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

工人農民 · 2008-04-30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

  本文是《資本是工人階級的財產》一文的續篇。

  當我們介紹了馬克思列寧關于資本主義發展理論的簡況后,就應該運用這個理論解釋我們的當前的問題。學習馬克思列寧關于資本主義發展的理論是為了什么呢?第一,為了弄請什么是資本主義。第二,為了弄請什么是社會主義。第三,為了認識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

   一,什么是資本主義

   學習馬克思列寧關于資本主義理論,我們可以得出如下三個結論:

   1,商品經濟是產生資本主義的土壤,是資本主義生存的環境。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一宗貨幣變成為商品,以便變成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貨幣。這個過程既是貨幣增加的過程,也是價值增殖的過程。通俗地說,這個過程是用錢賺錢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資本。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用錢賺錢的人格化就是資本家。資本家聯合成階級就是資產階級。

   2,在商品經濟的環境中,資本家賺到的錢或獲得的利潤,是雇傭工人用剩余勞動無償地為資本家生產的的剩余價值。資本家發財致富是無止境的,他要不斷地把賺到的錢當作資本。資本家在開辦企業時,投入1000元原予付資本,假定這個資本是他勞動的收入。在經過一個周轉期后,他獲得200元的利潤或剩余價值。這樣,他在經過5個周轉期后,他就獲得5X200=1000元的利潤或剩余價值。在這段時間內,假如他把賺的1000元吃光化盡或歸還了債務,那么,資本家現在占有的1000元不論表現為固定資本還是流動資本,就認定是1000元剩余價值的化身。從這時起,資本家就把工人的剩余價值當作資本,不斷地進行周轉,不斷地讓工人生產剩余價值。簡單再生產是這樣,擴大再生產也是這樣。因此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資本是工人無償創造的剩余價值。資本不論是掌握在產業資本家手中,是掌握在商業資本家手里,還是掌握在金融資本家手里,都改變不了資本是剩余價值的化身。因為剩余價值是工人無償創造的,所以資本是工人自己的財富。

   由此可見,資本主義就是資產階級把工人階級自己創造的財產當作資本,在商品經濟活動中不斷地完成用錢賺錢的過程,不斷地發財致富的過程。

   由此我們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無論是單個資本家的資本,還是全體資本家的資本,無論一個國家的財富,還是全世界的財富,都是全體工人階級的財產。正因為如此,馬克思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把屬于自己的財產從資產階級手里奪回來。

   3,在資本主義的社會里,資產階級為了發財致富,無償占有工人的財產,把生產變成社會化生產。社會化生產便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發生了矛盾。這個矛盾表現為個別工廠中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對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它由于自己的起源而固有的矛盾的這兩種表現形式中運動著,它毫無出路地產生了十年一次的危機。商業停頓,市場盈溢,產品滯銷,銀根奇缺,信用停止,,工廠關門,工人群眾因為他們生產的生活資料過多而缺乏生活資料,破產相繼發生,拍賣紛至沓來。經濟危機證明,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暴露出自己無能駕馭社會化的生產力。另一方面,這種生產力本身以日益增長的威力要求消除這種矛盾,要求擺脫它作為資本的那種屬性,要求在事實上承認它作為社會生產力的那種性質。

   二,什么是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資本主義社會是資產階級的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工人階級的社會。工人階級把自己的財產從資產階級手中奪回來以后,就在事實上承認現代生產力的社會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產、占有和交換的方式同生產資料的社會性相適應。而要實現這一點,只有由社會公開地和直接地占有已經發展到除了社會管理不適于任何其他管理的生產力。這樣的社會就是社會主義。為了認識社會主義有必要把馬列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的原則列舉如下:

   1,工人階級要消滅資本主義就要聯合起來,要聯合起來就要有組織者,領導者。這個組織者,領導者就是共產黨人?!豆伯a黨宣言》指出:“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們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則用以塑造無產階級的運動。共產黨人同其他無產階級政黨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各國無產階級的斗爭中,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因此,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推動運動前進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比其余的無產階級群眾優越的地方在于他們了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共產黨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無產階級政黨的最近目的一樣,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薄豆伯a黨宣言》單行本37頁。

   2,工人階級要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就要在共產黨人的領導下“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要做到這一點,當然首先必須對所有權和資產階級生產關系實行強制性干涉采取這樣一些措施?!蓖?5頁?!豆伯a黨宣言》列舉了10條措施。

   3,工人階級國家要摧毀資產階級的官僚軍事國家機器,實行巴黎公社式的工人階級政府?!肮绲恼嬲孛芫驮谟冢核鼘嵸|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生產者階級同占有者階級斗爭的結果,它是終于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惫と穗A級政府“廢除常備軍而用武裝的人民來代替它。...警察立刻失去了一切政治職能,而變成公社的隨時可以撤換的負責機關。...公社是由巴黎各區普選選出的城市代表組成的,這些代表對選民負責,隨時可以撤換。其中大多數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認的工人階級的代表。...公社不應該是議會式的,而應當是同時監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機關”為了防止工人階級政府官僚化“從公社委員起,自上而下一切工職人員都只應領取相當于工人工資的薪金。國家高級官吏所享有的一切特權以及支付給他們的辦公費都隨著這些官吏的消失而消失了。”以上摘自《法蘭西內戰》?!霸诎l展的進程中,當階級差別已經消失而全部生產集中在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手里的時候,公眾的權力就失去政治性質”《共產黨宣言》45頁。到這時國家就會自行消亡。

   4,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

   取消商品生產,“一旦社會占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而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也將隨之消除。”《反杜林論》280頁。

   按需求實行計劃生產,“當人們按照今天的生產力終于被認識了的本性來對待這種生產力的時候,社會的生產無政府狀態就將讓位于按照全體社會每個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社會的有計劃的調節。”同上276頁。

   建立集體的生產組織,“在這個組織中,一方面,任何個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產勞動這個人類生存的自然條件中所應參加的部分推到別人身上,另一方面,生產勞動給每一個人提供全面發展和表現自己的即體力和腦力的能力的機會?!蓖?80頁。

   工業生產分布全國,“只有按照統一的總計劃協調地安排自己的生產力的那種社會,才能允許工業按照最適合于它自己的發展和其他生產要素的保持或發展的原則分布于全國。...大工業在全國盡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滅城市和鄉村分離的條件?!蓖?93頁。

   5,社會主義的分配形式。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的批判》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表述。

   “在一個集體的,以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社會里,生產者并不交換自己的產品;耗費在產品生產上的勞動,在這里也不表現為這些產品的價值,不表現為它們所具有的某種物的屬性,因為這時和資本主義相反,個人的勞動不再經過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為勞動的構成部分存在著?!?/p>

   “我們在這里所說的是這樣的共產主義社會,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礎上已經發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個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所以每一個生產者,在做了各項扣除之后,從社會方面正好領回他所給予社會的一切。他所給予社會的,就是他個人的勞動量。例如,社會勞動日是由所有的個人勞動小時構成的;每一個生產者的個人勞動時間就是社會勞動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他在社會勞動日里的一份。他從社會方面領得一張憑證,證明他所提供了多少勞動(扣除他為社會基金而進行的勞動),而他憑這張證書從社會儲備中領得和他所提供的勞動量相當的一份消費資料。他以一種形式給予社會的勞動量,又以另一種形式全部領回來?!薄陡邕_綱另批判》。

   6,由以上可以看出,社會主義就是工人階級在消滅了資本主義以及它的商品經濟以后,集體地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按照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對生產進行社會的有計劃的調節,把工業生產分布到全國全國去,在每個人都參加生產勞動的條件下,按照每個人的勞動領取與勞動量相當的消費資料。

   三,列寧的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標志著無產階級在俄國掌握了政權。面對當時國內存在著以小農經濟為主的五種經濟成份,是按照馬克思的指示消滅資本進入社會主義,還是先為社會主義創造經濟基礎,然后進入社會主義。列寧選擇了后一條道路。列寧的政策是“新經濟政策”即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

   1,設想

   “我在1918年就認為國家資本主義較之蘇維埃共和國當時的經濟情況是一個進步。這話聽起來很奇怪,甚至可能很荒謬,因為我們共和國那時就已經是社會主義共和國了,那時我們每天都在非常匆忙地--也許是過于匆忙--采取各種新的經濟措施,而這些措施只能說是社會主義措施。但我們那時還是認為國家資本主義較之蘇維埃共和國當時經濟情況是一個進步。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列舉了俄國經濟制度中的幾種經濟成份...我問自己,這幾種經濟成份哪一種占優勢呢?...我那時就意識到小資產階級經濟成份占優勢。...我給自己提出的問題是:我們怎樣對待國家資本主義呢?我回答自己說:國家資本主義雖然不是一種社會主義的形式,但對我們俄國來說,卻是一種比現有形式更為有利的形式。這是什么意思呢?這就是說,我們雖然完成了社會革命,但我們無論對于社會主義經濟的萌芽或基礎都沒有估計過高,相反地,我們當時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認識到:如果我們先實行國家資本主義,然后再實行社會主義,那也許更好些?!薄读袑幦?3卷379-380頁。

