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左派不容忽視
整體論對世界性質的判斷
—兼看發達國家社會主義多于改開后的中國
筆者之所以還對人類抱有希望的原因之一,在于看到中國及世界從整體上看還是曲曲彎彎的向前發展的。許多人并沒有被物欲橫流的時代所淹沒,恰恰相反,他們揚起高貴的頭,證實著人與動物的區別,并以更高的歷史角度,更深刻的思想,更寬闊的視野重新審看一切問題,為去偽存真而努力。對當代世界性質的整體評價是一個重要問題,但筆者至今沒有看到一篇專論,因此,對于當代世界的性質判斷和對過渡時代的概念進行反思也就毫不奇怪了。
一、馬、列、毛、鄧對過渡時代的認識差別
1、當今世界社會已經進入了由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的社會主義過渡時代
關于世界的過度時代,它有著特殊的概念,本文試圖將過渡時代的外延擴大,以糾正和統一對過渡時代的認識,同時試圖解釋當今整個人類社會整體上進入社會主義的過渡性質。
客觀地說,學術界關于當代整個人類社會的性質分折是很缺乏的。列寧曾講過他的判斷,認為整個世界進入無產階級革命時代,但他沒講整個人類社會性質是什么。如果按照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觀點,無產階級革命只是敲碎資本主義的外殼,因為共產主義以經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孕育成熟了,革命只是起個接生婆的作用。也就是說資本主義社會已經發生了變化,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社會了。斯大林時期通常稱兩個世界論,既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社會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社會并存。換句話說,整個人類社會就成了兩極對立的混合社會。進一步分析,這種說法還不夠準確,因為不存在單純的資本主義社會,也不存在單純的社會主義社會,資本主義含有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含有資本主義,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對整個世界性質的表述還是叫社會主義過渡時代比較準確,因為世界進入混合社會形態,進入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彼此斗爭的社會主義歷史時期,社會主義社會本身就是一個過渡社會。事實上,當代世界經歷著兩個重大和平演變,一個是從東方的社會資本主義(傳統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社會演變,另一個是從資本社會主義(傳統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社會演變,這兩個演變不論其多么激烈,都沒有辦法徹底消滅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因素,沒有改變生長著的共產主義與消亡的資本主義彼此斗爭的歷史時代特征,換句話說,都沒有改變當代世界的社會主義過渡社會性質。
2、對社會主義過渡時代的的認識過程
傳統的過渡時代理論是馬克思最早提出的,他認為在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存在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期,這個過渡時期只能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社會。而在我看來,馬克思只說對了一半,這個過渡時期不只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社會,而且資產階級專政也可能出現在過渡時代。過渡時代是有進退反復的,要取得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社會勝利,要完成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過渡,要經過長時間的激烈斗爭和反復才能實現。
后來,馬克思的過渡理論基礎經過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的論述,就更復雜化了。
馬克思主義的過渡理論形成的理論前提,是設想資本主義在全世界取得勝利,社會日益分成簡單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革命的特點之一是世界性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首先在幾個生產力最為發達的國家進行革命,建立社會主義。正因為資本主義的滅亡是瓜熟蒂落,所以過渡時代不會太長,所以馬克思的過渡理論是小過渡理論。
列寧的過渡理論基本延續了馬克思的學說,但基于俄國十月革命是產生在生產力發展落后的國家,所以列寧特別強調無產階級專政的意義,在他看來,在落后國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與其說是人民自愿參加,倒不如說是先鋒隊領導強迫參加,對于新生社會主義的敵人,不論是對外國資產階級的瘋狂圍剿,還是面對本國資產階級、地主的激烈反抗,以及小資產階級汪洋大海的包圍,無產階級專政都是不可少的,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列寧的過渡理論條件不如馬克思,自然過渡期要延長,可以說是個中過渡理論。
作為列寧的繼承人的斯大林,顯然對馬克思、列寧的過渡理論理解不夠,他過早地宣布階級消滅和建成社會主義是有力的佐證,結果埋下失敗的種子。
毛澤東的過渡理論即不同于馬克思的小過渡,也不同于列寧的中過渡,而是一個大過渡理論。毛澤東領導的中國革命歷史條件,不但和馬克思設想的歷史條件相差十萬八千里,而且和列寧領導的十月革月歷史條件有很大差距,毛澤東是在生產力更加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進行革命,其艱難困苦是可想而知的。毛澤東有幸親自領導了三十來年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以其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靈活的策略,過人的才華不斷把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并在理論上做出了深刻總結,其中對過渡理論也有所突破,形成了大過渡理論。他認為,社會主義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階級和階級矛盾,這種階級和階級矛盾,有些是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有些是新社會產生的,如黨內資產階級等,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誰勝誰負問題沒有根本解決,資本主義復辟是隨時可能的,所以要加強無產階級專政,要開展各種形式的興無滅資斗爭,包括文化革命。
