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對批判馬克思思想的批判

趙夢晗 · 2008-05-1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對于這篇文章,我以一個熱力學本科生的知識水平,就足以找到作者的錯誤。

  作者:王杰(律師)                                 

作為十九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馬克思在全球享有極高的學術地位,其宏大的政治思想不僅影響了十九世紀的工人運動,而且也影響了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國家建設。作為思想家,馬克思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其階級斗爭學術思想是一個被完整實踐了的思想。

但是,隨著上世紀東歐社會主義事業的終結,隨著蘇聯的解體,馬克思思想中作為實踐的馬克思主義被私有化與市場化浪潮所吞噬。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馬克思思想在市場經濟全球化文明高度發展的時期被逐步拋棄呢!是因為馬克思的思想已經不適應社會發展趨勢,還是因為馬克思所創造的學說本身存在理論缺陷,這是需要探究的。

盡管歷史學家將更多社會主義國家的失敗歸咎于現實改革的失誤,但這似乎不能夠從根本上揭示東歐事變和蘇聯解體的深層根源。

東歐與蘇聯解體歷史事件的發生是必然的,其中雖有現實計劃經濟與專制集權歷史因素,但應當歸咎于馬克思學說的缺陷,嚴格意義上,應當歸咎于馬克思學術思想的根本性錯誤。

以下,我將對他的說法進行反駁。

    錯誤的唯物認識論

在馬克思生活的那個年代,是資本主義社會形成的初始階段,是資本主義社會替代封建主義社會的時代,也是西方社會從農業社會轉入工業社會的時代,同時也是工業化社會生產產品向世界推廣的一個時代。

    生活在一個社會深刻轉變的時代,馬克思學術的產生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一、馬克思深刻地認識到了資本主義生產的全球化進程,馬克思描述道“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了世界性的了。”①其二、馬克思認識到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過程中,資本家的富裕與雇傭勞動者的貧困之間形成了對立,其三、在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代替手工工業的基礎上,馬克思認識到,資本主義大工業生產對社會財富創造的力量。對于大工業生產,馬克思描述道:“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因為社會文明過渡,生活資料太多,工業和商業太發達。”②其四、大工業生產提高了生產產出效率,生產過剩,由于貧富分化,消費不足,生產過剩導致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了周期性經濟危機。

    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所以形成對立,是因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剩余價值被資本家無償占有,剩余價值是資本家剝削雇用勞動者的根源,也是造成資本主義社會是貧富對立的根源,同時也使造成資本主義社會消費不足、生產過剩,產生周期性經濟危機的根源。

    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是由階級斗爭歷史構成的。私有制的產生導致原始社會公有制解體,私有制的產生使得人類社會先后進入了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私有制是階級社會產生的根源。在私有制下,一方占有對立一方的勞動成果,一方的富裕是以對立一方的貧困為基礎的,因此,在私有制社會里,馬克思認為,階級對立不可避免,并以此為依據,得出階級斗爭的歷史史觀。

    在階級斗爭歷史史觀決定論下,馬克思認為,只有消滅了階級對立,建立了公有制,人類就會進入必然王國——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社會。

在馬克思的階級斗爭史觀學說中,馬克思雖然看到了經濟全球化的一個方面,也看到了工業化社會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導致馬克思陷入了工業化社會的誤區。馬克思錯誤地認為:在工業化社會里,物質財富可以極大涌現,在物資財富極大涌現的物質社會里,通過無產階級革命,消滅少數人占有多數人剩余價值的資產階級生產關系,人類社會就可以進入到一個無差別的理想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在這里,馬克思忽略了一個制約人類社會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前提,人類物質生活所依賴的物質生產資料是有限的,既受自然因素的影響,也受生產技術進步的影響,在外在自然資源約束與內在生產技術約束的影響下,無論人類社會如何提升生產力,人類社會永遠不可能遭遇一個物資財富極大涌現的社會。