   “到1921年春天已經很清楚了,我們用‘沖擊’的辦法即用簡捷迅速、直接的辦法實行社會主義生產和分配的原則的嘗試已經失敗了。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勢向我們表明,在許多經濟問題上,必須退到國家資本主義陣地上去,從‘沖擊’轉到‘圍攻’的方法上去?!蓖?0頁?!八蕴岢龈男行陆洕叩娜蝿?,是因為在空前困難的條件下,在國內戰爭的條件下,在資產階級強迫我們采取殘酷的斗爭形式的條件下,經過直接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驗之后,1921年春天情況已經很清楚,不是直接進行社會主義建設而是要在許多經濟部門中退向國家資本主義,不是實行沖擊而是做一連串的退卻,進行極其艱苦的不愉快的長期圍攻。要解決經濟問題,也就是說,要保證經濟上過渡到社會主義基礎上去,就必須這樣做?!蓖?1頁?!艾F在,我們所處的條件,使我們必須再往后退一些,不僅要退到國家資本主義,而且要退到由國家來調節商業和貨幣流通。這條道路比我們預料的要長,但是只有經過這條道路,我們才能恢復和發展大工業,不這樣,我們就不能擺脫危機。別的出路是沒有的?!蓖?4頁。

   2,產生

   1921年2月8日在俄共(布)中央政治局會上,列寧提出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在1921年3月8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會上列寧著重談了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問題,并于3月15日通過了《關于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的決議》。1921年5月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國代表會議上通過了《關于新經濟政策的問題的決議》,決議指出:“1,當前的基本政治任務是使黨和蘇維埃全體工作人員充分領會和確切執行新經濟政策。黨認為這是一個要在若干年內長期實行的政策,要求一切工作人員極其仔細和認真地加以執行。2,應當把商品交換提到首位,把它們作為新經濟政策的主要杠桿。如果不在工業和農業之間實行系統的商品交換或產品交換,無產階級和農民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關系,就不可能在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建立十分鞏固的經濟聯盟”《列寧全集》新版41卷327頁。

   3,解釋

   1922年3月27日列寧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對新經濟政策作了解釋。“關于國家資本主義問題,我認為我們的報刊,我們的黨都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染上知識分子的習氣,墮入自由主義,自作聰明地來理解國家資本主義。往往去看舊書本,可是舊書本里寫的完全是另一回事,寫的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國家資本主義。連馬克思對這一點也只字未提,沒有留下一段可以引證的確切的文字和無可辯駁的指示就去世了。因此我們必須自己尋找出路。...照所有經濟著作解釋,國家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由國家政權直接控制某些資本主義企業的一種資本主義。但是,我國是一個無產階級的國家,它依靠無產階級。給無產階級一切政治優勢,并通過無產階級把下層農民吸引到自己方面來(你們一定記得,我們是從建立貧農委員會起開始這項工作的)。所以,國家資本主義把很多人都弄糊涂了。要消除這種現象,必須記住基本的一點:我們現有的這種國家資本主義,在任何理論、任何著作中都沒有探討過,原因很簡單,通常一切同這一名詞有關的概念都只適用于資本主義社會的資產階級政權。而我國的社會制度,雖已脫離資本主義軌道,但還沒有走上新軌道,領導這個國家的不是資產階級而是無產階級。我們有些人不愿了解,我們說的‘國家’指的就是我們,就是無產階級,就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國家資本主義就是我們能夠加以限制,能夠規定其活動范圍的資本主義,這種國家資本主義是同國家聯系著的,而國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進部分,就是先鋒隊,就是我們。

   國家資本主義就是我們應當給以一定限制的資本主義,但是,直到現在我們還不會這樣做,全部問題就在這里。這種國家資本主義將來怎樣,這要由我們來決定。我們握有充分的極其充分的政權,也擁有足夠的經濟資源,但我們缺少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本領,工人階級先鋒隊已經提升出來,直接進行管理,確定范圍,劃清界限,使別人受自己控制,而不是使自己受別人控制。這里所需要的只是這種本領,但是我們恰恰缺少這種本領。

   要知道,革命先鋒隊--無產階級掌握了全部政權,同時又存在著國家資本主義--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種情況。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要懂得:這就是我們可以而且應當允許其存在、我們可以而且應當給予一定限制的資本主義,因為這種資本主義為廣大農民所需要,為必須做買賣來滿足農民要求的私人資本所需要。必須讓資本主義經濟和資本主義周轉能夠照常進行,因為這是人民所需要的,少了它人民就不能夠生活。”《列寧全集》33卷244-245頁。

   4,警告

   列寧在實行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后,告訴人們“你們是共產黨員,是工人,是負責管理國家的無產階級的覺悟部分,你們必須善于使自己掌握的國家按照你們的意志來行動。過去一年來,國家是掌握在我們手中,但是在新經濟政策方面,它是否按照我們的意志行動了呢?沒有。我們不愿意承認它沒有按照我們的意志來行動。它是怎樣行動的呢?就象一輛不聽使喚的汽車,雖然有人坐在里面駕駛,可是汽車不是開往駕駛者要它去的地方,而是開往別人要它去的地方,不知道這個別人是誰,是秘密的,不合法的,不知道是從哪里來的人,還是投機者和私人資本家,或者兩者都是,總之汽車不完全按照甚至常常完全不按照掌握舵盤的那個人所想象的那樣行駛。這就是我們在國家資本主義問題上,我們要記住的主要之點。應該在這個主要方面從頭學起;只有當我們完全領會到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才能擔保說,我們能夠學會這點?!薄读袑幦?1卷246頁。

   5,取消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的最充分的物質準備,是社會主義的前提,是歷史階梯上的一級,在這一級和叫做社會主義的哪一級之間沒有任何中間級?!薄读袑幦沸掳?1卷202頁。

   “為了把問題說得更清楚,我們首先來舉一個最具體的國家資本主義的例子。大家都知道,這個例子就是德國。那里有達到‘最新成就’的現代大資本主義技術和服從于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有計劃的組織?!绷袑幷f如果把“服從于容克資產階級帝國主義這幾個字抹掉,用無產階級國家來代替,那你就會得到實現社會主義所需要的全部條件。...德國和俄國在1918年最明顯的區別體現了具體實現社會主義的兩個方面的條件:一方面是經濟、生產,社會經濟條件,另一方面是政治條件?!薄读袑幦沸掳?1卷199-200頁。

   由此可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達到了1918年德國國家資本主義水平,就要消滅國家資本主義,進入社會主義。

   6,經驗

   列寧在1922年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上說:“世界各先進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正在成熟,如果它不能把奮勇斗爭和進攻的本領同實行有革命秩序的退卻本領結合起來,它就無法解決自己的任務。我們斗爭的第二階段的經驗即退卻的經驗,將來至少對某些國家的工人大概也是適用的,正象我國革命第一階段的經驗,即奮不顧身地英勇進攻的經驗,無疑適用于所有國家的工人一樣”?!读袑幦?3卷80頁。

   四,斯大林的所謂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

   列寧從1921年實行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到1924年逝世為止,蘇聯的經濟水平還沒有達到1918年德國國家資本主義水平,因此,蘇聯還沒有進入社會主義。從1924年起蘇聯仍處于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時期。但是斯大林上臺以后把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篡改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并在1952年形成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正是這個理論,名為社會主義實為資本主義的理論,導致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失敗,共產黨的垮臺。把社會主義國家引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

   1,1924年4月即在列寧逝世后兩個月,斯大林發表了《論列寧主義的基礎》,這篇文章沒有一個地方提到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相反,他卻把在192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總社稱為“國家社會主義大生產”。他說:“在農業合作總社內產生了各個農業部門...例如,其中的亞麻合作總社包括許多麻農生產協作社。亞麻合作總社以種子和生產工具,供給農民,然后向這些農民購買全部亞麻產品,在市場上大批銷售,保證農民得到利潤,從而通過農業合作總社把農民經濟和國家工業聯系起來。怎樣稱呼這種生產組織形式呢?在我看來,這是國家社會主義大生產中的家庭農業體系?!薄读袑幹髁x問題》49頁。斯大林把存在銷售的這種生產方式成為國家社會主義大生產,證明斯大林篡改了列寧的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

   2,由于列寧在1921-1922年黨的代表大會上,在工會代表大會上,在各種各樣的會議上宣傳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自然,黨和政府內有很多人接受了列寧的意見。當斯大林篡改了列寧的政策后,必然會有人起來維護列寧的政策。其中代表人物有,季諾維也夫,布哈林這樣的黨內高級領導人。斯大林在列寧病重期間粗暴對待列寧夫人,致使得列寧在1923年3月5日寫信給斯大林“反對我的妻子的事就是反對我的”。斯大林竟敢粗暴對待列寧這件事,證明斯大林掌握大權,必然會對反對他的人采取暴君措施。斯大林對季諾維也夫,布哈林的鎮壓就是這樣。

   1926年1月25日斯大林在《論列寧主義幾個問題》一文中對季諾維也夫,加米捏夫所謂的“新反對派”進行了反駁。斯大林說:“我認為不相信社會主義能獲得勝利是‘新反對派’的基本錯誤。在我看來,這個錯誤之所以是基本錯誤,在于‘新反對派’的其他一切錯誤都是從這個錯誤產生的

?!路磳ε伞谛陆洕摺屹Y本主義、我國社會主義工業的性質、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的合作社的作用、對富農的斗爭方法、中農的作用和比重等方面所犯的一切錯誤,都是從反對派的基本錯誤,從不相信能用我國的力量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的觀點產生的?!蓖?68頁。新反對派的錯誤是什么呢?“他們不懂得新經濟政策的兩重性,夸大新經濟政策的消極方面,把新經濟政策解釋為主要是退卻,因此他們也就夸大我國經濟中資本主義成份的作用,輕視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各個杠桿(社會主義工業,信貸系統,合作社,無產階級專政等等)的作用,因此,他們也就不懂得我國國營企業的社會主義性質,懷疑列寧的合作社計劃的正確?!蓖?33頁。我們從斯大林的反駁中可以看出,名義上是批判“新反對派”,實質上是把矛頭對準列寧。

