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川 [2006-09-11]
來源:http://zhu001.cc333.com
毛澤東對如何“算細帳”(大丈夫不掙有數的錢)確實關注得不多。但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搞起來的這個“公司”能夠做到白手起家、生意興隆,必然有其獨到的法寶。我稱之為毛澤東的全面戰略管理思想。歸納起來有四個方面:
一、群眾基礎,組織起來。搞大公司總得要有許多人,而且“人多好干事”,每個人原則上都是大公司的力量源泉、寶貴財富。但人群必須有效地組織起來,設置必要的崗位,人員經過必要的培訓上崗,才能有效地滿足完成大公司的業務需要。人是第一寶貴的生產力,所以毛澤東不僅提出工人、農民群眾要組織起來,還要把知識分子也組織起來,使之成為一支參加人民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物質力量。現在改革過程中的下崗減員經濟管理,與毛澤東“組織起來”的全面戰略管理思想相比,真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這樣的改革最終必然失敗也在意料之中。
二、干部標準,以德為主。毛澤東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笔裁唇械??簡單說,就是對自己所在群體的整體利益的責任心、忠誠度。在一個大公司里,如果公司的領導管理團隊對整個公司利益的責任心、忠誠度不夠的話,這個公司在規模小時就一定發展不起來,在規模大時就一定會垮掉。因為,領導層人人都想化公為私、損公肥私、多吃多占,美其名曰“高薪養廉”,公司的投資就會被自己的“經理人革命”者搞虧搞垮,直到公司最后破產關門。即使在相對壟斷地位的公司里(絕對壟斷是不存在的),由于領導層和勞動者分配極大不均,造成一般勞動者付出與回報失衡,長期下去就會極大挫傷一般員工的勞動積極性,整個公司最終就會出現入不敷出,坐吃山空的絕境。二十多年來,國企改革中堅持“廠長經理負責制”、“高薪養廉”政策,結果就是腐敗高發、貧富懸殊。一方面國企大規模破產、處處山窮水盡,工人下崗生活無著;另一方面廠長經理個個腦滿腸肥、官商勾結、窮奢極欲。因此,干部忠誠度問題,是決定國企改革成敗的根本問題,這也是任何西方現代文明社會中的惡性腫瘤、不治之癥。
三、獨特方式,任務管理。一個大公司的事務很多,能否管理好一個公司那得看領導的水平。一個高明的管理者,不在于他事必躬親地去做,而在于他是否有獨特的眼光,迅速地找到事情的關鍵點,明確最值得去做的目標并制訂出切實有效的措施,并能動員所需要的各種資源去保障實施直到勝利。毛澤東無疑是一個天才軍事家、戰略管理者。歷史證明,同樣是面對數倍于中央紅軍的敵人,毛澤東指揮的紅軍就能打勝仗,而別人就是不行。同樣是中共早期領導人,陳獨秀、張國燾就是不如毛澤東有水平。同樣面對著帝國主義戰爭的軍事封鎖和經濟制裁,毛澤東就敢兩面作戰,把人民爭取獨立的戰火引向帝國主義的后方,從而為中國有尊嚴地走上世界舞臺奠定了基礎。同樣是面對官僚主義和腐敗產生,毛澤東就敢發動文化大革命,動員群眾起來揭批和監督領導干部,從而為即將到來的中國社會經濟順利發展打下了預防針。難怪陳毅曾經這樣說項英“你不信潤之,只能說明你沒水平?!?
四、成果人心,忠誠保障。如果一個大公司的人才外流,意味著那個大公司的破敗在即、前途堪憂。歷史清楚地記得,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物質生活那么困難的條件下,中國知識分子沒有要求出國的,而海外的知識分子即使吃盡千辛萬苦,也要沖破政治封鎖的重重阻撓,拋棄帝國主義的物質誘惑回到新中國來。是什么東西如此的富有魅力?延安精神、社會主義中國,就是人心所向。延安精神,保證了我們干部的忠誠;社會主義中國,通過保障群眾的基本生活而保障了中國人民的忠誠。中華民族經歷了千年的滄桑、百年的磨難,從此有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大家庭,她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人民的新中國。貧窮本身算不了什么,只要人心所向,我們就可以白手起家,改天換地,建設新家園。只要有人心在,什么奇跡不可以創造呢?
人心不可欺。要保障人民的忠誠就得保障人民的生活,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相比較而言,為什么我們改革開放以來的物質條件已經不錯了,人心離散、人才外流卻越來越嚴重呢?以致于美國要執行強制移民法以阻擋這種移民潮呢?沒錯,老有所養,少有所學,病有所醫,壯有所用,居有其所,這是最基本的社會保障。不久前,我在一次返回北京的火車上,碰到鄰座一個從事我國國防科研的博士老鄉,在談到現在大學生就業難、教育成本高、讀書無用、人才外流等情況時,國家要求這些博士都要入黨。博士老鄉最讓人感觸的一句話,“沒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國家還有什么資格要求人民的忠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