問題出來了:“人類物質生活所依賴的物質生產資料是有限的,既受自然因素的影響,也受生產技術進步的影響,”此話不假,但是,“極大”和“無窮大”是一個概念嗎?我作為一個能源專業的學生,當然知道環境負擔對人類經濟發展的制約。但是這并非不治之癥。認為“在外在自然資源約束與內在生產技術約束的影響下,無論人類社會如何提升生產力,人類社會永遠不可能遭遇一個物資財富極大涌現的社會。”這個論斷就是在以現有的效率底下愛的生產力水平來衡量未來高度發達的生產力水平。

作者可能不知道世界上有核能,有地熱能,不知道全世界光是一桶海水中的氘和氚的聚變釋放的能量足以抵得上400桶最優質的汽油。作者也不知道資源再利用是未來最有前提的產業之一。作者顯然了解的自然科學知識還是太有限了,所以對于人類的發展持悲觀的態度,這個顯然是杞人憂天。

    錯誤的階級斗爭史觀

    馬克思階級斗爭史觀不僅有其產生的社會根源,而且也來源于其認識論,馬克思繼承了黑格爾辯證法中的“合理內核”之后,建立了自己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在馬克思看來,客觀世界是可以被認知的,人類認知的規律是客觀的,主客觀可以達到同一,人類不僅可以認識相對真理,而且也可以認識絕對真理,“絕對真理是無數相對真理之和”。人類認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自由的必然王國,在那里,“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這些直到現在都如同異己的、統治著人們的自然能規律一樣而與人們相對立的規律,那時將被人們熟練地運用起來,因而將服從他們的統治”。

    通過辯證認識論,馬克思將事物的發展歸總于事物對立統一矛盾運動,由此馬克思得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社會發展矛盾規律,也由此得出了奴隸社會的對立,封建社會的對立,在揭示資本主義社會對立的生產關系后,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商品社會關系下,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家的矛盾不可調和,無產階級為了解放自身,必須消滅自身的對立面,即消滅資產階級。馬克思認為,消滅資產階級,就消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通過建立公有制制度,就可以實現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人類最高級社會形態:共產主義社會。

    和馬克思認識論相一致的是,在人類社會消滅階級以后,民族和國家也一并消失,人類就會進入到必然王國,在這個必然王國里,隨著人類對真理的掌握,構成人類生活的物資生活資料極大涌現,人類社會進入共產主義高級階段。馬克思充滿激情地寫到:“在迫使個人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后,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他們的生產力也成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③

馬克思在認識論領域的錯誤在于將辯證法看成了物質世界的基本法則,事實上,認識領域的辯證法和客觀領域的辯證法是兩碼事,因為,和自然界相比較,人類社會只是一個有歷史的短暫自然現象。在馬克思的認識論中,將人類社會看成了永遠存在的,由此認為,人類最終會認知整個世界,即認知絕對真理。黑格爾神秘主義的錯誤,也是基于這一點,在黑格爾看來,辯證演繹世界的絕對“精神”是全體的。馬克思在將黑格爾的辯證法“顛倒”繼承后,就認為是“科學”的了,這不過是同一錯誤的另一版本而已。在歷史史觀邏輯方面,馬克思和黑格爾有著驚人的一致:在黑格爾歷史邏輯演繹中,民族是傳遞辯證法運動的媒介,在馬克思的歷史邏輯中改換成了階級,階級斗爭成為了人類社會辯證法發展邏輯的客觀動力,從原始公有制、奴隸私有制,封建私有制、資本私有制,直到社會進入共產主義公有制的歷程中,階級斗爭成為了社會運動辯證法的傳遞工具。

又一個問題:“將辯證法看成了物質世界的基本法則”,哪么,請問:除了辯證法,還有什么是物質世界的基本法則?機械決定論?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實質,作者如果要證明對立統一規律不是客觀世界的正確法則,哪么就必須拿出依據來。非常遺憾,作者似乎滿意聽說過量子力學,也不知道上帝是否玩骰子。所以這個結論似乎給的關于武斷了。

再有,“認識領域的辯證法和客觀領域的辯證法是兩碼事,”也有問題。人類社會僅僅是一個“認識領域”的范疇嗎?難道不屬于客觀領域嗎?顯然,作者對黑格爾的理論是全盤否定,即否定了唯心論,又否定了辯證法。但是,要否定辯證法,可不是一個不懂物理的人能夠做得到的。