   1929年4月斯大林在聯共(布)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監察委員會上對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等所謂“右派”進行了反駁。斯大林說:“布哈林的第四個錯誤是在新經濟政策問題上發生的。布哈林在這方面的錯誤在于他看不見新經濟政策的兩個方面,只看見新經濟政策的一個方面。我們在1921年施行新經濟政策的時候,是把它的鋒芒指向戰時共產主義,指向排斥任何私人貿易的制度和秩序的。我們過去和現在都認為新經濟政策就是容許私人貿易的一定自由。這一方面布哈林記住了,這是很好的。但是,布哈林認為新經濟政策只有這一方面,那就錯了。布哈林忘記了新經濟政策還有另一方面。問題在于新經濟政策決不是允許私人貿易完全自由,決不是容許在市場上自由玩弄價格。新經濟政策是在保證國家對市場起調節作用的條件下容許私人貿易在一定限度在一定范圍內的自由,這就是新經濟政策的第二個方面?!蓖?77-278頁。和列寧關于新經濟政策的解釋相對照,斯大林這里的解釋是含糊其詞,莫棱兩可。斯大林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因為布哈林在1921年寫了《經濟政策新方針》,1922年在共產國際四次代表大會上闡述新經濟政策,1925年寫了《對反對派經濟綱領的批判》,1925年11月寫了《新經濟政策和我們的任務》,1928年寫了《一個經濟學家的札記》等在所有這些文章中布哈林維護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因此斯大林只能用含糊其詞的做法反駁布哈林。為了防止布哈林繼續維護列寧的政策,就對布哈林采取了極端措施。

   3,斯大林既要把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篡改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又要利用列寧的威望建立自己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斯大林手中的王牌就是列寧的《論合作制》。并以此來證明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是列寧制定的策劃的。斯大林經常引證的列寧的話是:合作社的發展就是社會主義的發展。合作化就是我們已經找到了私人利益和私人買賣的利益與國家對這種利益的檢查監督相結合的尺度,找到了使私人利益服從共同利益的尺度。這就是農民的社會主義道路。

   列寧這些話的全文是這樣的:“在我國既然國家政權操在工人階級手中,既然全部生產資料又屬于這個國家政權,我們要解決的任務的確就只有居民的合作化了。那些確信必須進行階級斗爭,為奪取政權進行斗爭等等的人曾合理地嘲笑,譏諷和蔑視過社會主義,而這個社會主義,現在在使居民盡量合理化的情況下,自然就能達到目的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志都明了,使我國居民合作化現在對我們有多么巨大的、不可限量的意義。在實行新經濟政策時,我們向做買賣的農民讓了步,即向私人買賣的原則讓了步,正是從這一點(這與人們的想法恰恰相反)產生了合作制的巨大意義。實際上,在新經濟政策時期,使我國居民充分廣泛而深入地合作化,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因為現在我們找到了私人利益,私人買賣的利益與國家對這種利益的檢查監督相結合的尺度,找到了使私人利益服從共同利益的尺度,而這是過去許多社會主義者解決不了的難題。的確,國家支配著一切大生產資料,無產階級掌握著國家政權,無產階級和千百萬小農及最小農結成聯盟,無產階級對農民的領導已有保證等等。難道這不是我們所需要的一切,難道這不是我們通過合作社而且僅僅通過合作社,通過我們從前鄙視為買賣機關,并且現時在新經濟政策下我們從某一方面也有理由加以鄙視的合作社來建成完全的社會主義社會所需要的一切嗎?這不是建成社會主義社會,但是它是建成社會主義社會所必需的而且是足夠的一切。”《列寧全集》33卷423頁。

   這里,列寧說的是在新經濟政策,即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合作化。斯大林恰恰忘記了新經濟政策這個大前提。因此,斯大林在這里犯了斷章取義的錯誤。

   新經濟政策條件下的合作化列寧做了詳盡的解釋:“我覺得我們對合作制注意得不夠。未必每個人都了解,現在,自從十月革命以來(不管新經濟政策實行沒有,其實在這方面應該說,正是由于實行了新經濟政策)合作制在我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列寧全集》33卷422頁?!霸谖覈F存制度下,合作企業與私人資本主義企業不同,因為合作企業是集體企業,但它與社會主義企業沒有區別,因為它占用的土地和使用的生產資料是屬于國家即屬于工人階級的。毫無疑問,合作社在資本主義國家條件下是集體的資本主義組織。同樣毫無疑問,在我國目前具體經濟情況下,當我們把私人資本主義企業--但必須是建立在公有土地上的,必須是處在工人階級的國家政權監督下的--同徹底社會主義企業(無論生產資料或企業占用的土地以及整個企業都屬于國家)聯合起來的時候,這里也就產生了第三種企業的問題,即合作企業的問題?!蓖?27-427頁。顯而易見,列寧的合作企業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條件下,私人企業和國營企業的聯合,這樣的企業不是社會主義企業,但與社會主義企業沒有區別,因此它只能是新經濟政策時期的企業。如果我們要把合作企業變成社會主義企業,就要消滅合作企業中的資本主義成分,難道這還有什么疑問嗎?

   由此可見,列寧說的合作化,合作企業,并不是社會主義企業。斯大林硬說,列寧把新經濟政策的條件下的合作企業,看作是社會主義企業。這是對列寧的誣陷。

   4,斯大林為了替自己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辯護,杜撰了資本的定義。

   在斯大林時代,執行的仍然是新經濟政策。因此,在所謂的國家社會主義下,存在著資本主義這個事實,斯大林無論如何是抹殺不掉的。但斯大林又不想提資本主義這個名稱,怎么辦呢?那就是給資本下個定義,只要斯大林所謂的資本消滅了,那么資本主義就消滅了。

   這個定義是:“資本是靠剝削雇傭工人而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政治經濟學教科書》117頁。有比較才會有鑒別。為了認識斯大林的定義,我把恩格斯的定義拿來比較。“資本是什么,是一宗貨幣,這宗貨幣變成為商品,以便再變成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貨幣。”《對“資本論”一卷的評論》。恩格斯的定義說的是貨幣,資本家把一宗貨幣投入到商品經濟中購買商品,經過一定的過程,然后把商品再變成比原先數量更多的貨幣。這是一宗貨幣的運動變化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購買--生產--銷售的過程,就是用貨幣賺取貨幣的過程或者說是用錢賺錢的過程,就是三個過程的統一。因此,資本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斯大林的定義只講了資本的生產過程,在這個生產過程中“資本是靠剝削雇傭工人而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是正確的。但是,斯大林拋棄了購買和銷售的過程。如果只有生產過程,沒有購買和銷售過程,那么,資本家剝削來的剩余價值就無法實現,就賺不到錢。資本就不成其為資本。這樣以來,斯大林就把運動的資本變成了靜止的資本,把活生生的資本變成了死的資本。因為資本是資本家發財致富的條件,試問,資本家僅僅在生產中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而不去實現剩余價值,資本家如何賺錢,如何發財致富?因此,斯大林關于資本的定義是片面的,錯誤的,杜撰的。

   斯大林為什么要杜撰這個定義呢?這是因為蘇聯在30年代開始,農村實行集體農莊,城市實行企業國有化。這個事實表明,私人資本家在蘇聯確實消滅了。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既想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又不想要資本主義的名稱。這就使得斯大林不得不杜撰資本的定義。

   更可笑的是,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文中,為了避免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不提到資本主義以及與資本主義直接有關的范疇。玩起了文字游戲。例如,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有本質的不同,我們不能使用“必要勞動”、“剩余價值”,商品、貨幣、工資、利潤與資本主義有本質的不同。另人不解的是,斯大林玩的這種文字游戲,竟然迷惑了許許多多的經濟學家。

   五,毛澤東的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實踐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中國工人階級將按照自己的意愿把中國社會改造成為自己的社會。

   解放以后“國營經濟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經濟是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加上私人資本主義,加上個體經濟,加上國家和私人合作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這些就是人民共和國的幾種主要的經濟成分,這些就構成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形態?!薄睹珴蓶|選集》合訂本1323頁。可見,中國當時的經濟情況和列寧在十月革命時俄國的經濟情況差不多。因此,毛澤東同志把列寧的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理論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在一起,實事求是地在中國進行了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實踐。

   1,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的實現

   毛澤東同志說:“中央委員會根據列寧關于過渡時期的學說,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經驗,在我國國民經濟恢復階段將要結束的時候,即1952年,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這個總路線就是在大約三個五年計劃的期間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同時對于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逐步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以求達到在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的目的?!薄睹x五卷》138頁。可見,過渡時期總路線是根據列寧關于過渡時期的學說,也就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學說制定的。

   毛澤東同志說:“我們現在有兩個聯盟,一個是同農民的聯盟,一個是同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這兩個聯盟對我們都很有必要,恩來同志也講了這個問題。同資產階級聯盟有什么好處呢?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工業品來交換農產品。十月革命后,有一個時期,列寧就打這個主意。因為國家沒有工業品去交換,農民就不拿出糧食來,單用票子去買他不干,所以列寧打算讓無產階級國家政權和國家資本主義結成聯盟,為的是增加工業品來對付農村中自發勢力。我們現在搞一個同資產階級聯盟,暫時不沒收資本主義企業,對它采用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針,也就是為了搞到更多的工業品去滿足農民的需要,以便改變農民對于糧食甚至一些別的工業原料的惜售行為。這是利用同資產階級的聯盟來克服農民的惜售。同時,我們依靠同農民的聯盟取得糧食和工業原料去制資產階級。資本家沒有原料,國家有原料。他們要原料就得把工業品拿出來賣給國家,就得搞國家資本主義?!蓖?97-198頁。