鄧小平的過渡理論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嚴格來講,社會主義概念本身就是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時代,是生長的共產主義和垂死的資本主義彼此斗爭時期,并不是共產主義社會。鄧小平初級階段過渡理論的提出,不論其主觀愿望如何,客觀上無疑把過渡期大大延長了,說共產主義是幾十代人以后的事意味著什么呢?僅以二十代人計算,每代二十年就是四百年!這種理論實際上毫無根據,純粹是想當然,是一種取消主義理論。
在我看來,如果馬克思的過渡理論過渡期太短,是左傾的認識的話,那么鄧小平的過渡理論過渡期又太長,是右傾的認識,實際上勢必成為取消主義,中國的改革開放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造成社會主義進步因素削弱,資本主義落后因素增強是順理成章的。相比之下,格外顯示出毛澤東過渡理論的正確,事實證明,中國許多問題的解決,離開毛澤東思想是不行的。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過渡理論有著本質的和非本質的不同,鄧小平的過渡是朝向資本主義,余下的馬、列、毛皆為向共產主義方向過渡。馬、列、毛與鄧小平的過渡理論有本質的不同,而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的過渡理論不同是非本質的不同。
二、對過渡社會理論的再認識
對馬、列、毛的過渡理論,如果放在更高的歷史角度上看,從縱的方面和橫的方面都可以延伸。
從縱的歷史觀察來看,過渡概念不僅僅是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發展的歷史時期才具備,實際上歷史上任何新舊社會時代的更替都有過渡性一面,過渡期的本質就是生長著的新社會與衰亡的舊社會彼此反復的歷史時段,都可稱之為過渡時代。
例如原始社會后期和奴隸社會前期,原始社會還大量的存在著,奴隸制并沒有普遍建立,因此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性質是不能完全確定的,只能用過渡時代來解釋,才有說服力。
再如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也會出現同一類情況.,陳舊的奴隸社會與新生的封建社會彼此消長并不能固定化,也不能說是奴隸社會還是封建社會,而只能認定為是過渡社會。
同理,資本主義取代封建社會,在一定歷史時期也不能固定化,誰占勝誰還有著相當的長的反復階段才能決定,而這一段的正確名稱只能叫過渡社會的好。
不言而喻,社會主義僅表明共產主義的大量出現,僅僅是個開始,舊社會的垃圾還大量存在著,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斗爭方興未艾,勝負未定,因此,只能叫過渡社會,無產階級革命時代也就是進入過渡時代。
從橫向方面看,過渡時代概念也應該是復雜的。
歷史證明,過渡時代概念并不應該是指某一國家、某一地區,而是指整個人類社會。因此,對馬、列、毛、鄧的過渡理論就出現了一定理解上的誤區,通常人們理解力是狹義的,而不是廣義的,本文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力圖把狹義的過渡理論基礎完整化,把過渡理論從單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延伸到整個人類社會,把單一的現代過渡觀延伸到整個人類歷史。
按照這樣一個思路 ,我們會發現東西方整個社會實際上從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始之后就進入了世界性過渡時代,而不僅限于傳統社會主義國家,也包括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二戰以后,社會過渡性更為明顯,一方面表現在所謂社會義國家的共產主義與衰亡的資本主義彼此斗爭性,另一方面體現在所謂資本主義也同樣存在共產主義者因素與資本主義因素的并存性,有些國家如社會主義蘇聯退向資本主義俄國,而另一些國家如委內瑞拉由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方向挺進。遺憾的是,在這一方面被眾多歷史階段學家、思想家、理論基礎學家們忽略了。在我看來,二戰以后,以不存在純粹的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制度,東方建立的是一個沒有資本家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西方建立的是一個沒有共產主義者名稱但有共產主義萌芽的資本社會主義社會,當今世界各國社會概念本質上沒有更大的區別,當今世界進了社會主義過渡時代,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斗爭性存在于整個世界。
三、當今世界性質是社會主義過渡時代
共產主義者與資本主義誰勝誰負并沒有固定化,因此可以說整個世界進入社會主義過渡時代。
對蘇聯、中國傳統社會主義是處于過渡時代以被許多人所接受,問題在于對西歐國家等方面的社會視為也進入過渡時代尚不能被多數人所接受,全世界都進入了社會主義這一歷史階段事實被多數人嚴重忽略了!像在概念上把社會主義混同共產主義一樣荒謬,西方左派政黨和東方左派政黨斗爭多年,劃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爭吵暴力革命還是議會斗爭,本質上是爭奪共產主義運動的正宗權,并沒有多大積極意義 ,反而不利于共產主義運動的勝利,不論主張暴力革命還是議會斗爭,只要是朝著共產主義方向走的,都應該說是左派。歷史的辯證法是無情的,正宗的東方暴力形式產生共產主義成果正在煙消云散,而非正宗的西方議會斗爭的共產主義成果尚存。當前,東、西方左翼非常有必要統一認識,團結起來 ,統一行動,限制、消滅資本主義,推行共產主義才有出路,不要排斥革命,也不要排斥改良。在這一點上右派比較明確,他們的目標就是要搞純資本主義,排除掉一切共產主義者因素,新自由主義就是典型。