    唯心的人類社會中心論

    唯物主義與唯物的辯證認識論是馬克思學說的基礎,也構成了馬克思學說的本體論。但馬克思的認識論神化了人類的認知能力,將絕對真理置于人類的視野之內。將人類社會的發展簡單地歸咎于的生產力生與產關系,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對立統一不變規律之內,并以此矛盾運動為真理,推導出了人類社會的歸宿——共產主義社會。在這里,馬克思的社會發展運動的辯證法完全剝離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界,剝離了為人類社會提供物質生活資料的生態環境與資源環境。在馬克思看來,自然環境只能是被動地接受著人類的生產力,并且對社會發展毫無約制。馬克思忽視了:自古以來,人類與自然環境始終存在著物質交換關系,自然界一方面為人類社會輸出這物質生活資料,另一方面又接受著人類社會生產生活輸出的廢棄物質,引致自然環境變化。二十世紀中期以來,大工業社會文明對自然界所產生的危害已經威脅到了人類生活的基本環境,馬克思固然看不到全球變暖的成因與危害,但是馬克思學說的繼承者應當是可以看到了。問題并不僅僅限于如此,現在,隨著太空宇航產業的發展,外層空間航天廢棄物質的污染與破壞或將成為限制人類太空發展的又一危害。

    盡管在《關于非爾巴哈的提綱》一文中,馬克思聲稱:“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但從馬克思的著作中,我們所看到的“改變世界”只是“能動”地要求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并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階級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④。自始至終,馬克思將人類的命運系放在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革命之上,卻從未將人類社會的未來放在自然界中,放在宇宙環境中來思考。

正因為如此,羅素在《西方哲學史》寫道:“把馬克思純粹當作一個哲學家來看,他過于實際,過分全神貫注在他那個時代的問題上,他的眼界局限于我們這個星球,在這個星球范圍內,有又局限于人類。自歌白尼以來已經很顯然,人類并沒有從前人類自詡的那種宇宙重要地位。凡是沒徹底理會這個事實的人,誰也沒資格把自己的哲學稱作科學的哲學。”

作者很有才,把羅素請出來了,大概作者不知道羅素是懷疑主義者吧?他懷疑一切,包括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甚至包括已經被奉為神圣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羅素也不是純粹的哲學家,他在數學領域的成就比哲學領域強的多。

同樣,馬克思也不是純粹的哲學家,他在經濟政治都有貢獻,甚至數學方面也有斬獲。用馬克思在政治方面的影響來評價他在哲學領域的貢獻,就好比用一個人的籃球水平來評價他足球踢的好壞一樣不可取。

“自古以來,人類與自然環境始終存在著物質交換關系,自然界一方面為人類社會輸出這物質生活資料,另一方面又接受著人類社會生產生活輸出的廢棄物質,引致自然環境變化。二十世紀中期以來,大工業社會文明對自然界所產生的危害已經威脅到了人類生活的基本環境”這個似乎有一點道理,其實仍然是作者對物理學了解太少造成的。地球上的任何熱力學過程其實都是不可逆的,不可逆就意味著有熵增和熵產。然而,地球形成46億年來,火山爆發和隕石撞擊發生了多少次?生命誕生38億年,呼吸作用造成的熵增和熵產有多少?為什么地球非但沒有變成一個混沌的死亡星球,反而愈發生機盎然?人類的工業工程只有不到300年,雖然對地球環境造成了破壞,但是這樣的破壞也僅僅是暫時的。何況人類正在改善生產技術和方式,生產力的提高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不是不可彌補的。

“自始至終,馬克思將人類的命運系放在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革命之上,卻從未將人類社會的未來放在自然界中,放在宇宙環境中來思考。”這個好像就是說作者自己吧。

    