   毛澤東同志對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解釋是:“中國現在的資本主義經濟其絕大部分是在人民政府的管理之下,用各種形式和國營社會主義經濟聯系著的,并受工人監督的資本主義經濟。這種資本主義已經不是普通的資本主義經濟,而是一種特殊的資本主義經濟,即新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它主要地不是為了資本家的利潤而存在,而是為了供應人民和國家的需要而存在。不錯,工人們還要為資本家生產一部分利潤,但這只占全部利潤的一小部分,大約只占四分之一左右,其余的四分之三是為工人(福利費)為國家(所得稅)及為擴大生產設備(其中包含一小部分是為資本家生產利潤的)而生產的。因此,這種新式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是帶著很大的社會主義性質的,是對工人和國家有利的?!蓖?8頁。毛澤東同志還把國家資本主義寫進了《共同綱領》“國家資本主義經濟與私人資本合作的經濟為國家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在必要和可能的條件下,應當鼓勵私人資本向國家資本主義方向發展,例如為國家企業加工,或與國家合營,或用租借形式經營國家企業,開發國家富源等”同上100頁。

   毛澤東同志在《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必經之路》中指出“經過國家資本主義,完成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改造。”同上98頁。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第一,毛澤東同志理解領會了列寧的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理論,并把這個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實踐。第二,事實證明在過渡時期毛澤東同志沒有受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影響,明確指明這就是資本主義。第三,既然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那么我們就可以理解,毛澤東同志始終堅持保護工人階級的利益,限制,反對資本主義的言行是正確的。

   2,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總路線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的繼續

   毛澤東同志在1962年七千人大會上說:“從1958年起,我們就確定了以自立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在1958年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在那一年又辦起了人民公社,提出了大躍進的口號。在提出了社會主義建設總的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還沒有來得及,也沒有可能規定一整套適合情況的具體的方針、政策和辦法,因為經驗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干部和群眾還得不到一整套的材料。得不到系統的政策教育,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統一的認識和統一的行動?!薄对谄咔舜髸系闹v話》??梢钥闯雒珴蓶|同志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即農業進入人民公社的集體化生產,工業進入全民所有制企業,農民的個體生產消滅了,私人資本家消滅了。在這個問題上,毛澤東同志顯然受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影響,就認為從1958年起,中國進入社會主義。但是,毛澤東同志與斯大林不同,毛澤東同志名義上承認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實際上卻按列寧的理論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對所謂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因而在實際上承認從1958年以后中國仍然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

   首先,在1958年以前的過渡時期,即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時期,國營經濟的生產方式與私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是相同的,都是生產利潤都是用錢賺錢。這種生產方式的特征是商品生產,商品交換,企業獲得利潤,工人獲得工資,購買——生產——銷售過程是資本的生活過程。在1958年以后,人民公社和全民所有制成了國家經濟的兩種基本形式,除了所有制變更外,其余都仍然按過渡時期的生產方式進行,因而仍然處于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時期。

   其次,從1958年以后,毛澤東同志利用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原則,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領域中對國家政權,對市場經濟,對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改造。搞群眾運動是毛澤東的一大發明。事實證明,毛澤東同志一方面承認國家資本主義的存在,另一方面一貫堅持同國家資本主義傾向的不懈斗爭。

   最后,到了晚年,毛澤東同志已經意識到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并不是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經濟,因此他告戒工人階級:“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資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級工資制等等。這只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類如上臺,搞資本主義很容易。因此,要多看點馬列主義的書?!泵珴蓶|還說:“總而言之,中國屬于社會主義國家,解放前跟資本主義差不多。現在還實行八級工資制,按勞分配,貨幣交換,這些跟舊社會沒有多少差別,所不同的是所有制變更了。”由此可見,毛澤東同志在晚年實際上承認中國從1958年后的社會主義經濟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3,一切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

   毛澤東的著作一字一句,毛澤東的活動一言一行,都表現出站在工人階級的立場上,用工人階級的觀點觀察一切現象,用工人階級的方法處理一切社會問題。一切為了工人階級,工人階級的利益高于一切。毛澤東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全部貢獻給中國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毛澤東同志深深懂得,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一切資本都是工人階級自己的財富,都是工人階級的剩余勞動創造出來的。在社會主義國家里,那就更是如此?!吧鐣敻皇枪と?,農民和勞動知識分子自己創造的。只要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又有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不是回避問題,而是用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任何人間的困難總是可以解決的。”《毛選五卷》227頁。

   毛澤東同志深深懂得,從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世界資本主義已經形成,要推翻世界資本主義,只有全世界的工人階級聯合起來才能實現。中國工人階級雖然是一部分,但是擔負著推翻世界資本主義的重任。因此,毛澤東立志把中國建設成推翻世界資本主義的根據地,便成了中國工人階級的歷史任務。毛澤東同志認為:“人民民主專政需要工人階級的領導。因為只有工人階級最有遠見,大公無私,最富于革命的徹底性。整個革命歷史證明,沒有工人階級的領導革命就要失敗,有了工人階級的領導,革命就勝利了?!薄睹珴蓶|選集》合訂本1368頁。

   自從人民公社化以后,農民進入集體化生產,農民因此變成了農業工人,和工業工人一樣屬于中國工人階級的范疇。

   中國工人階級在毛澤東時代,既是國家的主人、社會的主人,又是生產的主人?,F在40歲左右的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來證實這一點。例如,工人階級的吃、喝、穿、住、用幾乎全部由國家和集體包下來,這就是著名的鐵飯碗。這樣做就解除了工人階級參加生產勞動的后顧之憂。例如,由于工人和農民同樣是國家的勞動者,因此,國家根據發展的需要,農民可以高興的到城市參加工業建設,工人也可以高興的到農村參加農業生產。又例如,全國人民無論在生產中還是在生活中,由于社會風氣良好,道不拾遺,夜不閉戶,都有一種安全感。再例如,工人階級子女上學、參加工作從來沒有出現過困難??床」M醫療,合作醫療。上學有助學金,畢業有工作。人人都愿當工人,不愿當干部。干部是人民的仆人不是官老爺。干部的工資和工人一樣多。等等等等。

   工人當家做主是實實在在的,這并非是政治原因決定的,而是經濟原因決定的,這就是:全部社會財富是由全體公社社員和全體工人的集體勞動共同創造的,因此,全部社會財富就歸全體工人階級所有、支配、享受。這個經濟原因也是社會安定團結的根本原因。

4,毛澤東按照巴黎公社的原則建立工人階級政府

毛澤東把黨和政府的機關工作人員的工資降到和工人一樣的水平。

毛澤東把工人,農民選進黨和國家的領導機關。

毛澤東把政府變成同時監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機關。

毛澤東的全民皆兵就是廢除常備軍的最初步驟。

毛澤東為了反對黨和政府內的官僚主義,特權思想不斷地開展整風,并進行自下而上的由工人階級進行監督的政策。毛澤東把黨和政府的工作人員改變成人民的公仆,而不是騎在人民頭上的老爺。

等等等等。

所有這些措施不正是巴黎公社的措施嗎?在毛澤東時代,黨和人民是魚水情,干部和工人處于平等的地位,工人和農民結成真正的同志和朋友,人民團結,國家安定不正是毛澤東采取的措施的結果嗎?

5,這里有必要說一下過渡時期的概念

無產階級在象蘇聯和中國這種前資本主義經濟條件下奪取政權以后,要經過兩個過渡時期。

第一個過渡時期是列寧的過渡時期。這個過渡時期是無產階級掌握政權以后,從前資本主義經濟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這個過渡時期的特征是,國家經濟還沒有達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水平。因此,在這個過渡時期,實行的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即就是商品經濟不能取消,資本主義還存在,但是它受無產階級的限制、改造,規定其活動范圍。當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水平達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水平后,無產階級就要取消商品經濟,消滅國家資本主義,進入社會主義。

第二個過渡時期是馬克思的過渡時期。馬克思研究的資本主義是發展了的資本主義,是當時英國資本主義的經濟水平。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在英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國家里奪取政權以后,“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后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是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薄陡邕_綱領批判》??梢娺@個時期就是社會主義時期,即馬克思稱的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在這個時期就是消滅了商品經濟的社會主義時期。

由此可見,無產階級在前資本主義經濟國家里奪取政權以后,必須首先完成列寧的過渡時期,然后進入馬克思的過渡時期。

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證明,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就是列寧的過渡時期,從1958年到毛澤東同志的逝世,中國仍然處于列寧的過渡時期。要進入馬克思的過渡時期就必須取消商品經濟,消滅國家資本主義。因此,中國工人階級的歷史任務就是進入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問題在于,中國的經濟水平是否達到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水平,即1918年的德國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水平。如果達到了,就應該進入社會主義。如果未達到,就要想辦法達到。如果已經達到了目標,不進入社會主義反而退到前資本主義時期,這就叫做倒退。

6,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績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毛澤東同志逝世,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進行了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實踐,把中國由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發展到具有一定工業基礎的工人階級國家。這里毛澤東同志取得的經驗是世界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經驗之一。這個經驗完全和巴黎公社創造的工人階級政府的經驗,和列寧的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理論的經驗,都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寶貴財富。因此,毛澤東同志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大救星,也是世界無產階級,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工人階級的大救星。

歷史將要證明這一點。

六,鄧小平同志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和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

1,            改革開放

毛澤東同志逝世后,鄧小平同志對毛澤東時代的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結,以便發揚成績克服缺點糾正錯誤以利前進是應該的。鄧小平同志總結過去開創未來的原則是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原則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則。但是,是站在工人階級的立場上,用工人階級的觀點來判斷,或是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上,用資產階級的觀點來判斷,或是站在小資產階級的立場上,用小資產階級的觀點來判斷,顯然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制定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社會是工人階級的社會,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中國政府是工人階級的政府。這是大前提,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必須承認,從1949-1978年中國工人階級(包括人民公社社員,他們是農業工人,也包括和工人農民在一起為工人農民的勞動出謀獻策的知識分子)共同為國家,實際上就是為自己創造了社會財富。全部社會財富應該歸全體工人階級所有、享受和支配。這是顛仆不破的真理,這就是最大的實事求是。