總的來說,筆者認為,全世界應該說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代,即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彼此斗爭歷史時期。下一階段的整個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將是世界性的,而不是固定在哪一國的,資本的聯合與非資本的聯合是同步的,資本全球化必將走向資本的反面,資本主義的滅亡和共產主義的勝利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人類將普遍覺醒,單純迷信資本主義的人一定遭到歷史的懲罰。誰要是不是這樣認識到問題和解決問題,就要犯右的錯誤。同樣,過渡時代必然有過渡時代的理論與實踐,誰要是不是這樣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就會犯左的錯誤。
提出整個世界進入過渡時代的意義在于:不論東方還是西方,南方還北方,不論第幾世界,與資本主義告別和向共產主義前進都是歷史的進步,傳統的階段論、補課論和生產力論,都不應該繼續成為阻礙人類前進的武器,唯有新共產主義理想才是照亮人類黑暗的指路明燈!
關于當代世界的社會性質是什么?至今為止,還沒有人對此做出明確的回答,大多停留在資本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個陣營老概念中。問題在于總該有個正確說法,當今世界是一元資本主義論?還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對立的二元論?還是筆者認為的社會主義過渡論?
在我看來,當今世界主流社會以進入新社會主義歷史時代,也就是其社會性質以成為資本社會主義或社會資本主義的合成。所謂新社會主義時代概念,認為世界上單純資本主義社會以不復存在,而普遍進入了共產主義前夜,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東方社會主義陣營國家視為共產主義主導的社會資本主義社會,而把西方資產階級主導的福利國家視為資本主義主導的資本社會主義社會。對此結論,可能會引起左右派許多人的哄堂大笑,他們無論如何是不能接受的。而要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如何界定社會主義的概念。
很多人包括理論工作者都嚴重犯了兩個概念錯誤
其一,對資本主義概念飄忽不定,未能發現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變化。資本主義的定義應該很明確,就是以追求資本增值為目的私有社會制度,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整個西方實行國有化和福利化,改變了資本主義國家單一追求資本增值的性質,也就是說,馬克思定義的以追求剩余價值為目地的資本主義社會已不復存在,人類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其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概念差別分不清。按照馬克思主義早期理論體系論斷,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同義語,只是后來才逐漸明確起來,把社會主義當作過渡時代,當作準共產主義用語。馬克思主義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觀點被許多人忽略了,那就是無論社會主義還是共產主義,都脫胎了資本主義后期,也就是說共產主義萌芽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以經存在了!這種存在實際上是共產主義的胎兒,也就是早期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初級階段。
按照空想社會主義和庸俗社會主義的理解,把社會均衡問題當作首要任務,逐漸限制資本力量,提高弱勢群體的地位和保障,實現整個社會妥協化、文明化,最終實現共產主義。按照空想和庸俗社會主義標準,結合當代世界的現實,也驗證了當代世界以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如果按照馬克思的說法,社會主義是前共產主義、是從前者(資本主義)變為后者(共產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過渡時期;如果按照列寧的說法,社會主義是生長著的共產主義與消亡的資本主義彼此斗爭時期;(在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中間隔著一個相當的過渡時期,這在理論上是毫無疑義的。這個過渡時期不能不兼有這兩種社會經濟結構的特點或特征。這個過渡時期不能不是衰亡著的資本主義與生長著的共產主義彼此斗爭的時期,換句話說,就是已被打敗但還未被消滅的資本主義和已經誕生但還非常脆弱的共產主義彼此斗爭的時期。列寧:《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一九一九年十月),《列寧選集》一九六五年版第四卷第八十七頁)。如果按照毛澤東的論斷,社會主義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著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兩個階級,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條道路,馬克思主義與修正主義兩條路線的你死我活的斗爭,斗爭的誰勝誰負要有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才能解決。(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階段中,還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斗爭,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要認識這種斗爭的長期性和復雜性。要提高警惕。要進行社會主義教育。要正確理解和處理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問題,正確區別和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不然的話,我們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就會走向反面,就會變質,就會出現復辟。毛主席:《在中國共產黨八屆十中全會上的講話》(一九六二年九月))無論馬、列、毛那一個人的論斷,都說社會主義是一個過渡社會,都說存在著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斗爭。結合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現實,同樣證明了世界的性質是社會主義過渡時代。
那么,當代世界的事實是怎么樣的呢?
