自身的重視,高于一切的時候,人性獨立權威,高于一切權威的時候,才可能造就公民至上的社會。

我們還從未有過歐洲文藝復興那樣的觸及靈魂的人性解放運動,無論是五四新文化運動,還是文化大革命,雖然可以洞見歐洲文藝復興的某些影像,但都沒有到達應有的境界,而是很快就被卷入了政治漩渦。所以,我們的人性概念,在社會實踐中,一直很難得到扎扎實實的體現,這不能不說,是東方大國的巨大漏洞和悲哀。

我們構建的社會,是人的社會,只有當社會大廈真正以公民至上為地基的時候,社會才有可能進入正軌。

不夠檔次的人,不到境界的人,乃至沒有人的概念、或者人的概念非常淡薄的人,又怎麼可能造就出真正屬于人的社會呢?

怎麼辦?只能從自我做起。人人都做一個有人性的人,懂人性的人,尊重人性高于一切的人。

對于社會來說,只有大家都講人性,都有人性,互為影響,人的質量才能基本到位,才可能促進社會文明,才有可能創造更加屬于人的社會。所以,人人都須首先從自我做起,首先要當好自己,也只有這樣,我們在臨死的時候,才有資格說,我是人,我不僅披了一張人皮,我還擁有人的實質。

開國領袖開國時曾在天安門向這個世界宣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我們站起來了嗎?我們的肉體可能站起來了,我們的精神,站起來了嗎?作為政治的人,我們站起來了嗎?作為經濟的人,我們站起來了嗎?作為獨立的人,我們站起來了嗎?

社會的本質,在于人化,因此,我們必須強化人的概念,首先做到自己把自己當人看。當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當人看的時候,都自覺捍衛人性的時候,我們的社會,就會上一個大臺階。

美好的社會,靠人來支撐,不管是社會主義,還是共產主義,都要靠人的質量來支撐,人的質量不行,一切都無從談起。

二,做人就要有人性

有一個日常生活鏡頭,給我留下了甩不掉的記憶,在農村的某個角落,一個長相不錯的中年婦女,大概是因為那個孩子觸犯了她家的利益,她數叨著罵出了一串話:“婊子養的,沒人性的,沒大人教訓的,該死不留念性的”。這句話一直存儲在我的記憶里,為什麼?因為有品嘗價值。

分析一下,這句罵人話有四個層次:

其一,“婊子養的”。

首先否定你的根本,“婊子”生的,來路不正。這個罵肯定有錯,一是打擊面大,株連了母親;二是不準確,孩子可能真有錯,但他媽卻不一定是“婊子”。

這里包藏了一個人文理念,重視人的源頭,罵人從根子上罵,否定從根兒上否定。

其二,“沒人性的”。

這個罵,觸到了做人的實質,因為做人有做人的規范,不按做人規范去做,就是缺人性,但缺人性不等于沒人性,這話罵的顯然太左;更何況,孩子小,不懂事,犯錯誤難免,這恰恰屬于有人性的正常反應,絕不是沒人性。要是一個孩子從小就不犯錯誤,非常完美,那才叫沒人性呢,叫什麼呢?叫神性。

這里又包藏了一個人文理念,既當人,就要有人性。

其三,“沒大人教訓的”。

顯然,這話罵得太損,株連了家里所有大人。我以為,充其量是缺乏大人教訓,怎麼能說“沒大人教訓”呢?仿佛家里大人都死絕了,才沒人教訓。

這里又包藏了一個人文理念,重視家教,一個人有沒有人性,跟家教有關。

其四,“該死不留念性的”。

“念性”,這里應該指被人惦念的價值。這個罵得比較科學,人的一生多做好事、多積德,死后才有人念著。要是缺人性或沒人性,該死的時候也沒人心痛,死后也會有人指著你的墳頭罵你。

這里又包藏了一個人文理念,生前重視身后名,人一生要善待自己,不要為后世存儲罵名。

這幾句罵人的話,歸結起來,就是,人,來路要清白,死了要留念性,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得從小就有大人好的教訓,就得有好的人性。核心點是:做人,就要有人性。

可見,做個有人性的人,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連農村婦女都明白。

說到這里,我們就不能不探討一下人性了。

三:怎樣理解人性

我以為,人之所以成其為人,取決于兩個元件的有機合成,一是擁有動物的通性,二是擁有人的特性。也可以說,動物是母概念,人是子概念,人是從動物中分化出來的品類,所以,動物的通性,應該是人之所以成其為人的基礎,但基礎不等于整個建筑,這個建筑是什麼呢?那就是人的特性。