   掌握這個真理,是我們認識、考察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經濟、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一切社會現象的立足點。是我們處理、解決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經濟、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一切社會問題的出發點。也是我們評價、甄別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經濟、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一切社會實踐的復歸點。忘記了這個真理,就忘記了工人階級,就會處于五里云霧之中,辯不請方向。拋棄了這個真理,就拋棄了工人階級,就會背離工人階級誤入歧途。歷史告訴我們,誰要是拋棄了工人階級,誰就會被工人階級所拋棄。蘇聯和東歐的共產黨和政府的失敗和垮臺,證明了這一點。

   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進行了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實踐,把中國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強大工業基礎的國家,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總結過去就是要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是否完成了歷史使命,是否達到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經濟水平,是否到了進入社會主義的階梯口。如果經過總結認為中國經濟已達到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水平,那么開創未來就是取消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是說要消滅貨幣,取消商品生產,進入社會主義即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這不僅是工人階級的理論要求,更重要的是工人階級的實踐要求。因為,既然工人階級掌握了政權,也組成了集體的生產方式,工人階級用自己的生產資料為自己生產,那么,工人階級為了消費自己的產品,就沒有必要使用貨幣。有誰見過,例如農民用自己的生產資料,使用自己的勞動,生產出的糧食,不去直接消費,反而要先賣出去換回貨幣,然后再用貨幣購買糧食進行消費,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個人生產是這樣,集體生產也是這樣。

如果認為中國經濟還沒有達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水平,那么,就只有象毛澤東同志所說的“照過去方針辦”,也就是說繼續執行毛澤東時代的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實踐。

鄧小平同志復出后,針對經濟、政治、思想、文化中表現出來的混亂進行了治理整頓是正確的,既符合毛澤東同志的遺愿,也符合工人階級的利益;針對國家資本主義力圖擺脫無產階級領導權而表現出來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官僚主義,特權思想,腐敗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與之斗爭也是正確的,既符合毛澤東同志的遺愿也符合工人階級的利益。

   但是鄧小平同志在如何實現四個現代化問題上,忘記了毛澤東近30年的實踐經驗,忘記了中國工人階級的這個最大的集體生產力。而是迷信小生產比集體生產優越,迷信私人所有制比全民所有制優越,這就形成了鄧小平同志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鄧小平同志不理解小生產在商品經濟中必然發展到資本主義大生產,不理解小資產階級在商品經濟中必然產生出大資產階級。理論上是這樣,實踐上也是這樣。因此在商品經濟的環境中,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必然發展到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

   鄧小平同志的改革開放政策是一種什么政策呢?第一,在農業上把集體生產改革成獨立的小生產。第二,在工業上把全民所有制改革成獨立的小手工業者、私人企業,股份企業,外國資本企業并存的多種所有制形式。第三,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把計劃經濟改革成自由的商品經濟。

   由此可見,鄧小平同志的改革開放,實質上就是逐步解除毛澤東同志對國家資本主義的各種限制,實質上就是逐步削弱工人階級對國家資本主義的領導權。實質上就是逐步開放資本主義,讓資本主義在中國經濟中占統治地位。

   2,1978-1988年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時期

   什么是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呢?

   “中世紀的城關市民等級和小農等級是現代資產階級的前身。在商業不很發達的國家里,這個階級至今還在新興的資產階級身旁茍延殘喘。

在現代文明已經發展的國家里,形成了一個新的小資產階級,它搖擺于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并且作為資產階級社會的補充部分不斷地重新組成。但是,這一階級的成員經常被競爭拋到無產階級隊伍里去,而且,隨著大工業的發展,他們甚至覺察到,他們很快就會失去他們作為現代社會中一個獨立部分的地位,在商業、工業和農業中,很快就會被監工和雇員所代替。

在農民階級遠遠超過人口半數的國家,例如法國,那些站在無產階級方面反對資產階級的著作家,自然是用小資產階級和小農的尺度去批判資產階級制度的,是從小資產階級的立場出發替工人說話的。這就形成了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西斯蒙第就是這個學派的首領,對法國來說是這樣,對英國來說也是這樣。

這種社會主義非常精辟地分析了現代生產關系的矛盾,她揭穿了經濟學家的虛偽和粉飾。它確鑿地證明了機器和分工的破壞作用,資本和地產的積聚,生產過剩、危機、小生產者和小農的必然沒落,無產階級的貧困、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財富分配的極不平均,各民族之間的毀滅性的工業戰爭,以及舊風尚、舊家庭關系和舊民族的解體。

但是,這種社會主義按其積極內容來說,或者是企圖恢復舊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從而恢復舊的所有制關系和舊的社會,或者是企圖重新把現代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硬塞到已被它們突破而且必然突破的舊的所有制關系的框子里去,它在這兩種場合都是反動的,同時又是空想的。

工業中的行會制度,農業中的宗法經濟——這就是最后的結論?!薄豆伯a黨宣言》48-49頁。

為了認識鄧小平同志的小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這里介紹一下西斯蒙第,蒲魯東和杜林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1),西斯蒙第

這里我把列寧對西斯蒙第的批判介紹給同志們。

西斯蒙第“把小生產變為‘社會組織’和‘生產形式’,把它和資本主義對立起來。我們也知道,這種對立只不過說明他們的了解極端的膚淺,這是人為地不正確地把商品經濟的一種形式(大工業資本)提出來加以斥責,而把同一商品經濟的另一種形式(小生產)加以烏托邦的理想化。...他們臆想出一種與社會生產關系無關的抽象的小經濟,而忽略了一個小小的情況,就是這種小經濟實際上是處于商品生產的環境中——無論19世紀20年代歐洲大陸的小經濟,或者19世紀90年代的俄國的農民經濟,都是這樣。因此被浪漫主義和民粹派主義者捧上天的小生產者實際上是小資產者,他們和資本主義社會的所有其他成員一樣,也處在同樣的矛盾關系中,同樣用斗爭維護自己,這種斗爭一方面不斷分泌出少數大資產者,另一方面則把大多數人趕入無產階級的隊伍。實際上正如大家看見和知道的,不處于兩個對立階級之間的小生產者是不存在的,這種中間地位,必然使小資產階級具有特殊性,即兩重性,兩面性,它傾向于斗爭中幸運的少數,它敵視‘倒霉的’多數。商品經濟愈向前發展,這種性質就表現愈明顯,愈突出,而小生產的理想化只是反動的小資產階級觀點也就愈明顯?!薄读袑幦范?84頁。

正因為西斯蒙第和一切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不了解小經濟和大工業資本都是商品經濟的形式,小生產者實際上是小資產者。因此就臆想出小生產比資本大生產優越。西斯蒙第提出的第一個措施是鼓勵小農業?!爱斎?,西斯蒙第不能不意識到實際發展是怎樣的。因此,他在要求‘鼓勵小農業’時直截了當地說,應該‘使農業發展的方向與現在英國農業發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幸虧英國有辦法為自己的貧農做很多事情,把自己大量的村社土地分給他們...假如英國的村社土地分為20-30英畝大小的一塊塊自由土地,他們(英國人)就會看到,獨立而驕傲的農民階級,即他們現時惋惜其幾乎要全部消滅的農民,將怎樣復興起來?!蓖?02頁。要把英國通過羊吃人集中起來的大土地分成小塊土地,農民就會復興起來,難道這不是空想嗎?

西斯蒙第提出的第二個措施是恢復工業中的行會制度?!拔魉姑傻谡f‘我們已經指出這一階級(即手工業者階級)以往在行會和公會的制度下得到怎樣的庇護,...這里并不是說要恢復他們的奇怪的和壓迫性的組織...但是立法者應該報定提高工業勞動報酬的目的,使工業象從他們所處的不穩定的狀態中擺脫出來,最后使他們容易取得他們稱之為他們的東西...現在工人一輩子都得當工人,而以前工人的地位只是取得更高地位的準備和初階。重要的是恢復這種升遷的可能性。應該做到使老板樂于把自己的工人提高到更高的地位;使受雇于手工工場的人真正從獲得普通雇傭工資的工作做起,但也讓他有好好工作就能獲得一部分企業利潤的希望?!?/p>

很難更清楚地表明小資產者的現實了!行會是西斯蒙第的理想,他說他不愿意恢復行會,其意思顯然只是:應該采取行會的原則和思想(正如民粹派采用的是村社的原則和思想,而不是成為村社的現代納稅團體),而拋棄其中世紀的畸形丑態。西斯蒙第的計劃的荒謬性,不在于他完全維護行會,想完全恢復行會——他并未提出這個任務。荒謬性在于,他把聯合地方手工業者這種狹隘的原始的需要所產生的聯合當作規范,想把這種標準,這種規范應用于資本主義社會,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聯合的社會化因素是機器工業,它摧毀中世紀壁障,消除地區、地域、職業的區別。“同上203頁。顯而易見,西斯蒙第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階級受壓迫,受剝削的情況,他不是從根本上想辦法消滅這種制度,而是企求資產階級,提高工人的地位,給工人多分一點利潤,這不是反動又是什么呢?