我們先來看東方,主張暴力革命的東方馬克思主義者一直以共產主義的正宗自居,經過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等成功實踐,曾確實被承認了共產主義宗主的地位。但是,斗轉星移,隨著前社會主義蘇聯的崩潰和中國改革開放,似乎一下子退回到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宗主地位煙消云散。
我們再來看西方,常期被斥責為修正主義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左派,忍辱負重,經過長時期的改良斗爭,悄無聲息地改變了西方發達國家的純資本主義性質,使國有化、福利化、人權化等共產主義因素在資本主義內部懷胎并等待分娩。
最后,我們在來看多數發展中國家,有的公開宣布自己是搞社會主義,有的不得不在事實上搞了一些社會主義。
有許多左派,至今依然不能跳出宗派立場,不能正確認識歐洲左派的共產主義性質和巨大的歷史貢獻是非常膚淺和短視的,也是非常不公平的。西方左派在革命高潮到來時排斥革命是錯誤的,但在革命低潮期通過議會斗爭擴大福利制度是有益的。可以這樣說,每一條真正世界意義的進步,都是和西方左派不懈的奮斗分不開的,東西方的左派歷史地位都應該得到足夠的尊重,決不能厚此薄彼。
世界的進步與反動主要要看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矛盾雙方誰占主導地位。從上述事實我們可以看出,文化革命以前,整個世界,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斗爭中是占了主導地位的,資本主義在全球范圍內陷入困境和守勢,整個世界是進步的。而作為資本主義的變種新自由主義在文革后的反攻并成為世界矛盾的主導就是一種反動。有一點必須明白,世界性資本主義復辟盡管很兇猛,但他們并沒有從根本上戰勝共產主義,并沒有能改變世界的整個過渡性質。拿前蘇聯為例,他們再也無法全面恢復資本主義理念了,大量的國有經濟和福利制度依然存在。再拿中國為例,雖然中國資本主義復活在全世界領先,但新自由主義走資派們還要繼續攻堅作戰,想徹底消滅共產主義以成強弓之末。如果像扱左派的判斷,中國以完成了資本主義復辟,右派還攻什么堅?中國正在從世界性公開復辟資本主義的起點而變成共產主義運動反攻的始點。也就是說,無論中國和美國為代表的資本力量多么猖獗,但依然改變不了世界性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條道路斗爭誰勝誰負沒有徹底解決的現狀。也就是說,并沒有改變整個世界的社會主義過渡性質。
從以上的理論和實踐來看當代世界的性質就一目了然了,單一的社會主義或資本主義都不占世界的主體地位,帶過渡性質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相混合的社會性質占據世界的主體地位。秋石客的當代整體社會觀認為,當今世界以全面進入了社會主義過渡時代,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勝負是正常的,并不會因為資本主義戰上風就改變了過渡社會的性質。從社會主義是生長著的共產主義與消亡的資本主義彼此斗爭時期概念出發,認為世界以進入了共產主義因素與資本主義因素彼此混合、彼此斗爭時代,隨著資產階級全球化的形成,任何國家的左派斗爭,都具有世界性意義,也就是說,今天才真正進入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時代。用各種辦法,和平的和非和平的方式不斷打擊走資派,限制、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和思想,發展和擴大共產主義制度和思想,就成了世界各國左派共同的神圣任務。
整個世界進入社會主義過渡社會性質的論斷對左派而言是非常有益的論斷。其目的主要有三點,一個是通過正確的判斷形勢,證明社會主義社會已經到來,就在我們身邊,樹立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心,鼓舞勞動群眾反資本的斗志;另一個是彌合東西方左派的分歧,認為無論是革命還是改良方式的對資本斗爭都是共產主義運動的一部分,都是必要的;最后,最重要的是突出毛澤東思想在過渡時代的統帥地位。多少年來,世界上所有的右派都扱端仇視、害怕毛澤東思想,說明毛澤東思想對右派而言才是真正致命的,遺憾的是,在左派內部也有不少人認為毛澤東繼續革命思想因歷史條件變化(主要是無產階級專政條件喪失和社會性質改變)而過時了。事實上,毛澤東思想并沒有過時,始終是社會主義時代最有利武器,發動群眾,組織起來,進行文斗性質的街頭政治,優先解決反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解決政權、領導權和路線問題等都具有非常現實的世界意義,因為世界性質是過渡社會,所以毛澤東過渡時期理論才有價值。任何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的態度都是要不得的。
四、中國成為世界矛盾的中心
對當前國際的矛盾分析是左派很重要的工作,筆者認為, 當今世界應處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世界依然處在帝國主義走向崩潰,社會主義走向勝利的時代;當代世界以全面進入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時代。