    錯誤的剩余價值學說

    在馬克思的經濟學說中,剩余價值學說構成了其核心,馬克思認為剩余價值不僅是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而外且是制造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的根源。在馬克思看來,只有可變資本才是剩余價值產生的源泉。基于雇傭勞動剩余勞動時間產生剩余價值的理論,馬克思認為資本本主義社會雇傭勞動制度是“血淋淋”的,雇傭工人的貧困以至于淪陷為無產階級是由于資本家無償占有剩余價值的造成的,因此,只有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推翻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無產階級才能夠獲得解放,進而獲得自由。

    在這里,馬克思忽略了兩個重要問題:一、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資料是由來源的,自然界在一定時期能夠提供給人類的物質生產資料是有限的,換句話說,人類生活所需的物資生產資料具有稀缺性。馬克思在他所生活的那個年代,他過于重視工業化生產所產生的巨大物質財富,閹除稀缺資源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制約。馬克思的經濟學完全忽略了資源稀缺性是商品交換與社會分工產生的基礎,也是私有制長期存在的基礎。二、馬克思盡管承認生產歷史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但是馬克思卻僅僅將生產力的進步看成一種大公無私的資源,事實上,生產力的進步與人類的智力成果相關聯,智力資源就人類社會而言也是一種稀缺資源,并不是人人都能夠成為魯班,成為愛迪生的。在剩余價值論中,馬克思拋棄了人類治理成果的專有屬性,忽視了其私有的個體特征,由于這一缺陷,導致馬克思的經濟學說存在嚴重缺陷。對于人類的智力成果,馬克思抱有鄙視態度。在回擊為私有制辯護觀點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寫道:“有人反駁說,私有制一消滅,一切活動就會停止,懶惰之風就會興起。”“資產階級社會早就應該因懶惰而滅亡了,因為這個社會里勞動者不獲,獲者不勞動。所有這些顧慮,都可以歸結為這樣一個結論:一旦沒有資本,也就不再有雇傭勞動了。”

    事實上,隨著經濟的發展,作為人類智力成果的知識產權的范圍越來越廣泛,以至成為今天市場競爭的主要生產要素之一。

對于以上兩方面的忽視,導致馬克思的經濟學說成為了一種極端唯心學說,馬克思認為:只要消滅了資本,就等同于消滅了資本主義社會賴以存在的私有制存在的基礎,人類社會就會進入大同社會,進入共產主義社會。顯而易見的是,馬克思陷入了被他長期堅持批判的主觀唯心主義泥潭。

“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資料是由來源的,自然界在一定時期能夠提供給人類的物質生產資料是有限的,換句話說,人類生活所需的物資生產資料具有稀缺性。”我已經在前面反駁了這個觀點。

“馬克思盡管承認生產歷史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但是馬克思卻僅僅將生產力的進步看成一種大公無私的資源,事實上,生產力的進步與人類的智力成果相關聯,智力資源就人類社會而言也是一種稀缺資源,并不是人人都能夠成為魯班,成為愛迪生的。”

智力資源確實是一種生產力,但是不是所有的智力都是生產力,坑蒙拐騙的智力算生產力嗎?販毒洗錢的智力是生產力嗎?

說到這里,就必須提及生產力的核心意義,即:人類對大自然的改造能力。這個改造自然的過程是不可逆的過程。而坑蒙拐騙和金融欺詐呢,顯然是可逆的,你可以偷他的,他也可以騙你的,但是頭來騙取“貨”還是那些“貨”,滿意任何的變化。任何能量和信息都沒有進入到“貨”當中。

剩余價值其實就是資本家無償占有的那部分價值。因為資本家的貢獻絕對不是他們所標榜的哪么大。資本家除了純粹的勞動之外,還轉移走了勞動人民創造的部分價值。也就是說,他們勞動了,但是也有不勞而獲的成分。

尤其是金融資本更是如此,今天,大資本家主要就是指金融寡頭。他們沒有直接參與到改造自然的過程當中,而僅僅是為其他勞動者提供生產資料的使用許可(好比房子不是他給你造的,但是可以通過貸款讓你有資格住其他人給你蓋的房子)。如果說他們的行為是“改造自然”,那就實在是說不過去了。