由此可見,西斯蒙第和一切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把已經形成的資本主義大農業退回到小農業,把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退回到企望資產階級照顧工人階級的行會制度,恢復舊的所有制關系和舊的社會。這不僅是反動的,而且是空想的。

(2),蒲魯東

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對蒲魯東進行了批判。

馬克思說,蒲魯東非常明白“人們在一定的生產關系范圍內制造呢絨、麻布和絲織品。但是他不明白,這些一定的社會關系同麻布和亞麻一樣,也是人們生產出來的...人們按照自己的物質生產的發展建立相應的社會關系,正是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會關系創造了相應的原理、觀念和范疇?!薄恶R恩全集》四卷143頁。蒲魯東先生認為“任何經濟范疇都有好壞兩個方面。他看范疇就象小資產者看歷史偉人一樣:拿破侖是一個大人物,他行了許多善,但也做了許多惡。

蒲魯東先生認為,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益處和壞處加在一起就構成每個經濟范疇所固有的矛盾。

應當做的是: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壞的方面。”同上145頁。

可以看出蒲魯東和一切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都犯這個毛?。核麄冇龅搅松鐣幸呀洿嬖诘慕洕懂牐缳Y本、商品、貨幣、工資、利潤、分工、競爭、市場、股票、利息、價值、生產、分配等等。他們不是去尋找這些經濟范疇的產生根源,不是去分析這些經濟范疇的相互作用,不是去確定這些經濟范疇產生的必然后果,而僅僅是站在小資產階級立場上,把這些經濟范疇分成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力圖用這些經濟范疇的好的方面達到小資產階級的目的。歷史和現實的事實一再證明,小資產階級妄圖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壞的方面,其結果只能是保存了資產階級,助長了資產階級,而消除了小資產階級。

例如,蒲魯東對分工的看法是:第一,分工好的方面:“就實質而論,分工是實現條件和智能上的平等的方法”。第二,分工壞的方面:“對我們來說,分工變成了貧困的源泉”。第三,應當解決的任務是:尋找“一種新的結合,以便消除分工的有害方面,而保存其有益的作用”。

又例如,蒲魯東對競爭的看法是:第一,競爭好的方面:“對勞動來說,競爭和分工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要使平等到來,必須有競爭”。第二,競爭壞的方面:“它的原理是自我否定,它的必然后果是把受它吸引的人消滅。”。第三,應當解決的任務是:“找出一個調和的原理,這一原理必須來自超乎自由本身的規律”。“因此,問題根本不在于消除競爭,消除競爭和消除自由同樣是可能的,全部問題在于為他找到一種均衡,我看就是警察?!保ㄒ陨弦Z為蒲魯東語)。

馬克思說:“蒲魯東的全部邏輯總括起來就是:競爭是一種社會,現在我們正在這種關系下面發展我們的生產力。對于這個真理,他并沒有在邏輯上加以發展,而往往只是更多的表述:競爭是工業競賽,是自由的最時髦的形式,是勞動中的義務,是價值的構成,是平等到來的條件,是社會經濟的原理,是命運的法規,是人類靈魂的必然要求,是永恒公平的啟示,是劃分中的自由,是自由中的劃分,是一個經濟范疇”。同上135頁。

馬克思在給友人的信中對蒲魯東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進行了絕好的評價:“蒲魯東先生很清楚地了解,人們生產呢子、麻布、絲綢,而了解這么點東西竟是一大功勞!可是蒲魯東先生不了解,人們還適應自己的生產力而生產出他們在其中生產呢子和麻布的社會關系。蒲魯東先生更不了解,建立自己的物質生產水平而生產出社會關系的人,也生產出各種觀念、范疇,即這些社會關系的抽象的、觀念的表現,所以,范疇也和它們所表現的關系一樣不是永恒的。這是歷史的和暫時的產物。而在蒲魯東先生看來卻剛剛相反,抽象和范疇是原始的原因。根據他的意見,創造歷史的正是抽象、范疇,而不是人。抽象范疇就本身來說,即把它們同人們及其物質活動分離開來,自然是不朽的,不變的,固定的。它不過是純粹理性的產物,這干脆就是說,抽象就其本身來說是抽象的。多么美妙的同義反復。

這樣當作范疇形式來看的經濟關系,對于蒲魯東先生說來,是既無起源,又無發展的永恒的公式。

換句話說,蒲魯東先生不是直接肯定,資產階級的生活對他說來是永恒的真理。他間接地說出了這一點,因為他神化了以觀念形式表現資產階級關系——范疇。既然資產階級社會的產物被他想象為范疇形式、觀念形式,他就把這些產物視為自行產生的、具有自己生命的、永恒的東西??梢?,他并沒有超出資產階級的視野。由于他談到資產階級的觀念時,尋求他們的平衡,而沒有看到,現在他們達到平衡的方式是唯一可能的形式。

其實,他所做的是一切好心的資產者所做的事情。他們都說,競爭壟斷等等在原則上,即如果把它們看作抽象的觀念,是生活的唯一基礎,但是它們在實踐中還得大加改善。他們全都希望有競爭而沒有競爭的悲殘后果。他們全都希望有一種不可能的事情,即希望有資產階級生活的條件,而沒有這些條件的必然后果。他們全都不了解,資產階級生產方式是一種歷史的暫時的形式,也正象封建形式的情況一樣。其所以發生這個錯誤,是由于在他們看來作為資產階級的人是一切社會的唯一基礎,是由于他們不能想象會有這樣一種社會制度:在那里這種人不再是資產者?!保?846年12月28日馬克思致安念柯夫)

“蒲魯東先生徹頭徹尾是個小資產階級的哲學家和經濟學家。小資產階級在已經發展了的社會中,由于本身所處的地位,必然是一方面成為社會主義者,另一方面又成為經濟學家,就是說,他即迷戀于大資產階級的豪華,又同情人民的苦難。他同時既是資產者,又是人民。他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引以為傲的,是他不偏不倚,是他找到了一個自羽不同于中庸之道的真正的平衡。這樣的小資產者把矛盾加以神話。因為矛盾是他存在的基礎。他自己之不過是社會矛盾的體現,他應該在理論中表現出他在實踐中的面目,而蒲魯東先生的功績在于他做了法國小資產階級的科學解釋者,這是一種真正的功績,因為小資產階級將來是未來一切社會革命的組成部分。”同上。

馬克思在《論蒲魯東》中說,蒲魯東希望當科學泰斗,凌駕于資產者和無產者之上,結果只是一個小資產者,經常在資本和勞動,政治經濟學和共產主義之間擺來擺去。這個判斷盡管非常嚴厲“我現在仍然擔保每個字都是正確的。但是,同時也不要忘記,當我把蒲魯東的這本書稱做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法典,并從理論上證明了這一點時,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者還同時把蒲魯東當作極端的革命這加以詛咒。因此,后來我也從來沒有同意過那種說他‘背叛’了革命的叫囂。如果說(他一開始就被別人和自己所誤解)辜負了毫無根據的期望,那么這并不是他的過錯?!薄墩撈阳敄|》。

(3)杜林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進行了批判。

杜林設計了一個“共同社會”,在這個社會里,他和蒲魯東一樣,對財富問題也提出了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白鳛閷ξ锏闹涞呢敻?,即生產的財富,是好的一面;作為對人的支配的財富,即到現在為止的分配的財富,是壞的方面,應該扔掉它!用于今天的關系,那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很好的,可以繼續存在;但是資本主義的分配方式完全不適用,必須消滅掉。在寫關于經濟學的東西時,連生產和分配之間的聯系都沒有理解,自然就會得出這樣的謬論”《反杜林論》184頁。

“杜林的經濟學歸結為這樣一個命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很好的,可以繼續存在,但是資本主義的分配方式很壞,一定得消失?,F在我們看出,杜林先生的‘共同社會’不過是這一命題在幻想中的實現。事實表明,杜林先生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就其本身來說)幾乎根本沒有提出任何指責,他要保持舊的分工的一切基本方面,所以對他的經濟公社內部的生產,也差不多連一個字都說不出來。的確,生產是同確切事實打交道的一個領域,所以在這個領域內‘合理的幻想’只能給自己的自由心靈以極小的飛翔空間,因為出丑的危險太大了。分配就不同了,根據杜林先生的意見,分配是和生產根本沒有聯系的,在他看來,分配不是由生產決定,而是由純粹的意志行為來決定的——分配是他的‘社會煉金術’的注定的場地”同上294頁。

由此可見,要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不要資本主義的分配制度,不僅在理論上是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而且在實踐上也是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

(4)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

當我們認識了西斯蒙第,蒲魯東,杜林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的觀點后,我們必須弄請為什么把他們稱為小資產者呢?

列寧說:西斯蒙第在任何地方都沒有維護落后的小資產者,他想站在一般勞動階級的立場上,他表示自己同情這些階級的一切代表“請問,究竟根據什么把他評定為小資產者呢?就是根據他不了解小生產(他把它理想化了)和大資本(他攻擊它)之間的聯系,就是根據他沒有看見他所偏愛的小生產者農民實際上已成為小生產者,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忘記下面這個把不同作家的理論歸結為不同階級的利益和觀點的說明:‘不應該以為小資產階級原則上是力圖實現他自私自利的階級利益的。相反地,他相信他自己獲得解放的那些特殊條件,同時就是唯一能使現代社會得到挽救并使階級斗爭根本消滅的一般條件。同樣不應該說所有的民主派分子都是小店主或崇拜小店主的人物。按教育程度和個人地位來說,他們和那些人可能有天壤之別。使他們成為小資產者代表的,是他們的思想不能越出小資產者的生活所越不過的界限,因此,他們在理論上得出任務和決定,就是小資產者由于自己的物質利益和自己的社會地位在實踐中所得出的那些任務和決定。一個階級的政治和文化的代表和他們所代表的階級之間的關系,一般說來就是如此’(馬克思“拿破侖第三政變記”)”《列寧全集》二卷185頁。