有人認為,毛主席逝世,蘇東又發生劇變,現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在世界范圍仍然存在,但已不再是世界的基本矛盾之一。現在這個時期的世界基本矛盾又回到了列寧說的三大基本矛盾。但經過了第三世界的工業化和這輪全球化的浪潮,原來主要限于發達國家的資本與雇傭勞動的基本矛盾,現在已經普遍存在于第三世界國家。還由于戰后新殖民主義逐漸取代舊殖民主義,成為帝國主義控制第三世界的主要形式,帝國主義宗主國與殖民地附屬國的矛盾,已經演變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或帝國主義國家與第三世界國家或發展中國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
筆者不贊成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己不再是世界的基本矛盾之一的論斷,社會主義國家的劇變,不會改變世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是基本矛盾的正確判斷,社會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國家不應劃等號。事實上東、西方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斗爭雖有起伏,但一直沒有停止,中國的反資本主義復辟斗爭,西歐等發達國家反資本主義的斗爭,拉美各國的反資本主義斗爭從未停止。只有這樣看問題和解決問題,才不會導致取消主義,才會鼓舞世界人民的革命斗爭。帝國主義之間矛盾也好,民族解放也好,南北矛盾也好,僅說成是民族矛盾,顯然漏掉了最重要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階級矛盾,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矛盾。
關于世界與中國的關系,有的同志只看到世界基本矛盾左右中國矛盾。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基本矛盾必然在中國反映,制約著中國社會基本矛盾的構成。這種看法雖然有正確的一面,但帶有片面性,沒有看到中國對全世界的影響,應該說不只是世界影響了中國,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影響了全世界。
改革開放后,在中國主流意識中有一種錯誤觀點,認為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始終一直外在世界上弱勢國家和民族行列,落后挨打。異口同聲地說中國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幾乎成了左右兩派的共識。真的如此嗎?顯然是不對,違背了歷史事實。中國人民爭取獨立、民主、富國強兵的斗爭從來沒有停止過。鴉片戰爭、義和團斗爭、抗日斗爭、抗美援朝斗爭、中印自衛反擊戰和珍寶島抗蘇戰爭等就是證明。我們不僅挨打,而且也打侵略者;我們不僅能打,而且能打勝;抗日戰爭、抗美援朝、中印反擊戰和珍寶島之戰就是證明;我們不僅能打勝,更重要的是還能站在世界歷史發展的潮頭,獨領風騷,是前所未有的。這種獨領風騷主要表現在新中國成立、文化革命和改革開放三個方面。本文特就三個方面入手,說明新中國的歷史,不但極大影響了中國,而且極大地影響了全世界!領導了全世界!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矛盾的受力點和中心。
新中國領導了世界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歷史潮流。
一九四九年的新中國成立,具有非常偉大的歷史意義。她不但對中國而言,擺脫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束縛,贏得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且由于中國選擇了最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一下子跨入世界的前列,極大影響了整個人類社會。可以說是中國影響并領導了二戰后第三世界國家形成的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潮流,毛澤東關于三個世界的理論,一度使得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充滿希望。遺憾的是,由于第三世界的領頭國家中國發生了方向性路線轉折,偉大的第三世界事業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
