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紅色議會2008年5月11日
民主的字面含義有兩個:一是指人民有管理國家和發表意見的權利;二是根據大多數群眾意見處理問題的方式。歸結起來也可以說民主就在人類社會中全體社會成員在政治上享有的自由空間。當然在特定制度的社會或者國家全體社會成員因所屬階級社會地位的不同,所享有的民主范圍也是不同的。
在人類遠古的原始社會,以中國的“禪讓制”為代表的社會制度,是以相對普遍民主為基礎的制度。但是他是因為當時落后的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隨著生產力的向前發展,階級的出現和奴隸主階級專政國家的建立,“禪讓制”和原始社會一起歸于消亡。
人類歷史上最早把民主在法律基礎上制度化的是公元前八至六世紀的奴隸制雅典共和國。雅典奴隸主貴族掌握政權以后,他們在政治上壟斷軍事和司法,在經濟上利用各種手段肆無忌憚的剝削和掠奪雅典平民,不斷迫使大批平民破產而成為奴隸。平民和奴隸主貴族的矛盾日益尖銳,斗爭也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雅典奴隸主階級要想鞏固自己的專政統治并維護自身的根本利益,只有進行民主改革以緩解社會矛盾。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雅典發生了對以后整個歐洲文明都產生深遠影響的“梭倫改革”。梭倫是公元前549年在雅典當選的第一任首席執政官。他改革的主要內容有:雅典所有公民的債務一律免除;禁止把雅典公民變為奴隸。因欠債而被賣到外邦做奴隸的公民由城邦屬回;雅典一切成年公民不管貧富,都有參加公民大會的權利,城邦所有的官員都由公民大會選出、、、、、、所有這些改革法令的規定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礎。梭倫改革使雅典得到迅速的發展,到公元前六世紀末雅典已經是著名的奴隸制共和國了。雅典的奴隸主階級專政也因此得以鞏固。
如果說封建地主階級專政比奴隸主階級專政民主一些的話,主要只能是相對于奴隸階級而言了。封建地主階級專政對奴隸主階級專政的摧毀和替代,使逐漸轉化成農民的奴隸階級不但獲得了生命權,不再隨時面臨奴隸主的肆意殺害。而且還有了憑某種能力通過封建政府的選拔加入到封建“王侯將相”階層參與國家管理的權利。因此從客觀上說,封建地主階級專政制度也是對奴隸階級的民主制度。盡管這種制度散發出來的民主氣息淡薄得幾乎被人忽視。
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地主階級專政的國家是秦始皇在中國建立的秦朝。為了鞏固新生的地主階級政權,秦始皇以殘酷的手段鎮壓奴隸主階級的殘余勢力包括主張復辟奴隸制的儒家學派,因此被儒家學派咒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暴君。然而這個專政客觀上的到了奴隸階級的擁護,盡管是本能的不是積極的。因此鞏固了地主階級專政同時保障了新的封建制生產關系,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連反對秦始皇的儒家學派最后也不得不轉過來為他所開創的封建制度忠實的服務以換取生存。秦始皇的陵寢至今還聳立在那里受全世界矚目,他對奴隸主階級專政的埋葬和無意間對奴隸的解放,不但讓地主階級專政得以鞏固而且也為自己換來一個善終的結局。
1215年英王約翰被迫簽署的《大憲章》,確定了一些英國平民享有的政治權利與自由。以保障了教會不受國王控制。同時以改革了法律和司法,和限制了國王及皇室的權利與自由。打開了英國通往資產階級專政性質的君主立憲制的大門。但是英王的復辟使國會流于形式不能發揮其民主機構的作用,資產階級和平民在大憲章中應該享有的民主權利無法實現。一直到公元十六世紀末,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以宮廷政變的方式推翻了最后一個復辟封建專政的斯圖亞特王朝,并對《大憲章》進行修訂,明確和強化了其中關于對資產階級和平民的民主權利以及國會的權力,并頒布了相關法案。這標志著最早的資產階級專政在大英帝國的軀殼內建立起來了。君主立憲制建立了當時最先進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鞏固了資產階級專政和保障了這個專政確立的新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使英國的政治和經濟飛速發展,最后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相對于英國而言,美國以行政、司法和議會三權分立為標志,是一個徹底的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不但沒有絲毫的封建殘余,而且第一次在憲法里明確的規定了“人人平等”的原則。這種徹底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在法律原則上讓所有公民享有了比較廣泛的民主自由。因此也強有力的鞏固了美國的資產階級專政,使它誕生幾百年來從未被動搖過。也促使美國在綜合國力方面趕超了英國,一躍成為世界上唯一的帝國主義超級大國。