當我們把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介紹完了以后,我們得出如下結論: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的特征是:一,在商品經濟的環境中,把大生產變成小生產,把社會化的集體生產形式變成小生產的生產形式。這種形式就是工業中的行會制度和農業中的宗法經濟。二,在商品經濟的環境中,把資本主義的經濟范疇當作社會主義的經濟范疇,不去尋找這些經濟范疇的產生根源,而是從道德上把它們分為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力圖堅持其好的方面,但最終結果是陷入重重矛盾之中不可自拔,因而不得不按照這些經濟范疇以它們本來的資本主義面目發生作用,統治人們。三,因此,要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不要資本主義的分配制度,就成了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的最后信條。

如果我們把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的特征和鄧小平同志的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觀點進行比較??梢缘贸鼋Y論說:鄧小平同志的改革開放政策實質上就是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

從1978年到1988年,鄧小平同志站在小資產階級立場上制定政策,用小資產階級的觀點發表意見,以小資產階級的方法處理問題,其結果并沒有滿足小農,小手工業者的愿望。這個愿望就是盡快富起來。相反,小農,小手工業者卻不斷地變成相對貧困的階級,即變成無產階級。而他們中的少數人卻真正富起來了,并成了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這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并不是按照鄧小平同志幻想的那樣讓小農,小手工業者共同富裕起來,而是不以鄧小平同志意志為轉移地完全按照列寧在《俄國資本主義發展》中所揭示的從前資本主義到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進行的。

十年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就農村經濟改革來說,在取消了人民公社集體生產方式以后,獨立農民的個體生產,十年來,在農村農民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是商品經濟,農民完全受市場支配。這里存在著任何商品經濟和任何資本主義所固有的一切矛盾,爭取經濟獨立的斗爭,生產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大多數人被排擠到無產階級隊伍中去,受少數人的商業資本和雇傭的剝削。在農民中沒有一種經濟現象不表現出利益的斗爭和摩擦,不意味著對一些人有利,而對另一些人有損。在農村,農民中一切經濟矛盾的總和構成了農民的分化。農民的分化減少了中等“農民”形成了兩極的兩類農民。兩類農民的共同特征是經濟的商品性和貨幣性。第一種是富裕農民,包括經營各種形式的商業性農業的獨立業主,以及工商業企業主和商業企業主。他們在總人數中占少數,但在生產資料的總數中,在占有的農產品的總數中,在占有貨幣總數中,他們是農村的主人。第二種是農村雇傭工人階級,即有份地的農民,日工、小工、建筑工人等。小塊土地上極小規模的經營及其處于完全衰落狀態,不出賣勞動力就無法生存,生活水平極其低下就是這類人的特征。

十年改革開放中,農村經濟中出現的專業戶、萬元戶、異軍突起的鄉鎮企業代表了經濟發展的主流,他們由農民變成了企業家,由小私有者變成了大資本家。由于他們的發展,一方面,農村勞動力大量剩余,造成了工業勞動的后備軍,另一方面,使農業不斷地變成工業,使農民不斷地變成工人,使鄉村不斷地變成城市。這種發展的趨勢是小生產必然發展成社會化大生產。這種發展決不是鄧小平同志設計好的,而是資本的運動的結果。資本的運動,一方面造成了生產資料的大量集中形成了資產階級,另一方面造成了一無所有的工人階級即無產階級。這樣的發展是不符和鄧小平同志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意圖的。

2,            1988年以后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時期

1988年以前鄧小平同志開創了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但是小資產階級總是不聽鄧小平同志的指揮棒,一心要把自己變成大資產階級。到1988年資產階級隊伍已擴大到開始左右中國社會經濟的程度。到這時候,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即私人占有與社會化生產便發生了沖突。生產無序發展,通貨膨脹,經濟停滯以致引發社會動亂,都是這種矛盾的體現、爆發。到這時候,鄧小平同志再堅持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已經不可能了。因為資產階級已經左右中國經濟發展,因此要使中國經濟克服矛盾繼續發展,必然就要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上,為資產階級開辟道路。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就是這樣做的。由此鄧小平同志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就轉化為資產階級社會主義。

什么是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呢?

“社會主義的資產者愿意要現代社會的生存條件,但是不要由這些條件必然產生的斗爭和危險。他們愿意要現存社會,但是不要那些使這個社會革命化和解體的因素。他們愿意要資產階級,但是不要無產階級。在資產階級看來,它所統治的世界自然是最美好的世界。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把這種安慰人心的觀念制成半套或整套的體系。它要求無產階級實現它的體系,走進新的耶路撒冷,其實它不過是要求無產階級停留在現今的社會里,但是要拋棄他們關于這個社會的可惡的觀念。

這種社會主義的另一個不夠系統,但是比較實際的形式,力圖使工人階級厭棄一切革命運動,硬說能給工人階級帶來好處的并不是這樣或那樣的政治改革,而僅僅是物質生活條件即經濟關系的改變。但是,這種社會主義所理解的物質生活條件的改變,決不是只有通過革命的途徑才能實現的資產階級生產關系的消滅,而是一些行政上的改良,這些改良是在這種生產關系的基礎上實行的,因而絲毫不會改變資本和雇傭勞動的關系,至多只能減少資產階級的統治費用和簡化它的國家行政事務。

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只有在它變成純粹的演說辭令的時候,才獲得自己的適當的表現。

自由貿易!是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保護關稅!是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單身牢房!是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才是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唯一認真說出的最后的話。

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歸結起來就是這樣一個論斷:資產者之為資產者,是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薄豆伯a黨宣言》53-54頁。

由此可見,中國從1988年起完全是按照馬克思在《資本論》和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中所揭示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的。因此,中國社會出現的一切社會弊病,都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造成的。要消滅社會中一切弊病,只有消滅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3,            關于發展生產力

有人可能要說,不管你說中國是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也好,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好,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了,綜合國力提高了,這總是事實。

這就要回答如何發展生產力的問題。

什么是生產力呢?生產力是發展社會生產的動力或力量。生產力包括三種動力:一,勞動力。二,集體力。三,自然力。

勞動力是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揮和耗費自己的腦、肌肉、神經、手這種自身的自然力。在生產勞動中,勞動力表現為勞動生產力。勞動生產力是由多種情況決定的,其中包括:生產工人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業上的應用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

集體力是許多人在同一生產過程中或在不同的但互相聯系的生產過程中有計劃地一起協同勞動。這種勞動的形式叫協作。協作不僅提高了個人的生產力,而且創造了一種生產力,這種生產力本身是集體力。不論在一定的情況下,結合工作日怎樣達到生產力的這種提高,是由于與生產規模相比,相對地在空間上縮小生產場所,是由于在緊急時期短時間內動用大量勞動力,是由于激發個人的競爭心和集中他們的精力,是由于使許多人的同種作業具有連續性和多面性,是由于同時進行不同的操作,是由于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而達到節約,是由于使個人勞動具有社會平均勞動性質,在所有這些情況下,結合工作日的特殊生產力都是勞動的社會生產力或社會勞動生產力。這種生產力是由協作本身產生的。勞動者在有計劃地同別人共同工作中擺脫了他的個人局限,并發揮出他的種屬能力。

自然力是由協作和分工產生的生產力,是社會勞動的自然力。由科學產生的用于生產過程的自然力,是生產勞動的生產力。正象人的呼吸需要肺一樣,人要在生產上消費自然力,就需要一種“人的手的創造物”。要利用水的動力,就要有水車,要利用蒸汽的壓力,就要有蒸汽機。利用自然力是如此,利用科學技術也是如此。電流作用范圍內的磁針偏離規律,或電流饒鐵通過而使鐵磁化的規律,就需要極昂貴的和復雜的設備。因此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并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點是一目了然的。但是生產力的這種提高并不是靠在另一地方增加勞動消耗換來的,這一點卻絕不是一目了然的。

由此可見,發展生產力,提高生產力,就是要發展和提高勞動力、集體力和自然力。

眾所周知,鄧小平同志提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三番的總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提高生產效率,也就是要提高勞動生產力,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個工人在一定時間內以同樣的勞動力強度,使之轉化為產品的生產資料的相對量。工人用來進行勞動的生產資料的量隨著工人的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而增長。在這里,這些生產資料起著雙重的作用。一些生產資料的增長是勞動生產率增長的結果,另一些生產資料的增長是勞動生產率增長的條件。不管是結果還是條件,只要生產資料的量比并入生產資料的勞動力相對增長,這就表示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因而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表現為勞動的量比它所推動的生產資料的量的相對減少。由此可見,勞動生產率增長的結果,就是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量的不斷增長。

國民生產總值是什么呢?就是總收入,總收入=工資+利潤+地租。因而就是工人階級新創造的的全部價值。由此可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就是工人階級新創造的價值的增長。價值是什么呢?就是工人階級在生產勞動中消耗的體力、腦力即勞動力或勞動在商品中的結晶、物化。物化在商品中的勞動越多,商品的價值就越多。相反,物化在商品中的勞動越少,商品的價值就越少。

改革開放20年以來,為了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三番的目標。不斷提高勞動生產力:勞動力、集體力、自然力。特別是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后,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從而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得今天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出現了繁榮的商品市場。

如何看待目前繁榮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商品市場呢?