文化革命領導了整個世界左翼潮流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的中國,毛澤東親自發動和領導的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對這場革命認識有很大的分歧,雖然中國現代主流是持完全否定的態度,但在我看來,卻是一次新社會主義運動: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始終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存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兩條道路斗爭,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在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斗爭中,誰勝誰負問題遠沒有解決,資本主義復辟是隨時可能的。無產階級只有通過不斷的斗爭,不但要摧毀資產階級國家政權,摧毀資產階級經濟基礎,摧毀資產階級上層建筑,摧毀資產階級意識形態,而且要徹底建立完善無產階級專政,徹底建立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徹底建立完善社會主義上層建筑,徹底建立完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一句話,就是要徹底向舊世界告別,向新世界前進。文化革命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高峰,又僅深刻影響了中國,而且深刻影響了全世界,領導了整個世界的左翼思潮。令人遺憾的是,由于右派政變等多方面的原因,文化大革命歷史進程中斷,事物向相反方面轉化,中國從左翼頂峰向右翼頂峰沖刺。
改革開放領導了整個世界右翼潮流
對一九七八年發生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同樣有不同的認識,雖然中國現代主流是持完全肯定的態度,宣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是,筆者以為胡錦濤以前的改革是一次世界性的新資本主義運動。這個運動,在思想上公開宣布剝削、壓迫有理,利已主義光榮,發財光榮,集中外古今反動思想大成;在政治上信奉新法西斯主義,無情清洗反對派,剝奪工人、農民、士兵一切權力,實行高度集權,公開為少數人服務;在經濟上極力削弱國有制,取消各種福利,反對計劃經濟,強行市場經濟,實行最不人道的勞動制度,強行私有制,利潤高于一切。改革開放后的政策,可以說是完全逆文化革命而動,逆社會主義而動,給國際共產主義以最深刻的沖擊。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歸根到底,是受到了中國新資本主義的鼓舞。中國新資本主義的野蠻競爭力,還給了歐美發達國家中的社會主義政黨以沉重打擊,相反,歐美發達國家的右翼政黨卻從中受益,歐美國家紛紛倒退,非國有化、非福利化政策有增無減。在中國新資本主義和美國新帝國主義共同影響下,整個世界重新陷入資本主義的泥潭,資本主義出現新高潮。因此,可以說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右傾影響了整個世界。
通過前述,我們可以斷言,自新中國成立后,的確領導了世界進步與反動的左右兩大潮流。中國新社會主義和新資本主義思潮的出現,說明了中國正在快速崛起。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國經歷了高山與低谷,白天與黑夜的完整過程。無論將來世界走向光明還是走向黑暗,中國注定成為決定世界歷史命運的主角,成為世界的中心。當前中國的左翼和右翼的斗爭命運,必將決定全人類的命運;而左派重新回到歷史的潮頭,才是整個世界的光明所在。
應該看到世界各種矛盾的變化性。任何事物都有可分性,世界各種矛盾也是如此。階級予盾和民族矛盾有對抗性和同一性、非對抗性是不容置疑的。革命的能否爆發的基礎之一,主要看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是否達到了對抗性,如果世界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處在非對抗階段,革命就不成立,改良主義會盛行,而當世界階級矛盾和民族矛有到了對抗性階段,世界革命就到來了。當然,這種對抗性與非對抗性階級和民族矛盾,有整體和局部的差別。對抗性與非對抗性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是始終存在的,問題要看整體上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是否處于對抗性,如果是,革命就有了基礎,如果不是,革命的條件就不具備。左傾派的問題往往把局部的對抗性看成全局性對抗,所以容易產生盲動。對抗性與非對抗性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那個矛盾占居統治地位,往往取決于統治階級的政策,不讓步的政策會增大階級對抗性矛盾,而讓步的政策會減少對抗性的矛盾。而統治階級最終總是將各種矛盾引向對抗,這是個規律。整個中國及世界的矛盾斗爭史,就是這樣一部歷史,凡堅持與人民為敵的政權,沒有長久存在的。
此文編輯到尾聲的時候,突然想起列寧的社會主義概念形象化語言:蘇維埃加電氣化。列寧的電氣化是指物質層面,從這個層面看世界的電氣化程度早超過列寧的想象了,也就是說社會主義的物質層面完全具備了。至于蘇維埃層面,卻差的很多,雖然如此,各國的福利化卻或多或少地彌補了蘇維埃制度的缺失,只要世界落實了蘇維埃制度,社會主義就可以說完全實現了。
附劉植榮《世界工資研究》一文,人們可以從中發現西方的社會主義因素競然多于改開后的中國,說明世界在悄然進入社會主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