根據上述幾個典型的歷史事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階級專政國家的議會或者議會性質的機構是民主制度的象征。不同的階級專政國家建立不同的民主機構和制度,民主制度的創建和鞏固又是反過來鞏固相應階級專政和這個專政所維護的社會制度及生產關系的根本保障。民主制度的先進程度直接決定著一個階級專政國家的興衰。
不反對上面這個結論的人們同時要清醒的認識到,任何剝削階級性質的民主制度給與本階級的民主權利是廣泛的。而對工人農民和所有的被剝削階級所享有的民主,都是根據鞏固剝削階級專政的需要而“酌情”劃定范圍的。剝削階級如果在一夜之間得以鞏固自己的專政統治,就一定會在天亮以前不擇手段的扼殺民主。比如奴隸制雅典共和國最后被奴隸制雅典帝國取代;當奴隸階級完全轉化成農民階級以后,就再也沒有從地主階級的代表封建皇帝那里聞到絲毫民主的氣息;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為了保證國會始終忠實的為自己服務,操縱國家機器對美國普通公民在財產、年齡、種族、教育、居住期限及其他很多方面設置巨大障礙,從而無恥地剝奪了普通公民的選舉權。使美國國會議員都是由特權階級來選舉的。美國壟斷資本家們利用自己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幾乎把國家最高立法權力機構的席位都攫為己有。
縱觀人類社會迄今的歷史,相比之下不能不說工農勞動者階級只有在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里,才能享受到真正廣泛和徹底的民主權利。這不僅是因為無產階級政黨即共產黨在指導思想和組織原則上的革命性,更因為執政的共產黨賦予了勞動人民監督自己的權利。如斯大林所講;我們“應該更堅決的發動千百萬工農群眾進行自上而下的批評,進行自下而上的監督,作為消除官僚主義主要藥劑。”(斯大林:《反對把自我批評的口號庸俗化》1928年6月26日)蘇聯人民通過蘇維埃代表大會行使這些權利。也正因為如此,使蘇聯共產黨具備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他領導蘇聯人民建國后的三十多年間,不僅徹底消滅了國內一切反革命集團的武裝反抗,打敗了納粹德國的猖狂進攻,根本扭轉了二戰戰局。而且能夠迅速地醫治戰爭創傷,把社會主義的蘇聯建設成了現代化的工業強國。這是資產階級專政的美國耗時近二百年才完成的結果。這充分的說明無產階級的民主制度遠遠先進與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從而保障了社會主義制度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共產黨是在和資產階級世界進行各種殘酷復雜和長期的斗爭中發展起來的。它所取得的每一個重大勝利都主要依賴于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鍛煉和培養起來的,具有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和豐富的斗爭經驗,超強的組織和領導能力的領袖所起的決定性作用。這種情況延續到共產黨取得政權以后,它所建立的無產階級專政主要是以領袖專政的形式表現的。如果“把群眾專政和領袖轉正根本對立起來”,那“實在是荒唐和愚蠢可笑”。(列寧:《共產主義運動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4—5月間)列寧逝世十多年后,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斯大林憲法”,把國家的政治和經濟高度集中起來。同時領袖專政也因此被提升到了巔峰狀態。這是蘇聯共產黨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采取的正確步驟。也是蘇聯之后十幾年的歷史充分的驗證了的。
根據辨證法原則說明任何事物都有它對立的兩面性。“獨裁”式的領袖專政使無產階級民主制度在組織機構上流于形式,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和完善。它和蘇聯黨和國家其它所有事務一樣,完全被領袖主宰。這為共產黨內的修正主義集團篡奪黨的最高領導權后,順利推行壟斷官僚資產階級專政,復辟資本主義創造了政治體制上的有利條件。另外無產階級專政區別于任何剝削階級專政的主要標志之一,就是在“專政”的概念里不僅僅包含對資本家和地主的暴力,同時還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和居于“主人”地位的,工農群眾能自覺的堅持以馬列主義原則和自己頭腦中自發的資產階級思想作長期的斗爭。因為列寧曾經諄諄教導共產黨:資產階級因為被推翻所以才勇猛百倍,不僅是因為它和國際資本聯系的牢固,而且還因為人民群眾頭腦中自發的小資產階級思想,在社會主義國家形成的強大的資本主義習慣勢力!因為廣大黨員干部和工農群眾如果通過這樣自覺的思想斗爭,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世界觀,是建立和鞏固無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基本條件。無產階級專政才能因此得到根本鞏固。但是這樣的結果不可能在短期內一步到位的實現。正是由于這些原因造成了蘇修集團在斯大林逝世后篡奪了黨的領導權并導致了蘇聯和蘇聯共產黨的最后滅亡。