這里舉一個例子。假定在勞動生產率未提高以前,一個工人每天生產一雙鞋,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后,采用了先進技術,一個工人每天生產兩雙鞋。可見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一倍,產品的數量也增加了一倍。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價值或國民生產總值是否增加了一倍呢?顯然不是。以前每雙鞋的價值=一個工作日?,F在每雙鞋的價值=1/2個工作日。雖然鞋的數量增加了一倍,但是總價值沒有變化。由此可見,勞動生產率增加了一倍,就單個產品來說價值減少了一倍,總價值并未增長。

如果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產品數量增加一倍,而是為了產品總價值增加一倍,就我們的例子來說,只有再建一個同樣的鞋廠。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樣兩個廠就可以生產四雙鞋,四雙鞋的總價值=4X1/2=2個工作日。這時總價值即國民生產總值就增加了一倍,即翻了一番。由此可見,要想把總價值或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就必須把原來基礎上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產品量增加四倍。

這樣以來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目的是為了總價值翻番,增加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是否能賣的出去呢?如果能賣出去,謝天謝地生產會繼續進行。如果賣不出去呢?那就會形成生產過剩。生產過剩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經濟危機。

由此可見,把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作為目標,利用發展生產力提高勞動生產率這個手段,其結果只能導致生產過剩,引起經濟危機。

看一看我們目前的經濟現狀,商品堆積如山賣不出去,工廠停工,甚至破產,銀行貸款收不會來,工人失業、下崗,找不到工作,不就是追求價值發展生產的結果嗎?不就是經濟危機的前兆嗎?

如果我們迷戀于陶醉于2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看不見以追求價值發展生產造成的惡果,不僅是中國的悲哀,而且更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悲哀。

4,            關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改革開放20年還有一張王牌,就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當我們說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時候,應該著重看看占全國人口80%以上的靠打工掙錢的人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了。占12億人的80%就是10億。這10億人口靠打工掙錢,就形成了中國的工人階級。只有這10億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才能自豪地說,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靠什么提高呢?靠工資。工資是工人階級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和1978年相比,工人階級的工資提高了10倍,能以此說明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嗎?

工資是用來購買生活資料的。和1978年相比,現在的生活資料的價格上漲了10倍。這說明,1978年工人階級用當時的低工資購買的生活資料的數量和現在用高工資購買的生活資料的數量并沒有增加。例如,1978年一斤面粉1角8分,現在則是1元8角。1978年5元錢買一件衣服,現在50元錢買一件衣服。由此可見,不能說工人階級的工資(收入)增長了10倍,生活水平也就提高了10倍。

可能有人會說,現在工人階級享受了1978年根本享受不到的生活水平,例如,過去是舊三大件,現在是新三大件?,F在工人階級既然享受了新三大件,而且還享受了更多的新產品、新技術。能以此說明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嗎?

一座房子不管怎樣小,在周圍的房屋都是這樣小的時候,它是能夠滿足社會對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這小房近旁聳立起一座宮殿,這座小房子就縮成可憐的茅舍模樣了。這時,狹小的房子證明它的居住者毫不講究或者要求很低;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規模怎樣隨著文明的進步而擴大起來,但是,只要近旁的宮殿以同樣的或更大的程度擴大起來,那么,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會在那四壁之內越發覺得不舒適,越發不滿意,越發被人輕視。

工人階級的工資的增加是以利潤的增加或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為前提的。利潤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必然引起財富、奢侈、社會需求和社會享受等同樣迅速的增長。所以,工人階級可以得到的享受縱然增長了,但是比起有錢階級即發財致富的人的那些為工人所得不到的大為增加的享受來,比起一般社會發展水平來,工人階級所得到的社會滿足程度反而降低了。我們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會產生的,因此,我們對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會為尺度,而不是以滿足他們的物品去衡量的。因為我們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會性質,所以它們是相對的。

由此可見,用新三大件,用工人階級享受了從未享受過的新產品,就說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是片面的。因為和有錢的階級相比,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

我們不談工資和利潤成反比的規律,這個規律是利潤的增加就是工資的減少;我們也不談相對工資規律,這個規律是,實際工資增加了,相對工資則下降了;我們還不談勞動生產力的提高降低了商品的價格,也就降低了工人階級的工資,這是一個置工人階級于死地的規律。所有這些規律只是證明,在商品經濟環境中,隨著利潤的增長,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工人階級的實際工資趨于下降的趨勢。

我們僅僅提一下工人階級為了掙得更多的工資,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不得不拼命為別人干活的情況。

改革開放20年,中國社會財富處于迅速增長的時期。顯然對于工人階級來說這是唯一有利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企業大量增加,工人供不應求,業主與業主展開競爭,因此,工資提高了。

但是,第一,工資的提高引起工人的過度勞動。他們越想多掙幾個錢,他們就越不得不犧牲更多的時間,以致完全放棄一切自由來替別人勞動。這樣就縮短了工人的壽命。

第二,工人階級勞動的越多,生產的產品就越多,業主獲得的利潤就越多,國家的收入就越多。隨著業主的利潤增加,國家總收入增加,用于積累的部分也就增加。積累擴大著分工,分工則增加工人階級的人數。隨著工人階級人數的增加,工人之間的競爭加劇,這樣工資就下降了。因為中國人太多,你不去干總有人干。

第三,工資的提高在工人身上引起資本家式的發財欲,但是工人只有犧牲自己的精神和肉體才能滿足這種愿望。

由此可見,在財富正在增長的情況下,工人階級為了多掙點錢,就不能避免勞傷、早死、淪為機器和自己創造的財富的奴隸、新的競爭、以及一部分工人的餓死或乞討。

這種情況我想90%以上的工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加以證明。

七,幾點結論

1,            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理論和經驗

馬克思恩格斯告訴工人階級,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切資本都是工人階級自己的財富。只是因為資產階級無償占有了工人階級的財富,并在商品經濟的環境中為自己賺錢,其結果,不僅造成了經濟危機,而且給工人階級造成了貧困。因此,全世界工人階級聯合起來,把屬于自己的財產從資產階級手中奪回來。

馬克思恩格斯告訴工人階級,一旦工人階級掌握了政權,就要把全部資本,全部農業,全部工業,全部交通運輸業,全部交換掌握在自己手中,建立巴黎公社式的工人階級政府,取消商品生產,消滅貨幣,把全社會當作一個工廠,共同占有,共同生產,共同消費。在經過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后,就要進入共產主義,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列寧告訴工人階級,在前資本主義國家里奪取政權以后,要實行一種倒退的、改良的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這是從前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不是社會主義,不能消滅資本。當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的生產水平達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水平后,就要取消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取消商品生產進入社會主義。

毛澤東告訴工人階級,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實踐中,要按照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對國家資本主義進行嚴格的限制。要把農民和工人組織在集體化社會化生產組織中,按照需求有計劃地組織生產,有計劃地組織分配。在這個過渡時期,要站在工人階級的立場上,以工人階級的觀點觀察一切現象,用工人階級的方法處理一切問題。一切從工人階級的利益出發,一切為了工人階級的利益。堅決禁止和反對私人資本,堅決反對和禁止不利于工人階級而有利于資產階級的政治、思想、文化傾向。

2,            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挫折和教訓

斯大林把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篡改為名為社會主義實為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這種經濟形式總是排斥無產階級的領導權。因而,導致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垮臺和共產黨的失敗。

其教訓是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看作社會主義生產方式,這樣就混淆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區別,給世界無產階級的思想造成了極大的混亂。從而推遲了無產階級解放運動取得勝利的時間。與此同時,推動了帝國主義向世界資本主義的轉化。特別是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垮臺后,把全世界大多數工人階級推向資本主義的水深火熱之中。

鄧小平同志把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業已形成的工人階級的社會化、集體化的生產組織,改革開放為小生產的組織形式,從而形成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在商品經濟環境中,小生產者很快地發展成為資產階級,從而完成了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向資產階級社會主義的過渡。

其教訓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已經達到或接近達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水平,不是及時取消這種生產方式進入社會主義而是迷戀于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小資產階級的利益。在商品經濟環境中,小生產者就是小資產者,這樣就以小資產階級代替了無產階級的領導權。在商品經濟環境中,小資產階級必然分化為少數資產階級和多數無產階級。當資產階級在社會生產中起主導作用時,資產階級就取代了小資產階級的領導權。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除了名義上是社會主義外,完全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組織生產,由此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便產生了一切自由資本主義,一切帝國主義和世界資本主義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現象和矛盾。其前途必然導致經濟危機,必然導致工人階級的貧困。

3,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到1998年中國崩潰性的經濟危機已經表現出了它的前兆。為了防止中國在不遠的將來爆發象在東南亞、日本、韓國、俄國那樣破壞性的經濟危機,從現在起就應該著手進行取消商品生產,消滅貨幣進入社會主義的工作。

中國已經具備了進入社會主義的條件。

    第一,在政治上,中國已有了毛澤東把馬列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用于中國的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國家資本主義實踐的30年的成功經驗。取消國家資本主義很容易。

第二,         在經濟上,中國已經有了20年改革開放給中國造成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水平。這是進入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第三,         在文化上,中國已有了毛澤東時代已培養出來的一代工人階級的覺悟水平和文化水平,他們目前是各個經濟管理部門的骨干,他們是進入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

     由此可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很容易。取消貨幣容易嗎?我們看看改革開放20年以來,什么問題最多呢?追求金錢引發的問題最多。由于追求金錢,許許多多的人栽了跟頭,犯了錯誤,進了監獄。我們成千上萬的子女走上了搶劫、殺人、販毒、賣淫的道路,這不是個人原因造成的,而是追求金錢這個社會原因造成的。改革開放以來什么問題最使人頭痛呢?還是金錢!缺少金錢成了一切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發展的障礙。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無論是工人還是農民,無論是國營企業、集體企業、私人企業、個體生產者、股份企業、外資企業都感到資金缺乏,致使的生產交換都受到了限制。既然如此,取消金錢不是每一個人都期望的好事嗎?金錢已給我們帶來了災難,取消金錢已到時候了。

      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這就是我們的結論。

                                           

                                勞動者 1998 年10月于天津塘沽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金剛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4.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7.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8. 泰緬綁架更多內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9. 雙石|大勢已去,無力回天——西路軍基本解體
  10. 這或許是特朗普拿命競選的首要原因?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乱偷区自中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本一夲道DVD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