什麼是動物的通性?簡單說,就是動物所共有的東西,相通的東西。諸如,吃喝拉撒睡、喜怒哀樂愁等等。

吃喝拉撒睡,這是所有動物的共同物質屬性;喜怒哀樂愁,這是所有動物的共同精神屬性。我經常看動物世界,發現在這些方面,動物和人是基本相通的。

什麼是人的特性?簡單說,就是人特有的東西,與其他動物有所區別的東西。那么,人和其他動物,都有哪些區別呢?

首先是外在的形式不同,人的形體與其他動物有明顯區別,直立行走,四肢協調,便于從事各種勞動;比如,人能自由的上網,其他動物,行嗎?顯然不行。

其次是內在的內涵不同,內涵的不同是多方面的,我這里只談三點:

一是人的情感世界明顯超越其他動物,僅就男女之情來說,就遠比其他動物簡單的公母交配,雄雌結合更復雜、更細膩、更豐富。既出現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樣忠貞不渝的愛情,也出現了李甲與杜十娘、陳世美與秦香蓮這樣的婚變悲劇。

二是道德規范明顯超越其他動物

人的道德規范幾乎無處不在,不僅有公德規范,還有私德規范。作為各種身份,都有道德要求。作為家族人,要講倫理道德;作為社會人,要講社會道德;作為職業人,要講職業道德;作為性別人,要講婚戀道德;作為文化人,要講文化道德;為官的要講官德,為民的要講民德,等等等等。總之,做人,有很多做人準則。

比如我,對于我父親而言,我是兒子,既為人之子,就得講子德;對于我兒子而言,我是父親,既為人之父,就得講父德;對于我妻子而言,我是丈夫,既為人之夫,就得講夫德;對于學生而言,我是老師,既為人之師,就得講師德;對于女人而言,我是男人,既為男人,就得講男德。此外,一個有修養的人,往往還要給自己另外規定一些做人的準則,我就給自己規定了做人準則,這里不妨給大家公開出來,我的現行做人準則是:

1、嚴守法律,尊重公德;

2、用心要正,用情要專;

3、政治上不陷害別人,經濟上不占有別人,學術上不剽竊別人;

4、可以出賣思想,出賣學問,出賣文才,出賣口才,但決不出賣良心與人格;

5,尊重人權,理解個性,博愛眾生;

6,缺德之事不做,不義之財不取,坑人之心不生,越軌之舉不干;

7、付出的,一定要大于得到的。

以上七條,既是敬業原則也是交往原則,否則,我將心里不安。

可見,做人,遠比做其他動物復雜的多,麻煩的多。可要是沒有這些復雜和麻煩,人也就不成其為人了。人的特性,也就丟失了。

三是人的智慧明顯超越其他動物。

正是由于人便于從事各種勞動,所以促使人的大腦快速發育,促使人的智慧迅猛發展。

從表面看,講飛,人不如空中的鳥類;講跑,人不如地面的獸類;講游,人不如水中的魚類;但由于人的智慧超過他們,所以,制造的飛機超過任何鳥類;制造的車輛超過任何獸類;制造的潛水艇超過任何魚類。人要想欺負其他任何動物,都易如反掌。所以,人是動物世界的絕對霸主。但我主張,做人不僅要講人道,還要講動物道。人道主義,是僅對人類而言;動物道主義,是對所有動物而言。人被其它動物吃掉是悲慘的,難道其他動物被人吃掉就不悲慘了嗎?

尤其是,人勇于并善于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這更是其他動物所不能具備的。比如,包括中國人在內的許多人,已經飛到太空上去了,這對其他動物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神話。

最重要的是,人性是社會關系制約的體現,集中體現著“社會關系的總和”,什么樣的社會,生產什么樣的人性,資本主義社會,只能生產自私的人性;社會主義社會,必然催生具有公共意識的人性。人性是不能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的。

總之,人與其他動物的差距,越來越大,不是九段與八段的差別,也不是九段與三段的差別,而是九段與不懂圍棋的差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品有宅男 | 亚洲精品A区在线 | 亚洲97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高 | 亚洲精品第一页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