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富翁成為農村的奴役性社會控制力量(ChinaBBS首發)
作者:郭松民
又有富翁回鄉當村官了——山西河津市一位做煤焦生意發了財的億萬富翁張高升,日前決定回故鄉樊家莊村當村委會主任。張高升出手是很大方的,他承諾要投資辦學,建有線電視,為村民承擔部分電費等,還有一點格外意味深長,“九名村干部的工資由他來發”(2月21日《北京晨報》)。
媒體在報道這件事,用的是歡呼雀躍的語氣:“有這樣的人當村官,是全村人的福氣”。不過我卻有一種不詳的預感,因為在我看來,這實際上是在用金錢來對政治權力進行贖買,在客觀實現了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的合一。對村民們來說,接受這樣一種約定,等于是在賣身契上按下了自己的手??;對張高升來說,只要他愿意,已經沒有什么力量能夠阻擋他在當地成為奴役性的社會控制力量。
我做出這樣的判斷決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富翁挾經濟力量獲得政治權力,他的權力完全是自我授予的,因此除了自己,他無須向任何人負責。在當地,他個人的權力實際上已經成了與國家權力相平行的“第二種權力”。我們不難想見,一旦當他個人的利益和國家利益發生了矛盾時,在經濟上、政治上已經依附于他的村民會服從誰?忠于誰?一旦他個人的利益和村民的利益發生矛盾時,“工資由他來發”的村干部又會服從誰,忠于誰?
更可怕的是,待他正式“登基”為“莊主”之后,當地的社會控制機制也會因此而發生畸變,即由個人直接向社會負責的“個人-國家”的現代模式,退化為由“莊主”向社會負責的“個人-莊主(豪強)-國家”的前現代模式。這一變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次文化的退潮,都將加劇社會的無序化,因為這意味著獨立或半獨立于國家政權的“土圍子”將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的重現,農村社會向“公民社會”的轉化將因此而變得遙遙無期,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也將因此而受到阻礙。
令人憂心的是,對這樣一種前景,無論是社會還是相關的黨政機構,都沒有表現出任何的警惕,反而將其作為一種經驗來四處推廣,沾沾自喜于找到了一種快速致富的捷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實際上是一種飲鴆止渴。可以預期的是,“土圍子”大量出現之時,也就是國家法治的力量在農村消解之日。國家再要動員社會來實現那些和莊主(豪強)利益不一致的社會目標,將會困難重重,而處于對“莊主”人身依附狀態的農民,也將很難再依靠國家權威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需要強調的是,我并不是反對富翁回饋故鄉。捐款是可以的,造福鄉梓也是值得稱贊的,但是所有這些舉措都不應該附加任何政治條件,都不能以獲取政治權力為前提,農民和農村政權在接受捐款的過程中要堅持自己的主體性,決不能輕易地將其“賤賣”。至于以個人的名義給村干部發工資這樣行為,由于牽涉到村干部的效忠對象問題,更是應該將其視作一種賄賂行為而予以絕對禁止。
~~~~~~~~~~~~~~~~~~
附:
山西億萬富翁返鄉當村官回報父老鄉親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03:40 北京晨報
晨報山西專訊 當村官的目的是什么?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想法。山西河津市就有這么一位擁有億萬財產的董事長,他回村當村官,目的是回報家鄉的父老鄉親。這個億萬富翁叫張高升,今年60歲,是山西鑫升焦化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2月16日,記者在河津市趙家莊鄉樊家莊村采訪時獲悉,張高升當村委會主任要為村里辦4件事:其一,投資200萬元在村里建一所初中學校 ;其二,全村免費看有線電視;其三,村民用電每度不超過0.3元;其四,九名村干部的工資由他來發。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樊家莊是個4000多口人的大村,接近1000戶,就這4項承諾,今年他就要付出400多萬元。
隨即,記者到山西鑫升焦化有限公司進行了采訪。辦公室賈主任告訴記者,企業創建于1998年,現有員工一千多人,擁有固定資產6億元,年產值4.5億元,每年實現利稅4200多萬元,是全省出口創匯先進企業和大型鄉鎮企業,張高升現在是河津市政協常委、河津市工商聯副主席。
村里一個79歲的老干部楊不求說,自己當了30多年的村委主任,是看著張高升長大的,他支持張高升當村委主任,村民們盼的就是村里領頭人能解決村里的實際困難,帶領鄉親們致富。有這樣的人當村官,是全村人的福氣?! 度龝x都市報》供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