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9日,博客論壇組織了一場“中國改革與中國經濟學家”問題研討會。拜讀了各位大家的宏論后,長了不少見識,也感悟了很多東西。由以拜讀憲政專家的“扭曲改革論”“受益匪淺”。下面先引用專家的一段高論:
中國目前面臨著三種選擇,第一是徹底的改革,第二是扭曲的改革,第三是徹底的不改革。徹底的改革是在座的人都想的,徹底的改革可以說是兩個陣營的共識,主流的經濟學家和在座很多人希望中國經濟徹底地改革,由于不能采取激烈的行動或者沒有能力把桌子給掀了,所以不實行徹底改革,你也拿它沒辦法,這樣把最理想的選擇給排除掉了,不是說不想要徹底的改革,的確他們不愿意改革,而且我們沒有能力迫使他們改革,所以徹底改革的事情基本上被兩個陣營都忘掉了,這是第一項。
第二項扭曲的改革,這是第一陣營所主張的,如果徹底改革得不到,扭曲的改革也比不改革要好、要強。扭曲的改革里面就出現了所謂的國有資產流失,我不是說流失是真的,但是國有資產其實不是國有的,在我看到的國有資產都是被官僚任意享用的資產,不是人民的資產,不是國家的資產,而是官員的資產,流失變成資本家的資產,是這樣一種流動。所以,第二種是選擇扭曲的改革。
第三種觀點,如果得不到徹底的改革,我們又反對扭曲的改革,我們選擇什么呢?我們選擇徹底地不改革,在叫停MBO之后,做出道德判斷之后,現在選擇徹底不改革,因為真正的改革得不到,扭曲的改革不能接受。我說民間的選擇不改革,我反對這樣的改革,包括第三篇文章,我且不說股市改革是不是市場化的改革,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貓膩里面不說它,如果讓第二陣營選擇的話,只要不是理想的改革,我寧愿不選擇,要么魚死要么網破,這個沒關系,每個人持什么樣的立場沒關系。我希望看到一種計算,扭曲的改革中國付出什么代價,暫停改革或者徹底地不改革,中國付出什么樣的代價?不說中國付出什么代價,也不說統治者付出什么代價,就說被統治者付出什么代價,我希望經濟學家,有計算能力的人給我們做一個計算,擺一擺,到底是扭曲的改革對普通人、弱勢群體傷害大,哪怕徹底不改革或者暫停改革對普通人傷害大,我個人很希望看到這方面的計算,這方面在道德層面進行爭論,沒有在實際操作層面上進行爭論,我希望看到這樣的計算結果,下面的選擇就會變得簡單一些。
上述的論點給我們什麼啟示呢?我認為給了中國人三點啟示:
第一, 改革家們所倡導的“徹底的改革”就是全面私有化,就是多黨輪流執政的西方式的民主。
第二, 從改革的實踐中,改革家們總結出在中國進行“徹底的改革”在當時是行不通的。這是因為黨內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正義力量和廣大人民的抵制。黨的領導者也不愿意自己落個戈爾巴喬夫式人物的下場。
第三, 改革家們因此選擇了“扭曲改革論”。
由此使我恍然大悟,三十年的改革我們就是在改革家們“扭曲改革論”的引導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中國。
現在,就讓我們簡要回顧一下改革的歷程,看看“扭曲改革論”到底是什么貨色。
第一步,用他們掌握的話語權,在經濟上用“國民經濟崩潰論”來否定建國以來的經濟政策和經濟成果。在政治上用“傷痕文學”來否定毛澤東時代的政治路線,把那個時代描寫成世界上最黑暗最專制的統治。由此得出中國在經濟上、政治上必須進行改革。
第二步,在農村搞分田到戶,在城市搞私營經濟來激活資本主義的基礎,包括思想基礎和經濟基礎。
第三步,在一切向錢看等資產階級思想大量泛濫的情況下,用價格雙軌制、廠長負責制、承包經營制來打敗共產黨的干部。讓你腐敗,拉你下水。
第四步,搞大量引進外資,沖垮自主工業體系,沖垮國營企業,沖垮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第五步,搞教育產業化,讓共產黨的事業后繼無人。
第六步,搞“國退民進”,搞MBO,消弱和打垮共產黨的執政基礎,包括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
通過一步步實施“扭曲改革論”,最終實現其“徹底的改革”-全面私有化和多黨輪流執政的西方式的民主。在這一方面他們認為花多大代價都值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