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改革十二問——我們無法回避!
--------------------------------------------------------------------
聚焦改革以來12個方面的問答題
作者: 紅雨
日期: 2005-08-24 13:04
聚焦改革以來12個方面的問答題
后毛澤東時代,中國社會的確發生了改天換地的大變化。這個變化是朝著什么方向變化?又是什么性質的變化?我們不妨列出12個方面的“問答題”:
1、 在經濟體制改革上,是大力發展了公有制經濟,還是大力發展了私有制經濟?
2、 在黨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上,繼承了什么主義?
3、 在黨的建設上,黨允許黨員發家致富成為私營企業主,又允許私營企業主入黨,這是否意味著黨的無產階級性質的改變?
4、 這些年,黨的腐敗之風是好轉了,還是越演越烈了?其根源是什么?
5、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是越來越好了,還是越來越壞了?
6、我們黨的領導層是堅持了共產主義理想還是放棄共產主義理想?
7、一個新生資產階級是形成了,還是沒有形成?
8、在理論認識上,是堅信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理論,還是認為它過時了?在資本和雇傭勞動廣泛存在的情況下,是承認剝削,還是不承認剝削?
9、貧富兩極分化、工人大批失業、農民陷入貧困,大批勞動人民重新淪為資本的奴隸,這種局面是改革開放路線和和政策造成的,還是別的什么原因造成的?
10、我國通過不斷讓步作了許多不利于我國的屈辱承諾而簽訂的加入WTO協定,究竟是愛國條約,還是賣國條約?
11、大量吸引外資,開放國內市場,是有利于我國的經濟,還是不利于我國經濟?
12、在國際共運上,我們黨是堅持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還是背叛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在外交路線上,是堅定地站在被侵略被壓迫的第三世界國家民族和人民的一邊,還是站到了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一邊?
記得當年赫魯曉夫下臺時,《紅旗》雜志發表一篇經毛主席審改的社論,對赫魯曉夫掌權11年所做的壞事歸納了12條,大多是講國際關系和國際共運方面的。而筆者列出的12條中多指國內的是非問題。筆者提起這個例子,并不是想暗示誰是赫魯曉夫,而是想說,在這些大是大非的面前,每一個人都是回避不了的。對照這12個問答題,那就要看他在這些問題上都做了什么,是怎樣做的?我們給他對對號,打打分。當然,持不同立場的人可以打出不同的分數。有的可能給他打最高分;有的可能給他打最低分,但最終的分數,還是應當由人民來給定。
這12個問題是從《評ZRJ功過》中摘錄的“結論”,完全可以獨立成文涵蓋改革,請網友們發表高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