    共產主義學說與社會主義專制制度

在共產主義社會里,馬克思認為通過無產階級專政,消滅了一切階級,就消滅了無產階級自身,也就消滅了民族,消滅了國家,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人類自由平等的自有聯合體。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一切生產資料歸聯合體所有,通過聯合體對生產力的發展,物質生活資料就會極大涌現,人類社會就進入了“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境界。共產主義社會就成為了人類社會的最高級階段。在這里,馬克思將人類社會送進了黑格爾的絕對精神階段,一切對立都消失了,主導社會運動的矛盾規律在此消失了,一切嘎然而止。至于共產主義社會將往何處發展,馬克思本人不知道了。當然,即便在過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馬克思學說的繼承者也可能不知道。

按照馬克思的設想,在共產主義階段,公有制是全社會的基礎經濟制度,而普選制是社會管理制度的核心。對于共產主義社會的管理制度,馬克思本人并沒有闡述多少,恩格斯也沒有太多的闡述,列寧、斯大林就更不用說了,因為:馬克思也不知道在這個沒有階級、沒有民族、沒由國家、沒有差別的社會里,如何設置管理制度。黑格爾在他的《邏輯學》中,將這種無內在差異規定性的存在規定為“烏有”⑤。在一個"烏有"的社會里,能有什么。

在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前,馬克思認為存在著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階段,“在資本主義社會與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后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⑥。無產階級專政,意味著只有無產階級政黨獨享社會政治權力,其它一切與無產階級存在差異的階級、集團、群體將成為被無產階級政權專政消滅的對象。因此,在社會主義階段,無產階級者政權政黨專制制度的建立也就成為了邏輯必然。在俄國無產階級革命成立后,俄共的專制制度在實踐中建立了。隨著共產國際運動的興起,社會主義各國先后建立了這種制度。在這里,馬克思階級斗爭史觀最終釀成了社會專制制度的復活。隨著這一制度的建立,馬克思夢想的共產主義社會普選制落空了,因為:在社會主義階段,在無產階級消滅一切與自身存在差異的階級之前,普選制是不可能實現的。和專制制度相適應的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全民公有制,在非普選的專制社會制度下,也就進化成了一種具有國家資本主義性質的公有制制度。

在馬克思錯誤理論影響下,斯大林主義模式在社會主義國家復制泛濫,個人崇拜的集權專制主義社會制度成為了歷史的唯一選擇。這一制度的確立不僅阻礙了東歐社會民主的進程,同時也阻礙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最終釀成了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衰敗與巨變。畢竟,在一個可供人類社會物質生活資料資源有限并且分布不均衡的星球上,占有自然稀缺資源的多寡不僅影響著占有資源民族的生存與發展方式,影響著不同民族或者同一民族社會各階層的生存與發展方式,而且也影響著與民族相關聯國家的存生與發展方式。在這個資源稀缺的星球上,沒有貿易——商品經濟——是很難想象的。而馬克思在他的學說中卻要堅定地消滅這種影響社會客觀發展的自然的經濟基礎。

二十年前,我在大學研究哲學、經濟學與法學的時候,我從羅素對馬克思學術思想的評判中領會到了馬克思學術思想中的錯誤。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有機會把它寫出來,供國內經濟學界思考:在經濟改革過程中,伴隨著市場主體多元化,錯誤歷史邏輯的無產階級革命專政政治制度如何回歸市場化民主政治體制。

  注釋:

  ①②③④:《共產黨宣言》。

  ⑤也譯作“純有”。

⑥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

看完之后,你就終于明白作者是學習哲學、經濟學與法學的。所以作者對物理的無知是可以原諒的。畢竟在當代,真正懂物理的哲學家還是鳳毛麟角(至少國家培養出來的御用哲學家是如此)。玩轉物理的未必玩轉哲學,但是玩不轉物理的,哲學他肯定也轉不起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4.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7.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8. 泰緬綁架更多內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9. 雙石|大勢已去,無力回天——西路軍基本解體
  10. 這或許是特朗普拿命競選的首要原因?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911精品一区 | 亚洲视频日韩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另类 | 一级日本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亚洲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