新中國建立后,中國共產黨總結了蘇聯共產黨的經驗和教訓,根據黨內外和國內外復雜激烈的階級斗爭形勢需要,決定堅持長期以來的群眾路線原則,以放手發動群眾的方式解決黨內外兩條路線斗爭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同時讓廣大黨員干部和工農勞動群眾在革命運動中,結合革命實踐深刻地學習和理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達到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世界觀,并因此給創建和鞏固無產階級民主制度創造基本條件。于是就有了六十年代初的社教運動,和發展到后來席卷全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
中國工農群眾在社教運動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所享受和行使的民主權利,比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更加廣泛徹底和直接。也因此極大的激發了工農群眾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各個方面的空前熱情。使我國多快好省的完成了農業基礎建設和獨立的工業體系建設,國防的初步現代化和科學技術領域的迅猛發展。連帝國主義也不得不為之肯定和驚嘆!
文化大革命失敗的原因首先是自發的小資產階級思想,在廣大黨員干部和工農群眾頭腦中的根深蒂固;再者是黨員干部和工農群眾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原則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因此導致不能認識到自我改造對建立和鞏固無產階級民主制度的重大意義,和文化大革命催生無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偉大作用,以及這一切對自身根本利益的積極意義。這些在現實中的具體表現為:代表革命工農群眾的“造反派”組織是文化大革命的主力軍。他們能以大無謂的革命精神投身革命運動,在全國范圍內卻不能克服“造反派”陣營內部的幫派林立,無法廣泛的聯合起來形成統一和團結一致的革命組織,完成創建和鞏固無產階級民主制度的歷史使命;“造反派”以接受個人崇拜取代了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性學習分析和理解;“造反派”能夠毀滅性的打擊共產黨內各色當權的修正主義集團,卻不能遏制修正主義的死灰復燃;改革開放后表現出來的,對資本主義的適應遠遠超過了對共產主義思想的接受。
唯物主義者不能對“造反派”進行任何問責,因為誰也不能脫離歷史局限,做自己因為這種局限而沒有意識到的事情。在客觀上應該肯定的是,“造反派”無疑是在中國創建無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先行者,是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急先鋒。后來的共產主義者必將在他們的基礎上把創建無產階級民主制度的革命運動,推進到一個理性的和深層次的階段。
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是危機四伏的世界,美帝國主義正全力開動戰爭機器向全世界強加它虛偽和腐朽的民主制度,給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越來越多國家的人民帶來與日俱增的貧困、饑餓和死亡。而且隨時可能挑起核戰爭毀滅全球!面對這種殘酷的現實,我們作為每一位忠誠的共產主義者,難道不認為建立起一個最先進的真正公平和能彰揚正義的并帶給全人類希望的無產階級民主制度,已經成為日益迫切的歷史任務了嗎?
從人類社會誕生就應運而生的民主制度,經歷漫漫歷史長河向我們走來,她在默默地等待和熱切的期盼我們,能夠把革命前輩們為之殫精竭力,才開辟的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民主制度,在社會主義國家以革命的手段推進到一個更高層次和更加完善的全新階段。
同志們,讓我們團結起來為完成這一偉大而光榮的歷史使命英勇戰斗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